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法朵的一路狂想
尘封的记忆,故事的开端
新西兰距离广州10000公里,是我前半生迄今为止到达过最远的地方。虽然说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了,或许正是七年之痒,我忍不住翻开尘封了多年的照片。手机、相机里头几千张照片,我们一起的每一帧画面,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我们游历的每一座城市,我们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像电影般在我脑海里快速回放,我不舍得按下暂停键,仿佛只要我停下来了,这段记忆就会消失。
于是我决定在记忆模糊之前,用文字记录这段不可复制的旅程,用图片表达我对新西兰的怀念,也是属于那些年的年华。
先交代一下故事的开端,毕竟我在新西兰的经历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7年前,国内的工作压力很大,压抑地让我喘不过气来,工作的不顺也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我很想很想逃离这种生活状态,想在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没有一个人认识我的地方透透气,于是我看中了新西兰。
想申请working holiday来这里打工旅行一年,但是超龄了,在无限绝望之际,原来上帝还是为我开了一扇窗。5岁的儿子申请小学留学,我可以用监护人的身份到新西兰,而且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合法打工,太完美了。我们算了算,积蓄够生活一年,只要我跟老公都有工作,应该不会太困难,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说走就走的新西兰南岛之旅
2015年1月的某天,我清楚记得那天风和日丽,从机场走出来的那一刻,我深呼吸了一下,那股清新的空气是我在国内不曾尝过的。这是一个陌生的国家,叫新西兰。
来之前,我只知道新西兰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国度,而对这里的地理、人口结构、生活习惯、气候等等一无所知。虽然离开了熟悉的城市,这个我出生、长大、工作、组织家庭的地方,但不知为何我丝毫没有一点恐惧,反而对未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我初来报道的城市是奥克兰(华人最多的城市,但并不是新西兰首都),生活了大概9个月,我不仅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还慢慢爱上了新西兰,当然以上这些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这是一篇正儿八经的游记,写的是关于在南岛的旅程。
后来我把孩子他爸也叫过来了,他是个英语零水平的窝瓜,对西方国家更不熟悉,他说要不我先带他去玩一趟吧。
我说好啊,不如就去南岛吧!
于是第二天我就把从奥克兰去皇后镇的机票买了,他也买了从广州飞皇后镇的机票,就这样新西兰南岛之旅用说走就走的方式定下来。
我是非常期待的,一来是因为与老公也分隔大半年了,见面自然是迫不及待。另一方面,我来新西兰这么久了,基本上都是白天打工,晚上带娃的状态,偶尔周末也会去周边的公园徒步,但是说到长途旅行真的是一次也没有,那颗不安的心早已蠢蠢欲动,于是自买机票后就是日夜盼望着旅程的开始。
我们这次是自驾之旅,文章后面会有详细的自驾攻略、住宿攻略和美食攻略,如果想先睹为快的朋友可以从【目录】直接跳转。
新西兰是一个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国家,世界最纯净的地方不是吹的。这里并不是惊艳那种美,而是平和静谧,深邃安逸的那种感觉,所到之处都能让我从心底里感受到平静,我太喜欢这种平淡之美了。
皇后镇,被南阿尔卑斯山捧在手心的翡翠
我们这趟旅程从皇后镇开始。
到达的时候是9月,是新西兰的冬春交际,皑皑的雪山还没有融化,从飞机上俯瞰,连绵起伏的白峰犹如巨龙躺卧在山脊之上,如此壮观又如此浩瀚。不知是飞机飞得低,还是山峰太高,望着窗外,感觉白雪触手可及,可能我是个南方人吧,看到这般美景,没能忍住那一阵激动。
我们对南岛并不熟悉,也没有提前做攻略,加上自驾,我们就打算边走边找住的地方,觉得哪里舒服就住哪里。
我们提前在新西兰本地的租车网JUCY预定好了一辆菲亚特,意大利的老牌轿车,车子虽然小,但手动档位爬坡还是够力。最重要是便宜,折合人民币大概130元/天,还包含了保险和儿童座椅,陪我们走两个星期还不用2000RMB,这个价位太适合穷游的我们。(更多租车和驾照攻略在文章后部分介绍)
皇后镇的名字其实并不与任何一个皇后有关,而是当地人认为秀丽的风景应属皇后所有,因而取名“皇后镇”。我们驱车来到了皇后镇的心脏,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平静的湖面深邃而碧蓝,轻雾笼罩四周的雪山,瓦卡蒂普湖便是那一颗被南阿尔卑斯山捧在手心的翡翠。
许多海鸥在湖边觅食,在湖面掠过泛起涟漪,这颗翡翠瞬间灵动了起来。5岁的儿子无心于美景,却用自己带来的面包与海鸥共享,纵然成人与幼崽的喜悦并不相通,但我们在这里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想穿过小公园,走到离湖最中心的位置,便沿湖走了小半圈。瓦卡蒂普湖像个自带魔法的神秘湖泊,除了那蔚蓝的湖水让人着迷,四周的风景更是美的让人窒息。每移寸步,都能发现不一样的迤逦,这是种无法用文字形容的美,终于为何这里叫做“皇后镇”。
新西兰有各种水鸟,我只认识海鸥和天鹅,虽然我也见过不少不同品种的水鸟,但每每看到还是会兴奋一会,拿相机不停地拍照。
瓦卡蒂普湖还有一种休闲的游览方式,就是乘坐恩斯洛蒸气船(TSS Earnslaw),这也是最受欢迎的观光方式。这艘蒸汽船和铁达尼号是同年建造的,外表十分复古,踏上船就有种莫名的高贵感,建议你可以坐在甲板的座位上,感受湖面的微风并且全身心地沉浸在瓦卡蒂普湖之中。
我们到达皇后镇的那天正好是周六,在游船码头对开的草坪上有跳蚤市集,我很热衷于逛这种特色的市集。当地人卖的大多数是自己做的文创工艺品,画作、陶瓷、玩偶等等,看得出来其实并不精致,但作为纪念品在家里摆放一下,还是可以的。
我看中了用邮票做成的冰箱贴,老板说这些都是他从世界各地收集回来的邮票,我看了许久怎么没有发现中国的邮票(偷笑)。
除了市集,草坪上还聚集了来休闲的人们,在一个阳光和熙的非工作日,谁还会呆在家里?大家在草地上野餐,听live music,不奋斗不争抢,这是真实的纽村人的生活状态,大概也是我喜欢的生活模式,好羡慕哦!
9月底的开春,恰逢新西兰的樱花季,我在奥克兰的时候也没少去赏樱。
逛完市集,儿子说饿了,于是我们就去找吃的,没想到就偶遇了一片樱花地。然而新西兰人似乎对这种小粉花并不敏感,没有人在赏花,都是在乘凉,我兴奋地去拍照,还显得有点大惊小怪。但无论如何,新西兰的樱花还是挺漂亮的,我喜欢!
在找吃的途中,顺便逛了一圈皇后镇。
虽说这里是新西兰五大主要城市之一,在南岛更是第二大,但其实真的非常小,走走停停一小时,基本上将主要的街道都走一遍了。皇后镇给我的初印象应该是活力,街上的人们看上去似乎都是优哉游哉,然而这种休闲的背后还是带着热情与奔放的底色,绝不是懒惰。
“诞生于世界极限运动中心——皇后镇的Fergburger营养的蛋白质,为你的任何一次蹦极、在喷射艇上的旋转提供能量。在新西兰,人与羊的数量比例为1:6,羊肉汉堡非常值得推荐,鱼肉,牛肉,鸡肉等选择也不会让你失望。搭配着新西兰的啤酒更好。”
————摘自《孤独星球》
说到吃,皇后镇的这家餐厅不得不介绍,【Fergburger】,被《孤独星球》(Lonly Planet)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汉堡之一”,就冲着这句话也不得不试一次!
