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家族智库
现实生活里,那些千篇一律的理财“黄金定律”害人匪浅,它们忽视了每个个体、每个家庭的具体需求,使投资者吃了不小的亏。我们从中筛选出了最为典型的10 条,大家一定要头脑清醒,别被这些忽悠人的定律所迷惑。
提示:家族智库™专注于家族管理领域,更多知识与观点请关注本账号。
我们挑选10 条有代表性的“忽悠人定律”,剖析这些常见的误区,告诉读者理性的理财、投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
“误区之一:表象
在理财领域,常见的误区是被“表象”所迷惑。这些“表象”通常体现为长期趋势,也就是说只有在一个长达数年的观察期才存在这样的结论。例如,“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对应高收益”、“股市年收益率可达12%”、“基金定投可以赚钱”等等。
事实上,这些“长期趋势”只有理论价值。在我们个人的投资生涯中,我们要对抗的都是短期趋势,或者说是短期的市场波动。因此,当个人有了闲置资金开始投资理财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而定。
比如在大牛市的2007 年,高风险的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远远高于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投资股票的收益就高;而在2008年,投资股票要想赢过货币基金就难了,因为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等几大诱因下,上证指数全年下跌超过60%,所有行业板块无一逃脱下跌的命运。
还有一种“表象”已经被数据证明是错误的经验,例如“黄金抗通胀”的说法。从长期来看,黄金是一种回报率非常低的资产。根据瑞信的研究,从1900~2011 年,剔除通胀因素后黄金年均回报率只有1%。
“误区之二:片面
此外,还有很多理财领域错误的认识源于“片面”。常常听到的有“价值投资”等于“长期持有”、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不负债是傻瓜等。这些观点在某种情况、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如果套用在所有情况下,则会事与愿违、达不到理财的目的。
例如,有人认为“价值投资”就是捂住一只股不放,殊不知价值投资的本质是发现低估值的股票,而投资的周期也只与估值有关。如果经过一段时期这只股票已经不再便宜,那再捂下去只会加大持股的风险。
同样,资产配置是个不错的理念,但前提是你有足够多的“鸡蛋”(资产)以及足够多的“篮子”(你熟悉的投资领域)。在本金较少的情况下,“为配置而配置”则没有必要。
“理性理财:匹配
只有认识到这些误区,我们才可能做到理性理财。而“理性理财”的实质则可以体现在“匹配”二字上,即理财规划与个人需求的匹配、理财手段与个人能力的匹配。
先说与个人需求匹配。在制订个人理财规划之前,首先要对家庭开支有个合理分配,多少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多少用于家庭生活开支,多少买保险,多少存银行以备应急之需。当然,在单身、刚刚结婚、建立三口之家等不同阶段,收入情况、实际需求都不同,你的理财规划也要有所侧重。
其次,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财手段与个人能力要匹配。一般来说,基金、股票、期货的投资风险是逐级放大的,对个人的投资能力要求也逐级提高。
投资圈子有个经验数字:10%的人能在股市赚钱,而这些有赚钱能力的人中也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在贵金属期货领域赚钱。因此,再有人以高额回报诱惑你开户炒黄金、炒白银等贵金属投资业务时,你一定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如果没时间关注股市、研究个股,又不想错过行情,不妨买偏股型基金。刚刚过去的三季度,股票市场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较大级别反弹行情,因此股票型基金成为前三季度最为赚钱的基金品种,平均收益率达到12.72%。
如果资金有限,在目前对未来趋势看好的情况下,参与基金定投也是不错的理财方式。
“十大忽悠定律之一:高风险匹配高收益
从长期趋势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对应较高的收益;但从短期的市场来看,“高风险”往往只体现出“风险”的一面,也就是说风险与收益是不一定成正比的。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风险越高,收益越大。那么,在现实的投资市场上,真是这样吗?事实上,伴随着对收益的追求,潜在的风险有可能加大;但单纯地放大风险并不一定能提高收益,尤其是在短期的投资行为中;我们追求的比较理想的投资模式是用较低的、可控的风险获得尽量多的收益。
案例
2010 年,国际基金研究机构理柏(Lipper)研发了适合中国基金市场的风险分类指标。按照理柏基金的风险分类方法,共将基金分为高度风险、中至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至中度风险以及低度风险5个级别。
