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西安华山附近景点,西安必看的10大景点华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西安华山附近景点,西安必看的10大景点华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西安华山附近景点,西安必看的10大景点华山

这是我的专栏文章《险绝华山,世间始终你最好》的内容,希望能给想去华山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以下是全文。

早就因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仰慕渭南华阴的 “西岳”华山,其险峻的特质意味着风景卓绝,所以一直令我心驰神往。从壶口瀑布回到西安之后,“华山论剑”的章节便再次浮现在眼前。鉴于前几次团体游的经验,因为华山只是一个景区,而且西安去华山的高铁非常方便,我决定只身“自由行”一番。又因为没有观日出、日落的计划,所以就准备在那里来个“速战速决”的一日游。

华山雅称“太华山”,其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其东、西、南三峰鼎形相依,为华山主峰。中峰、北峰相辅,周围各小峰环卫而立。由于华山位于中国版图最中央,又称“中华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的美誉 。

华山也是中国道教全真派圣地,为天下皆知的“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西岳华山君神所在地,道观众多。但是短短的一日游是不可能看遍华山每一处盛景,也不可能把那里星罗棋布的道教宫观都游览一番,加之以前在青城山、武当山、三清山都有游览,所以这次来华山只想体验其“险峻”的气势,以山景为主,这样在时间上就会宽裕一些。

一早打车赶到西安北站。从西安北坐高铁去华山非常方便,票价是54.5,去的时候只有一站,大概30分钟。我坐的是最早一班到华山北的高铁。这趟高铁的发车时间大概7点半,只40分钟就到了华山北站。这里距离华山游客中心还有大概七公里左右的路程。

出站后马上拦下一辆出租车。当时车上已经坐了2个女游客,大概因为离得太近收起步价不划算,司机不打表,就是每人10块钱。途中司机很起劲地兜揽买门票之类的活计,还推荐滑道票,我直接告知师傅“所有票都买了”。车里的2位也跟着说都买了。司机便有些不悦。

还真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不,我在9点前就顺利赶到了游客中心!这时还没有出现西安来的旅游团队,进山的人群并不拥挤,而且因为在高铁上已经提前在手机官方微信上买好了门票、客运票、索道票,门口刷了身份证很快便入景区了。

以前看了很多华山一日游攻略。很多人吐槽那些粘贴、复制的攻略太“坑人”,但那是指一些具体景点的位置或者住宿、吃饭的推荐,这些因为掺杂小编个人喜好或者个人表达、方向感的差异,有些景点的位置当然是不能“按图索骥”的。至于华山攻略关于四个进山线路的主流分析,我认为几乎都是实事求是的,我也深以为然。

目前华山有西峰索道和北峰索道,游览的路线无论西上西下、西上北下还是北上西下或者北上北下皆可。但是北上北下这条线路一般都是不推荐的。因为华山上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峰,除北峰外的其他四峰都可以串联在一起游览,唯独北峰与其他四峰距离较远,且北峰到四峰都是上山路,四峰到北峰是下山路。北上北下不仅要走很长一段回头路,而且体力上要求很高。当然,如果你是爬山爱好者就另当别论!

四条线路中的西上西下、西上北下、北上西下这3条都没有回头路。其中西上西下是3条中“最最”省力的,特别适合“懒人”或者老弱人群。此路线并不是只去一个西峰,只是少去一个北峰而已。著名的长空栈道和鹞子翻身也都可以走到。剩下的西上北下和北上西下则是一般游客“二选一”的最佳方案。这2个线路的区别就是一个走下坡,一个走上坡。还是因为北峰的险峻,北上西下上坡适合体力更好的人。相对北上西下,我更喜欢西上北下。因为我喜欢索道缓缓上升直入云霄的感觉。这条线路即西峰大索道上,北峰索道下的路线。具体就是西峰索道~西峰~南峰~东峰~中峰~北峰~北峰索道下。这个线路难度和耗时都堪称最低值,适合体力一般的游客。虽然没有了攀登的乐趣,但可以在紧凑的5、6个小时的时间段遍览华山五峰。从北峰索道下来后就可以轻松打车赶到华山北站坐高铁回西安了,何乐不为?!

