本
文
摘
要
一个“成功”的谣言可以轻松撼动投资人的信念,可以让平台被牵着鼻子走,甚至可以颠覆当前P2P的整体行情。
本文梳理了2013年到2017年间,对P2P行业影响最大的十个谣言,在现在看来,有些谣言真的很像笑话~
一、考察过的平台更安全(2013年)
2013年的P2P很小众,投资人也很单纯,认为开平台的人不敢直接跑路,而且上半年也确实没有出现跑路的平台,但从年中开始,跑路平台开始大面积现身,投资人终于意识到P2P存在诈骗跑路风险了,不能再闭着眼睛投了,但怎么分辨诈骗平台呢?当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察,因为当时的诈骗平台大多都是纯线上诈骗,主要通过虚假办公地址和PS团队信息来获取投资人信任,所以在确定办公地址和老板信息真实的情况下,跑路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这时候投资人开始迷信起考察报告,而利用考察报告来做文章的平台也越来越多,还造出了不少谣言,如考察过的平台更安全,考察过的平台没有跑路风险等,请了名人去考察会更有优势,那时候一篇考察报告的好坏,直接能决定平台能不能投。
但时间长了人们开始发现,平台上线后,第一件事都是先出考察报告,什么阿猫阿狗的平台都有人去考察,而且全部都是正面评价,渐渐的考察过的平台也开始爆雷,而且还流行起在平台雷之前,必然会有人出来发一篇很正面的考察报告胡乱吹嘘一番,忽悠人去接盘。
最后人们终于想通了,考察报告这个东西,无论是平台自己请托发的,还是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或名人发的,或是真实投资人发的,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可能把真实情况讲出来,一味讲平台好的方面,掩饰平台不好的方面,能有何参考价值?
二、自融平台更安全(2014年)
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期间,大部分投资人都比较认可真实业务的平台,对自融平台都呲之以鼻,认为自融平 *** 全是在靠高收益吸引人,变相玩旁氏,风险很大。可是2014年下半年一波倒闭潮之后,大批真实业务的平台因为逾期、坏账和运营不当等问题而倒闭,一些投资自融平台的人反而没事,于是开始大肆吹嘘,喊出“自融平台更安全”的口号,号称自融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优质借款人,不存在逾期和坏账的问题,只要运营的好,比一些乱放贷的真实业务平台更安全。
2015年初期,各大自融平台一片火爆,部分平台甚至还要抢标,特别是安徽地区,公开自融的平台不断上线,收益也是不断攀升,规模也都越来越大,自融平台成为了投机者的救命稻草,很多人去这些自融平台避难,回血。可是好景不长,一些上线不久的自融平台因运营问题爆雷之后,引发了大连锁,所有自融平台都受到影响,疯狂流出,如多米诺骨牌般一个接一个的提现困难,投资人这才醒悟,终于看到了自融平台资金链薄弱,只能进不能出的巨大风险,挤兑愈发的疯狂,很多自融平台甚至选择主动收网,并开始了漫长的画饼拖延之路。
三、不上第三方托管的平台必死(2015年)
现在很多新人根本不知道,当年的P2P平台不仅没有存管,连托管都不普及,投资人主要通过线下充值,直接转账到平台法人私人账户,然后联系客服还可以索取0.1~0.2不等的线下充值奖励,而且很多平台提现都是秒到,根本不存在T+N到账这一说。
2015年突然冒出了一个说法,声称不上第三方托管的平台必死,不符合政策方向,一些第三方托管机构也趁机出来疯狂造势,怂恿平台上托管,说上了托管之后投资人资金才会更安全,平台无法再随便挪用。很多投资人和平台都被成功洗脑,平台接连开始上托管,投资人也开始催促自己投资的平台尽快上托管。可惜还没等所有平台都把托管都上完,就有已经有了不少上了托管的平台直接跑路的案例,托管安全论瞬间破灭,托管根本无法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还让充值和提现步骤变的效率更低更繁琐,平台也白白为此付出了大量成本和精力。
四、90%的平台都会倒闭(2015年)
在经历了2014年底大规模倒闭潮之后,2015年上半年很多老平台开始集体发声:90%的P2P平台在未来一两年内都会倒闭,还搞了一篇专题报道,一堆收益偏低的平台老总一个个的侃侃而谈,提醒投资人外面的世界有多危险,好像除了自己的平台,其他平台都有倒闭风险似的。
很多投资人在当前的行情下也被类似言论吓的不清,纷纷回归到利息偏低的老平台,导致一些平时闭着眼睛随便投的平台都开始抢标了起来,而这些平台也如同像事先商量好一般,开始集体降息,借机疯狂剥削投资人。
如今2017年都已过半,倒闭平台数量是否已经达到了90%呢?即便如此,每当行情出现波动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依然会继续祭出“90%的平台都会倒闭”的言论出来吓人,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五、国资兜底论(2016年)
2016年风靡一时的国资系,随着光大系和和平系等国资背景平台的大量倒闭而灰飞烟灭,关于国资神话如何破灭的过程,之前本人的多篇文章中都已经有过详细介绍,这次就不再重复说明,主要来谈一点:当时的投资人为何那么信任国资?
