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地处欧洲,却不被欧洲承认,生活在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土生土长的加里宁格勒向导是这么形容的:我经常搞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哪儿,明明下楼就是欧洲地界,却被欧洲人当成异族,别说承认我们,就连聊天都带着防备。
这事儿得从二战苏联反攻德国开始说起,当时的加里宁格勒历经数次大规模轰炸后被苏军拿下,此后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去德国化”,数十万德国人被强行驱离,由俄罗斯新移民替补,但很快又因为军事前沿而予以封锁,使得俄式文化与欧洲文化产生隔离。
到了俄罗斯时代,前后又发起了两轮大规模“去苏化”,第一轮集中在地名和建筑上,具有鲜明苏式特色的城市纷纷改名,地标建筑要么更名要么直接推倒,只有加里宁格勒坚决不改,市内苏式建筑和纪念碑也全部保留至今,可想而知立场有多坚定。
第二轮则集中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承认某个阶段的错误做法,以期融入西方世界,最典型的就是导致俄罗斯经济崩盘的“休克疗法”,更有甚者提议“将列宁遗体迁出红场”、“更改俄罗斯国歌和国旗”等等。这次抉择,加里宁格勒仍然坚决反对,至始至终都在维护苏联时代的产物。
也可以这么说,加里宁格勒就是苏联文化根深蒂固的俄罗斯城市,因为没有苏联就没有现在的加里宁格勒,生活在这里的也不会是俄罗斯人,而是德国人或者波兰人。
格格不入的文化氛围,再加上历史恩怨和对立多年的不同立场,以及驻守波罗的海舰队、几度要部署核武器等等原因,使得加里宁格勒虽然地处欧洲,却不被欧洲接受,成为名副其实的“异族”。
作为游客,对加里宁格勒最有感触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所有与俄罗斯军事和纪念有关的景点,几乎都看不到欧洲游客,哪怕大名鼎鼎的胜利广场也无人问津。
仔细观察这座城市的基建,又不太像单纯的欧洲风格,反倒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除了苏联时代的老建筑,新建筑与欧洲风格(尤其是德国)极为相近,但这些新式建筑又添加了不少苏联元素,例如比比皆是的九层无电梯公寓楼,放眼整个欧洲,也只有当初的华约国才能找到。
所以,加里宁格在过去多年里一直被排斥,以致成为波罗的海最穷的城市,也是最落后的欧洲城市之一。
一开始,向导给我推荐的都是极具苏联特色的景点,例如胜利广场、列宁大道、瓦西列夫元帅广场等等,全部被我否决后,才悻悻的掏出某报推荐的《十大旅游景点》让我挑选。
第一站定在接待游客量最大的旅游景点--渔村,位于加里宁格勒市中心的康德岛,始建于14世纪初期,曾经是条顿骑士团的驻军所在地,建有大量哥特式建筑,属于普鲁士文化的历史中心。
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一轮“去苏化”运动中,超过一半当地市民要求将渔民更名为“柯尼斯堡”,结果吵了好几年都没有结果,如今官方称呼既有渔村也有康德岛,而当地人基本都称之为“柯尼斯堡”。
主街区从头走到尾也就三千多米,左右两面餐厅比较多,还有工艺品、画廊和珠宝店,价格倒也不贵,但据说很大一部分都是赝品。
第二站是驻守骑士团“皇家军队”而得名的“皇家山”,二战时期11万德国军队大营所在地,因此被盟军大规模轰炸数次,当年的小山坡、古堡、军营、教堂和街道等等建筑全部被夷为平地。
二战后苏联制订了重建加里宁格勒的“城市之心计划”,第一栋建筑就是“皇家山”的“苏维埃宫”,如今是该城的中心CBD,酒店、音乐厅、博物馆、广场、市场、汽车站、火车站和大型商业中心等等设施都集中在这里。
“皇家山”附近有座上湖,源自1270年骑士团挖掘的人工鱼塘,传说是达官贵族享乐聚会的中心区域,沿岸有浴场、赛马、角斗、钓鱼和娱乐等等场地。到了德国管辖期,上湖又摇身一变成为高级军官的疗养基地。
1990年东西德统一,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德国要求加里宁格勒领事馆必须在上湖北岸,否则就不考虑外交来往。事后有不少历史学家猜测,德军当年在湖中藏有大量黄金和秘密武器。