果不其然,许多人都慕名而来,皇后镇没有一家餐厅需要排队,除了它!真的不能说它是家“快餐店”,毕竟排队超过30分钟太正常了。
我们家爸爸耐心不足,第一天初来报道,看到那条人龙,他扭头就走。我想反正我们会在皇后镇呆几天的,要不明天早上开门的时候再来,或许人会没有那么多。
【Fergburger】自2000年开业,每天的营业时间从8am-次日5am,卖汉堡超过21小时,太拼命,然而无论你几点来,几乎都是座无虚席。第二天,我们也赶早,8点多就到店了,还是找不到位置。但纽村人还是十分朴实热情,看到我们带着孩子来,便赶紧吃完,好腾出个位置给我们。
这家店的汉堡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个头很大,一个汉堡比脸还大,到底要怎样吃才能优雅?似乎我多虑了。因为人太多,我也不好意思因为拍照而霸占位置太久。店员也是很nice,知道我们是游客又拿着相机,就主动帮我们拍照,我也趁机与她合拍了一张,完美!
Skyline,皇后镇的最高点,俯瞰一座城
来到皇后镇,我太建议去一趟Skyline,这是皇后镇的最高点,也是俯瞰这座城市的最佳位置。
坐着缆车缓缓上升,皇后镇的全貌慢慢展现眼前,南阿尔卑斯山脉也逐渐清晰可见。
极限运动一向是皇后镇的代名词,在这里可以体验蹦极、滑翔伞、跳伞等 *** 肾上腺素的运动,当然我并没有这个胆量,我们果断放弃了这些,而选择了Luge,路极,一种无动力的小型滑行车,这也是skyline最受欢迎的项目。
Luge的弯道在山顶至山腰的位置,游玩的同时可以欣赏美景,一不小心可能也会成为景色的一部分,这种感觉真不错。
Luge有独立的索道上山顶,缆车比较简易,下面时不时还会吊着两部滑行车。我们都是第一次玩,打算一次玩个够,就买了每人玩5圈的套票,儿子甚是兴奋。
Luge不难,一学就会,家庭或朋友三两一起玩确实很过瘾,但也要注意不要太快太急,尽量保持车距,以免碰撞发生意外。
然而就算不是为了玩luge或其他极限运动,skyline也是很值得上来。
缆车来到山腰,再沿山路徒步半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山顶。大口大口深呼吸着被称为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微微春风伴随,这便是最开怀的愉悦。
我们这趟旅程也算是穷游,因此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是去超市买食材,带回酒店煮食。新西兰的住宿,无论是酒店还是公寓,基本上都配置有简单的厨房,更多的住宿攻略会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详细介绍,这里就放两张我们在皇后镇的酒店的阳台景色,犹如仙境无与伦比的美丽。
AJ哈克特卡瓦劳大桥蹦极,世界蹦极的发源地
皇后镇给人印象就是极限运动的最佳体验地,说的不错,跳伞、滑翔伞、蹦极等等,只要有钱都可以随时体验。我们来到了皇后镇,怎能不去世界蹦极的发源地【AJ哈克特卡瓦劳大桥】(Kawarau Bridge)瞧一瞧呢?!
从皇后镇去卡瓦劳大桥大约20分钟车程,翻过一座不是很高的山丘就达到。一路上雪山、湖泊、峡谷、森林,每个转角都有美景,我实在不舍得将相机放下。
新西兰的乡村道路一般都是限速100公里,因为车辆很少可以开得飞快,但我们也没有全速前进,只想在美景中多呆一会儿。
AJ哈克特卡瓦劳大桥准确来说是商业蹦极的起源地,而蹦极真正的发源地是在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群岛中的一个叫彭特科斯特的小岛屿,当地人用绑脚俯冲式跳崖的方式来展示胆量与勇敢。后来人们开始迷上了这项 *** 的运动,出于安全的考虑,AJ哈克特卡瓦劳大桥成立了蹦极中心,教人蹦极的注意点,也帮助大家克服心理的恐惧,有规可循地开始这项极限运动。
卡瓦劳大桥的蹦极并不是很高,只有47米,相对于260米的张家界蹦极和233米的澳门塔蹦极,可以说是入门级别的,但因为这里是蹦极的代表,许多游客还是会慕名而来。
卡瓦劳大桥是条铁索桥,横架于两山之间,下面是湍急的河流,虽然高度并不高,但是站在摇晃的桥上俯瞰,还是会双腿发软。我确实没有胆量往下跳,老公在其他更高的地方跳过了,还显得有点鄙视,我们这回就只做观众了。
看到不少外国小伙摆弄着各种跳姿,一头栽下去,我心里一阵凉凉,真心佩服他们的冒险精神。
瓦纳卡,上帝留给自己养老的地方
瓦纳卡(Wanaka)是南岛的一个小镇,距离皇后镇大约1小时车程,被誉为“上帝留给自己养老的地方”,是新西兰广袤大地上最安宁也最生机勃勃的地方。小镇被雪山裹起,一览无余的高山景色,美到令人沉醉的湖泊,一切仿若童话世界。
在瓦纳卡湖中央,有一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孤独地立于水中,一向被摄影爱好者追捧,被称为“寂寞柳树”闻名,也是新西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但我们这次去瓦纳卡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抓住冬天的尾巴去滑雪!
如果来新西兰旅行,我强烈建议自驾,因为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从皇后镇至瓦纳卡,短短一小时的车程,需要翻过一座山,但是山并不高,我们租的车1.5的马力也能爬上去。
山路蜿蜒狭窄,几乎都是双向单车道,需要慢行通过,正好可以欣赏风景。每个高点和转角,基本上都设有观景台,可以把车停在旁边拍拍照。一开始,我们还是饶有兴致,差不多每个点都停一停,后来发现景色都差不多,就在最高的地方停下来看就可以了。
在皇后镇和瓦纳卡之间的路上有一个隐藏的景点,从来不被宣传却引来不少游客的青睐,那就是“xiong罩围栏”,没有任何定位,也没有路牌,只能边走边看,看到【CARDRONA HOTEL】就放慢速度,景点就在这家酒店的对面。(怕影响不好,我这里就不放更多的图片和信息,有想了解详细情况的小伙伴可课后找我)
来瓦纳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滑雪,于是我们选择在小镇的一家比较实惠的Lodge住2个晚上,Lodge是当地对motel的称呼,其实就是民宿的意思。第一天到达都已经下午了,我们选择在瓦纳卡湖边骑单车。
虽说瓦纳卡是网红的小镇,但9月底的游人并不多,想看清这里正是时候。儿子旅行过不少地方,在那个GPS还不发达的纽村,地图变得很重要,开启一个新城镇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地图。于是儿子也担当起“导游”的角色,认真地看着地图,指引我们下一个目的地。
旅馆对出就是瓦纳卡湖,乌云密布使得湖色阴沉,湖边的游人很少,在休憩的水鸟更多。我们沿湖游逛,恬静如镜的湖面以及后面的雪山互相衬托得恰如其分,,只是湖面一点都不清澈透明,没能看到倒影。我们在湖边玩耍,吹着微微的湖风,初春晌午的温度是5-10度,但完全没有刺骨的冰冷感觉,好像比广州还温暖一点。
湖边就有可以租自行车的地方,单人、双人和三人的,我觉得三人自行车太累赘了,于是选了一辆单人和一辆双人的,这里的设计都是按照家庭需求,对亲子玩家非常友好,而且价格也不算很贵,我记不太清,大概是两辆车RMB100/3小时。
在新西兰骑自行车或者滑板车,要注意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一定需要带头盔,不然可能会被罚款哦。看父子俩踉踉跄跄地坐上去,磨合了好一会儿才顺利出发,真的有点前世仇人的感觉(偷笑)。
在纽村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一座山、一片海、一个湖都是属于我的,因为无论你玩多久,几乎都看不到其他人,这儿风景太多,而人真的太少了。
想玩更多的朋友,还可以选择皮划艇、喷射船甚至水上飞机,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呆呆地看一会湖光山色,就很满足了。
逛着逛着,忽然看见一条很有趣的“艺术”步道,有大概1000多块长宽40厘米的橙红色方形地砖,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和画,内容各不相同,有些是感恩的语句,有些像是自我介绍,有些是城市介绍,有些只是名字加上国籍,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对应的号码。字迹都非常的美观,让人赏心悦目。我从作品中能感受到他们对新西兰片土地的热爱,还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挺有意义的,我很好奇是什么人创作的呢?