从一年期的业绩表现看,2009年中国上证综指增长79.98%,而风险级别居于高度风险的基金的业绩也相近,一年平均回报率为76.29%,领先于其他所有风险类型。中至高度风险基金一年平均回报率亦达71% ,中度风险基金60.14%,低至中度风险45.7%,低度风险3.81%。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察2007、2008、2009 年这3 年的情况,则有出人意料的结果产生:中度风险基金3 年来平均回报率高达92.04%,而高度风险基金3 年平均回报率反而仅为77.58%。承受的风险更高,但回报率反而降低了。
点评
“长期趋势”中看不中用
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还要从考察的时间周期来衡量。
“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对应高收益”,这句话主要是指从20 年以上的长周期角度来衡量的。美国证券市场100 多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像高风险的股票品种,其收益在20 年以上长周期内均高于相对低风险的债券、货币市场产品。
因此,平时市场上听到的“高风险匹配高收益”就是指长期投资而言,可以理解为长期趋势;而对于小于10 年,甚至小于1 年的短期投资而言,“高风险”往往只体现出“ 风险”的一面,即“ 高波动”性,也就是说风险与收益是不一定成正比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则获得“高收益”、“低收益”的可能都存在。
再以上面理柏(Lipper)对中国基金市场“风险与回报”的研究为例。在短期内(2009 年全年),高度风险基金的回报率高于中度风险的基金;而同样在短期内(2007~2009 年共3 年),高度风险基金的回报率也可以低于中度风险的基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波动”性在发生威力:2009 年股市触底反弹,上演单边上涨行情,单从这一年看当然追求高风险可以获得更高收益;而从3 年来看,股市经历大涨、大跌、再反弹,高度风险基金的回报率就不一定高了。
中国股市才20 多年的历史,而一个成熟投资者的投资生命又能有多长呢?因此,作为长期趋势的“高风险匹配高收益”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面对的是市场的波动性和短期趋势,也就是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情形。结果有的人投资一年股票,最后输给基金,甚至输给“宝宝”类的理财产品,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这并不等于高风险的股市不可碰,而是应该学习如何控制风险,用较小的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
有一个故事。一个房间里装满了黄金,同时还有一颗定时炸弹。门外同时冲进去3 个人进屋装黄金,然后又跑出来。3 个人出来后各说了一句话,第一个人说:“什么,里面还有炸弹?!”第二个人说:“我装黄金时非常害怕。”第三个人说:“我不怕,因为我知道炸弹什么时候爆炸。”
“黄金”可以看作我们投资的预期收益。第一个人完全是凭运气,不可持续;第二个人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许他装了半袋子黄金就跑出来了;第三个人风险最小,从容地装满一袋黄金。
我们投资股票就要做故事中的“第三个人”,通过学习、研究和思考,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挖到金子。
“十大忽悠定律之二:家庭资产配置“4321法则”
在投资理财之前要把“家底”先摸清,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收入分配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所谓“4321 法则”是我们常说的家庭收入配置法,将40%的收入用于房产和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最后10%用于保险。在不少理财师给出的家庭理财建议中,我们总能寻觅到“4321 法则”的身影,但这种资产配置法真的百试百灵吗?
案例
最近收到了一封有意思的读者来信。小胡是社会新鲜人,刚刚工作不到1 年时间,月收入3700 元。他告诉我们,当他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理财经理建议他根据“4321 法则”来进行财务规划,建议他每月的开支不高于1100 元,并且建议他购买保险,年保费可在4000 元左右。这让他很困惑。“
因为本来收入就不高,房租要花费800 元,再加上饮食、购物,每月花销至少2500 元,怎么算都没法控制在1100 元以内。再说保险,我不是不想买,可是现在连积蓄都没有,哪还有心思买保险,一年花4000 元买保险,对我来说太多了些。”小胡不明白,这“4321 法则”听来很有道理,怎么到自己身上就不对了呢?