有上湖自然也有下湖,两座水库加起来约有24平方公里,占加里宁格勒全市面积的十分之一。上湖海拔比下湖高20米,是全市主要水文系统之一,也是最大的饮用水源地,丰水期水位上涨时会通过一条地下管道排往下湖。
下湖是该城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水源除了上湖之外,还有另外两条河流,将沿海城区连接为水道纵横的“水城”。
目前在下湖生活繁衍的有天鹅、海鸥、野鸭、白头翁等二十多种鸟类,还有狐狸、梅花鹿、松鼠、林貂等等野生动物,湖中则以鲫鱼、丁鱼和鲈鱼为主,因为都不是保护物种,所以钓鱼是免费开放的,只要超过规定尺寸都可以带走,湖边不少咖啡屋有渔具租赁,一个小时也就三五十卢布,挂上面包屑就能上鱼。
大名鼎鼎的“皇家之门”就在下湖边,是柯尼斯堡时代的七座防御堡垒之一,由1843年的普鲁士国王亲自设计监工,第一层有三道大门,主门宽4.5米,大厅是普鲁士微型博物馆,里面有普鲁士时代的生活工具和文化解读。
第二层露天区曾经是备有六座火炮的炮台,室内有三个壁龛,分别存放着捷克国王奥塔卡尔、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也是瑞典国王)和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的浮雕,
除此之外,加里宁格勒还有近百座重建的“古堡”,其中有普鲁士时代的瞭望堡,也有骑士团时期的防御堡,还有一战时的德国护城河堡垒。
比较著名的就是罗斯加腾堡和顿河堡,前者模仿德国罗腾堡风格,原想建造一座比德国更大更复古的古堡,复原巴伐利亚最浪漫的风格,结果设计师却融入了大量苏联和普鲁士元素,变成如今门可罗雀的“四不像”。
顿河堡的处境比罗斯佳腾堡更尴尬,建成十年只卖出了几千张门票,最后免费开放也没游客来,于是又改成俄罗斯唯一一座琥珀博物馆,靠售卖琥珀纪念品勉强维持运转。
一开始,琥珀博物馆的展品被游客和当地人讽刺为“侮辱级”,意思是这些展品的品质和等级,低到侮辱了加里宁格勒“琥珀之都”的名号,直到克里姆林宫捐出部分藏品后才有了一点人气,就一点,因为我去的那天,只有我一个游客。
最有意思的反倒是“立陶宛城墙”之一的“王储兵营”,兵营建造于1843年的普鲁士王国,1866年被划归“德意志联邦”后改为屯兵所用。
实际上,兵营也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因传言地下有通道连接立陶宛而躲过苏联与盟军的轰炸。但苏联在战后并未找到秘密通道和藏宝室,反倒在“立陶宛城墙”的其他主体下找到了数十条秘密地道。
所谓的“立陶宛墙”并不是建在加里宁格勒与立陶宛边界上,而是17世纪瑞典与波兰爆发战争后,普鲁士王国担心波兰与立陶宛联手入侵,因此在柯尼斯堡城郊修筑防御工事。
按照目前的勘测,这堵环城墙长约15公里,由26座堡垒、8座炮台和8座城门组成。然而,没过多久就研发并大量投入使用的线膛炮,让这堵耗费巨资修建的防御工事沦为鸡肋,为避免在热武器战争中灭国,普鲁士人只能在城墙下面修筑了大量地道。
这些地道四通八达相互连接,可从城内数百个入口抵达城外30多处出口,最远的一个直达立陶宛境内,长约210公里(据说二战后就被立陶宛炸塌了)。
市区内公开的有11个入口,主要集中在“国王之门”、胜利广场、格罗尔曼和罗斯加腾堡附近。原本想下地道看看,结果向导却建议去城郊找“秘密入口”,也就是早已发现,但至今都没有维护的入口。
可是,我们到了向导所说的“秘密入口”才发现已经被堵上了,在附近转悠了一圈发现很多已经垮塌的城墙,向导说:这些豁口都是人为的,主要集中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一战时,德国将两千多名犹太人和波兰人关在城墙脚下的临时集中营里,通过扒墙砖的方式,大概逃走500多人。二战时苏联全城统计德国居民,被吓坏的德国人还以为结局会像当初的犹太人(事后证明苏联没有为难他们,只是驱逐回德国),所以也通过扒墙的方式逃出加里宁格勒。
(下一站是加里宁格勒最独特的沙丘半岛,因形似鸟嘴而得名“沙嘴”,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跳舞森林”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