直到我走到这条步道的尽头,我终于揭开谜底了,原来这里是由NZ Lottery Grants Board就是新西兰乐透资助委员会,所帮助过的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条创意步道。乐透是当地的彩票机构,新西兰里除了超市以外,最多人排队的店铺就是彩票店,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买彩票的习惯,做善事之余也碰碰自己的运气。而彩票机构将所有盈利都分配给新西兰各个有需要帮助的社区机构,如运动娱乐、艺术人文、环境保护等,瓦纳卡镇上每一位曾经受助的居民,就会留下一幅作品,当作感激也回馈社会。
我觉得新西兰虽然被称为落后的大农村,但在公益和艺术方面不甘于人后,每一个细节都蕴涵了当地人淳朴的智慧与努力,甚是令人感动。
滑雪,南半球的“反季节”乐趣
10月初的北半球还是初秋,南半球已经踏入春天,雪山渐渐融化,想滑雪就要抓紧,热爱滑雪的我们幸好还是体验到了“反季节”的滑雪乐趣。
皇后镇附近有四个滑雪场皇冠峰,卓越山,卡德罗纳和三锥山,其中三锥山(Treble Cone)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雪质最好,是新西兰难道最棒的滑雪区。无论是精心打造的长雪坡、还是充满挑战的后山野雪,又或是醉人的美景,都是无与伦比的。三锥山名声远扬,终于有机会身临其境,当我站在山顶上眺望瓦纳卡湖,才知道上帝到底有多偏心,难怪说这里是“上帝留给自己的养老的地方”,实在是美不胜收。
我一个滑雪菜鸟从山顶的中级滑道滑下来一次就几乎半身瘫痪。三锥山的S滑道特别多,又宽又长,非常适合想多练习的初学者,虽然一天也滑不了几趟,然而感觉很足够。
儿子跟他爸兴致勃勃,看到缆车就上,结果来到一个不可驾驭的坡度,有点傻眼了,只能扛着雪板走下来一段,太搞笑了。
看新西兰人滑雪很有趣,穿的都不是雪服,而是奇奇怪怪的服饰,猜不透的时尚哈哈。
还有带着mini娃上雪板的,这技术是要多好才敢如此嚣张。
雪场有这样一个“大坑”,大约5米长,挑战者从20米处开始加速,挑战直冲过去,不掉“坑”,太 *** 了。挑战者还非常多,大部分人还是妥妥的,但有个别可能没准备足够就掉进水里了。更要命的是,后面的人并没有预料到前面的人会失败,没等他起来就冲过去了,直接卡在水里,结果水里被“囤”了一拨人,我脑海里就是一堆企鹅挤在一起的画面,我实在没忍住笑出来了。
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是10月初,已经是雪场的最后几天,三锥山依然不负所望,我们玩得太尽兴了。
滑雪季马上结束,我们只能抓紧最后的机会去享受白色 *** ,所以我们来不及休整,第二天又赶赴另一个雪场【皇冠峰】(Coronet Ski Area)。
相对第一天的 *** 滂湃,第二天我们都显然疲惫了不少,但还是硬着头皮坐缆车上山腰。
皇冠峰是“超长待机”的滑雪场,在新西兰开放的时间最长,我们也是赶雪季关闭前的最后一天来到的。因为夜场也开放,我们休息了半天,便从下午玩到了夜晚。
皇冠峰地形跌宕起伏,然而我的水平并不能完全感受这里的美,一直只能徘徊在初中级雪道。父子俩也是玩得疲惫,干脆在雪地里堆雪人,南方孩子表示乐此不疲。
箭镇,猎奇皇后镇与瓦纳卡间的秘境
在皇后镇通往瓦纳卡的路上,大约10多公里的一段环山公路有一个分岔路口,一端通向瓦纳卡,另外一段通往一个叫箭镇(Arrow Town)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皇后镇的一个卫星小镇,十分小众却很漂亮,传说这里还有金子,我对稀奇古怪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决定来猎奇。
因为我们没有打算在箭镇过夜,早上是从瓦纳卡出发的,经过一段蜿蜒的盘山公路,顺着导航终于找到了这一处秘境。说是秘境,因为小镇藏在万树丛中,而且镇的入口没有明显的标志也没有什么特色,把车停放好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箭镇之中。
箭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阳光灿烂,比起皇后镇,这里的阳光更有穿透力,要拿出墨镜和帽子这两样必须品才敢下车。箭镇脱去了秋天那惊艳华丽的外套,变得更加优雅与沉稳,两旁林立的商铺都变得安静。
因为早上而还没来得及吃早餐,所以我们马上找了家餐厅先填肚子。这是一家普通的本地餐厅,里面有两个看上去像印度籍的店员在工作,可知道印度人是新西兰第一大的移民人口,去哪里都能见到。
餐厅的出品很普通,也可以说新西兰总体的餐厅都不怎么有特色。鸡蛋和培根都算不上好吃,但面包的口感却出奇地柔软,非常好吃。仔细看才发现原来这里就是专卖面包和果酱的店铺,还有不少当地人特意来买面包和法棍,总算没有选错地方吧!