原来一切都是“国资兜底论”在作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谬论,认为平台有国资背景后,出事了国资必然会出来兜底。然而事实却是,平台出事后,国资不仅不兜底,还直接甩锅,根本不承认与平台的关系。而投资人最后也终于发现,国资也分三六九等,一些偏僻地区的乡镇国资,本身就破败不堪,如何去兜底那些上亿待收的大平台?
六、网贷平台必须申请ICP许可证(2016年)
ICP事件是网贷史上最大的笑话,网贷评论家+部分网贷平台+部分投资人联袂出演了一部无厘头喜剧,把一个很普通的针对网站的经营许可证,吹捧成了判定P2P平台是否安全的标准,至今还有一些投资人把ICP当作选择平台的重要参考,令人唏嘘不已。然而最后的事实是,有ICP的平台照样跑路,没ICP的平台照样运营的好好的。
七、上了存管才合规(2017年)
2016年的国资风刚刮完没多久,2017年的存管风又开始刮了起来,讨论起一个平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先问:上了存管没?平台们也是争先恐后的急着上存管,结果上的过程中又各种出错,导致被一顿乱黑,有些平台刚上完存管,又出了新消息说存管对应的银行需要在本地有网点,直接哭晕在厕所。
当大部分人觉得上了存管才合规,上了存管才安全的时候,一些野鸡平台也陆续把存管也上了起来,同时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老平台又坚决不上存管,让投资人陷入了两难,存管最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借口,而并非投资人真正选择平台的原因,毕竟政策已经指出,存管和当年的托管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而已,对于平台的安全性并没有任何的保障。
八、高收益可轻松覆盖损失(2013年至今)
无脑追求高收益的投机群体总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搪塞:高收益可轻松覆盖损失,雷了也不怕,投收益过低的平台跟踩雷没区别。但事实真是如此吗?P2P行业经过了多次的大洗牌,其中90%以上的倒闭平台都是收益较高的投机平台,反而是一群躲在陆金所人人贷的投资人笑到了最后,很多投机者追逐30%甚至更高的年收益,可到头来却变成了-30%。
高收益实际上很难覆盖损失,特别是遭遇到雷之后,很多人急着想回本,会去投资更多收益更高风险也更高的平台,不仅无法降低风险,还会大大增加踩雷的几率,最后覆盖损失不成,还导致连环踩雷,本金受损,难以翻身。
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2013年至今)
刚入行的新人在查阅网贷文章的时候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己只投了陆金所宜人贷等一个平台,于是急急忙忙的去找一些新平台想做下分散,结果一不小心就投入了野鸡平台的怀抱。
分散投资策略因人而异,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对于了解的平台数量有一定积累,而且对收益有一定追求,并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可以考虑采用分散投资的策略,去投资一些收益能令自己满意的平台;而对于平台了解不多的新人,把资金集中放在收益较低但较稳定的平台中也是无可厚非的。有把握的平台多放一些,没把握的少放一些或者不放更好,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本来挺好挺安全的,非要到处去乱放,结果导致鸡飞蛋打。
十、P2P会被政策一刀切(2013年至今)
政策会将P2P行业一刀切的谣言,每年都会被人拿出来一阵乱分析,拿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说,2016年底一度声称2017年3月前,所有P2P平台将会被监管,不合规的平台全部会倒闭,然而到了3月后,又变成了推迟一年。政策其实一直是在引导、试探和调整,从未给过具体结果,但是某些人和机构为了蹭热度,非要强行编造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满嘴跑火车的预测P2P行业的未来走向,使平台陷入迷茫,投资人陷入恐慌。
政策只会让行业更好的发展,并不会一棒子把一个行业直接打死,希望以后杞人忧天的人能少一些,理性分析的人能多一些。
总结:
谣言止于智者,如果你把P2P这个行业的历史了解清楚了,对各个平台的运营模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做过研究了,就不会再轻易的被一些谣言所困惑。投资人面对谣言的时候,要冷静的分析,多交流多查资料,先确定信息是否准确再下结论。同时自己也不造谣,不传谣,才能让整体行业更健康的发展,让更多人获取真正真实而有效的信息。
来源:天天p2p说(ttp2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