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小时候看过《杨乃武与小白菜》电视剧,剧中小白菜与杨乃武被冤枉,案子一层一层的审,最终终于还了两人的清白。近日翻看《清稗类钞》,发现虽然杨乃武与小白菜是被冤枉杀人的,但是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两人的关系却并非如电视剧中那般纯洁,可以说小白菜真的不白。
清朝同治年间,余杭有一人名葛品连,此人早年丧父,但是他母亲是个坚强勤劳之人,带着品连在市面上开了间豆腐店。品连后来娶妻毕氏,毕氏年轻貌美,婀娜多姿,肤赛白玉,所以人们都称之为小白菜。
县令刘锡彤的儿子听闻其名,有一次在路上正好遇到毕氏,就一路尾随,然后又让衙役前去致意,于是这两人就私通了。县里有个举人,名为杨乃武,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在为诸生时就已经与毕氏私通了,这事被县令的儿子知道了,很是妒忌。不久杨乃武秋试告捷,毕氏就想跟着杨乃武,县令之子得知后,更加气愤,于是就想陷害杨乃武。
正好品连暴毙,当地的人都认为毕氏在外有多个相好的,私下里都认为品连是被害死的。但真实的情况是品连不堪毕氏的虐待,所以吞 *** 自杀了。县令之子听闻之后,就以重金唆使品连的母亲,让她去县衙告状,说是毕氏与杨乃武两个害死了品连,说是用砒霜毒死的。
县令刘锡彤先入为主,听他儿子这一么说,就有些信了,再加上验尸时,指甲为青色,这是中毒之征,于是就将杨乃武及毕氏抓了起来,然后严刑审问,两人受刑不过只得承认(诬服)。刘锡彤又问砒霜是在哪买的,杨乃武只得随便说了一家药店,于是将店家抓了起来,但是店家坚决不承认,所以这个案子就一直没有判决。
县衙有一幕僚,与药店店主同为绍兴人,这个幕僚受县令之子的指使,前去劝说店主,对店主说只要你一句话,这个案子就可以结案了,你还这么固执干嘛。然后告诉店主,你就说某日杨乃武到你店里,说要买砒霜毒老鼠,因为杨乃武是个乡绅,所以就相信了他的话,把砒霜卖给他了,没想到他不是用来毒老鼠而是用来杀人。
县令刘锡彤将店主的供词记录下来,然后又转呈上面,又经过府司复审后,觉得证据充分,没有异议,定为谋杀亲夫案,毕氏凌迟,杨武武论斩。
杨乃武的妻子知道杨乃武是被冤枉的,于是带着状子进京,向都察院投状,给事中王书瑞也将此案报给了上面。光绪乙亥四月下旨,让侍郎胡瑞澜提审此案,让其秉公严审。胡瑞澜审了数次,最终还是按照原来的意思,杨乃武因奸起意,伙同毕氏毒死了品连,供词证据与原来一样,所以此案就这样定了。但是杨乃武所画之押其实是屈打成招四字。
这样,那杨乃武与毕氏就只能等死了。这时上海的申报将此案详细的登载了。这案子定了之后,在报上又写了一联:乃武归天,斯文扫地。报纸被杨乃武的同年看到了,很是义愤,说杨乃武虽然在乡里横行,但是品连却不是杨乃武害死的,就想着为杨乃武 *** 。
这时正好遇到春试,这些同年计划好了,到时都进京,然后去拜谒同乡,也就是刑部侍郎夏子松,说杨乃武是被冤枉的,品连其实是病死的,不是毒死的。夏子松就问有何凭证,杨乃武的这些同年就说,品连死的这天,杨乃武正在他舅舅来处理分家之事,他舅舅住成乡下,距城里数十里,一天之中不可能在他舅舅家帮忙又同时在城里杀人。夏子松就说如果案情真的如此,那你们可以去都察院控告,我在刑部,也会相助。后经汪树屏等帮忙,向都察院控告。
十二月,下旨,案子交由刑部审讯,全案的人及资料全部带回京城复审,下公文让锡彤押解品连的棺椁进京,到了之后验尸,发现指甲没有青色了,验尸官说南方天气较热,当初验尸指甲青天是因为天气热,并不是中毒之征,其实是病死的。然后又问那药店店主,这药店店主还按原来那幕僚的说法说。
当初胡瑞澜复审时是所有人证都传到省城,那时药店店主就不想去,但是刘锡彤的儿子给他钱,他才肯去,然而店里的生意也因此就衰败了,现在又因此要到京城去,这药店就得关门了,所以对刘锡彤的儿子及那个幕僚恨之入骨,于是就把直相全说了出来,这下人证物证都是子虚乌有,所以这个案子就 *** 了。
丁丑二月,下旨严厉训诉,于是从原审到复审的这些官,从浙抚杨石泉、制府昌浚及瑞澜以下都降的降,革的革,刘锡彤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不许用钱赎,他的儿子投海死了。杨乃武虽然被释放了,但由于受刑过重,脚落下了残疾,家也由此穷困,到上海卖字为生,毕氏则削发为尼,宣统辛亥年时还在世。
也有人说,此案翻案的原动力其实是某国的公使偶然在总理衙门对王公大臣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国家断案,大都是如杨乃武案。那些当权的听闻之后很是不安,所以才会翻案。
史海讲经人:所以通观这个案子,杨乃武与小白菜关系根本就那么纯洁,也可以说这个案子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案子也反映了当时断案的一些黑暗,但从其中我们还是能看到清朝时的一些司法制度。
万千头条总是情,给个关注行不行,感谢关注,欢迎转发、收藏、点赞及互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