早餐过后我们便悠哉游哉地徜徉在小镇的唯一一条主干道白金汉大街(Buckingham street)上,一眼就可以看穿整个镇,就算与同伴走散了都会很容易找到。现在的镇上只有1700口人,大多数是老人家,他们还过着从前慢的生活。
镇上唯一的邮局,也是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邮局,里面售卖着我最爱的明信片与冰箱贴。我写好明信片让儿子去寄,而我在旁边瞎拍,突然有一位老先生在我身边走过,朝邮局门口旁边的小邮箱走去,我这时才注意到原来有十几个小邮箱挂在大门的外墙上,这是提供给镇上居民用的。红色的小邮箱紧挨彼此,上面还写着编号。老先生在其中一个邮箱中取出信件,他从容又淡定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欢喜,这会不会是他孩子给他的信件呢?我不知道,但很佩服镇上依然传承这一种最最纯朴、简单的通讯方式。
如此peaceful的小镇,其实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淘金历史,如今本地人也不会再提起,只有亲眼看到了历史剩下的痕迹,才能感受到那种难过。在150年前,有人在箭镇旁边的箭河中发现了金子,一些抱着金子梦想的中国人闻风而至,1860年至1890年前前后后有8000名矿工远渡重洋来到这里淘金,大多数是来自广东一带的。这些华人因贫困而背井离乡,不惜万里飘洋过海,箭镇的金矿确实满足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但在箭镇生活的环境却是难以想象的落后。路边一间小小的石头屋,要住上6、7号人,还要忍受不懂英文而被歧视的窘迫。相比之下,欧洲矿工的房子更宽敞明亮,生活环境更加优越。
好景不长,箭镇的金矿很快被挖干了,华人矿工不得不另觅生路,但当时的新西兰 *** 并不友好,颁布法令将华人排除在福利人群之外,一些年迈的矿工常年漂泊在外以无家可归,只能老死在异乡。但他们还有一个落叶归根的愿望,幸好也得到一些华人帮助,将遗骨送返中国。可令人唏嘘的是,最后一艘送华人遗骨回国的轮船在新西兰北边港口不幸触礁沉没,500具遗骨只能随之长眠于大海之中。
而这一段历史于1983年后人考古挖掘时才重见天日,如今陈列在被誉为新西兰小博物馆之最的箭镇湖区博物馆之中,能花上1个小时重温一下那段淘金狂热,身临其境也是不错的体验。
如今箭河旁的山坡上至今仍保留着当时华人淘金者的居住区Chinese Village,而镇上1700个居民中已无华人定居。华人村旁边就是多年前让人谜之疯狂的金子之河,箭河,如今金矿虽然不复存在,但在阳光底下,浅浅的石滩河水仍旧闪闪发光,似乎用力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可以试一把在箭河中淘金,运气好的话真的可以淘到哦!
皇冠峰距离箭镇10公里左右,是皇后镇四大滑雪场之一,我站在皇冠峰上居高临下,冬日下的瓦纳卡湖波光粼粼,令人叹为观止的连绵雪山包围着几个小镇,而箭镇便是其中一个。
玩具博物馆,用50年捡来的百亿王国
在瓦纳卡的最后一天,期待的晴天并没有到来,乌云占据整片天空,而且还下起了阵雨,还想滑雪的我们只能放弃,于是开车去寻找其他有趣的景点。
网上看到有个地方叫Puzzling World,是一个会让人产生迷幻错觉的乐园。在乐园门口就有一个巨型的房子,差不多要倒下的样子,令人心惊胆战。
旁边一排东歪西倒的房子是这个乐园的入口,这天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彩虹。在国内看到彩虹觉得非常幸运,而在新西兰几乎下雨天都能看到,但即便如此,我每次看到还是会觉得很开心。
因为乐园大部分的设施都在室外,且以拍照为主,实在不适合在这般天气中游乐,于是我们放弃了参观,而是继续向前出发。
大概开车15分钟左右,看到了一驾十分抢眼的直升飞机,应该说玩具直升飞机更准确,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于是我们入内看看有什么乾坤。这里叫新西兰瓦纳卡国家运输和玩具博物馆(Transport and Toy MUSEMU),不就是玩具王国吗?太有趣的地方了,儿子毫不犹豫地跑了进去。
博物馆的入口不大,像是由一个仓库改造的。前台有两位上了年纪的售票员,也可以说是博物馆管理员,见到我们进来就拿出一份中文的简介给我们,温柔地问需要进去吗?挺贴心的,我们说好的!
首先进入眼帘的掉在天花板上的小型玩具,BB车、飞机模型等不太沾边的东西,地面放着几辆古董车,有些看上去很新,有些看上去却很有历史感。旁边的橱窗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古董玩具,有最早一代的乐高,有各种年代的熨斗和缝纫机,还有数之不尽的小玩意,孩子看得不亦乐乎。在我印象中这些古董玩意只会出现在电影之中,想不到现在活生生地蹦到我的面前,琳琅满目、应接不暇,64G的相机内存不足以将全部的东西拍下来。
这个博物馆就像一个孩子那心爱的玩具屋,大大小小不管新旧都不舍得丢,天马行空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穿越古今的玩具王国,入门的那一刻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立即被吸引住。对我来说,越古老就越有意思。
我们看到一辆毛绒绒的黄色老爷车,非常显眼,这是1958年英国生产的Morris Minor“Furry”。外表包着的仿皮毛绒是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一家皮鞋店里制作的。于2002年1月3日,Sally(萨莉可能是女车主的名字)以626.3英镑卖给了罗兹。这些都在车头的一张车辆简介中有提到。
差点忘记了告诉大家罗兹是谁,杰拉尔德·罗兹就是这家博物馆的主人。50多年前,罗兹在一家普通的收割机公司做着一个普通的职员,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有许多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收割机,都是老旧需要被维修甚至被淘汰的。突然他有一个想法,不如用很低的价格收购回来,或许哪一天可以用上。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事业。
后来他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专门维修老旧的小汽车与卡车,这门生意让他捡到了很多“便宜货”,他的库存越来越多了。他的藏品之中包括以下这一辆1929年戴姆勒3M地盘的报废老爷车,应该是在战争中被毁坏的,真的只有资深的收藏家才会纳为己有。
后来的他的收藏瘾越来越大,不只是汽车,连飞机大炮他都不放过,罗兹总能非常低廉的价格买到心头好。而这些藏品大多数都是来自新西兰南岛,有极少数是来自北岛的。
罗兹的公司本是在基督城,由于藏品越来越多,他不得不找一块地去安置,在1988年他相中了瓦纳卡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地处奥塔哥中部,没有海风的吹袭,湿度较低,很适合放“废品”。他利用3个大型的飞机仓库改造,经过漫长艰巨的修建,这家博物馆终于在1995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然而每年罗兹依然会从全国各地搜罗更多珍品,小至汤勺大至战斗机他都不会放过,这个博物馆需要不断的加建。我们最初的入口其实只是九牛一毛,跨过一个小铁门后面原来别有洞天!草坪上展示着许多大型玩具,有些还可以活动,孩子们可尝试驾驶,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还有3个大型仓库放着数不尽的汽车、机车,其中夹杂着飞机与轮船。很多汽车的品牌我连见都没见过,可能这个玩具博物馆就是这些被历史淘汰的产品最好的归属地。
后来这家运输和玩具博物馆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而来要将自己家中的“宝贝”赠与给博物馆,奇珍异宝应有尽有,甚至很多是无价之宝,这里也便成为了价值百亿的玩具博物馆!
遗憾的是,2015年罗兹先生离世了,他临终前将这座博物馆无偿地赠与了自己的国家,他的儿子与女儿则继承了他“捡便宜货”的事业,除了收购古董外,他们每天经常也会在博物馆中坐镇。
格林诺奇,最接近天堂的“魔戒小镇”
离开了瓦纳卡,我们又回到了皇后镇,但这次我们没有停留很久,只不过路经于此,此行的目的地是天堂镇格林诺奇(Glenorchy)。
格林诺奇在瓦卡蒂普湖的最北端,我们沿湖行驶,路上的车很少,我们可以尽情欣赏一路上优美的景色。湖在公路左边,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湖水,这条路还被誉为全球10大最美自驾路线之一,名不虚出!
