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把希区柯克誉为悬疑电影界神一般的导演绝对不会言过其实,在希胖导演生涯的五十多部长片作品中,大半都与“犯罪”,“悬疑”题材相关,而其最黄金时代的几部作品,通过精妙设计的剧情完成对观众情绪的完美操控,使得其拍摄的电影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我从19年上半年开始慢慢补全希区柯克电影,到20年9月为止,陆续补齐希区柯克生涯中53部由其担任导演的长片电影,从现存最早的一部《欢乐园》,到晚年最后一部电影《大巧局》;从其早年钟情的三角恋狗血题材的《香槟》,到其黄金时期深刻探讨内心世界的《爱德华大夫》;从其早期的喜剧题材《农家妇》,一直到他盛年重拾喜剧元素的《怪尸案》;从其“错误的人”理论第一次完美应用的《三十九级台阶》,到希胖另一个钟爱的“汽车上的炸弹”理论浓墨重彩的《阴谋破坏》;从其少有的对灾难题材涉足的《群鸟》,到爆米花味十足的《西北偏北》,从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惊魂记》,到他早年非常冷僻的关于爱尔兰独立运动题材的《朱诺和孔雀》,本文将通过希区柯克的53+1部作品带你遍历大师的一生。
(希区柯克1926年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山鹰》,据称其胶卷已经遗失,因而无法得见。1930年的《爱尔斯特的呼声》,希区柯克只是四位导演之一,而且这部电影就像是个美国版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个人就没有把它算入希胖导演的长片之中。其1960年的《街角事件》,因其在80年代只有60分钟的时长加上电视电影的属性,本文亦不将其算作长片电影。其余很多希区柯克拍摄的系列短片也同样不收录入本文之中,敬请谅解。)
若有所遗漏,欢迎补充,如果和我见解不同,也欢迎讨论。
0.《白影》(1924)
评分:7.0
《白影》准确地说并不能算是希区柯克的导演作品,因为他在本片中只是副导演和编剧,但是既然是编剧,那么其中的一些情节也可以看作有一些希区柯克早年的印记,比如多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的复杂关系,比如背叛与原谅等等。
很可惜的是,本片后半段已经遗失,只存前面四十多分钟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只有文字描述,不过依然看得出是一部百转千回的爱情作品,比希区柯克早年的很多作品的剧情还都要更扎实一些。
1.《欢乐园》(1925)
评分:7.2
《欢乐园》是希区柯克作为导演最早的一部完整作品,电影全面展现了希区柯克早期的风格和其钟爱的题材,比如角色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虽然会显得比较狗血),还有人物时运的变迁对于角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堕落),一场复杂的三角恋(或是四角恋)中,极致的善良与邪恶被 *** 裸地展现,欢乐园里潜藏的不止是欢乐,还有被欢乐掩埋的罪恶。
2.《房客》(1927)
评分:8.3
这部电影算是希区柯克第一次融入大家所熟悉的“悬疑”,“惊悚”等元素,虽然在此之后希区柯克依旧钟情于三角恋故事很久,不过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依旧能发现其优秀的气氛营造和多处表现主义镜头。
一个奇怪房客的入住让房东感到了不安,对于他身份的猜疑构成了本片的主要线索,但是最后,电影的落脚依旧是爱情。
PS:男主真的是太帅气了!
