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手抄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手抄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手抄报)

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四个主要的: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

l.仁爱孝悌

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仁德成了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从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仁”列为众德之首。

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人有爱心,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开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并把它推广开来,淡化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等级色彩,而融进了较为浓厚的平等意识。发展到后来,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明确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家庭是一切社会组织的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儒家所倡导的"孝梯”之道。

《论语学而》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爱的基础。

君子就是要树立这个基础,基础树立了,大道也就会随之产生。

《论语学而》还说对近亲有孝梯之心,才能进而泛爱众人,这就是由内而外的仁爱之心。

孟子认为,子女对父兄的敬爱之情是出于天生的善性,对这种善性要发扬光大,由己及人,只要将对亲人的仁爱之心加以推广,就可以达到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所以,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护万物,这是儒家推广仁爱之心的典型步骤。

墨家也提倡仁爱,但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提倡的是一种不分远近先后的"兼爱"。

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中》)。

尽管儒墨两家的仁爱思想不尽相同,但在“仁者爱人”这一根本观点上是相一致的。

2.重义轻利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

如刘宗周《人谱类记》就说:“学莫先于义利之辨。”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行而宜之谓之义。" (韩愈《原道》)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千集注》卷一)

综合这几种解释可以看出,义的基本含义是应该、合宜,具体所指是行为要合宜,

要说应该说的话,要做应该做的事。

显然,义是一种行为原则,这种原则表现在内心是对欲望的控制,表现在外部是对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

孟子则更强调“义”的外部作用,认为“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义是衡量人的各种外部表现的价值尺度,仁则是判断人们有无爱心的道德标准;仁主内,义主外,仁、义相互结合,才是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完美表现。

董仲舒对仁、义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认为,义与仁是不同的道德规范,仁重在对他人,义重在对自我。

他说,义是适宜于匡正自己思想行为的道德规范,它着重于对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解释,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

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利”就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 “利”合于义则取之, 违于义则去之。“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所以, “见利”必须“思义”。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只要是不义之利,无论大小,都不能取与。

先秦儒家还把义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荣与辱的重要标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淮南子·缪称训》)

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

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重义轻利的观念,

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明确辨析了义利对自身滋养的轻重之别: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

董仲舒承认义与利都是人所需要的,但义是用来滋养心灵的,而利是用来保养肉体的;

心灵比肉体更重要,所以义对人的滋养价值远远超过了利。

这种思想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便产生了天理人欲的大辩论。

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便是这种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

3.谦和礼让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

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

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

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的作用,把礼看做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

《左传》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荀子则把礼说成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认为“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 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荀子·礼论》)。

礼不仅是国家的基石,而且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

《礼记·冠义》把礼当做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论语·季氏》则说:“不学礼,无以立。”

《诗经》的话更是一针见 血:“人而无礼,胡不逍死?”

正因为礼对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当然,孔子所讲的礼,还不是纯道德意义上的礼,而是贵族阶级内部的秩序和等级关系。

到了战国末期,荀子强调"隆礼尊贤”,其中的礼就已经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了。

《荀子·修身》说:“礼者,所以正身也。“

我们今天所要继承的礼,不是作为维系某种社会等级制度的礼,而是作为一种美好道德品质的礼。

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

“让,礼之主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

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遇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

这正如《老子》所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 也已成为广为传诵的至理名言。

谦让其次表现为对人的恭敬,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是促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方面。

《左传·僖公十一年》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可见,对人恭敬,是礼仪得以实施的关键。

谦让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

谦让的结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而“和“正是儒家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

由礼让而达到人世间的和谐安定,反映了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的巨大社会作用。

4.真诚有信

“诚”有多种含义,但其核心意义是真实而不虚妄。

诚是作用于人的内心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能够保守内心的本真,真实表露自己的心声,丝毫不加任何的掩饰,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只有首先不欺骗自己,达到内心的真诚,才不至于去欺骗别人。诚的最高境界是“真"。

《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千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是道家表示自然本体的重要范畴,特指那种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本真。

人的精诚发展到极致,就可以达到本真的状态。

本真存于内心,神态显露于外,这种内与外的高度统一,是最为可贵的。

与诚密切相关的是“信”。

“信”也有真实的意思,

如《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其中的“信”就是指的言语真实。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一是信任。

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有自己讲信用,别人才会信任你。

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

张载说:“诚故信。”(《张载集·正蒙·天道》)

陆九渊也说:“诚实无伪,斯可谓之忠信矣。”

信与诚相比,一个重在外部的言行,一个重在内心的态度,这就好比仁与义的关系一样。

孔子非常重视信的作用,并把它与仁、义相提并论。

《论语·学而》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意思是说,信接近于义,所说的话就可以兑现。

孔子把信当做重要的交友原则,要求与朋友交往应该“言而有”(《论语学而》)。

他时刻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孔子还把信当做治国理民的必备条件,在“食”、“兵”和 “信”三者当中,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个,首先要去掉“兵”,其次去掉“食”,惟独“信”是不能去掉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如果为政者不讲信用,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也就难以生存。

因而,孔子感叹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孟子也十分重视信,并把“朋友有信”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理想。

董仲舒则把信列为“五常”之一,与仁义礼智相并列。

更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手抄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