许多人说格林诺奇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然而有些话,无论你听许多遍也不觉得是真的,但当你身临其境之时,才能体会这句话的意义。
格林诺奇是一个人口还不到400人的小镇,距离皇后镇仅45公里,不到一小时车程,许多人都会去皇后镇打工,所以镇上平日几乎看不见人影,只有湖泊、山川、草原和牧场,还保持着十分原生态的环境,有“天堂小镇”的美誉,要充分感受100%纯净的新西兰,来这里就对了。难怪韩庚会选择这里作为结婚地,无与伦比的秀丽,感觉什么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天堂的美。
格林诺奇很小,能提供的住宿和餐饮服务都十分有限,我们预定了应该是小镇唯一的旅舍,叫【Kinloch Lodge】,住2个晚上。
旅舍不大,大概只有10个房间,但游客还是蛮多。厨房和洗手浴室都是共用的,就是青年旅社,大家使用都挺文明的,我们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便。
在镇上找不到超市,晚上就没有做饭,直接在旅舍的餐厅吃饭。小镇看似冷清,但是到了晚上,餐厅可挺热闹的。不少本地人晚上无事,就来这里坐坐聊天,还会拿起乐器弹唱一番。他们也很欢迎游客跟他们一起唱唱跳跳,气氛特别好,这就是西方人简单又充满热情的生活,我真的很喜欢。
晚上我在青旅的公共客厅想找点桌游,遇到了一个来自中东的小伙子,攀谈了一会。
他说他来格林诺奇是换宿打工,找一份 *** 可以有住的地方,还可以顺便在附近旅游,已经来了3个月,让他最为惊喜的是这里的雪山,真的如电影版的巍峨壮观,而且数量非常多,整个小镇就是被雪山包围。他说他爬过不少雪山,在青旅的旁边正好有一座雪山比较矮,攀爬的难度不大,来回几个小时,孩子也能上去,如果我们想去探险,可以去尝试爬那座雪山。
雪山探险,深入“中土世界”
格林诺奇是新西兰中公认最具有“中土世界”气息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魔戒小镇”,因为魔戒三部曲中洛丝萝林、阿蒙汉山脉、欧散克塔和伊森加德等,大多数的电影取景都在这里,让我对这座神秘的小镇更充满期待。
真正的“魔戒入口”处于比较深入的位置,不容易去,带娃就更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去住宿附近的雪山,尝试初级版的爬雪山。我根据小伙子给的地址,来到了森林入口,看到有一辆车停放在此,我知道来对了地方。
爬雪山不容易,还是第一次,我问儿子准备好了吗?
他说“Ready go!”
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登山之旅就开始了。
我们拿的行装非常简单,都是食物和水,连登山棍都没有。
儿子更是轻装上阵,开始的时候都以为是baby级的徒步,然而进入茂密幽深的森林后,我们发现跟想象中的大不相同,有点“野外生存”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能清晰看到树上有前行的标记,一个小小的橙色三角形,相隔20-30米左右就有,我们才比较放心地走。走了许久,发现一路上都不见人影,没有人进去也没有人出来,心里虽然没底,但也不会慌。
越往树林的深处走,丛林变得更加茂密,路的痕迹也越来越不清晰了。
因为前几天这里下了大暴雨,不少顶不住风雨的树都倒下了,几乎看不到正经的路,都是东歪西倒的树干,有些有标识的树也倒塌了,我们也变得迷糊,不知道应该怎样走。
大概在森林里走了2个小时,路越来越难走,倒下的树都把路挡住了,只能跨越横卧的树干才能过去,儿子比较小,要整个身子匐在树干翻过去,很吃力。然而已经走到一半了,现在走回去不甘心,继续往前走又不知道能不能通过,进退两难加上体力消耗,我们越发迷惑,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一次的雪山探险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不尝试过确实太不甘心了,于是我们休整了一会儿,决定继续往前走。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继续走了大概半个小时,我们终于走出了密林,看到了雪顶。如果是深冬,这里都会铺满白雪,可是现在融化的只剩下一小部分。我们要走到有雪的地方,还需要继续爬过一段石头路。但都到这里了,唯有不妥协不放弃。
继续爬了半小时吧,我们终于摸到雪啦!那一刻实在太兴奋了,这是我从来没有试过的探险,跟野外如此接近,而且还是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完成的,一时难掩心中的心悦。
雪山的雪还算干净,细看还是冰蓝冰蓝的,晶莹剔透,太迷人了。因为我们没有穿冰链,普通的鞋子根本不能在雪上行走,爸爸拍照也只能整个人趴在雪上。然而这是的我们完全不感觉到寒冷,依然热血沸腾。
爸爸还直接把衣服脱了,躺在雪地里,用身体感受雪的温度,他说一点都不冷!
虽然当时已经时2点多了,我们还是在山上吃了个简陋的午餐,饼干、面包、蛋糕和一些水果,突然觉得还是挺丰盛的,大家都吃得可开心了。
我们在雪地逗留了一个多小时,想着下山应该还需要2-3个小时,再不回程恐怕要摸黑下山,太危险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下山的时候看到了对面的重山叠峦,那里好像就是魔戒的拍摄地,心头一阵激动,又忍不住欣赏了一会儿,这段雪山冒险也算是完美结束了。
我把这段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儿子长大了如果忘记了,我就给他看这篇游记。若是我老了,忘记了,就让儿子给我读这篇游记,总之我们应该记住,也值得记住!