3.《拳击场》(1927)
评分:6.9
拳击场依旧聚焦于希区柯克早年钟爱的三角恋题材,女性变心,在两个拳击手之间来回摇摆,使得两位拳击手最后走上擂台,开始了殊死一搏。不得不说,女主最后的洗白实在是太太太太狗血了。
片名其实很有意思,《The Ring》一方面指代拳击场,另一方面也是男主送给女主的臂环(the ring),而女主对于臂环的态度也暗示了她的变心。同时这部电影中希区柯克应该受到了印象派电影的一些影响,通过摄像机机位的运动来精准描摹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这也是希区柯克日后最为人称道的特点之一。
4.《下坡路》(1927)
评分:5.8
1927年《房客》帅气无双的男主,在这一次扮演了一个因为情感问题而离家出走的青年,他漂泊在外地,人生境遇或喜或悲,但终究逐渐向下的故事。
整个故事没有什么好说的,比较无聊,味同嚼蜡,最后三分之一稍有起色,男主重病在船舱里的闪回镜头将那种悲怆的感受传达给了观众,虽然如此,还是无法掩饰全片剧情的薄弱,而且这一部中同样有希区柯克喜欢的三角恋,变心等元素。
5.《农家妇》(1928)
评分:6.3
不同于库布里克出道后很快即颠峰的状态,希区柯克早期在自己风格的探索上还是摸索了相当长的一路时间,并且在各个题材上都进行了探索,比如《农家妇》应该就是希区柯克第一次对于“喜剧”题材的尝试,当然这一部不如后面的一些作品成功,在很多地方也不尽成熟。
农场主转了一圈发现还是自己的女仆最好,《拳击场》中风流的女主这次演了一个老老实实的女仆,而农夫相亲遇到各种浓妆艳抹的贵妇还有那个刻意设置的滑稽的马夫形象都为全片的喜剧效果增色不少。
6.《水性杨花》(1928)
评分:6.5
几乎从这个片名就看得出,这似乎又回归到了希区柯克早期钟情的女性变心题材,但是本片其实并不如此,女主虽然确乎换了很多任男朋友(或是老公),但是女性角色在本片中却是弱势的,她人生际遇的起伏才是本片的重点。
希区柯克提到里面有一段求婚戏非常好,我们现在来看也很有趣,因为是默片,所以我们并不知道确切说了什么,而且镜头也没有给到男主或是女主,而是给了中间的接线员,通过接线员的动作还有表情,我们能理解到求婚这一事件的发生,这大概是只有默片才能拥有的纯粹的镜头表现力。
7.《香槟》(1928)
评分:6.1
希区柯克早年又一部狗血的电影,走的是喜剧的风格,一个叫做贝蒂的富翁家的千金,打算嫁给一个身无分文的男孩,于是她离家出走跑到法国和男朋友借着父亲的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不满的父亲中止了对于这对小情侣的资助,他们的生活重新进入困顿。
这部电影只能说是非常一般吧。
8.《孟克斯人》(1929)
评分:6.6
首先我要来批评一下这个不知所云的标题翻译,《The ManXman》被翻译成《孟克斯人》显然是这个译者没有看过电影或是对于英国地理不了解,影片发生在英国的曼恩岛或是称为马恩岛(Isle of Man),影片开头也是曼恩岛的标志,而这部电影讲述的又是这个岛上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的希式早期三角恋剧情,所以这个翻译应该是《曼恩岛上的男人》或者引申一点,可以叫做《男人之争》,而《孟克斯人》这种不了解细节就纯粹音译的名字,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回到电影,像我上面所说,还是三角恋的故事,渔夫出海打鱼,把女友托付给好友,但是有消息说渔夫丧生,所以好友就顺水推舟和渔夫的女友谈起了恋爱,没成想渔夫最后还回来了,于是一出好戏又在希胖的电影中被展现出来。
9.《讹诈》(1929)
评分:7.7
这部《讹诈》作为希区柯克最早的一部有声电影,声音的运用竟然没有生涩之感,反而显得非常成熟。而开头十几分钟其实都没有配音,在这最后的默片之中,希区柯克依旧运用精妙的表现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动作和镜头的拆解流畅地交代了故事的发展。
这部电影希区柯克终于将电影的重心从爱情转移到谋杀后的悬疑之上,女主在杀完人之后的精神恍惚,各种表现主义手法,还有里面间杂的幽默元素,讽刺元素,包括 *** 片段优秀的蒙太奇手法,都让本片的观感比较优秀,可以看作是希区柯克继《房客》之后的一个小颠峰了。
10.《朱诺和孔雀》(1929)
评分:5.0
这是一部以爱尔兰独立运动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在爱尔兰的一家人的生活境遇逐渐下沉的故事,虽然获得了一笔财富,但是好吃懒做让这笔小钱也无法拯救这个家庭的下行。
剧情大致如此,不过看起来非常无聊,可能算是希区柯克电影中最差的那一档次了。
11.《谋杀》(1930)
评分:6.9
一个女孩被认为有罪,但是陪审员中还有一个人相信女孩的无辜,并开始了他的调查。