点评
资产配置要因人而异
做数学题有标准答案,可理财却不同。硬要给收入配置定个“统一标准”,结果只会是“穿着汗衫戴棉帽”——不合适。
尽管“4321 法则”被普遍用于理财规划中,但千篇一律的建议并不科学。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在配置时应当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现在很多理财师在做理财规划时,都会直接套用“4321 法则”来给出建议,这样做其实忽视了不同家庭间的差异,最终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家庭年收入100 万元,资产积累(包括房产、金融资产等)数千万元,那么根据“4321 法则”,他们需要把收入的20%即20 万元放在银行做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而每年要花费10 万元保费购买保险,可是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合理。
对高收入家庭来说,虽然需要准备应急储备金,金额可能也不低,但占收入的比重无需20%那么多。同时,在保险规划时,也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考虑。我们常说,保险是为了堵住财务漏洞,如果你已有的资产完全可以覆盖身故、疾病、养老带来的隐忧,那就无需花太多保费了。
反之,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三四千元的月收入中仅仅只能花费30%作为日常开支显然不够,单是房租这一项开支可能就占到收入的20% ~40% 。而这一阶段,要求其花10%的收入买保险就有些强人所难。
又比如退休一族已经过了人生的“高峰期”,从追求财富步入享受财富的阶段,这种时候退休收入和积蓄大部分用于日常生活、旅游医疗开支等方面,若要把40%的收入用于投资,可能会违背老年人求稳的心理。而买保险方面,由于年龄偏大,费率相对较高,也未必合适。况且,保险为的是防范财务风险,既然已经退休,收入降低,资产也已有一定积累,风险可能造成的财务危机概率较低,投保的意义自然不如中年时那么大。
实际上,“4321 法则”是给了大家一个理财的指引和参考,以投资、消费、存款、保障来构建收放自如的收入分配方法。每个家庭在不同阶段,各项的比例应该是浮动的,生搬硬套不可取。
“十大忽悠定律之三:股票投资“80定律”
是否要投资股市?投资股市的资产占比多少合适?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家庭会有不同的答案。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找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方式。
所谓“80 定律”,其实是股票投资占比的一个法则。指的是个人资产中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等于80 减去自己的年龄。比如30 岁时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可占比50%,40 岁时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占比40%为宜。那么,实际生活中,这一法则是否真的能让投资效果更好呢?
案例
“好郁闷,别人的股票老是涨,我买什么跌什么。”钱先生最近很揪心,眼看同事买的股票个个飘红,可自己账户里还是一片绿油油,本以为找到了理财妙招,没想到反而亏了。
其实,钱先生是个股市新手,股龄不过半年,触动他买股票的就是这条“ 80 定律”。第一次接触这条定律,钱先生觉得很有道理,想想自己不过30 出头,是应该激进一点理财,于是拿出一半存款开始炒股。没想到,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刚刚投入的10 万元资金转眼间缩水后不到9 万元。
钱先生感叹,自己完全不是炒股的材料,每天盯着盘面不说,要下手时下不了手,错过的都是机会,真下手了又要后悔。“我觉得还是银行理财产品适合我,真要一直炒股,心理压力太大了。”钱先生有些困惑,是不是理财一定要遵守“80 定律”?
点评
“定律”都是死的
应该说,“80 定律”的投资理念符合大部分人伴随年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年轻时比较激进,寻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而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转为稳健至上,不求高收益,但求安全、低风险。所以,这条定律提示的是投资者对风险的把控。
不过,在运用这一定律时,投资者往往容易陷入误区。一是把定律中的比例认定为“标准值”,死板地根据年龄来做股票投资,每年递减1%。二是一味迎合定律,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明明应该求稳的太过积极,明明有能力多投资一些在股市的,却又放不开手脚。三是忽视个人的心理状态,即便无法承受股市波动的压力,也要硬着头皮操作。
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80 定律”传递的是风险把控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对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适用。30 岁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把所有资产的50%投资于股票,而70 岁的老人,也未必还需要投资10%资产的股票。
而且,随着房产价格的上涨,要落实“80 定律”显然不太可能。因为房产在家庭资产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一般都能达到50%以上,甚至80%、90%的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谈何把“80 减去年龄”的资产比例投资于股票?只能说,在金融资产的范围内,这种算法还有些操作性。
另外,理财是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财富的累积,更是为了增加生活的质量。如果因为投资股市而产生心理压力,理财就成为一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所以,对性格比较保守、偏好稳妥的投资者来说,选择股票投资就可能与内心背离。即便年纪较轻,也不必将高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资金投入股市。而对偏好激进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年龄到50 岁、60 岁了,也愿意积极参与股市,不甘心只投入30%、20%的资产。
“十大忽悠定律之四:家庭保险“双十定律”
何时买保险,买多少保险要和家庭不同阶段、收入情况、实际需求等匹配。
家庭保险“双十定律”是指:家庭保险的恰当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倍,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这条定律被普遍用于家庭理财建议中。
然而,很多家庭的实际感受却与之有很大差距。年收入较低的家庭觉得,要解决衣食住行已经不易,何来资金投保?而资产积累达到一定“厚度”的家庭又觉得,已经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似乎保险的必要性不大。
那么,“双十定律”到底对不对,又该如何来运用呢?
