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有诞生的一天,也就会有消逝的日子,只是早点晚点的事情。本文即是对上海曾经存在过的一些建筑物表示一点小小的怀念。上海曾经有三十年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中间造了不少东西,也拆了不少东西,但总有一些会留在我们心里,想起来会觉得那些东西,是我们曾经在此生活的证明。候选名单自然会很长,但笔者不想也不能把所有的此类建筑地标一一说出来,选了七样,希望读者也能补足。
一、水门汀的人民广场
说起人民广场,或许人们不会把它和失踪人口联系起来,但是人民广场从前并不是今天的样子,没有人民大道,没有上海博物馆,没有花坛,只有一大片混凝土地面。
人民广场的前身是三代目的 *** 场,也是最大的一个,后来北面变成了人民公园,南边学北京变成了一个水门汀广场,非常开阔。笔者小时候还去过,其实那光秃秃的地面根本没啥审美可言。但在红色年代,需要经常聚集群众搞运动,这么一片场地非常好用,只是后来风向变了,不鼓励群众聚集了,也就改成了花园式的,还建起了上海博物馆。
现在90后,00后的孩子们几乎生下来就看到一个花团锦簇的人民广场,完全不记得过去的样子了。
二、南京路天桥
这个环形天桥是上海90年代的一个象征,在93年的《股疯》里面还特意拍到了它。这是前步行街时代南京路的象征,因为第一百货、新世界以及精品商厦分立在 *** 中路和南京路路口的三个角落,而且又是当时点击率最高的商场,因此一座环形天桥就能将他们连为一体。
1999年,南京东路改为步行街,车流量骤减,仅有东西向需要穿行马路,天桥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低。后来,干脆东西向改成地下通道穿行从而完全取代了天桥的作用,这座上海几乎最有名的天桥在21世纪初被拆除了。
此外还有很多有名的天桥,如南京西路的王家沙天桥,延安东路外滩的天桥等等。天桥一角的精品商厦大楼也在综合改造中被夷为平地。
三、吴淞路闸桥
(2007.8 东方明珠俯瞰曾经存在的吴淞路闸桥)
作为一项市政工程,吴淞路闸桥显然暴露出了规划时的局限性,虽然在初期解决了区域交通的问题,也是一项水利工程,尤其在1997年苏州河历史最高水位的汛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而言既不美观也没有真正解决交通痛点问题。
小时候去和平公园春游,彼时还没有城市快速路系统,走外滩、吴淞路闸桥能远看钢架的外白渡桥,以及附近的欧式历史建筑,这是长期居住在市郊的小孩被市中心的文化、建筑、氛围深深震撼后的强烈印象。
吴淞路闸桥,建成于90年代初,于2009年底,外白渡桥大修归来之际,吴淞路闸桥也功成身退,消失于历史之中。
四、亚洲第一弯
(2007.6 亚洲第一弯昔日风采)
亚洲第一弯是上海人给延安立交转中山东一路外滩的下匝道,因其从延安东路外滩近乎九十度折向北并向地面倾斜的“惊险”设计而传为佳话。但是这段立交桥几乎毫无意外是最短命的,从1996、1997年建成到2008年初配合外白渡桥大修等外滩交通整体改造工程而拆除,前后不过十年多一点,实在是可惜了那些钢筋混凝土了。
原有的交通走线由外滩隧道取代。这个第一弯拆除,虽然少了个看风景的弯道,却也还延安东路外滩以原有的风貌。也算有得有失吧。
五、十六铺码头
不知道哪一天,十六铺码头就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小时候,坐轮船的机会还挺多,但后来汽车和火车取代了绝大部分的航行需求。后来,大概只有去舟山还要坐船,但那时候的上船地点已经搬去了吴淞口的宝杨路码头。
记得我最后一次去十六铺码头是96年暑假从普陀山回来。码头附近的道路逼仄、破旧、吵闹、拥挤,简直让人无法停留。真说不上比起四等舱的环境,哪个更好一些了。
根据资料,十六铺码头于2003年9月停止营运,并于次年年底拆除,附近街区也整体动迁,目前已经全部进入了新一轮开发。
六、苏州河畔的市一医院
(2007.4 乍浦路桥南堍北望,左边即为废弃的公济医院旧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位于民国时代的公济医院,在四川路桥和乍浦路桥之间。公济医院最早可追溯到1864年,原址在旧法租界内,后搬迁至北苏州路190号。1996年,第一人民医院全体迁入武进路院区,原公济医院院区一直闲置,至2010年左右,除一幢大楼成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之外,其余如病房大楼等均遭拆除,目前此地已经开发为某商业酒店。
七、文汇大厦
虎丘路本该是条安静的马路,这里布满了历史建筑,建筑工程似乎与它无缘,但它还是见证了一幢大楼的起落。文汇大厦旧址位于虎丘路50号,原址为阿哈龙犹太会堂,拆了一个犹太会堂造了一幢22层的大楼以为可以一劳永逸了吧,非也。就算文汇大厦得过建筑鲁班奖,但其区位在后来规划的外滩源,风格严重不符,于是在世纪初的某天,这幢大楼就消失了。
1997年的电视剧《夺子战争》的高清修复版的最后一集中,出现了现在早已拆除的文汇大厦。
目前这里在进行新一轮的房产开发,不知道会造出一个什么来。
八?很多很多
入选标准一个是时代不能太过久远,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不断更新换代的,其次是必须留下过较深的印记,对很多人有着无比深刻的影响,如三角地菜场,沪西工人文化宫这种,还有原则上简单的翻新加建不能视作建筑物的“消失”,但不包括那种颠覆性的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