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有关北京的历史故事,关于北京的故事有哪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有关北京的历史故事,关于北京的故事有哪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有关北京的历史故事,关于北京的故事有哪些

在北京住久了的人都知道,京城里有4个比较出名、至今保存完好的坛.哪4个坛呢?就是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  北京城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个“棋盘型”,规范有序.这4个坛的设置也依据这个特点,分处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天坛在南面,前门外的天桥附近;地坛呢?坐落在北面,安定门外;日坛在东面,朝阳门外;月坛,则在西面,阜成门外.如此一个设置,形成了“以故宫为中心、天南地北、日东月西”的局面,颇为对称、和谐.  坛为祭祀之地,这4个坛都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的地方.在天坛祭祀天神,在地坛祭祀地神,在日坛祭祀日神,在月坛祭祀月神.  这4个坛是什么时候建的呢?据史书记载,这4个坛都建于明朝,但可不是一起建成的.最早建的是天坛,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最初叫“天地坛”,是祭祀天神、地神的地方.也就是说当初是把天和地一齐祭祀的.过了100多年,在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制定了在京城四郊分别祭祀的规矩,于是在北郊另外建了祭祀地神的地坛,原处也就改名为“天坛”.地坛从“天地坛”分离出来之后,就成了专门祭祀地神的地方.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叫地坛.  祭天、祭地都有了地方,那么祭日、祭月也得有个地方.于是在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又分别建造了日坛和月坛.日坛又名朝日坛,主体建筑是祭坛,四周环绕着矮墙.坛为方形,西向,白石砌成.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四周有壝墙(短围墙),正西有白石棂星门3座,其余三面各1座.月坛,又名夕月坛.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高台,高1.5米,坛面铺设着白色琉璃,四面设有白石阶.  在明清两代,把祭祀这件事看得相当重.比如每年祭天的时候,皇帝要亲临天坛的祈年殿,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祭天前要沐浴斋戒,然后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束时钟声再起,洪亮的钟声为祭祖典礼大壮声威.每逢甲、丙、戊、寅、壬年,皇帝还要在春分日寅时亲临日坛朝日.祭拜时皇帝是红袍加身,颇显隆重.在丑、辰、未、戌年,皇帝则要亲自赴月坛行祭祀礼.  时至今日,这四坛依然存在,各种古建筑保存完好.比如天坛的祈年殿,现在已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在这四坛中,天坛的地盘最大,占地270万平方米,园内古木参天,花草葱茏,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地方.地坛的地盘也不小,仅次于天坛,每年春节都在那里举办庙会,热闹得很.现在已成为旅游场所的日坛,由于坐落在使馆区,而且林木成荫,路面整齐,古朴典雅,景色幽静,成为各国外交官员及家属们喜游的处所.月坛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开始对公众开放祭坛,并在其外部设置了儿童乐园,还加种了婆罗树、梧桐树、石榴树和桂花等名贵观赏树种.近期又在进一步修缮,在布置上突出“月”的主题和秋的意境,使之成为北京一处优美的赏月和游览胜地.  当时建这四坛,分别是为了祭祀天、地、日、月,祈求它们给人间带来好运.这无疑带有迷信的色彩,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只好借助于此.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多少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们尊重天、地、日、月.仅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可取的.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当然无需再去搞什么祭祀,但与自然和睦相处,照自然规律办事,还是应该努力去做的.

