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钱(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钱(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钱(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西方国家力挺以色列,愤怒的中东产油大国联合起来宣布石油禁运。

石油禁运导致油价短时间内暴涨400%,直接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石油危机让美国当年GDP下降4.7%,欧洲下降3%,日本更大降7%

因为缺油,美国一度推出了汽油配给票,民众只有凭票才能买汽油。

那是一个全世界都萧条的年代,包括当时的中国台湾

一场大危机加速台湾改变

经济萧条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物价大涨,大宗商品就不说了,小到连肥皂、味精、毛巾、塑料玩具,全都跟着大涨,民众叫苦连连。

1973年,全台物价平均涨幅超过37%,这个物价涨幅不控制,政权将危。

当时老蒋还活着,但身体状况很差,常年在阳明山养病,于是解决危机的任务基本交给儿子蒋经国。

蒋经国是个务实的进步派,不像他爹整天抱着反攻大陆的不切实际的痴梦。

蒋经国认为,台湾当先自强,能不能重回大陆,也是自强之后的事。

他找来当时的“经济部长”孙运璿,一起解决物价大涨危机。

蒋经国与孙运璿

两人推出多项稳物价政策:

1,减少各级 *** 支出,官员公务员一律过苦日子

2,一年内所有水电煤等公用事业禁止涨价

3,进口的小麦、黄豆等粮食, *** 设置指导价卖给民众,如果进口商亏损,由 *** 补贴损失。

4,限制民生必需品出口,必须品全部留在台湾供民众购买。

5,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散播谣言,盲目抢购等行为,发现一个抓一个。

6,开展全民节约运动,用妇女会将妇女和孩子组织起来,传扬勤俭美德

在过苦日子的号召下,蒋经国与餐厅服务员一起吃一样的饭

但光靠节约和过苦日子不是长久之计,老百姓跟着你不是为了跟你过苦日子的。

开源方能节流,靠从牙缝里省钱,一两天可以,那一两年呢?

所以另一方面,必须要推出强而有力的经济 *** 计划

于是蒋经国和手下团队构画了中国台湾“十大建设”,通过这十大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同时带动产业升级,最终达到经济腾飞的目的

这十大建设是:

1,中正国际机场

2,台中港

3,苏澳港

4,中山高速公路

5,铁路电气化

6,北回铁路

7,大炼钢厂

8,国际造船公司

9,石油化学厂

10,核能发电厂

这“十大建设”对台湾当时的影响极大

1974年,台湾经济成长1%,工业成长负4.5%,通货膨胀48%

短短两年后

1976年,台湾经济成长13.86%,工业成长25%,通货膨胀2.5%

现在我们一谈台湾的“十大建设”有多厉害多厉害,但其实十大建设的本质,是带有鲜明“计划经济”特色的

中国大陆也一直是以“五年计划”挂帅,我们常听的第X个五年计划,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一五,十二五,也同样是大陆经济腾飞的重要计划。

当年台湾搞“十大建设”,本质上和大陆的“X五计划”没有区别,都是计划经济内核,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 指导经济前进方向,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由资本家主导。

而那个年代台湾地区除了搞“十大建设”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改变了今天台湾的状况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十大建设”,公路、铁路、机场、化工厂、造船厂,这还是“铁公基”那套

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应该搞,但它并不属于未来,30年后,40年后的新科技,新技术,才是更应该投资的未来。

1974年1月,蒋经国一直在思考台湾如何自强,他把孙运璿找到办公室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当时在场的还有蒋经国的行政秘书长“费骅”

蒋经国对孙运璿和费骅讲出心里想法,就是我们现在搞的“十大建设”,都是重化工业的东西,也都是基础建设的东西,那我们有没有可能搞点新的东西,未来的东西。

可孙运璿与费骅,一个搞经济的,一个搞行政的,也不是新科技的专家,一时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的新科技”到底是什么。

于是费骅说,我有好几个私交甚好的朋友,我们都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这问题我回去可以找他们商量商量。

于是费骅找到他的老同学“方贤齐”,两人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但经过一番讨论后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跟着方贤齐说,我们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我相信有个人一定知道

费骅问他是谁?

