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达巍:智库“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给世界提供故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达巍:智库“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给世界提供故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达巍:智库“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给世界提供故事

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在16日的分论坛二“提振信心与智库合作”的第一环节“中美关系、人文交流与智库角色”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专门挑好故事去讲,而是传递我们研究出来的真实观点。

本文字数约3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达巍

谢谢人大重阳的邀请,很高兴参加人大重阳主办的宏观形势论坛和中国智库影响力论坛。刚刚何老师讲的中美关系非常细致,我与何老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先回应或者补充一下何老师刚才的观点。他对中美关系长期是比较悲观,但是今年的中美关系,他认为是可望稳定。总体来说,我也赞同何老师的观点。今年中美关系确实是存在相对稳定的可能性。特别是从去年的巴厘岛会晤之后,中美元首确立了一系列的共识,双方都在努力逐渐落实。双方工作层已经在廊坊举行过一次会晤,接下来美国国务卿可能会来中国,后面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对话,到今年年底,美国将主办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所以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高峰交往的会议,中美双方也在围绕着元首会晤的精神在讨论中美的战略指导框架以及具体问题。

我想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路径的平衡。在中美互动中,我们中国方面一般比较强调宏观原则,先确定原则再指导具体。美方一般愿意谈具体的问题,认为应当从具体再形成宏观共识。2023年的中美互动当中可能面临这样的一个矛盾,我想双方要彼此照顾,中国在自上而下的推动,就是宏观向微观推动的时候,也可以主动做一些微观的事情。反过来说,美国也必须要在讨论微观的时候回应中方的宏观需求。

第二,要对事件有预案,特别是今年随着美国中选结束,麦卡锡继任外长以后,我们预计今年在 *** 上会有一个大的挑战,因为麦卡锡去年已经放了一些话了,上来以后也采取了一些成立中国委员会这样的一些做法。对这些来自国会的冲击,不仅是中国,中美两国可能都需要考虑如何处理风险。

第三,现在大家都对中美比较悲观。我想保持冷静的悲观态度是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对争取中美关系的稳定或者说局部的进展也要有信心,不能把中美关系定义为一团漆黑随后就听之任之,随波逐流。我们不能放弃中美关系,而是要力争中美关系的稳定,并且通过今年的积极作为为未来可能更困难的时期注入正能量,缓和、调整、改变未来的预期,这是关于中美关系我想说的几个问题。

我自己今天准备的更多是关于本节主题也就是“提振信心与智库合作”的内容。

首先,关于提振信心的问题。中国优化了应对新冠病毒的方案以后,在逐渐走出疫情的冲击,大家可能都对2023年有很大的预期,要迎接一个更加快速增长的时期,不管是经济的增长还是国际交流等,我认为今天我们这个分论坛的提振信心特别契合当前社会的心态。

如何提振信心?我在今天想强调的是要通过加强各领域的专业性来提振信心。今天的世界是专业性让位于政治性的世界。专业性让位于大国竞争,让位于国内政治,让位于民粹主义。当一个事情不能按照专业的路径去处理,不能按照它本来应当走的路径去走,不能去按照专业主义眼中的最优解去解决,我们就会担心。比如如果我们去医院看病,如果大夫不按照医学的专业方案去治疗,我们会担心。如果好几次连续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丧失信心。要提振信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想其中一个办法是保证专业主义应有的地位。如果无论什么事,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情会按照最专业、最优的办法去处理,我们就会有信心,我们不用去操心该怎么办,自然有专业人员替你去寻求最优解。国际关系有国际关系的专业性,公共卫生有公共卫生的专业性,经济增长、新闻媒体当然都是这样。如果个方面都尊重专业,减少非专业的干扰,社会就会形成安全感,信心就提振起来了。

那么在这其中智库的角色是什么呢?智库是专业机构,专业的研究机构,智库是负责生产专业性的意见并且提供给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所以智库必须坚持专业主义的路线,这样才能够提振信心。智库本身的功能是研究与传播着两大职能,专业路线就包括专业的研究和专业的传播。智库不能依靠提供虚假事实来提振信心,这种信心是虚假的,也是难以持续的。智库需要通过提供可靠的知识、靠谱的解决方案,来增强社会的信心。

第二,今天整个大会的主题“新的动荡变革期”,那么在新的动荡变革期,研究与传播面临着怎样的形势,怎样的任务。

动荡变革期的核心特征或是核心内容是旧的国际秩序的瓦解,新的秩序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国矛盾激烈,全球化退潮,全球治理缺位。中国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一个焦点。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动荡变革期中,智库要研究什么,面临什么困难,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我想强调两点:1. 要细致的研究当前的现状,特别强调应该做细致的研究,比如“卡脖子”,大家经常讲。但是到底每个行业、每个技术卡到多少了,要做扫描。卡住了60%还是30%,这是不一样的。卡住的程度是致命的,还是有较大损伤,还是损伤较小,这个也不一样。这里卡住了,绕路的方案有没有,这仍然不一样。在困难的局面里还有多少希望,在大致良好的形势中有多少挑战。这些都需要细致的研究2. 智库要着眼于长远,要着眼于未来。所以,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是对战略、未来路径的政策选择。在这一点上,我们特别坚持二十大所提出来的全党要坚持系统思维的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哪个是主要矛盾,当前特别要注意的是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与中美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果中美关系是主要矛盾,中欧,中国跟周边的一些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中国和美国的盟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怎么区分这两者,主要方面的矛盾与次要方面的矛盾。整体来说,要特别注意的是抓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中美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把握清楚,因为民族复兴的战略还是要求对外开放,要求与全世界联通,而中美关系目前处在所谓的脱钩断链增强壁垒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如何处理这两个之间的矛盾是特别重要的。

刚才讲的是专业的研究,那么专业的传播呢?我们经常讲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讲好”,就是说要善于讲。这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甚至主要不是一个技巧问题。我认为智库的一个首要工作,是要给世界提供故事,要给世界提供叙事。这个故事、知识或者说叙事来自于研究。这种知识不应该只是地方性的,而应当是关于全球的,当然我们是中国智库,不可避免的会侧重于讲中国故事,这个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目标可能要放宏大一点,向全世界提供事实,向全世界提供知识,向全世界提供故事,在今天这个后真相时代,全球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故事在传播。中国给全世界提供可靠的知识和叙事,带有中国自己的视角和特色,基于扎实的研究,这就具有了可信性。这其中包含了相当多的中国故事,就达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专门挑好故事去讲,而是传递我们研究出来的真实观点。

智库在人文交流中作用是很大的。今天中美关系尽管很差,中美智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客观的说,中美智库交流总体上还是比较积极的,我认为在专业性的智库交流中,中美学者的交流还是畅通的,基本的互信仍然是存在的,虽然观点差距比以前大了很多。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智库有责任进一步加强中美和中外的人文交流,为全世界提供足够的叙事,也为中美关系的稳定提供我们的知识和智力的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任务一方面是倾听,一定要认真倾听,另一方面是介绍我们自己的观点。在一些特别重大的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当然要坚决斗争。其他一些不是那么重大的问题,我们可以求同存异,以交流为主,不要陷于与外国同行的争吵当中。

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

更多达巍:智库“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给世界提供故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