话说那天出华山北站打车到游客中心后,买了2瓶矿泉水就立即坐上了景区摆渡车。这些车子有3个方向。一个是到玉泉院,这是徒步从北峰登山的起点;另外2个是到西峰索道和北峰索道。西峰摆渡车40元,北峰票价为20。车都是随到随走。当时虽然还没见到华山“真面目”,只凭着交通车高速疾驰的体验,光是那陡峭盘山路上的惊鸿一瞥,都足以令人胆战心惊。传说中的华山之险,估计也是意料之中了。

再车上坐了大约40分钟后就到了西峰索道。

接下来就是大约20分钟的西峰索道之旅。

这条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索道需要翻过几座山岭,线路斜长达4211米,且两头都挂在绝壁之上,因为相对高差达894米,所以导致高低处落差很大的旅途中不光是一路风景绝美壮观,而且惊心动魄。特别是过索道架时需要加速,落差很大的体验带来强烈的失重感。这样经过两段索道的无缝换轨,使我莫名想起来从前再桂林乘船夜游二江四湖由桂湖过木龙湖时船闸升降的情形。虽然是空中、水上“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都是“无缝对接”,都令人在旅行中颇感惊奇。那天天气晴好,当我惬意地望向窗外、享受美景的时候,身前身后都是各个车厢内男男女女兴奋又胆怯的尖叫声!随着缆车的上升,四周陡峭的山脉刀劈斧砍般向你逼来,待到你克服了胆怯,顿时就会感悟到这壁立千仞的峰岭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令人心旷神怡。周遭云雾缭绕,脚下万丈深渊的奇景,给人一种飞腾升仙的幻觉。在世界上首条脱挂式索道的缆车上将整个华山的险峻奇景一览无余,又惊又喜的感觉堪称人在旅途的最大乐事。

下索道后先在半山腰一座大凉亭休息。极目远眺,只见四周群山起伏,云蒸霞蔚,视野开阔,黄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曲流蜿蜒,绝美的景色使人恍若置身仙乡神府,令人颇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思绪。

海拔2082.6米的西峰由一块完整的花岗岩组成,是在地垒基础上发育生成的陡峭山峰。作为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西峰浑然天成的形状在其他名山大川中是很难见到的。

西峰顶巅的翠云宫亦称西峰大殿,是华山的标志性景点。这座始建于清初的道教宫观经过解放后的多次修葺已非原样。如今的翠云宫是一栋依崖而筑的木石结构二层楼阁,其外廊明柱,雕梁画栋,风格秀丽典雅。宫分前后两殿,东西各有配殿将前后两殿通连一体。后殿门额悬有“翠云宫”蓝底金框牌匾,殿内供奉众星之母斗姥神位。

翠云宫周围密布有西峰的诸多著名景点。

西峰因峰巅翠云宫前有一形状好似莲花瓣的巨石,其他小山峰都被它护卫在花瓣下,傲然立于天地的身姿非常壮观,古人因此称西峰为“莲花峰”、“芙蓉峰”。徐霞客曾经在《游太华山日记》中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也有“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当指此石。此阳刚挺拔之势为华山地貌之代表,古人因此常把华山统称为“莲花山”。

这块巨大的莲花石也叫莲花洞,太乙莲台。洞旁琳琅满目的题刻草隶楷篆,交相辉映,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相传为华山修行的吹箫人箫史和秦穆公女儿弄玉公主双双驾鹤成仙之前点烛成婚的“婚房”。“洞房花烛”中“洞房”一词就源于此, “天下第一洞房”也由此而来。

华山西峰也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翠云宫西的那块中间裂开,状似斧劈,中间凹处形若人状的巨石,传说就是沉香劈山救母所化,名“斧劈石”,如今巨石旁边立一柄长把铁斧,上铸“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于沉香,劈山救母”,想是后世为了宣传山景而附会的产物。

翠云宫后还有一块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1931年秋陪其母登山后,为纪念此行所建。此塔系六角,垒石而成,上题“壁立千仞”、“如此方为岳”、“西镇何崇穷”、“峻拔在廖廊”、“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等诗句;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著名书法家王铎手迹。

