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判官
《地久天长》上映,不散看过的作者基本都是哭晕哭死泪崩。
豆瓣评分也慢慢从7.9涨回之前的8.0,这样一部融合了中国人情、家庭、时代的史诗之作,不应该被埋没。
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银幕好久没看到比《地久天长》更好哭的电影了。本期不散就带大家回顾一下,最好哭的10部国产电影。
1.《活着》
1994 / 豆瓣9.4分
张艺谋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曾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葛优凭借此片夺得当年的戛纳影帝。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简单来说就是讲述福贵是怎样看着自己身边的人是怎么被时代一个一个弄死的。
小说的结局是故事最后,福贵身边只有一头牛。而电影版的改编显然柔和许多,妻子、女婿和外孙都在,他们一起数着刚买的小鸡向往新生活,艰难的“活着”。绕是这样宽恕的和解式改编,也赚取了许多人的眼泪。
全片最揪心的是福贵和家珍上坟一场戏,化着年老妆的葛优和巩俐为观众表演了什么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值得一提的是,《地久天长》全片最令人心碎的一幕也是耀军和丽云夫妇阔别30年来到星星的坟前祭拜。第五代和第六代在这一刻达到了融合,这样的场景时隔25年再出现观众面前,同样令人难以忍受。
2.《天堂回信》
1992 / 豆瓣9.1分
不算热门的一部国产片,豆瓣9.1分, 只有一万多人看过。本片是国产儿童电影的代表作,讲述晨晨与爷爷孙儿相依为命的故事。
主要是表演太好了,让人觉得这一老一小就是真正的爷孙俩。基本会让每个人都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而饰演爷爷的演员是90后最熟悉的“盖中盖”老爷子李丁,代入感更强。
爷孙俩的感情和这部娓娓道来极其细腻的手法,让这部儿童电影曾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
现在起很少有导演将笔触对准儿童了,我国儿童电影在大银幕上缺席太久。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市场,至少,小的看了会感恩,大的看了会怀念,总而言之一句话,哭就没错。
3.《我不是药神》
2018 / 豆瓣9.0分
基本不用介绍,之所以看哭除了表演还有故事的普世性。
很难不在中国家庭里找到一个看病难看病贵的人。正如本片最让人泪目的一场戏是患癌症的老奶奶对着周一围饰演的警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谁家还没个病人呢?
而徐峥在最后被押解至监狱的一场无声落泪和感动,为他夺得金马影帝助推了不少力量。他没有嚎啕大哭,只是无声落泪和微笑,但我们看到他含泪的双眼和车外送行人的目光时,纸巾真是不够用了。
4.《高山下的花环》
1984 / 豆瓣8.7分
第三代导演谢晋的代表作之一,豆瓣高达8.7分,国产最佳战争片之一。也是后续国内战争片争相模仿的对象。
背景和《芳华》一样是越南战争,但本片颇为大胆,战争部分其实不多,更多的集中于战后牺牲军人及其家人的安抚问题。
这里面,有高干子弟和农民儿子的对比,当后者为了搭救前者而牺牲,一种愧疚和反思的情感成了本片最重要的内容。
而结尾众人在牺牲将士们坟前祭拜的场景,简直要把人哭瞎。
国产片里,很难再有这样感人与反思、犀利和温和的电影出现了。本片获的1985年金鸡奖最佳编剧、男主角、男配角、剪辑奖等多项专业褒奖。
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逊色于后辈们的致敬和模仿。是的,我就是在说《芳华》。
5.《我们俩》
2005 / 豆瓣8.7分
如果是其他几部都是亲情,这部则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情谊。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两人又互相看不顺眼到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老奶奶扮演者金雅琴拿了当年的东京影后。
偌大的城市太需要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情感,不至于让这个城市如此冷漠。即便放在今天,也能让人感受到脉脉温情。
6.《我们天上见》
2009 / 豆瓣8.6分
蒋雯丽初执导筒令人惊艳的亮相。
上世纪70年代末,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晓兰一天天长大,而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饰演姥爷的是我们很熟悉的人艺老演员朱旭,这是他的封镜之作。他在去年去世,留给我们的是各种各样或慈祥或善良的老爷子。
这部电影也取材于蒋雯丽本人的故事,因此情感格外真挚,细腻动人。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和《天上回信》不同,《我们天上见》更加含蓄内敛,江南雾雨中,你很容易回想起童年记忆里那位严厉又慈爱的长辈。
7.《那山那人那狗》
1999 / 豆瓣8.5分
第五代导演霍建起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好的电影。儿子(刘烨 饰)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这是一个传统的“父爱如山”的故事,儿子与父亲的隔阂渐渐消散在送信的途中。
隐忍式的父子亲情真的太戳人了,特别是最后儿子背上父亲过河时,那种父子俩和解复杂而单纯的情绪,忍不住飙泪…
8.《万箭穿心》
2012 / 豆瓣8.5分
从片名就可看催泪程度了。
讲述90年代的武汉,丈夫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的婆婆要入住新家,丈夫在一系列打击下自杀。这个家庭开始瓦解,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
而故事最后,什么都离开了这个女人,她只能骂着脏话继续活下去。
本片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颜丙燕入木三分地表演让她拿到了影后,她把李宝莉这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女人演的既让观众恶心又痛心,正如生活一样。
我们为之流泪,不是故事感动人,而是刺痛你我。
9.《亲爱的》
2014 / 豆瓣8.4分
也不用过多介绍,基本是“全员泪人”,每个人都贡献了最好的表演。故事是催人泪下的失孤,这是扎在很多中国人心上的一根刺,越长越大的那种。
从《地久天长》我们几乎都能明白孩子对于一个中国家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延续香火,还是最重要的情感纽带。不管是失独还是失孤,都是难以言喻的伤痛。
有些家庭是幸运的,能够再次找回,但期间受到的伤害怎么都无法弥补。有的家庭无法找回,只能选择再生一个,但即使这样,曾经的孩子如同一道伤疤,横亘在父母心中,永远无法愈合。
本片不是让你泪如雨下,而是泪如瀑布流。
10.《相爱相亲》
2017 / 豆瓣8.4分
张艾嘉集大成的一部作品,讲述家族里老中青三代女人的故事。
岳惠英(张艾嘉 饰)的母亲去世之后,惠英最大的念想就是将远葬在乡下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和母亲葬在一起,这个念头让她和父亲的原配姥姥(吴彦姝 饰)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
但女儿却与这个名义上的姥姥越老越亲近。
我们为之感动的不仅是张艾嘉细腻温柔的女性视角,张艾嘉和田壮壮这对银幕夫妻的温馨动人。
还有姥姥苦等一辈子的痴念。一辈子,等一个人,这种感情随着老一辈的逝去也消失了。
人们在银幕前或哭或笑,纾解平日里不能发泄的情绪,这也是电影承载现实的意义之一。而悲剧比喜剧更令人深刻,我们留的不仅仅是毫不值钱的眼泪。
还有万千愁绪和思索,不是一句“哭过”那么简单。一起来痛哭一场吧!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872期 文章,感谢关注
相聚有时 / 电影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