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刘浩存团队(刘浩存最新消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刘浩存团队(刘浩存最新消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刘浩存团队(刘浩存最新消息)

公安部18日在京举行首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

集中发布5名“公安楷模”先进事迹,

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和崇高精神。

其中就有

我们身边的战友

——刘崇

刘崇有多牛↓

刘崇,男,汉族,48岁,1985年11月入伍,1991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 *** 党员,现任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突击队大队长。曾荣获辽宁省公安厅2015年度“最美警察”、 辽宁省公安厅“十大优秀射手”、鞍山市政法系统第三届“十大忠诚卫士”、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

由于枪法精准,进入鞍山市公安局后刘崇成为鞍山市公安局一号狙击手。他曾先后30余次完成排爆、抢险救灾、解救人质等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当场击毙4名劫持人质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被劫人质5名,被誉为“警队枪神”。

对话刘崇

11月18日

首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现场

人民公安报记者:

在影视作品中,“神 *** ”给人的感觉很神秘,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吗?

刘崇:

在影视作品中,为了制造紧张气氛和吸引眼球,对“神 *** ”都加以刻画,有些内容在现实中未必存在。特警狙击工作非常考验人的心理素质,从事这项工作需要一颗大心脏。

人民公安报记者:

狙杀歹徒,您不害怕么?

刘崇:

不怕,惩恶即是扬善!

人民公安报记者:

很多人都用“百步穿杨”来形容您的枪法精准

刘崇:

“杨”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想弹无虚发,必须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劲头儿。

人民公安报记者:

25 年的坚持,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容易。一路走来,您有何感受?

刘崇:

我是一名普通的狙击手,从小就热爱狙击手这个职业。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日复一日的战术训练、锻炼体能、磨练意志必不可少,这是特警狙击这个岗位始终不变的要求。此外,战友之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真挚情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相关链接

每一枪都曾解救过一个生命

狙击手具有隐蔽性、突然性和威慑力,是警队制止暴力犯罪的“杀手锏”。鞍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政委胡晓光介绍,“每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现场指挥人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崇。”

2015年6月9日,一男子双手各持一把尖刀在鞍山市某小区劫持了一女子,两把尖刀同时逼在人质喉咙上。警方与男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判无果,持刀男子越发狂躁不安,不停用尖刀点戳人质喉咙,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击毙歹徒!”指令下达。短暂观察后,刘崇选择了对面的二楼。

“这是当时最有利的位置了,但我与歹徒之间仍然存在一个40度左右的俯角。而射击,最好是平射。”刘崇回忆。

可现实不容选择。他半跪在居民家的沙发上,脑子里快速计算着子弹击发后的弹道轨迹、可能出现的误差,还有那个让所有 *** 都头疼的俯角……

劝解,还在进行。

歹徒却突然举起刀,疯了一样向人质的喉咙点戳下去,生死一秒,刘崇扣动扳机……

当人质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大家长出一口气:她还活着。

这些年来,每次执行完狙杀任务,刘崇都显得格外平静。

实战中留给狙击手的机会只会有一次,而刘崇每次都成功地抓住了时机,他的每一枪都曾解救过一个生命。

“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考验。”刘崇清晰记得狙杀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20年前的第一枪。

那是1996年的隆冬,辽宁省海城市一民宅内,身负5条人命的犯罪嫌疑人携带2支冲锋枪、3支手枪、260多发子弹,穿着防弹衣、头戴钢盔挟持两名人质。

歹徒似乎已意识到自己插翅难逃,变得格外疯狂:他向屋外开枪,不停地喊叫并用枪抵住人质的头,辱骂殴打人质,被挟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就在这时,己等待多时的刘崇接到“做好击毙歹徒准备”的指令。

全副武装的他仔细观察了几遍地形后,把狙击点选择在了80多米外的白菜垛上。

90分钟过去了,刘崇的身上结满了冰霜,自己和身下的白菜“粘”在一起。他身体似乎已经僵直,甚至听不到自己的心跳。

就在这时,人质已近崩溃,暴徒准备起身打电话。

转瞬即逝的机会,刘崇凝神静气,轻扣扳机。“砰!”歹徒应声倒地,人质成功获救……

从1996年第一次临危受命成功狙杀,到处置2015年“6•09”特大劫持人质案,刘崇用4枪,解救了5名人质,无一失误。

25年的警营狙击手历程充满寂寞、枯燥,单调,跟刘崇一起入队的同行都陆续调走或转行。有人说他冷血,但这种冷血却造就了他沉稳的性格;有人说他枪法准,但超群的枪法背后,他所付出的是年复一年的苦练和坚守。

来源:中国警察网

编辑:子优、木易

更多刘浩存团队(刘浩存最新消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