翠云宫附近有一处陡峭巍峨的崖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处西峰西北方向的悬崖远观似刀削锯截,其空绝万丈的气势悲壮而又空灵,古人称之“舍身崖”。

传说古时有个孝子登华山为患病双亲拜神求医,许愿将来舍性命报答神灵。后来孝子返家看到父母果然康复,孝子便回到华山还愿,从此处跳下深渊,却被华山神君暗中救下。孝子受到感动辞别双亲,来到华山西峰做了一名道士。后人以此孝子舍命救亲故事将此处命名为“舍身崖”。

除了那处总令人魂飞魄散的千丈绝崖,西峰南崖还有一道与南峰相连的长约300余米的古称“青龙背”的山脊,因其苍黛的石色、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又名“屈岭”,今人也称“小苍龙岭”,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龙脊栈道”的一边是千丈悬崖,一边是四十五度的斜坡。“龙脊”上前人开凿出的每级台阶都倾向了斜坡方向,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游人对险峻山势的担忧。尽管如此,走在“龙脊”上的人们依然身不由己地歪歪扭扭,滑向斜坡的方向,虽然有护栏的保护,也难免惊吓一场。

一路的嶙峋怪石中,不时听见淙淙的溪流山泉。这些灵动的溪泉在陡峭岩石的映衬下变幻多端、丰富多彩,使华山的水色更加神奇。这边再西峰上已经远远望见了华山最高峰南峰的秀丽景色,于是想象着那里名闻遐迩的长空栈道,迫不及待地下山,继续从西峰走一点回头路,开始攀登南峰。

海拔约2155米的南峰是华山最高的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自古有 “华山元首”的尊称。峰南侧有直立如削的千丈绝壁,其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三顶”组成。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三峰顶如明朝袁宏道《华山记》一书中记述的那样 “如人危坐而引双膝。”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宋代名相寇准曾在此挥毫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登上南峰绝顶放眼望去,周边连绵起伏的山脉高峻雄伟,苍莽的黄河、如丝如缕的渭水在无垠的平原上起伏穿梭,天高云淡处如临仙界,顿有“可上九天揽月”之感。

除了险峰、泉、溪,华山上的古树也颇为奇异,尤以茂盛的松树最为雄绝。松桧峰便是华山松林风景的代表。松桧峰的海拔稍低于落雁峰,因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故名“松桧峰”。山峰上的松树因为年代久远,历经世间沧桑,生出了千奇百怪的模样。这些神态万千的古树宛如一件件经时光雕琢的古老艺术品,珍贵而又独特。其中以上图那棵名为“迎客松”的古松最为抢眼。

松桧峰上的金天宫始建于明朝,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都曾修葺过。大殿顶覆大片铁瓦,琉璃兽脊。可惜 “文革”中毁于一炬,现在的建筑都是1990年代重修的,为三间简易宫庙。内塑华山神金天少昊像,院前大门边建有钟鼓楼。这里的建筑虽然简陋,却有大片枝高叶茂的松林,古典韵味的宫观配上幽深的林间小道,景色异常优美。因为想留着体力游览松桧峰周围的景观,我只是登峰“浏览”了这座崭新的庙宇就匆匆离开,算是“到此一游”。

松桧峰周围虽然有八卦池、朝元洞、全真岩、鹰翅石等景点,但是以南峰到东峰山路上的"避诏崖"和“长空栈道”最为著名。

避诏崖在南峰天门西北。这里东西两岩相对而出,中间形成槽沟,东岩前倾悬空如覆,崖壁布满石窝状蜂巢。崖腹间凿一面积约3平方米的长方形石穴,洞口通西崖架独木为桥,只要抽去独木,外人便无法进入洞中,堪称一座万无一失的深山“密室”。

这处"避诏崖"相传为著名道士陈抟躲避皇帝征召而避居的一处山洞。洞额镌刻的“避诏崖”三字相传也是陈抟手书。因为一心想着去体验南天门外华山险道之首的“长空栈道”,所以同刚才游览金天宫一样,到达那里只是走马观花了一番就“火速”离开了。