方贤齐说:“那人也是我们上海交大的校友,叫潘文渊,现在在美国RCA,当研究室主任”

RCA,是美国无线电公司,是那个年代美国电子产品的重要企业,曾经垄断了美国无线电工业和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在1970年代,能在美国著名的RCA当研究室主任,不光薪水丰厚,更能接触当时科技的最前沿

“费骅”推荐“方贤齐”,方贤齐又推荐“潘文渊”,这几个人都属于上海交大校友

可在电话里讲不清楚这么重要的事,于是潘文渊决定回台详谈

豆浆店里决定台湾未来

1974年2月7日,早上七点

“经济部长”,孙运璿

“行政秘书长”,费骅

“电信总局局长”,方贤齐

“美国RCA研究室主任”,潘文渊

这几个人一大早就约在“小欣欣豆浆店”喝豆浆,顺便探讨台湾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方向

在豆浆店里潘文渊拿出在美国就制作好的“科技简报”,他很明白的告诉几位老校友,未来科技的大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子领域

谁能在电子领域执掌牛耳,谁就能拥有未来。

但是“电子领域”这个范围很大,台湾的地就那么点,人才也就那么点,不可能乱枪打鸟,必须集中力量,集中突破,在某一点上,做到不可或缺。

于是潘文渊提出,台湾最好能在IC上,发展突破。

IC(integrated circuit),也就是“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再衍生就是芯片。

有时候大家分不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都有什么区别。

打个比方,半导体是纸浆,集成电路是纸张,芯片就是一本书。

集成电路把半导体元件集中在一块

而芯片,又把集成电路集中在一块

1974年潘文渊的“豆浆店报告”,建议台湾发展集成电路,这直接奠定了台湾未来发展芯片代工产业的基础

潘文渊在“豆浆店报告”里说:台湾电子工厂即分散规模也小,彼此间更没合作,必须借助 *** 力量,将分散的拳头握紧,投入人力与财力,将粗放的劳动密集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而这个转型大方向,就是“集成电路”。

在听完报告后,孙运璿问潘文渊,要花多少时间这技术能在台湾生根?

潘文渊答:“至少五年”

孙运璿接着问:“那要花多少钱?”

潘文渊答:“至少4亿新台币。”

在当时石油危机搞得万物大涨,蒋经国推“十大建设”所花的钱已经是一笔大数目,现在要搞集成电路,又要再花四亿。

1974年的四亿,不是小数目。

但是孙运璿在深思熟虑后,仍旧点了头。

潘文渊

报告送到蒋经国处,蒋经国也批准台湾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就是“集成电路”

见家乡亲友,老校友们都众志成城,潘文渊也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申请提前退休。

作为美国RCA研究室主任,不光薪水丰厚,社会地位也非常高,1970年代,台湾也是较为贫穷的,人人都梦想着去美国,你说你是美国大公司的主任,那大家都是仰着头看你的。

潘文渊申请提前退休,意味着收入大幅下降,同时也意味着放弃手上的所有研究,一心回台发展。

很快台湾《集成电路计划草案》出炉,随后工研院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成立。

由海外华人组成的“美洲技术顾问团”回台攻技术,但这需要获得美国企业的技术支持,于是潘文渊团队给14家美国相关企业发送技术合作邀请函,希望他们帮台湾发展IC

14家美企,7家有兴趣,但最后只有三家愿意为台湾提供技术帮助,这三家是:

通用器材(GI),休斯(Hughes),美国无线电公司(RCA)

最后台湾选择了美国无线电公司,也就是潘文渊的老东家

谈妥之后,台湾团队马上赴美签署《集成电路技术转让授权协议》,这其中就有后来的“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左一)

通过向美国买技术,学技术,经过整整十年时间台湾的集成电路有了大幅进展。

1980年,台湾自认IC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那么多的前期投入,那么多年的时间投入,总该有点回报吧。

那想要有回报,就必须经受市场考验。

你的产品卖不卖的出去,能不能为台湾增加出口和经济成长,这就是花十年研发新技术的根本目的。

于是台湾工研院“电子研究发展中心”决定,从工研院里分割出来,成立“联华电子公司”,开始以“技术销产品”。

但成立公司,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你是国营还是民营的,你如果是国营的,那西方市场不欢迎,西方资本市场都是私企

而且国营公司容易绑手绑脚,决策程序繁杂

可你如果是私营的,那蒋家人会同意吗?