米佛尔峡湾,巨大冰川遗留的幽深峡谷
距离皇后镇5小时车程的,有个地方叫米佛尔峡湾(Milford Sound),是新西兰自然景观保留的最完好的一处峡湾。据说在200万年前,这一带全部都是几千米厚的巨大冰川,随着岁月的洗礼与冲刷,地壳运动不断的变幻,冰川慢慢向后移走,形成幽深的峡谷,太平洋的海水与冰川融水交织,深入内陆40公里,而米佛尔峡湾有些山壁被垂直冰蚀达1000米以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里变得壮丽无比。
虽然米佛尔峡湾地处偏僻,但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还是把我们吸引去了。前往峡湾需经过一条高山公路,这是新西兰最美公路之一,湖畔、草坪、雪山一路伴行,甚是惬意。
再次看到雪上的我们又兴奋起来了,正好路边有个休息的平台,不少人下车休息顺便欣赏近在眼前的“白墙”,我们也趁机下车缓缓。
这时突然来了几只“不速之客”,新西兰本地的一种鸟类,Kea。Kea属于高山鹦鹉,生活在高寒的雪山丛林中,但它们会不辞辛苦老远飞到山下觅食,尤其有游客的地方。
我们还没下车,几只Kea已经在车窗外虎视眈眈,看看车内有没有什么食物。儿子第一次看见Kea,体型很大,一身橄榄绿色的羽毛,毛色很有光泽,虽然样子有点凶,儿子还是很兴奋。大鸟突然发出“气啊”的叫声,哈哈,原来它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它的声音“kea”。
Kea是种杂食性鸟类,聪明程度堪比猴子,自小就学习生存的技巧,天生的尖嘴和利爪也帮助了它们更容易觅食。它们不怕人类,甚至知道人类有食物,所以经常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找东西吃。
儿子刚开始有点怕,后来发现这种鸟也没有攻击性,于是想慢慢靠近。他把食物拿出来与Kea分享,越来越多的大鸟飞过来,看来它们才是这带的主人。
休息过后,我们继续往米佛尔峡湾前行。
翻过几座山后,终于来到了峡湾景区,我们首先到达的地方是镜湖(Mirror Lakes)。
镜湖其实不大,只是平日无人光顾,因为平静得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澈的湖水与碧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巍峨连绵的南阿尔卑斯山在湖中变成了一幅油画,偶尔一直水鸟飞过,在湖面泛起了一丝涟漪,为这片净地添加了一点生气。
我们在镜湖没有停留很长时间,因为我们从早上出发到达这里已经花了好几个小时,感觉有点来不及参观米佛尔峡湾,于是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米佛尔峡湾果然如传说般壮丽,远处重山叠嶂,深邃的峡湾向外延展。瀑布在山间喷发,巨大的声音响彻山谷,让人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力量。
我们沿着布满碎石的小道走入峡谷,但无论走多远都只是在峡谷边缘徘徊,想要深入峡湾只有乘坐蒸汽轮船一种方式。也只有乘船在瀑布下经过,被满溢四周的水蒸气笼罩,被震耳欲聋的响声震慑,才真正体会到峡湾的神秘之处。
但是很不幸的是,我们到达米佛尔峡湾是在下午3点左右,发现去峡湾当日来回的船票已经没有了,只有5点出发,过一夜第二天回来的船票,而且票价也不便宜,挣扎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就在岸上看峡湾,这次只能遗憾错过了美景,希望在有生之年还有机会踏足这片净地。
我们带来了一些干粮,于是在湖中央吃了个“下午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程的途中,我们看到有些可以徒步的景点,就下车去看看。与新西兰大多数的point都一样,有铁索桥、溪流、栈道和参天大树,周围没有人迹但一点都不安静,到处充满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就算只我们几个在林中徒步,也不会觉得孤单与畏惧。
南中之南,人迹罕至的南海岸线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世界还小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
在没有烦恼的角落里停止寻找
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无意中在网络上找到这样几句话,恰巧就是用来形容新西兰南岛自驾的心情与感受。
这次的南岛自驾我们没有选择去热门的牧羊人教堂、库克山、冰川等,而是沿着小众的南海岸线看大海的澎湃,寻找伫立海边的灯塔,在天涯海角之处是否真有世界的尽头。
抛开南极,新西兰可能是我此生去过的最南的国家,而新西兰南岛的南海岸线更是“南中之南”。这条南部的景观路线不仅是新西兰最漂亮的海岸线,还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自驾路线之一,全长约600公里,起点为皇后镇附近的Frankton,终点为达尼丁。
一路的海岸线连绵好几百公里,人迹罕至,可以说这是我们遇到最少游客的一段。纵然如此,这里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可惜我们没有办法都走一遍,只能走走停停。饿了就找一张面海的椅子坐下来吃东西,不追不赶的旅程十分舒适,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知道下一站是新西兰南岛最南部的的城市,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
5岁的儿子对风景很容易厌倦,看了几天的大海,即使大人也会审美疲劳,所以一路上我们也会尽量找新奇的东西去探索,例如去海边探寻小蓝企鹅。
小蓝企鹅是世界上最小品类的企鹅,遍布整个新西兰。它们的生活习惯是日出就出海捕食,日落归巢,但因为体型很小,不容易被发现,偶尔见到还会被错以为是小鸡或小鸟幼崽,样子呆萌。儿子在学校的课上见过真的小蓝企鹅,所以他特别清楚企鹅的样子,于是我们鼓励他在海边看看有没有企鹅的踪影。
当然,想找到企鹅并不容易,我们找了很多天都是无功而返,然而至少在旅途中我们还能有那么一点乐趣。
沿着海岸线有好几个小镇,只有一条主要的商业街,一两家餐厅和几家商铺,还有寥寥无几的居民和游客。在南岛旅行,经常都会出现“包场”,包一片沙滩、一片草坪、一个景点、一条街道......这或许是长期生活在此的人们想要逃离的原因,也是来自喧嚣都市的游客想要留下来的原因,我说不出好还是不好,有些事本来就不只是非黑即白,而是适合与不适合。
而这一刻,我真的很享受这种安逸宁静的感觉。
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是新西兰南岛最南部沿海城市,整座城的人口仅有五万多。小城虽小,却充满了浓郁的苏格兰风情,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一百多前的人文建筑都被保存得十分完好,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当年人们在这座小城里的活动历史。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天气不太好,决定先找家民宿住下来,等天气好转再去海边。
我们通常都是上airbnb找住宿,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分租出来的一个房间,虽然独立的空间或许只有一个房间,但我其实还挺喜欢跟房东一起住一起聊天。这次也不例外,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家非常漂亮的民宿,价格不便宜,350纽币,折合人民币1500左右一个晚上。奇怪的是民宿下面没有一个评价或评分,无从辨别好不好,我就是单纯地直觉地喜欢,于是决定搏一搏。
房子在镇郊区的农场,开车过去路上的风景十分宜人。
民宿很容易找,按照导航很快就到了。
进入农场的门不大,一辆车刚好通过,然而进去后,面前的景色让我们都眼前一亮。
这里是个超级大的庄园,路两旁的树都经过精心修剪,就像剪刀手爱德华打理的花园一样。草坪非常平整,无论装饰还是打理都一丝不苟,一看就知道主人平日很注重生活,我瞬间便爱上了这家民宿。
房东是Ross和Christine夫妇,他们的孩子都长大了,大大的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放在挂上网找客人,没想到我们就是他们的第一位客人。
Ross和Christine非常热情,人也特别好,他们生怕我们住得不好,特意仔细地将房子介绍了一遍,她说冰箱里的东西随便吃,花园、房子都可以到处逛,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说。
然而进入他们的房子,我发现刚刚外头的院子漂亮,但远不及屋子里头精致。
欧式风格的布置配上全屋实木家具,显得华丽高贵,瞬间高大上的感觉就来了。尤其是家具,真正的实木,质量杠杠的,油漆的颜色也很好看,连钢琴的都是实木,给人的感觉太棒了,这简直是我的Dream house。而且华丽丽的细处也是一丝不苟,家里的插花都是鲜花,芬芳扑鼻。
我去厨房逛了逛,因为晚上还是打算在房子里煮食,所以先瞄瞄冰箱里有什么可以吃的。一进厨房,洗手盆前的玻璃窗户就吸引我了,偌大的玻璃窗把厨房照的通透明亮,舒服至极。从窗户往外看,是女主人的菜园,Christine正在打理菜地。不只有蔬菜,她还种了满院子的花,屋子的鲜花就是她每天从院子里摘的,难怪如此新鲜娇艳。
我太羡慕这样的生活了,啥时候我也能有这么大的花园和精致的房子呢?国内真的很难实现......