令人心驰神往的这处长空栈道是单独售票的,而且不允许单人体验,必须有同伴才能购票体验。我当时恰好在现场遇上一位同我一样“个人游”的山西“壮汉”组队。这边买票后,工作人员都会发给一个号码牌,栈道那边严格按照号码牌“叫号”,所以不存在插队情况。而且我去的季节不是旅游旺季,时间又早,也没有大批的旅行团队,所以十多分钟就排到了栈道。

这条著名的栈道分实际上并不是“一竿子到底”的连线,而是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依崖凿出的一段长约20米,宽二尺许,为上段;再往前是一段铁棍横贯崖隙的凌空悬梯,游人皆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再往前的一段都是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三根木椽,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为下段。

如果说华山以险峻著称,那么这举世无双的云中古道则可以称得上是“险中之险”了!要通过这著名的高空栈道,除了要克服恐高,还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这栈道似乎悬于“九天之上”,它的阶梯也不是石头而是木板,而且仅有一根长长的铁索可以扶着!古往今来,前来此处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当然,这里只是探险之道,并非登山必由之路,胆小之人就只要在升表台远观“神游”一番也就行了,所以这栈道的崖壁上至今留存有不少类似 “悬崖勒马”之语的摩崖石刻。

这边带着“视死如归”的豪情开始了“挑战”之旅。

战战兢兢地走在栈道上,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就连和我结伴的山西“壮汉”的脸上刚开始都露出了一丝显而易见的胆怯!而我就更是“双股战战”地手扶铁索“挪过”这条栈道。虽然“狼狈”了一会儿,因为决心挑战自我,所以在心里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艰难也要勇往直前!那时的我想象自己被派去太空拯救地球,务必带着必胜的信念安全归来,就那样自己居然被这假象的豪迈给深深地感动了!那天的我一面在心里默念着 “坚持到底”,一面听着耳边吹过的山风,专心致志地握紧崖壁上的铁链,一步一个小心,仿佛只要马虎一点,就会很快随风飘落而粉身碎骨!

这样一直走过去到思过崖,我和那位山西“队友”逐渐适应了这空旷、玄幻的环境,放松了紧张的心绪,胆子逐渐大起来,中途居然不约而同地提议用彼此的手机为对方拍照,而且彼此一下子给对方拍了十多张!如今想来那一手攀援,一手用手机聚焦的情景,心里居然还有些后怕呢。

这大约个把钟头的栈道旅途中最令人慨叹的是栈道尽处的贺老石室上方悬崖绝壁上“全真岩”三个红色大字。

此三字为双线体楷书,每字大约七八尺高,斗方不但笔力苍劲,而且刻工精湛,相传为元代道士贺志真题刻。此摩岩石刻在数十米高的屋檐状崖壁下方,崖下就是万丈深渊,在悬空、倒置的岩石上刻字,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除非悬浮于空中才能可能。看来,全真派道士的轻功果然名不虚传。否则怎么能够从容凿出这样的大字呢?

南天门外还有一处三面临壑悬空的石台,站在石台之上,山间缭绕的云雾变幻莫测,形态万千。漫山的云海时而缠绕、时而疏离,令人联想想起小女儿家“待字闺中”的心思,细腻而又百转千回。站在其上俯瞰下面的万丈深渊,旷渺的四围似有天涯咫尺的氛围,又宛若天庭仙界般迷离,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相传这里曾是轩辕黄帝会群仙的地方。当时站在台上就不禁感叹,这天下的洞天福地,从武当山、三清山到青城山,齐云山,怎么都无一例外地被道家给选中了呢?如此看来道教的仙风道骨都不是空穴来风的呢。

这边一路赏景,向着东峰攀登。

海拔2096.2米的东峰也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一居高临险的开阔平台自古为观日最佳处,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这四峰宾主有序,各呈千秋。而作为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玉女峰如今被泛称为中峰,已经成为华山中峰的代名词。

东峰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一些足窝,两边也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自古就是一条艰险道路。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如今因为加开并拓宽了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自是可以坐享其成,安全攀登到达峰顶。如此也是一件值得我等欣慰的事情了。

东峰数十处景观里,首推“华岳仙掌”最为出名。

此景在东峰东北处的仙掌崖上,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这东石楼峰侧崖壁上五指具备的天然石纹宛如一巨型左掌印,故名。然而这古代关中八景之首的奇景在东峰是看不见的,只能看见仙掌崖碑,要观其全貌,需得在北峰或者华山车站附近才能看得真切。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谛。