当时老蒋已死,蒋经国当家,蒋经国对此却不在意,他批准同意成立私企,进军IC市场。

但是成立私企,代表着你 *** 出资不能超过50%,但当时没有外企敢去投“联华电子”(简称联电),资本市场不看好联电的未来。

没人肯投资,那怎么办?

最后蒋经国拍板,娘额西撇,没人肯出钱是吧,让 *** 出钱!

于是 *** 从党营事业里,划拨出一大笔钱,去投资成立联电。

可谁知道 *** 当时的这笔投资,后来赚了大钱,很多年后 *** 要清算 *** 党产, *** 那庞大党产中,就有当年投资联电赚来的。

钱有了,人有了,技术有了,1980年,台湾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联华电子成立,董事长就是之前一起在豆浆店开会的“方贤齐”。

芯片的未来

联电成立后,主要生产小型IC,比如说电子表里的芯片,计算器里的芯片,都是较为简单的产品,但销量还不错,到了1983年,联电一年营收11亿,员工达到600人。

此时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又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因为你不可能永远造电子表和计算器啊

1982年,已经有超过80万台电脑,进入美国家庭了,这些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对于集成电路的要求更为尖端。

卖电子表还是卖电脑?谁都知道哪个是未来。

1980年,时任联电总经理的曹兴诚(当时赴美签署技术转让协议的人之一),就草拟了一份技术转型计划,他想要升级联电的技术,未来主攻“超大型集成电路”。

超大型集成电路,不是指芯片有多大,而是指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能塞进多少万枚电晶体。

同样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塞进的电晶体越多,这枚芯片的运算能力就越强。

所以超大型集成电路,就是指在小小芯片上,最大限度的塞入电晶体

这个技术,才是未来。

联电总经理“曹兴诚”,想到了当时仍在通用仪器担任总裁的张忠谋,于是他希望张忠谋回来,帮助台湾半导体的升级转型,发展超大型集成电路。

张忠谋

“曹兴诚”去美国找到张忠谋,除了探讨“超大型集成电路”计划外,“曹兴诚”还提出了一个跨时代的想法。

曹认为,集成电路统包的做法并不好,未来应该会向“晶圆代工”的方向改变。

造一块芯片,大致分为三部:

1,设计

2,制造

3,封装

过去这三步都由同一家公司完成,也就是统包,但是曹兴诚认为,未来集成电路会越来越复杂,只需负责其中一项,将他做到顶尖即可。

比如芯片制造,公司就只做制造,设计和封装,由其他公司来做,这也就是最早“晶圆代工模式”的概念

曹兴诚向张忠谋提出了这个想法,但张忠谋当时的回答是:“晶圆代工模式,绝不可能。”

(可现在大家都知道,未来张忠谋的台积电就是晶圆代工模式,只造芯片,不负责设计和封装)

曹兴诚失望而回,但其实台湾方面,早在曹之前,就已经和张忠谋接触了

一百亿的赌注

张忠谋生在浙江宁波,抗日时期全家逃往香港,1949年去哈佛大学念书,随后一直留在美国发展。

他先后任职德州仪器和通用仪器,拿下斯坦福电机工程学博士,可以说是当时华人里面绝对的半导体大牛

1974,孙运璿找潘文渊来帮台湾半导体起步

十年后1984年,孙运璿再找张忠谋,希望他来帮助台湾半导体的飞跃。

其实孙运璿与张忠谋早就认识,1974年大萧条,德州仪器在台湾的分公司要裁员。

但裁员要得到“经济部长”孙运璿的点头,于是当时德州仪器的负责人张忠谋,就去找孙运璿

他告诉孙运璿现在是多么多么不景气,我们裁员也是迫于无奈,等景气好了,我们一定再回来。

1974年孙运璿已经负责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大计了,所以他对裁员兴趣不大,反倒问了张忠谋很多半导体的未来规划