这部电影陪审员的片段,很难不让人想到《十二怒汉》的桥段,在所有的压力之下,只有一个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当然本片的重心并不在庭审,而是在男主调查的故事之上,本片算是希区柯克从三角恋题材逐步走向犯罪题材的一部作品,整个流程还算比较流畅好看,但是因为其想当然的顺利,所以也不能细想。
12.《玛丽》(1931)
评分:6.8
1931年的《玛丽》,其实是希区柯克前一年作品《谋杀》的德语版,并不只是语言换成了德语,而是重新拍摄了一个版本,但是两个版本十分相近,镜头都几乎是相同的,这有点像环球黑暗宇宙1931年拍摄了英语版和西班牙版本的两部《德古拉》一样。
13.《面子游戏》(1931)
评分:7.3
两个世仇的家族,因为一点小事而开始了剧烈的撕逼战争,两方撕破脸皮的攻伐,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翻出对方不堪的往事,于是这场争端因为两个家庭的互揭老底而无法收场。
这部作品虽然并不是犯罪题材,但是希区柯克在这部电影中很好地探讨了人心,结尾也很有意思。
14.《奇怪的富翁》(1931)
评分:6.2
一对年轻夫妇获得天降横财,于是踏上了游轮之旅,没想到在游轮上女方遇见了另一个倾心的对象,而男方,竟然也遇到了一个美丽无方的女子,最后两人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继而游轮沉没,两人被中国帆船搭救,绕了一圈,唯一留在对方身边的还是彼此。
作为又一部关于背叛和四角恋的电影,我必须要说这种完满的大结局实在显得希区柯克对于不忠太过宽容了,而且很有趣的就是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在那个二战还没开始的年代,中国形象在海外果真是差得一塌糊涂。
15.《十七号》(1932)
评分:6.4
这部片子前半程发生在一栋房子之内,随着人物的不断进入而逐渐使剧情明晰,继而伴随着扭打,人物进入了户外的空间,火车上缠斗和汽车追逐的桥段都营造了比较好的紧张气氛,只可惜总体而言剧情还是过于粗糙。
16.《维也纳的华尔兹》(1934)
评分:6.3
又到了希区柯克喜闻乐见的出轨题材,当然这一部融入了一些音乐和喜剧元素,男主不甘于平凡的心,女友的争风吃醋,都在最后一首蓝色多瑙河中被完美解决,但是要我说的话,这个女友并不值得去爱。
17.《擒凶记》(1934)
评分:6.7
有人说希区柯克所惯用的“错误的人”的结构最早起源于1935年的《三十九级台阶》,其实在前一年的1934版本的《擒凶记》中,这种误打误撞闯入一个犯罪事件的人物(在本片是一对情侣)就已经悄然成型,不小心听到了间谍临死前的秘密,然后孩子被绑架,陷入了想要救出孩子又因为威胁不能与警方合作的两难境地。
但可惜的是本片在剧情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粗糙,不过希区柯克在1956年又翻拍了一个《擒凶记》的版本,效果就要好上一些。
18.《三十九级台阶》(1935)
评分:8.8
音乐厅的枪击案后,一个陌生的女性闯入了男主的家并在转日被杀,而为了洗脱嫌疑并阻止所谓的“三十九级台阶”组织,男主不得不踏上一场惊险的亡命旅程。
这一部作品是希区柯克前中期的颠峰,其中故事的悬疑性,追逐的紧张感,有趣的老夫妇,口嫌体正直的女主,火车上的邂逅等等元素都已经非常纯熟,不得不说希区柯克是钢铁直男一枚,但是拍出来的效果也是异常有趣好看。
下面的配图是男女主被手铐铐在一起的一段场景,在这个限制之下两人要骗过房东,还要吃东西,晾衣服,自然而然就营造出了绝妙的喜剧效果。
19.《间谍》(1936)
评分:6.5
一名小说家在一战期间帮助英国特工局去往瑞士追寻一位德国间谍,但事情却随着错误的情报而变得棘手起来。
同样也是希区柯克在摸索悬疑,惊悚题材作品的一部转型之作,同样有着后期风格的一点味道,但是无论在剧情还是转折上都有些生疏,最后一分钟的剧情杀更是让人无语。
20.《阴谋破坏》(1936)
评分:6.9
本片讲述了一个受到要挟在伦敦进行破坏活动的影院老板。
虽然本片从整体的剧情上并不亮眼,但是希区柯克在某几段剧情中展现了很优秀的对于观众情绪的操控(这种对于观众情绪的调动与操控在希区柯克的黄金期非常常见,也就是希区柯克所说的“炸弹爆炸不可怕,让观众知道这个炸弹即将爆炸才最能调动人心”),小男孩运送炸弹那一段,随着时间的临近和小男孩并不知情的拖沓,观众的心情则也随着期限的临近而越发紧张起来,以至于我都想破口大骂那个没有丝毫时间意识的小男孩了。
21.《年轻姑娘》(1937)
评分:6.7
错误的人这一概念再一次出现在希区柯克的作品之中,被错认为凶手的男主一路逃脱还一路遇见了警局长官的女儿并与其一同寻找线索洗脱嫌疑。
电影已经有了希区柯克黄金时期的元素和味道了,但是整体剧本还是偏弱,结局也太过迅疾轻易地就洗脱了嫌疑,未免让前面的一番努力显得有点不值。
22.《贵妇失踪记》(1938)
评分:8.2
一个夜里神秘被害的乐手,一个火车上神秘失踪的妇人,在所有人都确信老妇并不存在的时候,女主对于妇人的回忆究竟是自己的幻觉,还是这辆火车上掩藏了更大的阴谋?