“鹞子翻身”也是东峰非常出名的一处景点。

这处险道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其路凿于东峰倒坎悬崖上,人在其上俯瞰山下不得见路径,唯有冰冷的铁索凌空悬垂。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方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

大概是因为近年管理部门加大了对鹞子翻身险道的全面整修,不但凿深了脚窝、石阶,还更换了多处铁索。以至于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已经比不上古意盎然的“长空栈道”。但是从攀登难度来说,鹞子翻身似乎更甚一些。因为这条梯道不但倾斜,而且是向内倾斜的。加上这险路上的铁链都是松动的,左右摇摆度偏大,游人往往不易抓牢。最后一点就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当人们从上往下攀缘,往里倾的崖壁会导致眼睛看落脚点有点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手、眼、脚、膝并用。看不见就用脚来试探。一步一个坑的往下攀岩。全途都要小心翼翼,不得有丝毫松懈马虎。尤其是途中一小段只有一边的铁链可供抓握,如果掌握不好身体平衡度,很可能会心力交瘁地体会一把“万念俱灰”的精神状态,很是恐怖。那天过“鹞子翻身”的时候,我就亲眼看见身后的一位帅哥吓到手脚发软,几乎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那种“生无可恋”的表情虽然令人发笑,但是也坐实了自古以来华山之险的传说。非亲身体验不能描述,想来这以“奇险”著称的山道,就是华山旅游经久不衰的吸引力之一。

东峰上虽然还有一些诸如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的景观,但大多仅存遗址。东峰之侧的下棋亭就在一座孤峭的小山头上,虽然看似“近在眼前”,都是因为非常艰险,上去的难度太大,我只能远观算作“神游”了。那座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如今在旧址上耸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的建筑,已经成为东峰宾馆所在地。

东峰朝阳台北还有一座杨虎城将军所建杨公塔,塔上有杨将军亲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塔与刚才游览过的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堪称东西双擎。

去中锋的路上还有一处充满挑战的险道,就是被大家认为华山最为惊险的“云梯”了。

这段险路其实并不是有坡度的道路,而是垂直于地面90度的台阶!攀爬时无法贴近崖壁只能随索摆动,十分考验臂力。恐高的人看到就会眩晕,更不敢想象去尝试一番。这段台阶很陡峭,上面有一些杂乱的纹路,都是古人一点一点凿出来的。攀岩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双手紧抓悬崖边上的铁索链,一步一步利用抓扶的力量前进。不仅是路途艰险,一旦上来云梯,绝对就没有退路可言,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但是这里又是华山一处看日出的好地方,如果在清晨沿着云梯直走上来就能直达观日平台。所以很多人慕名来此观看日出的游客都会选择通过云梯到达目的地。

爬在云梯上侧目望去,台阶外面就是万丈深渊,人像是立在峭壁边行走,这段云梯只要顺利通过,估计蜘蛛侠、蝙蝠侠之类的英雄形象,从此也会淡然于你的想象中。因为你自己已经成了如同蜘蛛侠一样的勇士,他们还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呢。

当然,像云梯这种惊险 *** 的路段并不是游览华山的“唯一”选项。云梯旁边如今已经修建了一条比较安全缓和的步道。这对体力普通的游客来说,从此不再“望山兴叹”,算得上一个非常实惠的福音了。

云梯再往前行进一段就到了中峰。

海拔2037.8米的中峰也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为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得名。中峰形如鸟头,上丰下缩。峰顶有一巨大的石梁,形状像龟,山上不但林木葱茏,环境清幽,而且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使这处以奇险著称的名山充满了一丝浪漫的氛围。

中峰的“浪漫”还是与几千年前的一段爱情故事有关。因为这里的多数景观都与前面西峰洞房的主角春秋时期秦穆公女儿弄玉公主有关。如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峰头龟背形石梁上那座名为“玉女祠”的道舍。