案例
如果理财师给你出具的理财建议里,直接提到了“双十定律”,那么请细看一下,因为这条定律可不是人人适用的。
陈女士今年52 岁,家庭资产达到近2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部分约1500 万元,另有500 万元投资于股票、基金、存款等方面。虽然年轻时有投保险,但额度不高,近几年也已经不再需要缴费。
“我十多年前给先生和自己买过两份保险,都是住院报销型的,保险期限有20 年。”陈女士说。虽然有理财师建议她再购买保险,可是她觉得意义不大,也就没再买。最近,又有理财师专门为她写了理财建议书,其中提到了保险的“双十”原则,认为陈女士的家庭财富漏洞比较大,应该再增加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寿险方面的保险投入,将她和先生的身故保额定在100 万元,重疾险保额定在50万元,而养老保险则是为了弥补退休后收入减少的缺口。算下来,陈女士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金额将达到5 万元。
这一下可把陈女士吓得不轻,难道自己的财务风险真有那么大吗?明明已经积累了千万资产,是不是真的不堪一击,需要马上投保呢?
点评
购买保险不必求全
实际上,陈女士的疑惑不无道理,因为保险并不能抵御疾病,也不会降低身故风险,它的意义只是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防止家庭因为各类风险而产生财务危机。从这一点出发,对陈女士这样的家庭来说,因为本身资产积累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财务抗风险能力,所以所需要投保的保险并不用很多。
对身价千万元、上亿元的富人来说,投保几十万元的身故保险难道真的有意义吗?又或者在生病时,真的需要几十万元的保险赔偿金吗?这样的保险保障,其实是有些多余的。
最需要保险的是资产还在累积阶段,同时成员的收入对家庭经济影响很大的家庭。而在这样的家庭中,收入更多一些的人更需要保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 顶梁柱”。一旦这根“顶梁柱”发生风险,不幸身故或罹患疾病,收入就会立刻减少,其他家庭成员可能难以偿还银行贷款、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或是只能靠余下的收入维持较低的生活品质。这种时候,有无保险理赔,金额是高是低就十分关键了。
至于本身收入水平就比较低,或是本来就不为家庭带来收入的个人,在保险方面也不应作为重点。保险保的是未知,如果为了这种“未知”而影响当前的生活水平,勉强缴纳保费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双十定律”只提供了一个保险理念,具体需不需要10 倍收入的保额、10%收入的保费则因人而异,大家不用刻意为之。一切都要从家庭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出发,用保险堵住漏洞即可。
“十大忽悠定律之五:黄金抗通胀
“黄金”早就脱离了货币属性,变成一种大众商品,并不是什么有效的抗通胀手段。
黄金投资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与前几年价格不断上涨,让投资者看到获利可能有关外,还因为其常常与抗通胀相联系。随着国内物价的上涨,很多人为了规避这一风险,选择黄金投资来保值、增值,黄金俨然成了抗通胀的代名词。
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案例
物价的上涨让孙阿姨了解了“通胀”的概念,2011年,在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之际,孙阿姨听说了“黄金抗通胀”这个“秘诀”,于是也凑了回热闹,前前后后买了300 克金条囤在家里,算算成本大约有9 万多元。
可是,这笔投入的回报却与预期相去甚远。“能不能抗通胀我是没有感觉到,只知道黄金价格不停下跌啊”。还没怎么尝到甜头,黄金价格就开始回落了,而这一落,直到现在还没有“刹车”,如今孙阿姨这笔黄金储备的价值只有7 万多元了。
对此,她只能表示无奈,“反正买也买了,就’压箱底’吧,以后说不定孩子结婚、生宝宝都能用到”。虽然嘴上不说,可孙阿姨的懊恼还是写在了脸上。要是早知道黄金投资会亏损,相信她是不会尝试的。
点评
“囤黄金”保值不靠谱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黄金抗通胀”的概念所包围,但真正要实现,需要黄金价格在通胀环境下上涨,且幅度能抵过物价的上涨。那么,黄金真的可以做到吗?
