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3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人民网、今日头条等主办的“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和“2016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等为获奖者颁奖。
本次活动旨在评选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对全民健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年度医学进展及新闻人物。
与百姓健康密切相关的十大医学进展
这十项进展包括:
*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被绿色
*自主创新研发精确磁控胶囊机器人
*成功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利用内源性干细胞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获重大突破
*抑制癌基因活性的“开关”找到
*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 提供临床干预新靶点
*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有了中国模型
*建立中草药“基因身份证”
*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脑血管病精准医学研究获突破
中国十大医学进展之
“自主创新研发精确胶囊机器人”
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中,“中国智造”的医疗机器人项目——精准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格外引人关注。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
名花有主,该奖项的获得者,正是全世界唯一能精准查胃的胶囊内镜——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
大会颁奖词这样描述:“与传统胃镜相比,精确磁控胶囊机器人高度准确,且患者无痛苦,有望成为胃病筛查的新工具。该技术是我国医工结合及临床转化研究的典范,对预防胃癌有重大意义。”
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实现了人类不插管做胃镜的健康梦想:只要喝一口水,吞服一粒胶囊机器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做胃镜检查,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不用再忍受插管胃镜的痛苦和恐惧,机器人一次性使用,人体排泄后不再回收,安全卫生。在准确性方面,磁控胶囊胃镜和电子胃镜是完全一致的。
患者检查过程
“这正是我们一直向往的舒适化内镜。”——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多年来一直领衔参与组织该项目的李兆申教授表示:“只要有吞咽能力的人都可以用”。
“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获奖者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教授
李兆申教授领衔参与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准确性实验,研究结果轰动国内外学术界。
“中国智造”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
这颗“中国智造”的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技术水 *** 超国外同类产品,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用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产品。李兆申教授参与组织了该项目的全部重大临床工作,其临床研究结果被美国AGA消化协会高度重视和认可,并在CGH杂志封面发表,是中国医学临床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
国际权威期刊CGH发表封面文章
这项研究成果在《日本消化内视镜学会杂志》上也获得了日本国立医院机构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与电子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同,以侵袭性来说,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作为胃病筛查方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日本消化内视镜学会杂志推荐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研究成果论文。作为内镜行业的技术“泰斗”,日系品牌一直长期垄断中国胃镜市场。现在,这一格局将被中国智造打破。
“舒适化内镜”让胃癌无所遁形
什么是舒适化内镜?中国为什么要普及舒适化内镜?
李兆申教授介绍: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遗憾的是,中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对照日本、韩国等邻近国家的胃镜筛查机制可以发现,中国胃癌高发的很大原因,是人们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
胃癌大数据
“舒适化内镜首先是舒适。让人们打消对胃镜的顾虑,敢做、愿意做。”李兆申教授指出,“舒适化内镜的推广普及,可以有效推进中国胃癌筛查的普及。”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无痛、无创、无麻醉、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的特点,改变了老百姓对胃镜的抗拒,尤其适用于大面积普查。
长海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廖专教授
向记者介绍磁控胶囊胃镜的准确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我相信,借助舒适化内镜,上消化道癌(包括食道癌和胃癌),是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李兆申教授对此充满信心。
安翰胶囊胃镜成为体检标配
“绝大多数的胃癌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于早期胃癌筛查,李兆申教授有一句名言:“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病人,幸福一个家庭。”
作为体检行业开展胃镜检查的最佳选择,胶囊内镜正在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全国已经有近千家医疗机构在开展安翰胶囊胃镜检查。很快,安翰胶囊胃镜将服务全中国,实现医学家早诊早治梦想,打造健康中国好“胃”来!
您身边的消化道专家
爱生活 · 爱自己· 爱“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