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春天里赖床,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不信,来看孟浩然。
春日明媚,树上花开,正是人间好时节。
一觉睡到大天亮,耳边传来鸟儿啼叫,孟浩然挥笔写下一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最美的春日诗。
简简单单20个字,不用翻译,不用解释,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知道这是天生的好言语。
向往的生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没有人不羡慕春晓中的生活。
有人说:全诗妙在“不觉”二字。
慵懒而自在。
在温暖的春天,一觉睡到大天亮,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孟浩然就是这个幸福的人。
睁开惺忪的眼睛,懒得去看窗外的风景,耳边只听得阵阵鸟啼声。
鸟叫莺啼,处处透出春天的生机。
古人说:一天之计在于晨。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可孟浩然关心的却另有其人。
昨夜听到了风雨之声,想必,春天的花,不知被打落了多少。
夜来风雨,落花满地,惜花的他,只淡淡地问一句,却无意去查看一番。
也许,诗人还倚在床上,回想着晚上的好梦。
也许,他听着耳边的莺啼鸟叫,想像着春日的美景。
也许,正是这份慵懒和舒服的生活,使《春晓》火了一千多年。
没有束缚,自由自在,有鸟鸣、有落花,生活随性又美好,太惬意了。
沿着内心喜欢的模样
看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没有人怀疑,只有孟浩然才写得出《春晓》这样的诗。
后人评价孟浩然:诗风清淡。
作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扛把子”,写下《春晓时》,孟浩然正值青年。
他隐居在襄阳的鹿门山,与他一同隐居的,还有好友张子容。
诗酒田园,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
他生 *** 山水,爱泛舟。
从襄阳到鹿门山三十里的水程,给了孟浩然自由徜徉的空间。
爱山水的人,都爱田园。
有一次,一个农庄上的朋友邀请他做客。
孟浩然欣然前往。
农家简单的饭菜,清丽的风景,让他陶醉。
看着农家的谷场菜园,他与友人举杯闲谈。
而后,他挥笔写下一首《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样的生活,是孟浩然喜欢的。
所以,他告诉友人,重阳节的时候,我还要来赏菊花。
一次普通的农家聚会,在孟浩然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想快乐也不止一条路,自己喜欢的日子便是最好的日子。
沿着内心喜欢的模样,看这世间最美的风景,说的就是孟浩然吧。
最好的生活,
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唐代的士子,多逃不过科举仕进的命运。
这一年,孟浩然二十四岁了,一同隐居的朋友张子容坐不住了。
他收拾了包袱,准备下山参加科举考试。
他劝孟浩然一起去。
孟浩然拒绝了:我还年轻,山山水水没有看够,科考嘛,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呢!
下山了,张子容一举考中进士。
孟浩然不以为意,在鹿门山,有看不尽的山水。
闲暇时,找朋友们聊聊天,不亦乐乎。
在山水之中自在了十余年,年近四十的孟浩然,来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一次,没考中,考两次,依然落第。
虽然,满长安的人都钦慕他的学识。满朝的公卿,不乏他的粉丝。
连李白都赞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可在科举上,孟浩然连连失望。
没有留恋长安,孟浩然回到了襄阳,生活依然自在。
还好,他有一个粉丝,叫韩朝宗。
他欣赏孟浩然,约他一起去长安,他会推荐孟浩然给朝廷里的重要人物。
入仕的橄榄枝又一次摇动了起来。
到了约定的时间,孟浩然在喝酒,朋友们劝他:你跟韩朝宗约好了今天出发,赶紧走吧。
孟浩然却不以为意:业已饮,遑恤他!
都已经开始喝了,就不管他了。
从此,朝廷少了一个孟大人,世间多了一个孟山人。
此时的孟浩然已经四十七岁了,也许,他已看透人生,愿意终老在这山水之间。
最好的生活,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人的一生,能像孟浩然一般,率性纯真,亦是幸福,不用顾忌他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内心是否真正愉悦。
孟浩然一生都没有做过官,一生布衣。
也许,十几年前的那首《春晓》才是孟浩然内心的真正追求。
在春日的温暖中醒来,看落花,听鸟啼,想睡就再睡会,不想睡就发会呆。
一辈子不长,简单着,快乐着,幸福着,也就没有遗憾了!
趁生命充满活力,眼前的世界还清晰明亮,在静好的岁月里,趁你我未老,在每一个昨天今日,每一个日出日落,在每一季花开花落,每一个四季轮回时,好好珍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诗词世界。作者:聂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