与“黄金抗通胀”这一概念最吻合的情况发生在上世纪70 年代。可能很多人都记得,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两位数通胀时期,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在货币都不值钱时,黄金是唯一保值的东西。不过,这大概是唯一可以列举出的黄金抗通胀的例子。
实际上,从长期来看,黄金是一种回报率非常低的资产。根据瑞信的研究,从1900 年至2011 年期间,剔除通胀因素后黄金年均回报率只有1%,而同期全球股市的回报率为5.4%、债券为1.7%、房产为1.3%。1980 年,黄金最高涨到800多美元每盎司,当时美国道琼斯指数也是800 多点;现在,黄金每盎司在1200 美元左右,道琼斯指数则在16000 多点。黄金投资的回报如何可见一斑。
那么,黄金抗通胀的说法毫无来由吗?这里,我们要先了解恶性通胀这个概念。所谓恶性通胀,是彻底失控的通胀。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胀是1946 年7 月的匈牙利,物价每15 个小时翻番。在这种特殊的时候,黄金才有保值的能力。不过,回到当今社会,恶性通胀发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此黄金的这种能力就很难体现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黄金已经与美元脱钩。也就是说,黄金已成为一种商品,真正的定价基准是美元。
国内投资者投资黄金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购买黄金饰品来寻求“保值”。实际上,黄金饰品在销售时,价格相比原始金价已经加入附加值,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黄金本身,还有这些工艺附加值。比如金价是250 元/克,金饰品的单价可能需要280 元/克。而且经过加工后,黄金纯度不够高,保值功能相对减少。即便金价上涨,金饰品所能升值的部分也很有限。因此,对投资者来说,以购买“饰品金”来寻求获利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十大忽悠定律之六: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篮子”并非越多越好,盲目“为配置而配置”也没有必要。在实际的投资配置中,投资者首先要了解市场是否有那么多适合自己的“篮子”,其次要考虑自己究竟有多少“蛋”,利用最好的方式将“蛋”放进正确的“篮子”里。
“一筐子鸡蛋,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万一你不小心打碎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鸡蛋和篮子,这个投资界最著名的比喻来源于199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马克维茨。推及至投资领域,即不要将全部资金投放在同一个项目上,而是要投放到不同的领域,这样的话,即使某一项目失败,其他项目还可能盈利,从而降低完全破产的风险。
但在实际投资配置的过程中,真把资产“切”得粉碎,投入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产品里面,也未必是件好事。要知道,“篮子”并非越多越好,盲目进入不熟悉的投资市场只能增加风险,而在“蛋”即资金量很少的前提下“为配置而配置”也没有必要。作为投资者,首先要看市场是否有这么多适合的“篮子”,其次考虑有多少“蛋”,最大程度地把“蛋”放进正确的“篮子”里。
案例
在通讯公司工作的小张是个职场新人,工作满一年积攒下自己“第一桶金”的他决定投资股市,谋取工资以外的资产性收入。为了分散风险,小张按网络或朋友的推荐买入14 只股票进行投资。明明总共才3 万元的资金,却天天在这14 只股票间忙得眼花缭乱,经常是紧盯了这个忽视了那个,不是错过了最佳卖出机会,就是手忙脚乱错抛了“黑马”。好不容易卖出了一只股票,再回过来看其他股票,却已一下跌去不少。在忙碌了几个月后,小张一算总账,大盘涨得多,自己却反而亏了500 多元。
无独有偶,上海市民徐先生也在“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的“投资战役”中铩羽而归。原来,有数十年股市投资经验的徐先生常年投资股票,擅长短线操作,战绩也一直保持得不错。今年初,在朋友一番“要将资产配置到不同领域”的鼓动下,徐先生将自己的一半资金投放到了期货投资领域,但由于对期货产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投资经验,徐先生最初选投资品种,只看涨跌,涨得快的就追涨,跌得快的就杀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仅仅数月就亏损近5 万元。同时,由于需要在期货和股市盘面中来回切换,兼顾不暇的徐先生还错失不少股市中的短线操作良机,总体收益惨遭“滑铁卢”。
点评
把“鸡蛋”放在正确的“篮子”里
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是许多投资者容易犯的错误,不过,真要把资产“切”得粉碎,投入十几种甚至数十种产品中,也未必是件好事。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小张的资金不多,却分散持有了十多只自己一知半解的股票,如此撒网式的大面积出击,大幅度地分散精力和资金只会弱化投资效益。而徐先生为了所谓“分散投资”,贸然将资产投入自己缺乏基本认识的期货领域,自然也很难有获益。
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人的资金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投资者首先应理性分析市场有多少合适的“篮子”,自己熟悉的能评估的“篮子”又有哪几个,盲目地进入不熟悉的投资市场只能增加风险。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己有多少“蛋”。只有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为分散风险考虑,进行不同的投资配置才有意义,在本金较少的情况下,“为配置而配置”则没有必要。
最后,套用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篮子”)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企业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企业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十大忽悠定律之七:不负债是傻瓜
是否负债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与资产状况,谨慎衡量有无实际的借款必要及还款能力,让贷款真正为自己服务。如果不是这样,又何必让银行等贷款机构多赚利息呢?