传说当年秦穆公得知女儿弄玉在此修身,便追寻女儿来到华山,然而搜寻一番,秦穆公却一无所获,绝望之余只好建祠纪念,这里从此就被称为玉女峰。

现在的玉女祠为后人重建。祠前有石臼5个,传为弄玉洗头盆。旁边有石马一匹,相传是弄玉进山所乘骏马的化身。祠内原来还供有一尊玉女石像、龙床、凤冠霞帔等物,后来全毁于天灾人祸。现在的玉女塑像为1980年代重塑。

玉女祠北的品萧台上还有一座1986年重建的花岗岩六角石亭,名引凤亭,据传是萧史吹洞箫引来凤凰的地方。亭旁有一树枝斜垂、如丹凤展翅的古松。站在亭中,面向东方,只见脚下空谷浮云,耳旁清风似琴箫和鸣,余音袅袅,称得上是一处抒发思古幽情的好去处。

玉女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虽然只是传说,毕竟也都是口口相传了几千年的故事,妙趣横生自然不用说,更是洋溢着道家得道升仙的理想寄托,令人神往。不仅有传说,这里还留下了唐代诗人杜甫“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和明代顾咸正 “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之类的千古绝唱。使游客在游览中峰时感受到华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想来也是颇有趣味的。

从中峰到北峰索道这段路全程都是陡下坡。大概两个小时的路程险峻而又风景独好,也难怪到华山都推荐西上北下的线路,看来颇为实用呢。

从玉女峰下来往苍龙岭去的路途中间有一处金锁关。

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宽的台阶石径。这座建在三峰口的城楼般石拱门是中峰去北峰的必经之路,也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称得上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所在。又因为此处被道家誉为通往仙乡神府的通天门,所以自古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

金锁关城楼始建于唐,虽然明末清初的道士们都对其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和修葺,不断的天灾人祸终究还是将原建筑毁废殆尽,仅存残迹。现在的关门是1980年代重筑的,进去后有个智取华山的石碑。虽然这座城楼的形制规模较之从前更加高大雄伟,但毕竟是现代重修,早已经称不上古建筑了。

站在城楼前眺望,只见关前古松苍翠,奇石林立。据说这里常有祥云环绕,异常神奇。但是我到达的时候并没有看见五彩祥云,也许是天气的原因没有生成祥云的地理条件。至于宣传文案中说的“风光迤丽”,绝对是“夸大其词”。但是这里的险峻地势倒是名副其实的。站在关前不但可以看见万千风光,还可以看到“锦鸡守玉函”奇石,向北可以望见莽莽苍苍,笔直插天的苍龙岭,而从西边望去,则能望见老虎口景观。这里同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一样,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为“爱情胜地”------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挂满了重重叠叠的情侣锁、平安锁,象征月老牵线的红绳彩线更是迎风招展,为雄奇的华山增添了一丝温柔的浪漫,也使登山的旅途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过五云峰再往北行,只见刚才在金锁关眺望的那条长岭如同苍龙腾空呈现眼前,原来这就是华山最著名的险道之一------- “苍龙岭”。

这条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山道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还留下一个 “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据说当年韩愈走到苍龙岭时因害怕命丧于此,写了封遗书丢下悬崖,希望有人拾到后寄给他的家人。这段故事由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华山美景中颇为亮眼的一处地标。

此条山路的台阶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刀削斧劈。虽然乾隆年间开始修建了250级石阶;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建国后又陆续拓修石阶至530余级,但其如履薄刃的地势仍使游客心惊目眩。游人每至此处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加上道路险峻,常常会双腿发软,因而行进缓慢。据说这里在过去的旅游旺季常因此险象环生,导致拥塞现象。直到世纪末华山管理局在苍龙岭东的飞鱼岭开凿出一条登山复道,这处险道终于消除了拥堵隐患,游客从此可以从容不迫地探险赏景了。需要指出的是,苍龙岭是单向通行,因为我是西上北下的路线,是从苍龙岭旁边的小路下山,不走苍龙岭。只是远观了苍龙岭绝壑千尺的地势,却已经足够震撼了。