我们住进来就不想再出去逛了,因为这个庄园也够我们玩的了。父子俩在草坪上追逐玩耍,玩得一把汗还不舍得停。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手机信息还没有那么快速,大家还是以户外活动为主,这些在外旅行的小时光确实很美好。
布拉夫镇,追逐世界尽头的灯塔
虽然我很喜欢旅行,但是去过的地方感觉不太多,一直想看看世界的尽头在哪里,于是我来到了新西兰最南端的布拉夫镇(Bluff)。Bluff 的翻译有一个意思是“悬崖峭壁”,这里面朝太平洋,一望无际,来到这里就像是到达了天涯海角,世界的尽头。
沿着新西兰的国家一号公路开,就能到达斯特林角(Stirling Point),这是每个来布拉夫镇旅行者的必到之处。
10月初的游客很少,刚过了可以滑雪的冬季,还没有到最旺的夏天,我们走在路上几乎看不到一个游客,就连海鸥也没有几只。小小的公园是前往“世界尽头”的必经之地,大家都会在这里留影。走在无人的栈道上,吹着来自南极的海风,总有股寒气逼人的感觉。
走着走着就能看到红顶白墙的灯塔,这就是布拉夫灯塔,矮矮的站在澎湃的海边,有种莫名的孤独感。我们走到灯塔前,原来传说中的“天涯海角”也没有那么难到达。
在往里走,就能看到一个黄色的指示牌,这就是著名的斯特林角路标(Stirling Point Signpost)。上面标示着从这里到世界各地的距离,伦敦18958km、纽约15008km、南极4810km......除了阿根廷,新西兰是第二个离南极最近的国家。
我站在海边放眼过去,仿佛都能感觉到南极的温度,这一刻多想不顾一切地跳上那艘通往南极的船,看一眼世界真正的尽头是什么样子的。
不远处有个轮船码头,这里是去斯图尔特岛 (Stewart Island or Rakiura),距离布拉夫镇还有35公里的对海,只能乘船到达。斯图尔特岛是个人烟稀少的原生态岛屿,森林密布,没有什么度假设施,更像是荒岛逃生的感觉,然而那儿有项十分 *** 的活动,就是潜水喂大白鲨,这一带的海域是大白鲨的“家园”,真是生人勿进,我们望望就好。
布拉夫小镇每年5月的冬季有个让各路游人趋之若鹜的节日——生蚝节!布拉夫生蚝(Bluff Oyster)闻名全新西兰,乃至全世界,每年都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饕餮们蜂拥于此,品尝这里肥美而多汁的生蚝。我们没有赶上,就把遗憾留在下次的旅程吧!
新西兰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各种奇形怪状的礁石奇观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从北至南,从东到西,上过旅游杂志、上过邮票,让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景色实在太多,然而来到了南岛之南,“最上镜的灯塔”——努盖特角灯塔(Nugget Point)就绝对不能错过。
努盖特角灯塔位于新西兰最东南端的一个海岬,沿着山崖走,步行约20分钟,蜿蜒小路的尽头即是灯塔。灯塔始建于1869年,高9.5米,距海平面76米,可能是地球上最接近南极的古老灯塔。灯塔所在的山石陡峭,地势险峻,风光奇特,到达山岬顶端时,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几块巨大的石头,散落在海中,与灯塔对视,也算是新西兰版的“十二门徒”,震撼中蕴含着美丽!
怒盖特角的地势险峻,无垠的深蓝色海水与高耸的悬崖峭壁,滔天巨浪再加上一日三变的天气,因而这一带是个没有人类生活的半岛,自然而然变成了海洋动物的天堂,是长毛海豹、海狮、黄眼企鹅以及各种水鸟的栖息地。
海豹是当地的原住民,千百年来就在这里繁衍生活,这里人类无法接近,没有什么天敌,海豹们懒洋洋的躺在地上,有的在礁石间游泳嬉戏,有的则在那里自娱自乐。
但是我们来的时候也没有准备望远镜、长焦镜头,只能隐隐约约听到海豹的叫声,但是没有发现海豹的踪影,听说它们喜欢爬在礁石上,用海带来伪装自己,特别可爱。
10月的初夏一个游人都没有,我们就“霸占”了整条通往灯塔的小路,在上面各种摆拍。
再给大家来一个冷知识,这个地方叫Nugget point,英文中nugget是鸡块的意思,因为在海水中散布着很多突出的岩石,像不像M记的鸡块呢?哈哈!
这个方位向东,日出之时在这里能看到“地球的第一缕阳光”,这次没有办法邂逅这份浪漫,希望总有一天实现。
离开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小镇,看到一棵挂满鞋子的树,非常有趣。我没有时间去探个究竟,只能用相机记录下来,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说说。
但尼丁,品味苏格兰
但尼丁是新西兰第四大城市,南岛第二大的城市,被誉为“苏格兰以外最像苏格兰”的外国城市,除了因为整座城市都充满了苏格兰风格的建筑外,原来但尼丁和苏格兰有着颇深的渊源。
《Lonely Planet》书里是这样描绘达尼丁的:TA是一座非常文艺的城市。这座城市实际上就是一座鲜活的苏格兰建筑博物馆,成为南岛东线自驾中不可错过的人文景点之一。
1848年英国的苏格兰人第一次涉足但尼丁,这里的气候与苏格兰相似,苏格兰人十分喜欢,决定长居此地。1861年在但尼丁附近发现了金矿,更是吸引大批的苏格兰人来此,并在这里建造一座极具苏格兰风情的城镇。走在但尼丁街头,少了新西兰的淳朴,却多了一份欧洲文艺复兴的华丽感,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但尼丁是一座兼得了历史、现代、和自然魅力的城市。城中有许多石板瓦、洋铁皮顶的房屋,尖顶建筑物到处可见,而且加上这里的绿化特别好,走在街上感觉置身于一座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大花园。作为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我们在但尼丁住了3个晚上,每天睡到10点,梳洗一番就去市中心的八角广场吃Brunch,再商量等一下去哪里,这样惬意的生活实在难得。
来到但尼丁一定要去逛教堂,教堂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也能看出城市的文化融合。
在城市的中心八角广场,有座非常华丽的教堂,那是圣保罗大教堂,英国的国教圣公会教堂,始建于1915年,是座新型的哥德式建筑,尖塔簇拥,看上去像一顶庄严沉稳的皇冠,挺拔宏大又神圣肃穆。
不少人会误认为这里是“奥塔哥第一大教堂”,但其实并不是,我觉得这里比第一教堂更加美丽。
教堂门前38级大理石阶都是取自于新西兰本地的石头,一步一步走上去,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教堂的神圣。圣保罗大教堂是不需要门票,可以免费入内参观,游客也不多,走进教堂终于看清楚教堂的真面目。
教堂的主体,歌德式柱梁以及高高的拱顶是由奥马鲁的砂岩建成,高20米,是新西兰唯一的一个石头拱顶。窗户嵌有巴洛克式彩绘玻璃,五扇大彩窗描绘的是宗教故事,是新西兰极为少见的欧洲古城式建筑。
午后的阳光透过斑斓的玻璃窗渗入教堂内,走在其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完全没有一般教堂那种阴森森的感觉,坐在长椅上,我真的不想走了。
教堂的正中央是管风琴,每座教堂都会有,据说这里是整个南半球最好的管风琴,共350多根管子组成,能发出宏伟、激昂、合音、单音四种音调,有机会真想亲耳听一下管风琴的乐声。
世界级的街头艺术,深度“墙壁游”