“不负债是傻瓜”,是不少“负债生活族”所推崇的一种理念,意即没有负债、不去贷款就等同于没利用好银行杠杆的“傻瓜”。但在实际生活中,盲目的负债只会对家庭经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案例
刘小姐两个月前在某电脑商城使用信用卡购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听闻周围有不少朋友在购买新款电子产品时都会使用信用卡分期,刘小姐也颇为心动。在简单比较了银行7.2%的年化利率以及家中拟购买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的信托年利率后,刘小姐决定将这部分还款资金先投入到收益更高的信托产品中,因而向银行申请将6000元购物款按7.2%的年化利率进行分期,月手续费率为0.6%,分12期,每月还款536元。
一开始,刘小姐还觉得挺划算,但后来渐渐发现了问题,每还完一期后本金就递减,但银行仍按6000元为基数收取手续费,这样算下来其实际支付的真实年利率超过13%,高于家庭投资的信托收益,白白向银行支付了高息。
和刘小姐的“有钱借钱”的贷款方式不同,均为市场销售的80 后王林和陆馨则是因盲目“花明天的钱”而苦不堪言。
去年6 月,王林和陆馨领取了结婚证书,因为对未来的销售业绩和职业前景颇具信心,刚刚工作没几年的他们决定买房、买车“一步到位”,除耗尽自己及父母的大部分积蓄用于中环三房的首付款外,还在背负大额月供的状况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借款购入了一辆市价15万元的小车。但由于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加之销售收入较不稳定,两人在购入房、车经历了6 个月入不敷出的还贷生活后,不得已将自己的新房出租,另外租住偏远的一室户,勉强支撑还贷。
点评
合理负债
大量金融借贷工具和产品的出现,使得“负债投资”及“负债消费”在现代人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升高。可以说,“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以及“用别人的钱来赚钱,借鸡生蛋”,是负债的最核心的魅力。但如果没有算清实际借款成本就糊涂借款、因为想要“一步到位”而承担超出承受能力的还款压力,甚至利用房产抵押等贷款方式筹集资金用以博取高风险的投资回报就未免得不偿失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贷是相关机构撬动消费市场的一个杠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否贷款还是要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与资产状况。
在申请各类贷款前,应谨慎衡量自身有无实际的借款必要及还款能力,看看借款的风险及成本是否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自己手中因此“省下”的钱是不是有更高效益的去处。例如,合理使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产的流动性,有效提高投资效率;年轻人买房,也可以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贷款,提早实现住房梦。但一个中产家庭刷信用卡买件普通小家电或千万身价的土豪要买一部30 万元的车,理财师还建议他们贷款或分期那就成了笑话。如果完全有能力一次轻松付清或无法将资金投入能比贷款利率产生更高回报的项目,又何必让银行多赚利息呢。
“十大忽悠定律之八:股市年收益率可达到12%
股市的收益率是指一个长周期内的“年化收益率”,把它作为短期的理财目标则会错配。
“先生,股市的年收益率可达到12%啊,有没有兴趣投资股票呢?”最近,大盘行情回暖,人们经常会接到这类邀请你开户的电话。如果你手头刚好有一笔资金要过一段时间再用,是否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差在股市里赚一票呢?