他也没有告诉张忠谋,当时潘文渊他们已经在豆浆店里谋划了台湾的高科技未来了。

孙张二人,就半导体聊了很久。

1977年,孙运璿前往洪都拉斯参观,参观途中突然装作心脏病发,要紧急赴美治疗。

可一到美国,孙运璿就立刻去找了张忠谋,什么病都好了,张忠谋带他参观了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两人参观了最先进的自动装配系统

孙运璿感叹美国半导体技术的强大。

1981年,孙运璿邀请张忠谋访台,并且希望张对台湾的集成电路发展进行全面考察,并且出具报告

做到这一步,两人其实已经心照不宣了,孙运璿要挖张忠谋来台,张也有意,毕竟为中国人的高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是当时很多人都有的一种信念。

最后在多次赴台考察后,张忠谋提出了,台湾的未来,在“超大型集成电路”上。

他告诉孙运璿,如果你想当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那就必须发展“超大型集成电路”

“但是,这很花钱。”张忠谋说,“不,非常花钱。”

孙运璿问:“要花多少钱?”

100亿,张忠谋回答。

孙运璿沉吟片刻,台湾1980年一年的GDP总量刚突破1万亿台币,这就要拿出100亿搞半导体,是个很大的赌注。

见孙运璿犹豫,张忠谋补充说:“100亿只是开始,只是买了张上车的车票,以后还要花非常多的钱,打个比方,和未来比,现在投入这100亿,就像大桶里的一滴水”

孙运璿哈哈大笑。

在后来的正式决策大会上,张忠谋对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充满信心。

他认为只要有决心的投入和坚持,未来台湾的集成电路技术会超越美国,与日本争天下。

他说集成电路制造对良率要求非常高,那么多工序,只要有一道出点小差错,那产品就是废品。

这方面,日本生产线的水平很高,日本生产线里都是拥有工程学位的大学生,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领班和管理人员。

而且日本厂团队性非常强,人员流动也很低,团结和低流动,是集成电路厂良率的关键。

但是美国工人,自由散漫,各自为阵,流动性也很强,美国工人和领班,也没有较好的学士学位,他们就像是随便从街上拉来的临时工一样。

所以日本半导体,在未来也一定会超过美国。

而台湾的半导体工人,教育水平不低,团结性也很强,流动性也很低,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投入,在该领域超过美国不成问题。

张忠谋的判断现在来看也是没有问题的,半导体产线对于高素质人才要求极高,并且团队间的长时间配合也至关重要。

但他有一点没有想到,那就是美国工人虽然自由散漫,但美国 *** 拳头大。

当年叱咤一时的日本半导体,对美国造成了极大压力,借着日美贸易战爆发,美国挥舞“国家安全”大棒,利用日立、三菱两起间谍案,以及后来的“东芝案”,逼迫日本最后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

自此日本半导体陷入衰落的20年

而美国对日本的打击,反倒图利了两个人,一个是韩国,而另一个就是台湾。

张忠谋提到,美国人天性自由散漫,良率上不去,日本人良率很高,可美国一拳把日本半导体打趴下了,于是同属于东亚工人性格的韩国和台湾,机会来了。

恩怨

台湾这边,1982年正式确定了不计代价,发展“超大型集成电路”。

1984年张忠谋正式从美国回来,担任工研院院长,兼任联电董事长。

但是在联电的日子是不愉快的,主要是因为他和“联电”创办人曹兴诚的私人恩怨。

曹兴诚与张忠谋

上面提到曹兴诚早前曾联系过张忠谋,告诉他“我认为‘超大型集成电路’,是台湾的未来,还说晶圆代工是半导体未来,想拉张忠谋入伙。

可当时张忠谋并没有理睬曹。

那今天,张忠谋来到台湾,担任工研院院长,主持‘超大型集成电路’的发展计划。

曹兴诚就认为,张忠谋你偷了我的想法,你偷了我的计划,你是个小偷,当初是我告诉你台湾应该搞‘超大型集成电路’,可今天你把这想法全归到自己头上。

两人的梁子算结下了,张忠谋和曹兴诚都在“联电”,平时王不见王。

而且联电是“IDM”,也就是上下游全包的模式,即设计,也制造,还封装

张忠谋此时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走“晶圆代工”的路了,也就是只造芯片,不设计、也不封装。