从苍龙岭再往前就来到了日月岩下方的天梯。

很多网上游记总是把这北峰的天梯混同于东峰那边的云梯,使得读者一头雾水。一字之差,导致游客走了很多冤枉路。

这高约七米的梯路开凿在直立如削的岩石上,面临万丈绝壑,石阶几乎接近90度,人要依靠道旁悬垂的两条铁链爬上去。游人每至此处,须折身面朝西揽索登梯,而且只可屏心静气,不敢回头张望。回旋处只留有一线之地,倍增登临的艰险。下梯的行人也多垂索背壑、摸索石阶步步退下,以避免面对深壑时头晕目眩,可见“天梯”之艰险。

过了天梯就到了擦耳崖。

擦耳崖因入口处悬崖就在耳边而得名。这处险道的一面是向外凸出的悬崖绝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游人行至此处,唯恐被山势逼下悬崖,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趋利避害”:将身体紧贴崖壁慢慢侧身而过。道路紧仄处更是岩壁擦耳,连脸面都蹭在崖壁上才走得过去。“擦耳崖”的名号可谓直观而又形象。现在擦耳崖的道路早已修整,宽处可走两人。但是到了较逼仄的地方,游人仍然可感受到当年的擦耳之险。然而险途中也有美景,擦耳崖周围有很多摩崖石刻,艰险的石崖如同天然的书法屏障,将这些名人题词很好地保护起来,为险峻的华山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擦耳崖旁边就是纪念亭,

这栋六角攒顶飞檐斗拱的花岗岩圆雕石亭中立有华山解放纪念碑一通。从这里可以直接上到北峰顶。但是因为忽然想起来北峰著名的“老君犁沟”,为了一睹这条险道的风采,我临时决定折回卧牛石那边,经过聚仙台继续攀登。

这老君犁沟并不是“沟”,而是一处位于群仙观上方,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深不可测的沟状险道。

这里原本没有路,但绝不是鲁迅名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释义,而是道教祖师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辟出来的。传说太上老君驾青牛过此处见无路可通,就牵出胯下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便于通行的山沟。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解释,就是“离开凡间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也就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且此地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再加上华山遗存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这条由老子以通天力量“创造”出来的人间大道就称为“老君犁沟”。

就算当年有太上老君犁出的山沟,古人上下华山也都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一步步地爬上爬下,颇为艰险。如今的犁沟右上方已经被人们凿出了570多阶石级,两旁铁链下垂,理论上行走起来快捷又安全,但攀登的时候仍须手脚并用、缓慢攀登,否则稍有不慎还是会掉下去的。我在攀登途中还可以看到西侧崖上古人进出华山留下的赫然若犁槽的石沟。也难怪当地一直流传有“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的顺口溜。意为“老君犁沟”同前面介绍的步行登华山经过的千尺幢、百尺峡一样,都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

从“老君犁沟”再往回折又到了刚才的纪念亭,离北峰顶已经不远了。

海拔1614米的北峰为华山主峰之一,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其高虽不及其它几峰,但山势异常险峻,其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面,形势十分险要。“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名言和“智取华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从纪念亭走不多远就来到了一处石牌坊,再往前行就看到一处名为“云台山庄”的建筑。这里是游客喝茶吃饭休息的地方。山庄下边还有茶吧、咖啡店。云台山庄下方的岩壁上,留存有几处包括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五处绿色摩崖题刻。

云台山庄的大门正对着上方的真武殿。这座为供奉真武大帝而建的大殿始建于北周武帝时,唐、宋、元、明、清皆有道士居住、修葺。后来大殿毁废, 眼前的建筑为1990年代重建。虽然没有恢弘的气势,但是依崖就势的建筑结构仍保存了原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充满了道教返璞归真的神韵。

真武殿附近有一块似鱼嘴的巨石,名为“鱼嘴石”。据说雨雾缭绕的时候,远望石鱼好像在大海中随浪翻滚。我来到北峰正是天气晴朗的下午,没有看到云雾,自然也看不到石鱼的“仙气”。

从鱼嘴石这里走不多远就到达了北峰顶部。

北峰的峰头由几组浑然天成的巨石拼接而成。这北峰绝顶处的平台虽然空间不大,视野却是极为开阔。站在这里向北可以眺望华山东中西三峰和苍龙岭,华山的景色在这里如同一幅宽银幕的风光纪录片一一展现,令人目不暇接,神清气爽。

