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兵者诡道也”,在冷兵器时代总有统帅或运筹帷幄,或计谋百出造就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你知道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哪些吗?
魏文侯
阴晋之战
三家分晋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趁着秦国频繁更换国君,国内政局不稳,派出吴起率领的“魏武卒”夺取秦国河西之地,斩断秦国富饶之地的同时遏住秦国东出道路。为了收复河西之地,秦献公于公元前389年集结五十万兵力,对河西之地势在必得。秦献公率军驻扎于阴晋城并城外布下营垒,与驻扎在河西之地的魏军对峙,此时的魏军正是魏国精锐,响彻史书的“魏武卒”,不过此战对阵秦军的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是吴起抽调的五万没有立过战功新兵蛋子。
秦国虽是人多势众却武器落后匮乏,魏军虽是人少却是装备精良。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吴起镇定分析,看破秦军在声势浩大表象下虚弱的军力,于是决心率军一战击溃秦军。吴起这些新兵立功心切,气势高昂,在吴起“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的 *** 之下,魏军如一把利剑向秦军发起反击。面对气势如虹,装备精良的魏武卒,秦军无不惊骇,无力抵抗魏军冲击的秦军纷纷溃败。在魏武卒多次反复的冲击军阵之下,秦军溃不成军,魏军大胜,守住河西之地的同时给秦国戴上“诸侯卑秦”的帽子。
吴起
伊阙之战
公元前296年,魏、韩两国国君逝世,国内局势动荡。秦国趁魏、韩两国国内政局动荡之时,于公元前294年出兵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求援于魏国,魏国深知唇亡齿寒之理决定出兵援韩。魏国派出主将公孙喜点齐兵马出发援韩,与韩国结成二十四万联军对秦国发起反攻。秦国经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和秦惠文王“连横”之策逐渐崛起,当时秦国国君是秦昭襄王,正是秦国实力强劲致使。在穰侯魏冉的推荐之下,秦昭襄王任用白起为主将,率领秦军在伊阙与魏韩联军对峙。
白起登高观望联军阵型,发现联军虽然势众,却好似貌合神离,韩军居于阵型前列,魏军则居于韩军侧翼靠后的位置。白起收到探子来报:原来魏军主帅公孙喜认为韩军虽人少,却有强弩、坚甲等精良装备,希望韩军担任先锋;而韩军主帅暴鸢则认为魏军人多势众,主帅公孙喜又成名已久,希望魏军先行冲锋陷阵。白起利用两军互相推诿,保存实力的心理,决定对联军避实就虚,逐个击破。
剧照-白起
白起设置少量疑兵对峙韩军,秦军旌旗飘飘,摆出一副要以主力攻击韩军的气势。迷惑牵制韩军的同时,白起派出主力绕过联军侧翼,从后部攻魏军之不备。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军主力,魏军仓促应战,无法展开阵势,只能各自为战。魏军准备不足,被秦军打的措手不及,纷纷溃逃。而看到魏军败逃之后,韩军军心大变,颓势尽显,主帅暴鸢控制不住颓势,把韩军完全暴露在了秦军主力面前,面对秦军的两面夹击,韩军只能纷纷溃逃。白起率军对溃逃的联军发起追击,斩敌二十四万,把韩魏两国的联军精锐屠戮殆尽,致使韩、魏两国元气大伤,只能割地求和。
即墨之战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五国(燕,秦,赵,韩、魏)之兵,攻打强大的齐国,史称“乐毅伐齐”。乐毅率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重创了齐军主力,齐国仅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齐国国君齐湣王被前来“援助”的楚将淖齿所杀,在局势动乱,国破家亡之际,齐国大臣扶立齐襄王继位,并号召齐国民众死守莒城。
乐毅