希区柯克这一次终于把火车作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在狭窄空间之中的打斗,密谋,攻守,藏匿显然都有更加动荡的观感,虽然因为年代问题所以其中的枪战戏现在看来有些假,不过依旧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剧本。
顺带一提,男主长得有点像小指头,但是长得像小指头也不能大半夜在别人家楼上蹦迪。
23.《牙买加旅店》(1939)
评分:6.2
很平庸的一部作品,女主来到自己的亲戚家借住,没想到这家立在荒野的旅馆,竟然是海盗的老窝,而居住在宅邸的富人,竟然是海盗的帮凶。
总体而言剧情平平,角色的智商似乎也没有上线,当然女主的颜值还是值得一吹的。
24.《蝴蝶梦》(1940)
评分:7.9
希区柯克进军好莱坞的首部作品,改编自同名小说。
主要讲的就是一个漂亮的姑娘被一位刚刚失去妻子的有钱人看上,但是在那个大庄园的生活中,却总是能感受到他前妻不断遗存的影响。事实上,本片确实试图仅仅通过语言的描述和所有人的态度为我们展现一位这样的“女主人”的形象,而更有趣的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未曾出现过的“女主人”竟然像一个真实的角色一样有了人物和性格的发展。
当然,希区柯克在本片中依旧比较慢热,前半段比较老套,但是最后的部分还是比较精彩的。
25.《海外特派员》(1940)
评分:6.4
作为一部二战时期渲染抗战意识的作品,本片在意识形态上无疑会让观者略有不满,尤其是结尾舔美帝的嘴脸。
当然在作为战地记者的主角前往欧洲被卷入一系列阴谋的过程之中,不乏一些悬疑设置的亮点,结尾的坠机部分也很精彩,就是女主奇异的恋爱脑实在无法理解。
26.《史密斯夫妇》(1941)
评分:6.6
是的,这个和05年版本的《史密斯夫妇》叫同一个名字,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里面描述了一对夫妻因为一项政策的改变而情感突生波澜,这样的打情骂俏的婚姻喜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挺真实的。很多人说这并不是希区柯克的风格,其实这不过是早期希区柯克三角恋剧情的延续罢了。
27.《深闺疑云》(1941)
评分:7.7
这部作品很有意思,没有那么多的犯罪或是追逐,只要告诉一个人一点简单的事实,配合上一些巧合,人心的猜疑就能脑补出一场大戏,至于男主最后是否依旧在说谎,我们亦不得而知。
这电影其实就有点像变体的“错误的人”,只不过这次剧情在引导着观众去错认一个好人。
28.《海角擒凶》(1942)
评分:7.3
还算是可以的希区柯克式电影,节奏紧凑,男主被冤+遇见女主+追击真凶这些剧情一气呵成,当然希区柯克在情感上依旧差些火候,女主对于男主态度的转变仍然有些唐突。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几处很漂亮的镜头和设计,包括开头火焰所生成的烟气还有快结尾时幕布上枪击出的烟火。当然那段自由女神像上的追击也蛮有趣的。
29.《辣手摧花》(1943)
评分:7.3
作为希区柯克非常中意的一部电影,实际观感倒是没有那么好,主要描述了一个从城里来的,被女主敬仰的叔叔,却慢慢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
剧情其实还是有点意思,可惜女主对于叔叔态度的转折实在有些太突兀,前面还爱得死去活来,瞬间就开始背叛叔叔的信任,对于女性角色刻画的失当算是希区柯克的老毛病了。
30.《怒海孤舟》(1944)
评分:8.3
希区柯克电影中风格很独特的一部,故事全程都发生在一艘救生艇之上,海难之后活下来的八个人,复杂的情感关系,对于食物,水,金钱以及物质的追求,战争中不同阵营之间的信任与猜疑,都让这部电影有着独到的魅力与深度。
当然最妙的便是希区柯克的客串,为了能在单场景限定人数的电影中出现,希区柯克可是拼上了老命。
31.《爱德华大夫》(1945)
评分:7.6
本片以梦和心理创伤为切入点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一场谋杀案和涉案人员内心隐疾的故事,本来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由英格丽·褒曼饰演的陷入爱河的心理医生,仿佛看过剧本一般地坚信男主无辜,这般行为无疑让心理学分析的片段变得不可信起来。