事实上,短期内市场风向随时可能变化,而手头投资股市的资金还要在一定期限内退出,因此很可能得不偿失。
案例
2007 年下半年,一大批新发行的大盘蓝筹股都在上市后大幅上涨,这些新股没有经过炒作,再加上质地相对优良,颇受市场青睐。
孙先生在家庭理财上一直保守,有点钱从来都是存在银行里,2006 年火爆的大牛市让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全都赚到了钱,他也就看看热闹,直到中石油的出现,让心痒的孙先生觉得该出手了。“
中石油不是最赚钱的公司吗?”孙先生觉得买中石油肯定能赚钱,于是他偷偷地拿出了准备买房用的首付款20 万元,在中石油上市当天买了4700 股,“我是42 元左右买的,应该是当天比较低的一个价位,我还暗自得意,以为抄底了,等过几天涨个10%后,我就卖掉,给女朋友买个大钻戒!”
哪知道中石油从此就一路下跌,一年以后,20 万元首付款只剩下不到5 万元,女朋友差点跟他分手。孙先生曾有一段时间将自己的MSN 名字改成“你才买了中石油呢,你全家买了中石油”。
点评
别把“长期平均收益”当真
短期的理财规划,一般是短期内有笔闲置资金不用,而放在银行里面利息会比较低,所以就会选择一些短期的理财方式,来获取一个高于银行利率的收益,所以说它的目标首先是保值和增值。
而孙先生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短期的特定时间段就希望获得股市长期的平均收益率(12%),实际上这是很有难度的。
所谓的“ 股市投资收益率在12% ”是从一个中长期阶段来看的。例如,2006 年上轮牛市启动前上证指数约1000 点,到目前按2400 点计算,8 年间大盘指数上涨了1.4 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1.56%。
这不等同于在这期间投资股市就可以至少获得11.56%的收益,因为短期的投资行为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非常大。2007 年10 月中旬,大盘创下6124 点的高点后,上证指数便开始下跌,11 月初中石油上市后更是进入加速下跌阶段。因此,即使孙先生当时没有买中石油,而是买了其他股票,也难逃“被套”的风险。
那么,进入股市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要保证你的投资资金在较长一段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如果是短期的理财计划,那么可以选择更为稳健的货币基金、指数基金等方式。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入市时机。比如,现阶段对新股民来说就是一个不错的入市时机。今年以来,各项改革措施接连出台,成为 *** 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动力。证券市场也有很大变化,如IPO 重启、优先股试点、新三板扩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沪港通启动,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对于稳定股市中长线投资者队伍,坚定新股民持股信心大有裨益。
不过,要想在股市真正赚到钱,必须要有付出,必要的学习、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应避免“东听一个消息、西听一个消息”式的炒股,那只是在碰运气。至少要做到每一次投资前都想清楚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坚持下去,年收益10%以上还是可以期待的。
“十大忽悠定律之九:“价值投资”等于“长期持有”
价值投资可以长期持有,但长期持有绝不等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在买入低估值的股票,投资周期则随估值的变化而定。
很多投资者在谈到价值投资的时候,都会提到“长期持有”的概念。普遍认为,想身体力行价值投资理念,就必须长期持有一只或几只股票。“难道巴菲特不是这样做的吗”?其实,“长期持有”只是表象,价值投资可以长期持有,但长期持有绝不等于价值投资。
案例
安东尼•波顿在业界素有“欧洲的彼得•林奇”之称,他长期担任富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高级投资经理。他管理的“ 富达特殊状态基金”(FidelitySpecial Situations fund)在近3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明显超越同行以及同时期英国基准股指7.7%的增长率。“反向操作”是波顿最为知名的投资理念,即不盲目追踪热点股,而是极力寻找那些正处于“特殊状态”的公司。
在他的专著中,“特殊状态”公司被定义成“价格相对于资产、股利或者未来每股收益而言具有吸引力,还具备其他特色、有可能对股价产生正面影响的公司”。
此外,他还强调,“那些价值没有被发现的股票自然是我们的投资首选,还有那些可能具备并购题材的股票也属于特殊状态公司”。波顿在他的专著中重复最多的一个词便是“价值投资”。然而,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波顿平均持有一个股票的时间仅为18 个月。
他指出:“我们总是在重复‘发现价值股票、持有至充分估值后卖出、再转向另一个价值股票’的过程。”在他的实际操作中,何时卖出完全取决于股票的估值状态,有的股票持有5、6 年,有的则是几个月。
点评
“价值投资”核心是“价值”
安东尼•波顿无疑是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的投资哲学告诉我们: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价值投资的核心应该是买入价值“被错误地低估”(安东尼•波顿称之为“特殊状态”)的股票,被低估值的原因是市场恐惧、市场不够理解等多种原因造成。有的低估值公司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因此持股的时间也就可以更长。