来到但尼丁绝不能错过深度“墙壁游”,整座城市充满了世界级的街头艺术——涂鸦。但尼丁被称为“街头艺术的终点”,许多艺术家的目标就是在这座城市的某堵墙壁或某个角落留下自己的作品,房子的主人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创作。创意的降临和色彩的飞溅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焕然一新,一分色彩带来了无限魅力。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涂鸦艺术家ROA到访但尼丁的时候,在一家咖啡店的外墙上画了一只大蜥蜴。这幅画完全抓住了这个城市的内心想法和想象力,自从那时起,城市涂鸦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一位艺术家的到来又告诉另一位艺术家,口口相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级艺术家都来但尼丁创作,街道居民自愿摊分创作费用,目的只想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且有价值,让他们更加自豪。
走在街头巷尾,与各种涂鸦并肩而走,有的像是画廊中被精心雕琢的作品,有的像是偶然迸发的灵感,有些色彩不一定多,但表达得恰当好处,我瞬间就被这种街头艺术感染,开始有点了解涂鸦的魅力所在。
在但尼丁有条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陡峭的街道”鲍德温街(Baldwin Street),鲍德温街短而直,全长只有350米,落差100米,最陡峭的部分有19度斜角,如果从街头走到街尾就像走了25层楼这么高,我们慕名来走一趟。
我们站在街头看上去,并没有觉得格外陡峭,但走上去后发现还是挺吃力,整个人都倾斜了。其实当初设计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做城市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实地情况,把街道规划得方方正正,便出现好几条超级陡峭的街道。
走到街道的尽头往下看,确实有几分心惊。孩子想从山顶冲下去,看了看还是放弃了。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巧克力豆赛跑”的慈善比赛,听上去就觉得有趣,有机会真想来参加一下。站在小坡上望着日落,这趟旅行也差不多结束了,真有点不舍。
但尼丁火车站,全球十大最美火车站之一
但尼丁是新西兰延续和保留欧洲文化最完整的城市,游走在各种欧式建筑中就仿佛置身于风光旖旎的欧洲小镇,而但尼丁火车站更是这些欧式建筑中的佼佼者,还被评为全球十大最美火车站之一,难得来到但尼丁,总要坐一趟森林峡谷火车。
站在火车站前,一股浓郁的文艺复兴味道扑面而来,整体建筑大气华丽,被称为“最伟大的姜饼之家”。
车站的内部更是美轮美奂,用色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瓷砖地和天花板,再配上娇艳的玻璃窗户,给人一种富丽堂皇又不失奢华典雅之感,就连卫生间都非常豪华,简直是皇室级别的车站。
如今这座古老的火车站还在运营中,但只做旅游观光只用,有4条线路,其中其中泰伊里峡谷观光线是看泰伊里平原和泰伊里峡谷的最好方式,TA被艾美奖形容为“世界上最精彩的火车旅程之一”,往返时间是90分钟,老少咸宜,我们就选择了这条线路。
进入一公里长的候车月台,这是新西兰最长的月台,同样华丽无比。
坐上泰伊里峡谷(Taieri Gorge)的专列,粗略地感受爱德华时代但尼丁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十分有趣。
我们跟随着列车经过崎岖而壮观的泰伊里峡谷,葱郁的草原、险峻的峡谷、幽深的隧道、曲折的道路、崎岖的溪谷,犹如一幅幅精致的卷轴在我们身边飞驰而过。
列车的窗户可以开合的,而且每节车厢之间有个小露台,可以站在露台上观赏美景,全身心地沉浸于迤逦的泰伊里峡谷之中。
列车上也有茶点和纪念品供应,还不少孩子喜欢呢!
这条路线有3个停靠点,可以下车拍照,其中第二个是这趟火车的折返点,工作人员会再这里“调转车头”,我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火车的结构,让孩子亲眼看一看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我就趁机多拍几张照片,因为今天是我们在但尼丁的最后一天,也是在南岛的最后一天,想到明天就要离开,真的太不舍得了!
我们在每个停靠点也是不停地拍拍拍,虽然这些风光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要结束旅程的心情,大家总能理解。
Ending
这趟为期12天的新西兰南岛之旅就在但尼丁落幕了,还好车就坐飞机回奥克兰,这应该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旅途,我不确定将来会不会有第二次(心里面非常期待有机会再来),所以我决定要将这些终将会被时间冲淡的美好记忆用文字和图片封存下来,留给日后老去的自己和长大的儿子。
以下是攻略部分:关于签证
新西兰的签证并不难
关于机票
我只了解广州
关于租车和驾照
新西兰的租车非常成熟,大小各种租车公司都不错,我用过好几家,除了juice其他记不太清楚。可能因为歪果仁没有那么细致,验车都比较随意,当然我们也没有什么剐蹭,取车和还车的过程都非常顺利简短。新西兰的路况基本上都不错,不一定需要四驱或者越野,最最最普通的小轿车都能驾驭,当然如果行李多还是动力足的车比较好。
至于驾照,国内驾照的翻译本或者所谓的国际驾照都可以用,上网办一个免费的“国际驾照”,给30元快递费就行了,非常简单。但是!新西兰是右肽车,跟国内相反,道路走向也不一样,交规也有一定的出入,完全不懂当地的交通规则很容易吃罚单,也很容易出意外,所以大家慎重考虑自驾,自驾前也建议稍微学习一下新西兰的交规。
另外在新西兰停车也需要注意,一般在小城市或者郊区都不需要停车费,而且停车位都挺容易找的。但是在大城市中心停车就非常难,尤其想找便宜的停车位更难,一般每小时2-3纽币(人民币8-12元)。价格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支付方式,后付的无所谓,需要先付的就要先在停车咪表上先买票(预估自己停多久)放在车前玻璃上,到点回来取车。如果不先买票或者过时了都很有可能吃罚单,因为检查的人就是一直在这条街上来来 *** 地记录,很难不被他发现。而在一些地方是有免费和收费的不同时间段,甚至收费也有不同时间段不同价格,这就考验英文水平和阅读理解,如果不确定那就问问路人甲吧,当地人都会非常热情地解释。
关于住宿和美食
新西兰虽然不大,但旅游还是很成熟,当地人都喜欢将自己家里多余的房间出租,所以除非是圣诞新年的大假期,不然都很容易找地住。我通常是到了一个地方在上airbnb找,我挺喜欢跟当地房东一起住,可以聊天。我曾经住过一对男生CP的家里,刚开始我有点惊讶,但他们很阳光随和,也不介意旁人眼光,他们家的东西可以随便吃喝,甚至摩托车都可以借给我去玩,才发现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然而这些经验与我而言还是挺宝贵的。
我们自驾途中会看到不少写着“BNB”的牌子在路边,意思是“Bed and Breakfast”,“床与早餐”,也就是住宿的地方,如果在风景迤逦的地方看到了,也不妨一试。
最后说说美食,新西兰的食物跟英国非常相似,fish and chips是最普通不过的菜品,但我个人觉得一般般,我比较喜欢big breakfast。Big breakfast“大早餐”就是全餐,有面包、鸡蛋、肠仔、培根、土豆、蔬菜、蘑菇等等,分量比较大,口味多样又营养丰富,是bruch的不二之选。但我发现新西兰做鸡蛋有很多种,水煮蛋、炒蛋、煎蛋(单面还是双面),而且几乎每次都会问你鸡蛋怎么做,大家记住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做法就好了。
新西兰的东西对于国人来说可能不太好吃,但在小镇通常也只有这些,当然也会有海鲜,但我也总觉得不够国内做得好吃,我还是比较喜欢在奥克兰的中餐厅饮茶吃点心,但在南岛就是奢望,大家记得自备老干妈哈哈!
最后的最后就奉上几张美食照片吧,希望你们喜欢我的文字与照片,也希望我的游记对你们有帮助,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