当然,影片中最佳的便是那段对于梦境的描述,就像是《迷魂记》中那一段惊艳的噩梦一般,《爱德华大夫》里超现实感的梦境同样陆离怪异且风韵迷人。
32.《美人计》(1946)
评分:6.8
这部作品相比起悬疑犯罪的噱头,其实更多是加里·格兰特和褒曼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褒曼被派去执行美人计的卧底计划后,和男主天各一方无法缠绵的怨念还有男主对于委派她 *** 反派的醋意都跃然画面之中。
当然,剧情中惊险紧张的成分就削弱了很多,人物也略微扁平,没什么趣味。
33.《凄艳断肠花》(1947)
评分:7.3
影片讲述了身为男主的律师在为一位美艳的夫人辩护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在抛弃自己的妻子之后,为了能为这位夫人脱罪,他甚至不惜去陷害他觉得有嫌疑的男仆。
本片的庭审占比非常之重,但是却让本片饶有魅力,毕竟最值得玩味的倒不是案子本身,而是这个案子给牵涉于此的人们的内心,和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34.《夺魂索》(1948)
评分:8.3
希区柯克第一部彩 *** ,也是相当独特的一部大规模运用长镜头的一个室内悬疑题材的片子,这次希区柯克依旧布下了一颗观众知道在哪里的一颗炸弹,于是宴会厅中的觥筹交错间,每个靠近那颗炸弹的人都会令观众感到忧心忡忡。
当然除去剧情的悬疑性之外,长镜头的调度间对于整个房间格局的掌控,室内外布景的转化也非常精妙,最后通过空镜头与叙述完成了一次“对过去谋杀案的想象”的手法也值得称道。
35.《风流夜合花》(1949)
评分:6.7
这一部是希区柯克少有的对于技术极端重视的一部电影,全片贯穿着诸多调度力非凡的长镜头,不仅是在景别之间流畅切换,更在人物中游走自如。
当然,论及故事的话,就是希区柯克早期最喜欢的三角恋的故事,希区柯克用了最华丽无克制的镜头拍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想来会很开心,但是那个亲手给自己戴上绿帽子的男人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36.《欲海惊魂》(1950)
评分:8.0
很有趣的一部电影,一场并不明晰的案件之后,为了能洗清自己心爱之人的嫌疑,女主伊芙扮作不同身份,周旋于事件的各个漩涡之中,狂热的爱恋,逐渐迷蒙了她的双眼,直到最后南瓜车里的对视,让她看清了一切。
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作为女反派的马琳·黛德丽,一颦一簇之间,华贵而险恶的特征便跃然镜头之中。而女主的父母承担了希区柯克电影中“和善&有趣夫妇”的形象,也为本片增加了不少乐趣。
37.《火车怪客》(1951)
评分:8.3
希区柯克的很多电影都是非常慢热的,哪怕谋杀发生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但是在精彩的谋杀镜头之后,影片却一直在缓慢累积着观众对于结局的期待,就像本片一样,在男主身陷囹圄后一直摇摆在真相和自保之间,而布鲁诺的层层逼近又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不确定的因素。
于是,在球场与下水沟的平行蒙太奇后,两个人相会在了游乐场中无法停止的旋转木马上,摇晃的世界,嬉笑的儿童,马蹄的迫近,两个人的争斗也因而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戏剧张力。
38.《忏情记》(1953)
评分:7.6
一个神父在听到罪犯的忏悔之后,饱受内心煎熬,却也在坚守着自己神职的义务,而在他自己都成为犯罪嫌疑人之后,究竟是将真相讲出而免于刑罚抑或坚守信仰的本心,便成为了本片的着重之点。
希区柯克在本片中很少见地涉足了宗教的话题,也许因为文化语境不同,所以我们很难理解神父即便将被诬告身背罪恶也坚守信仰的决心,这也算是一种形式的“错误之人”的情景,而不同的是,主角自证清白其实很容易,但是信仰又让这种行为宛如登天之难。