慢慢的张忠谋与联电和曹兴诚的矛盾越来越大,曹兴诚毕竟是开国元老啊,创立联电的时候他就在。

张忠谋是外国来的外援,虽然都是黄皮肤华人,可在公司里张忠谋哪里斗得过“开国元老”。

即做的不开心,理念也不同,这就成了后来“台积电”成立的主因

今天我们看,台积电好像是台湾之光,芯片制造行业的领头羊,但是在当年,张忠谋要自己去搞台积电,争议极大。

这就很像叛徒分家,台湾已经有一个联电了,你张忠谋要独立出去,要自己去搞台积电,你是何居心?

而且台积电一旦成立,等于直接成了“联电”的对手企业。

“张忠谋,你是要搞垮台湾好不容易起步的电子产业吗?你是对岸派来的间谍?还是美国派来的间谍?”

在当时,要独立出来搞台积电,是一件压力极大的事。

而且更要命的是,钱谁来出?

之前提到的100亿入门费,是发展“超大型集成电路”的,不是给张忠谋开台积电的。

而且和联电一样,台积电不可能走国营模式,最后就只好想办法自己筹钱。

通过张忠谋和孙运璿的关系,以及台湾可以让利的各项政策优惠,台积电最终想要创立,至少需要55亿台币

为此张忠谋在美国待了很长时间,利用他能利用的所有关系和人脉,德仪也找过,通用也找过,各路投资人都找过,但全吃了闭门羹。

根本没有人愿意拿钱投给台积电,也没有人相信台积电会成功。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来“台积电”直接对手是“联电”,联电摆明了是台湾的亲生儿子,台积电就算成立,也只能算是个私生子,所以大家不看好。

大家更不看好的是,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模式,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一个企业,只负责造芯片,既不设计也不封装,那他会有利润吗?

最后的最后,张忠谋想尽了各种办法,眼看着台积电成立就要黄了的时候,只有一家企业伸出了救命稻草。

那就是荷兰飞利浦。

全世界,只有飞利浦愿意投资台积电。

飞利浦这家公司也是半导体发展史上的关键,从飞利浦手上“诞生了”两家至关重要的公司。

一家是台积电

而另一家就是全球现在唯一的光刻机制造商,艾斯摩尔

台积电总算报到了大腿,投资到位了,工厂能盖起来了,但随后在谁来经营管理这个厂的问题上,再次发生摩擦。

张忠谋觉得,台湾生产线的工人不错,但缺乏管理这种大型半导体公司的人才,于是他决定去美国找有管理经验的美国人来帮忙管理。

这个决定听起来是有点刺耳的,你这个台积电投资是外商投的,管理也是外国人来管的,你这厂的“外国成分”,是不是太多了?

还说你张忠谋不是间谍?

但社会的质疑归质疑,张忠谋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些质疑,只要台当局的政策让利到位,只要外商投资的钱到位,他就要把台积电给干出来

1986年在一片质疑和不看好的声音中,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成立。

2021年,台积电已是苹果、高通、 博通、美光、英伟达、索尼等知名大厂的主要供货商。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从1974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发展了近50年,除了有坚定不断的政策支持外,科学园区和大学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也是重要原因。

悠悠历史,青青岁月

中国大陆从中芯国际算起也才20年,追赶的速度,并不慢

我也一直相信,不整天怪这怪那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人才的态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对于未来的态度。

少点半导体项目诈骗,多点半导体人才优待。

才是能让半导体崛起的关键因素

如果喜欢还请转发点赞,以后会继续一些冷门的精彩历史。

更多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钱(一万亿换台湾币多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