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纪实小说百科全书(纪实小说百科百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纪实小说百科全书(纪实小说百科百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纪实小说百科全书(纪实小说百科百度)

沧州铁狮子

谨以此书

献给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祖辈和父辈以及我深深眷恋的亲人们!

第三章

二儿一岁啦(3)

旧的一年马上过去,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来年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庄户人们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不知道小日本还会出什么幺蛾子(意为:坏主意)!

日本鬼子进驻沧州已经4个多月啦!虽说,鬼子还没有到村里大范围扫荡抓人,杀人放火,但征粮筹工已经让人苦不堪言啦!

过了节,马上就要开春,天气暖和啦!听说鬼子要修沧州到石门的公路,很多年轻壮实的棒劳力都要派劳工,被拉到工地修筑公路。

来年的麦收、秋后,仍要给日本鬼子交粮食,这一家子还怎么生活?!每家每户人家都躲在炕上,守夜也罢,睡不着也罢,都保持沉默着……

杨大发夫妇半躺在土炕上,大发半搂着柱儿,杨郑氏把脸贴着她的二儿子,土炕热热乎乎的,此刻他们辗转难眠……

这小半年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块压在心口上的石头,让这些庄户人喘不过气来。是呀!这叫什么世道,自打小日本攻打下沧州城,人们的生活是每况愈下。

年轻的小伙儿把自己弄得黑不溜秋的,穿得更破烂,打扮成一个小老头的样子,省得不知哪天让鬼子抓去当劳工,修路、修据点、建炮楼。

谁家大姑娘,小媳妇,也不敢穿颜色艳一点的衣服,只要出村,就顺便用锅底灰,往脸上一抹,身上一抹,怎么丑、怎么邋遢,就怎么装扮,小鬼子这群没有一点人性的畜生,是不得不防的。三天两头给村里派指标,征粮,一下子就按照“一亩一斗”的交法。

村里也是怕招惹鬼子,每次都顺从地交了。有时各据点的鬼子也会以搜查八路的由头,突然下村搜查,逮着什么,就拿什么、抢什么,搅得鸡犬不宁。

现在家家户户都把仅有的粮食找地窖、山墙秘密的地方藏起来,生怕被小鬼子进村扫荡给抢走了,这是一家人的过命的吃食。

村边最远处泛起鱼肚白,守了一夜的太阳睁开惺忪的睡眼,伸着倦怠的懒腰,从漫长的黑夜姗姗而来……

天亮了。

旧历与新年在这充满惆怅,充满无奈,充满希冀的夜晚悄无声息交替着,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庄户人在这纠结挣扎无奈的情绪中又增了一岁。

谁也不知道,新年带来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成好的福分,还是兵荒马乱有今儿,没明儿灾难年的祸患。

庄户人也有最调侃的话“爱咋咋招,大不了一个死呗!”人们也没有像往年那样,挨家挨户地拜年磕头。

过了年,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按以往村子里惯例,从正月十三到十六的白天,村里爱玩意的高跷会,人们绑上木腿子,勾上脸,穿上戏衣,踩起高跷;大姑娘小媳妇也扮上 扭起秧歌;到了晚上,会在村子最主要的路口,十字街口集中放烟花、爆竹。

很多家大人也会给年幼的娃们,糊些纸灯笼,夜里点燃灯里的煤油罐儿,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挑着灯,跟着放烟火的队伍,一路疯跑着、欢呼着跑遍整个村子,这个时候是他们最风光,最开心,最无拘无束的快乐时光。

大人们也早早吃完晚饭出得家门,拉儿牵女的跟着放花的队伍,一路欣喜走来。大姑娘小媳妇也会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上,也会搽点粉脂什么的,三三两两地挤到最高处聚集,这也是她们的聚会。

这时整个村子的人,随着放花队伍从村子西头,流动到东头,仿佛汇成一条欢快的河流……

此时的天空中弥漫着烟花爆竹特有的硝烟味道。这也有个说道叫“溜百病”,祈福一家老小一年健健康康的。

今年十五,村子里冷冷清清的。

天一擦黑儿,庄户人就早早地关了门,把煤油灯也调到很小的光亮,在自己家猫着,谁也不敢弄出大的动静,生怕把什么鬼怪招来似的。尽管月亮是那样皎洁清亮,没有丝毫吝惜地辐照着这个安静的小村庄。

二儿这几天也没有出大门,只是每天晌午天暖和时,杨郑氏让柱儿拉着他在屋门口坐会儿。

不出正月,年还算没有过完。杨大发没有出去找些临时活计。只是在他的枣红马没有草料吃的时候,和婆娘弄些干草用铡刀铡了,给它做吃食,枣红马在他眼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婆娘的身体不算太好,尽管面色倒也红润,但气力尚虚弱。

又过了10天,到了正月二十五,按风俗是“打囤”,也是“填仓节”。

咱中国是一个拥有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大国,对于传统节日特别关注的。

沧州铁狮子

作者简介

鲁杨於沧州老家老屋

鲁杨,自幼酷爱文学写作,在军地文学媒体发表小说、散文、新闻等作品近400篇。目前受邀创作完成长篇小说《记得咱的家》。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更多纪实小说百科全书(纪实小说百科百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