39.《电话谋杀案》(1954)
评分:9.1
丈夫发现自己妻子和一个小说作家红杏出墙,于是准备一年之久后,开始了一场用电话杀人的“完美犯罪”。
高智商的对决,看得真的极致烧脑又畅快淋漓,精心密谋的犯罪因为纰漏失败后竟然能立刻营造出另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犯罪情景,而一无所知的侦探亦能在这般重重迷局之中找出那个被所有人忽视的细节,而几乎处于上帝视角的我们的心态,竟然被这些局中者反复玩弄,真是精彩的一场案件。
40.《后窗》(1954)
评分:8.7
一部全部剧情都发生在一间房子内的电影,却因为主角的窥视而让整个故事拓展到了街坊邻里,仿若从窗口看到的每个家庭都是一出单元剧一样。
当然主线便是窗子对面一户家庭可能发生的谋杀案,而有意思的是,所有来到男主家里的人也都开始痴迷上窥探对家的案情,然而在这种享受窥探所带来的信息量和操纵感后,却因为一次“反注视”而陷入危机。
当然,作为观众的我们,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更为疯狂的窥探者呢?
41.《捉贼记》(1955)
评分:6.8
格蕾丝·凯利是真的好看,但是剧情也真的是简单,一个金盆洗手的大盗发现有人用他的手法进行了盗窃,于是他一边要摆脱警察的追逐,另一面又要查清究竟是谁在模仿他。
虽然剧情看着还是有些意思,然而却很快沦为了男女主角之间互相勾搭的戏码,女主简单单纯的恋爱脑实在有些恼人,哪怕几分钟换一次衣服这样的时装秀也无法解释她的愚蠢。
42.《怪尸案》(1955)
评分:7.9
希区柯克对于喜剧题材非常有趣的一次尝试,一个尸体横亘在荒野之上,有些人路过熟视无睹,但有些人路过却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这个人,于是众说纷纭之下,这个尸体真正的死因反倒更加扑朔迷离。
只是可惜了这个叫哈里的尸体,也不知道究竟做了什么孽,人都死了还要被埋下去挖出来,埋下去挖出来。
43.《擒凶记》(1956)
评分:7.3
作为1934版《擒凶记》的翻拍,1956版本的本片无疑在很多方面都有提升,虽然故事的框架依然是夫妇获知间谍临死前的讯息,然后为了救出孩子做出种种努力的剧情,但是在剧本的完成度上改善良多,前三分之一的剧情从瑞士转换到了摩洛哥,找安布罗斯教堂的一波三折加上女主几个无奈等候的好友也塑造出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
比较精彩的一场戏就是后半段歌剧院的刺杀,虽然这个桥段在1934年版也有,但是1956年版本大大充实了这块的描述,完整地呈现了音乐会的篇章,也在不断进行的音乐会中将紧张的气氛逐步建立起来。
44.《伸冤记》(1956)
评分:8.3
个人很喜欢的一部希区柯克作品,如同片名,讲述了一个被冤枉之人的故事。全片前半部分节奏非常完美,你看着男主被合乎流程地一步步走入牢狱的过程,那种无力的绝望感刻画得真是无言却震撼。
后半程一雪冤屈的部分相较就差了一些,但是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个噱头,会让人在电影结束后依旧心有戚戚,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那么如若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又是否有机会自证清白呢?
45.《迷魂记》(1958)
评分:7.9
虽说《迷魂记》的名气在希区柯克作品中还是很大的,但是个人感觉稍微有些名不副实,前半段过于慢热的剧情并没有能激起我的兴趣,而后面的解密同样没能让我觉得出人意料。
当然整体来说电影还是比较漂亮的,男主梦魇那一段非常华丽,主观视角在电影后期的陡然一变也立刻将迷局揭晓,只可惜女主几乎宿命般的死亡让全片只得了了收场,甚至连那个一直在画胸罩的女二也没有什么后续,大概一辈子也只能单相思下去了。
46.《西北偏北》(1959)
评分:9.1
这部算是希区柯克在爆米花道路上最成功的一部电影了,同样错误的人的母题,带着那个时代的优雅与幽默,再加上中途的飞机追杀,结尾美国总统山上的搏斗,在那个时代而言。已然是绝顶的爆米花大片了。
顺带一提,男主和女主在火车上相遇那段真的是太过浪漫:
“这是一种示爱么?”