即墨城民众在田单及族人的带领下坚守即墨,并在即墨将领战死之后公推田单为将。乐毅攻城不下,双方对战五年。面对强攻不下的齐国两城,乐毅改强攻为心理战,定下“平民不捕”的策略,企图从心理战胜齐国,却未能奏效。公元前237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田单看准时期对燕国实行反间计,迫使燕王废除乐毅职务,改任骑劫为主帅,乐毅则 *** 赵国。燕军主帅骑劫到任之后改用强攻之策却未能奏效。
田单采用激将法,对燕军散发出“齐人怕劓刑和掘坟”的谣言,让燕军做出劓刑和掘坟的举动,激起齐人的怒气。随后田单把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假装齐军军力虚弱,不得不降的局面,派人出城诈降。认为齐军真降的燕军麻痹大意,一心等待受降,疏于防守。
田单组织五千军士,装扮成鬼怪模样;收集上千头牛并在牛的身上披上五彩龙纹的外衣,在牛角上绑上尖刀利刃,在牛尾上绑上渗透油脂的芦苇;在城脚处挖了几十处缺口,直通城外。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田单在夜里命令城中居民敲锣呐喊,以壮军威。田单下令点亮牛尾的芦苇,使牛因受疼而不顾一切地往敌阵冲去,同时五千军士趁势杀入敌阵,使疏于防守的燕军从梦中惊醒,大溃而逃。随后田单利用齐人对燕军的仇恨心理,接连打败燕军,收复了齐国失陷的七十余城。田单以一己之力,先是反间计迫使燕国换将,随后散布谣言,祭出“火牛阵”的奇谋,收复齐国失陷的七十余城,恢复齐国。
田单
鄢郢之战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率军大举攻楚。白起决定直捣黄龙,直至赵国统治中心鄢都和郢都。白起率数万军士沿着汉江顺流而下,不断攻取沿江重镇,掠夺楚国富饶的汉水流域地区,斩断了楚军粮草供给的同时不断壮实自己的军需用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楚国腹地。
当白起率军兵临鄢都城下之后,以“破釜沉舟”之策激励秦军军势,断却来时桥梁和烧毁船只,以只进不退的决心直面楚军。鄢都是楚军军事重镇,在白起东下之时鄢都早已囤满楚军军士,秦军遭到东下至今的最大抵抗阻力,久攻不下。白起深知自己孤军深入,不宜久战之理,决定另谋良策。最后白起决定引用夷水淹城的方法对抗楚军,在夷水中修堤筑坝,积蓄河水,同时挖引水渠引向鄢都。白起一声令下,秦军掘开堤坝,开渠放水淹灌鄢都,致使城中军士民众死伤达到数十万之数。城中积水如深渊,死尸遍地,宛如人间炼狱。
剧照-白起
白起水淹鄢都之后,整顿兵马继续向楚国国都郢城进发,楚军抵抗不住秦军的破竹之势,节节败退。楚襄王被迫从郢都向陈县逃遁,并迁都于陈县。鄢郢之战致使楚国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失守,落入秦国手中,楚国国力大为损伤。鄢郢之战白起以数万大军击溃楚军三十五万,百姓因白起水淹鄢都冤死数十万,虽是秦国大获全胜,却给楚国人民心中留下无法抹去的仇恨,这也为楚人推翻秦王朝埋下伏笔,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时不过多论述。
鄗代之战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致使赵国国力大损,跌落强国之列。公元前257年,秦赵两国爆发邯郸保卫战,虽然赵国在魏国的援助下秦军败退回到函谷关内,但是连年的战乱已经让赵国疲惫不堪。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在丞相栗腹的建议下决定趁赵国疲惫之际,出兵攻伐赵国。燕国派栗腹为主将率兵六十万伐赵,栗腹兵分两路,由卿秦率一部分燕军攻代,自己亲率主力攻鄗。
赵孝成王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派出主将廉颇,副将乐乘率军二十五万前往抵抗燕军。廉颇看出燕军骄傲自闭,虽是人多势众,却也因长途跋涉而马困兵乏。廉颇分兵五万命令乐乘坚守代城,吸引攻代的燕军,自己则亲率二十万大军直面鄗城的燕军。刚刚经历秦国洗劫的赵军对外来侵略者无不怒气冲天,赵军同仇敌忾,奋勇当先,把远道而来,兵困马乏的燕军轻松击溃。在廉颇的攻击下,主将栗腹兵败被杀,攻代的燕军听闻主帅阵亡,主力兵败之后军心大乱。乐乘伺机杀出,与廉颇两面夹击燕军,燕军溃逃回国。赵军奋力直追,直插燕国腹地,围困燕都蓟,迫使燕王喜割地求和。
剧照-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