东便门城楼(明城墙)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我管它叫转运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民国以后,东南角楼已不再设防。

历朝历代的安邦定国,都少不了文治武功,尤其对于原本就有“尚武”的意识传统,并且也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开疆辟土的朝代,则更会重视国家的军事力量。清朝以骑射开国,武功定天下,对武力的重视程度是明代所不及的。可以说,追至清代的源头,对武备就极为重视,即使带了清代末期,统治阶级也仍然是重视武备的,中国的军事力量之所以被压制,是由于中国在各方面都落后于世界,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军官素质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终清一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始终是统治者极为重视的,而清也凭借其武备力量扫荡了外藩各族的军事叛乱,保证了政权的稳固。

乾隆皇帝戎装

为了体现国家对军事的重视,对卫国将士的重视。清代大阅始于入关前,皇太极曾于天聪七(1633)年举行过阅兵式,大阅自始至终按实战的要求进行。为此,皇太极特意指出:“凡临阵对敌,必整齐队伍,各依讯并驰而前。”并警告八旗官兵,大阅中凡贻误、敷衍塞责者绝不姑息,一定从重治罪。入关后,大阅规制日渐复杂,规定每隔三年,在南苑围场举行一次大阅,检验八旗兵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演武宣威。阅兵的规模日坛渐盛大,参加的人数也是日坛渐增多,所用器械、旗纛、枪炮、金鼓、海螺的数目也有明文规定。康熙以后,大阅地点不固定,或在南苑,或在芦沟桥,或在玉泉山,或在口外的多伦诺尔,也不一定以三年为限。清代,康熙、乾隆两朝十分注重武备,不仅经常举行大阅,并多次强调八旗训练的重要性。康熙曾说:“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每岁必操练将士,习试火炮。尔部(兵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预为整备,朕将亲阅焉。”此外,乾隆还作有数首大阅诗,其中一首为:“时狩由来武备修,特临南苑肃貔貅。龙骧选将颇兼牧,天驷抡才骥共骝。组练光生残雪映,旌旗影动朔云浮。承平讵敢忘戎事,经国应知有大猷。”从诗中可以看出,乾隆对大阅兵的重视程度。

每逢大阅,钦天监先择吉期上奏皇帝,皇帝批准后,有关机构分头准备。首先,由武备院在阅兵举行地晾鹰台搭建御用营帐,营帐后设圆幄,以备皇帝小憩及更换甲胄用。到了阅兵的当天,奏乐,皇帝前往阅兵营地,兵部恭请皇帝更衣,御圆幄,去礼服,换盔甲,在大臣们簇护之下,到武场,高奏军乐以壮军容,大阅开始。

乾隆皇帝阅兵图

参加大阅的部队包括八旗部队、八旗满洲火器营、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等,人数众多。在武场正中,离一面大旗,作为军表。八旗将士左右分开,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列左边,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列右边,其他各部队依次排列。皇帝至武场后,在内大臣、后扈大臣、总理演兵大臣、御前大臣、待卫、乾清门侍卫、满洲大学士、豹尾班侍卫、执纛仪卫、执盖仪卫导引下,自八旗左翼入,右翼出,再至中路,阅视一周,然后登上最高处的御用营帐,众大臣及侍卫在御帐周围环护。然后,兵部尚书上前跪请开操,角兵、螺兵走出队列,先吹响蒙古大角,然后随着角声,海螺依次吹响。司炮官引火发炮,三声炮响后,鼓声又起,八旗兵抬鹿角整队前进,鸣金止,排成一列。领队甲士挥红旗,枪炮齐鸣,鸣金,枪炮止。再击鼓鸣螺,队伍续进,挥红旗,再发枪炮,鸣金止,如此反复9次。到第10次时,枪炮长时间鸣放,约10分钟左右,鸣金3次,枪炮止。开鹿角为入门,首队前锋、护军、骁骑营士兵依次出,其他各营士兵紧随其后,最后是火器营士兵,之后关闭鹿角门。阅兵大军走出角门,再次吹响螺声,八旗士兵演变各种阵法,如此反复数次,最后将队伍还原成大阅之初的队形,大阅结束。此后,皇帝亲赐酒食,并论功行赏。从过程可以看出,大阅逐渐程式化、公式化,成为一种礼仪,只是单纯的为了阅兵而阅兵,实战作用已经很小了。

更多有关北京的历史故事,关于北京的故事有哪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