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实现长期高速增长,因为公司的经营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果公司本身以及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或者说当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公司未来成长价值的时候,那么就应该果断放弃持有的策略。
一个经典的的例子是:巴菲特买入中石油两年后,发现中石油股价所隐含的石油长期价格已经超过了100 美元,他立即清除了手中持有的股票。虽然,在他卖出时中石油还是“亚洲最挣钱的公司”,而且当时石油的期货价格被推升至200美元以上。但当时原油价格已经明显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处于金融资金的控制之下、处于泡沫之中。事后证明巴菲特是非常明智的。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被市场“错误”地低估值的股票才是符合价值投资标准的。相反,有些板块本身尽管估值很低,但却与价值投资无关。例如目前的钢铁板块,很多个股股价在2 元~4 元左右,大幅低于每股净资产,可谓估值够低了。但其反映的正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无序竞争的现状。
“十大忽悠定律之十:“不割肉”就不会有损失
当投资股票出现亏损时,要立足于当前市场,重新判断这只股票的趋势到底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现以前自己判断错误,要勇于承认和纠正。
作为投资者,必然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买入股票后被套怎么办?不少刚刚入市的投资者往往羞于承认自己的投资过失,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只要坚持不“割肉”,反正股票还在,不会有损失。实际上,投资者时刻应关注的是“市值”变化,而非手头股票的成本,不管你割不割肉,投资损失已经发生了。
案例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上市首日以48.60元开盘,相比发行价高开191%,盘中最高涨至48.62元。当天,大量投资者手握重金蜂拥入市,抢夺这一中国最著名的“赚钱机器”,不少人甚至是把前期牛市中赚到的钱都投了进去。而当天中石油的表现也确实疯狂,共计成交近700 亿元,创下单只股票单日成交额的历史纪录。
不过,这一疯狂的定价也害苦了广大中小投资者,此后中石油股价便一路下跌,一年后就跌破10元。
2012 年11月,中石油上市5周年之际,有媒体披露数据显示,中石油上市首年有187.9 万个投资者买了其股票,到2012 年三季度只剩106.8 万人;虽然约81 万个股民已经割肉离场,但还有超过半数的投资者仍然深套其中。
点评
忘掉成本
经济学家一般在研究模型中将人视为一种纯理性的事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混合体,而且往往后者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正是人性的弱点在支配你。
事实上,一旦股票出现亏损,虽然你的持股量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这些股票理论上对应的公司资产的价值没有变化——但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交割股票都是按照“市场价”进行的,所以跌破成本后就是不割肉,损失也发生了。
另一方面,投资出现损失,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就连投资大师也很难回避。然而他们最终成为投资大师的奥秘是什么呢?谜底就在于他们处理套牢的股票的方法和一般投资者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冷静客观地对待手里的股票,勇于承认和纠正自己的失误操作。有一句话叫做“市场总是正确的”,尤其是对运用技术性投资的人来说,市场因素更不是自己能主观控制的。一旦趋势的发展背离了自己原先的判断,就要当机立断,进行止损处理。
而很多初涉股市的投资者的做法恰恰相反,手里的股票出现了亏损,就一心希望它能反弹到自己的成本价以上解套。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以时间换空间”,希望还能涨回到这个价格。结果一直捂下去,越套越深。
殊不知市场是不会记住你的成本价的,而是必须立足于当前市场,重新判断这只股票的趋势到底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还值得继续持有。
你可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基本面是否恶化?
价格是否达到目标价?
是否有更好的其他投资?
如果有一条是肯定的,就可以成为你卖出这只股票的理由。这一切都与你的成本无关。忘掉成本,就不会总希望“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而错过了很多其他机会。
更多关于家族财富的保护、管理与传承知识请关注家族智库™
家族智库™与海投会™都属于中国海外投资促进会下属品牌。
更多“商业无国界,资本全球化”内容请关注海投会COIA微信公众账号——海外投资与移民行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