这峰顶最吸引人之处就是那座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红色大字石碑。红色碑刻在华山意味着与众不同。因为华山的大多数摩崖石刻都是绿色,绿色不会太突兀,能很好的融入环境中。而重要的碑刻就是要醒目。前面看过的南峰长空栈道的“全真岩”、刚才经过的纪念亭和这处“华山论剑”石刻就是用了红色,重要且抢眼。此石碑据说是2003年10月8日,年近八旬的金庸第一次登上华山北峰参加《金庸华山论剑》大型直播节目时所题。

除了北峰顶上的这个,北峰擦耳崖往上不远处的平台、金锁关往上的平台、东峰引凤亭、南峰顶上也都有“华山论剑”石碑。但是根据金庸老先生书中描绘的场景,第一次华山论剑就是在北峰。第二次华山论剑在西峰。因为郭靖和黄蓉在“舍身崖”旁赌气。而舍身崖在华山西峰顶摘星石北。第三次华山论剑也是在北峰,就是在洪七公和欧阳峰墓地旁。比赛结束后杨过带着龙姑娘上了玉女祠。所以我坚信这北峰才是 “华山论剑”的主要场所。而且因为北峰四面悬绝,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既然是武林比武,肯定要在最为险峻之地展开。不仅如此,北峰顶石碑与其余四处不同之处就是,这“华山论剑”四个红色大字不仅是金庸亲笔题写,而且旁边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也是以他十四部作品的第一字排成的,如今此处已经成为游客打卡的圣地。海量的游人在石碑前或舞剑、或畅想、或合影留念。有几个男孩身披白色被单举着假宝剑在石碑旁让同伴拍个不停,极为认真又非常“不专业”,滑稽的造型令人忍俊不住。

那天的我虽然不会像男孩们那样“班门弄斧”,但也不会在向往已久的武侠圣地那么“波澜不惊”地闲着。我不停地张开双臂做出象征省力的V字和OK手势,请陌生的游客为我连拍了好N张以“华山论剑”为背景的照片。因为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武侠梦,那天在北峰顶的时光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从北峰顶回到北峰索道上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当时北峰索道下行的游客不是太多,随到随走。北峰索道相对进山时乘坐的西峰索道海拔要低了很多很多,几乎谈不上惊险,而且行程也不长,只10分钟就到了索道下站。

北峰索道到站后还需要购买到游客中心的摆渡车车票。大概 20元一张,买票后就排队等车。那个点下山的游客还不是太多,只排了大概5分钟就上车了。摆渡车车速很快,大约40分钟就来到了游客中心。当时在车上计算了一下,这半个多小时的车程,20元的车费还是很值的。

但是接下来出景区的过程却充满了苦恼。因为筋骨劳累了一天,本想抓紧时间快速出来,却不料在这出口的“步行街”一样的商品区绕来绕去了十多分钟:一路环绕的商品海洋任你“插翅难飞”!身前身后都是天南地北口音的抱怨。哎,这华山的一世英名,都被这景区的“最后一公里”给“打折”了。

令人欣慰的是在游客中心可以看到很多前往华山北站的揽客出租车或者免费公交。考虑到坐免费旅游车排队耽误时间,我出来后就叫了一辆正规出租车,并不像来时那样按人头收费,打表计价后大概13元左右就到了北站。

马不停蹄地冲进华山北,才感到这华山游还真是蛮幸福的:华山北到西安北的高铁几乎每十几分钟一班,虽然返程比来时多了一站渭南,但是时间并没有耽搁,而且余票充足,如同在市里坐地铁一般。

坐在回西安的高铁上,因为没有客满,一个人独享了一排座位!于是在宽敞明亮的车厢里打开华山上拍摄的“惊险”美照:一张张皆是如此惊艳,如此震撼!尤其当看到几个景点都竖立的“华山论剑”石碑处的风景,脑海中居然“条件反射”般回响起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无一可比你(一山还比一山高)……

是的,虽然论起俗世的武功不知哪一位更高,但我知道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比华山更阳刚的名山;虽然人常说“五岳独尊”数泰山,但我依然对这险绝的华山情有独钟!正如这歌词里唱的那样“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无一可比你(一山还比一山高)”。

险绝华山,世间始终你最好!

更多西安华山附近景点,西安必看的10大景点华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