“我从不在饿的时候谈情说爱。”
“可是你已经吃过了。”
“但你还没有。”
47.《惊魂记》(1960)
评分:9.7
也难怪这部电影能成为希区柯克所有电影中最著名,也最受欢迎的一部,《惊魂记》的故事并不常规,以至于电影一半女主被杀的场景让大家讶异良久,这就是因为希区柯克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被偷走的钱”之上,观众们关注着四万美元的命运,却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导演刻意设置的陷阱之中。
当然本片对于观众的误导绝不止这一处,或者说,对于观众的误导成为了本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哪怕如今我们早就看过无数个精神分裂题材的电影,但这部开山之作依然能让我们在结局到来之前在内心存在多重猜测,在三拨人的三次旅店之行,每一次都衍生了新的场景并推进剧情的发展,但是每一次观众又会发现,真相不止于此。
甚至在结局前的十几秒里,女主推动那个骷髅头,我还在以为是老奶奶会转过身来,骷髅出现,突然冲进去来的人被另一个人制止着,我依旧以为是老奶奶要杀人而男主在阻止,继而假发落地,一切明了,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我内心的猜测就反转了多次,这种对于观众内心的拿捏是在是太过巧妙,让人瞠目结舌。
48.《群鸟》(1963)
评分:7.8
《群鸟》作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希区柯克对于灾难题材尝试的影片,在不少方面都做得很不错,不管是通过绿幕与实拍相结合的方式刻画鸟类的袭击,还是用多种手段展现鸟类的凶猛和人类的惊愕。但是毫无疑问的就是,女主的演技实在是太为拉跨,连她惊讶时的尖叫都很糟糕,也难怪在《凶线》之中,男主说一个好的尖叫声是非常难得的。
49.《艳贼》(1964)
评分:6.7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一位有着内心创伤的女盗贼和对她深感兴趣而选择跟随这位艳贼的男主之间的故事。
说是爱情故事吧,两人反反复复,似乎满口的承诺也只是信口雌黄;说是希区柯克对于心理的探索吧,感觉又完全浪费了这个题材。肖恩·康纳利的魅力完全胜过了女主,而女主内心创伤的回忆,明明是作为 *** 处解密的存在,相比之下却不痛不痒。
50.《冲破铁幕》(1966)
评分:6.6
这是一部希区柯克式的冷战题材电影,男主假装叛逃美国实际是为了窃取苏联机密公式,不得不说光是剧情这里就很让我反感,里面舔美国舔到没有尊严以至于偷东西似乎也成为正义的这种观点实在是无法接受。
当然,除去这点,电影在某些悬念之处还是做得很好的,尤其是乘坐长途巴士逃离的那一幕,经过检查点,碰到后面一班的巴士,越来越迫近的威胁等等元素,都让这一幕张力十足。
51.《谍魂》(1969)
评分:6.0
又是一部谍战背景的作品,希区柯克似乎总会在这样的题材上大失水准,尤其是在涉及政治形态的问题之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像在这一部中,提到支持美国就是良心的选择,不禁让现在的我们有些讶然,如果故事精彩倒还可以忽略这些,只可惜剧本本身也乏善可陈。
52.《狂凶记》(1972)
评分:8.3
希区柯克晚年的作品,比之谢幕作《大巧局》更为巧妙的剧情陈铺,我们以观众的视角,看希区柯克是如何将“错误之人”这个概念走到极端,前半程剧情中男主的一言一行,全部都成为了事发后能将他认罪的嫌疑与证据,而我们又因为知晓事情的真相而会对于身陷囹圄的角色感到不安。
同时,这部作品希区柯克再一次将幽默发扬光大,“幽默夫妇”的角色设置成警探和其老婆,而老婆的黑暗料理,几乎喧宾夺主让观众忘记了伦敦街头的凶杀
53.《大巧局》(1976)
评分:7.2
这部电影是希区柯克最后一部长篇电影,讲述了灵媒骗子女人和其丈夫误打误撞调查出一桩杀人案件的故事,虽然剧情冲突还是比较激烈,放在希区柯克的作品中则显得非常四平八稳,哪怕最为 *** 的车子失控的桥段之中,也因为一眼假的绿幕而让这种惊险程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