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苏炳添注定此生无憾了,已经创造历史了。他虽然决赛第六,但是已经是亚洲人最好的成绩了。
从刘翔到苏炳添,他们在一步步艰难地把亚洲人黄种人在田径赛场上的极限往前推。
苏炳添,9.83,创造了亚洲人在100米跑比赛中最好的成绩!
虽然在决赛中最终拿到了第六名的成绩。但这也是亚洲人首次站在100米跑的决赛起跑线上,苏炳添,无疑,创造了历史!
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苏炳添都成功晋级了男子100米半决赛,但是很遗憾,两次都未能晋级最终的决赛。
31岁接近32岁的苏炳添,在刚刚进行的2020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上,苏炳添以9.98的成绩取得了第六名。
3组对决过后,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的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闪电般的速度获得小组第一。
以9秒83破亚洲纪录的“神速”强势晋级男子百米决赛!
苏炳添,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他还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苏炳添,创造了黄种人历史!!
在半决赛起跑线上的苏炳添身边,是包括世界排名第二的南非百米飞人辛比尼、美国名将贝克以及英国名将优加等人。
苏炳添没有被这些世界顶级百米运动员影响,创造了中国百米的里程碑。
在确认最终成绩之后,苏炳添仰倒在地,握拳大吼!
赛后第一时间,
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发文激动祝贺:封神!!
7月3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预赛中,
苏炳添还跑出了10秒05的好成绩,在所在小组排名第二,
因此成功晋级半决赛。
而当时那场预赛中,本来苏炳添一直处于小组第一的领先位置。
但他在最后时刻故意明显降速,
还扭头看了看左边的追赶者,
这超级“凡尔赛”的一幕直接冲上了热搜。
赛后,苏炳添笑称:
“他追得我太紧了,我看了他一下,示意他叫他别追我,给点面子。”
这一扭头,有种致敬百米传奇飞人尤塞恩·波尔特的感觉。
只有波尔特,在游刃有余必定晋级的情况下,
能够转头看一眼对手!
“因为小组前三就进了(半决赛),我觉得没必要去拼了,因为如果要全力去拼的话,跑一个10秒也没有用,这几步反而会让肌肉非常僵。”
不难听出,这位还有几天就要过32岁生日的老将,
已经能够自如地掌控自己身体的状态。
而苏炳添对自己的百米成绩十分谦虚:
“对于我来说,能够进入决赛就算完成任务。
半决赛就是我的决赛。”
可以说谁都没想到,
在半决赛中,老将苏炳添的状态如此疯狂,
竟然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9秒83,并一枪打破亚洲纪录。
东京奥运会田径解说员都对这样的比赛结果频频称奇:
“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2008年北京奥运会,背负“亚洲飞人”、“黄种人的骄傲”之誉的刘翔,在万千瞩目之下因伤退赛,引来无数“在家门口丢国家脸”的嘲讽与奚落。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不久刚刚受伤的刘翔还是站在了起跑线上,却在跨越第一个栏架时摔倒,最后他还是站了起来,用一条腿跳完了全程。
尽管如此,人们似乎也并不同情他的悲壮,反倒说他是骗子,演员,明知伤未愈仍要上场比赛,不过是为了骗取大家的信任和赞助商的钞票。
甚至有男科医院用他受伤时的照片做广告,称这是“男人难以言说的痛”。
直至他退役,不友好的言论也从未终结,人们窥探着他的私生活,嘲笑他有一个“裤裆藏雷”的女友。
最后他离了婚,至于这其中究竟是否有舆论的压力所带来的影响,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看客们并不关心。
他12年的职业生涯,参加了超过48场世界级重要田径赛,获得过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
然而到最后,人们记住的却是他退赛的两次。
当苏炳添冲上热搜时,人们又想起了刘翔,大家开始有些后悔,如果当初能像如今对待苏炳添一样对待刘翔,事情会不会好一些?
可惜无论说多少对不起,刘翔都已经不会再跑了。
我承认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但再残酷的运动,也不该因为一次失败而抹杀所有的功绩。
而这样的悲剧之所以在过去一再重演,我想是因为在过去,奥运金牌的意义早已超过金牌本身,而成为了国家、民族荣誉的代表和强大的象征,在这样宏大的命题面前,运动员个人的尊严如同沧海一粟般渺小。
别忘了,距离许海峰在1984年拿下中国奥运史上首金,只过去了32年。
那时我们还弱小,因为弱小,所以急于证实自己的强大,所以每一块金牌都隐含着国家的尊严,所以运动员失误时人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说:
“你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远远不是你个人能弥补的。”
后来我们不断地跨越与突破,第一次让亚洲人站在110米栏的领奖台上,第一次在男子游泳中拔得头筹,最后终于在2008年第一次登上金牌榜榜首,并办出了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
直到如今,我们终于发现,我们已经强大到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了。
即使不用大声呐喊,也不会再有人说我们不是体育强国。
所以我们终于关注金牌背后运动员的拼搏与努力,体育精神是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亚洲飞人”是被创造出来的。
这才是奥运该有的样子,金牌的确很重要,但绝不是衡量英雄的唯一标准。
在苏炳添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之前,关于他的报道很少很少,多数都是新闻简报,夺冠或者失利。
但是没人知道,苏炳添是在怎样的训练中才能创造奇迹。
我的同事,5年前曾是一名职业游泳运动员,拿过全国第三,曾有机会参加亚运会却最终失之交臂,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地采访了他。
他7岁学游泳,14岁进省队,21岁退役,他说他虽然没能坚持到最后,但能走到他这一步的人,在有职业梦的人里面,不到千分之一。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每天要游23000米,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时间。
我们周末加个班就觉得人生艰难,一天走个十公里就自称运动达人。
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重复一件事情,没有双休,每天都在挑战体力的上限。
傅园慧曾经说过一句话: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有时候我感觉我已经要死了。”
你应该明白,这份幽默乐观的背后凝结了多少汗水。
苏炳添在踏上这个职业之路的其实也明白,靠这个博取名利太难,只有站在世界比赛的领奖台上挥舞手臂的人才可能被人记住名字。
可这样的人能有几个?绝大多数职业选手都跟他一样,哪怕颠峰时曾冲上全国前三,你都不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
所以,能站上奥运舞台的人,用金牌来评价他们是不是英雄实在太过浅薄。
苏炳添不管是过年过节对自己的饮食都非常严格,不喝饮料不吃猪肉,垃圾食
物更是不碰,而且他常年都是10点就睡觉。
练到呕吐,浑身伤痛是“家常便饭”。
他们追求拼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他们崇尚进取攀登的精神,而不仅仅是成绩;
我们分享英雄们在逐梦时候的快乐,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们的痛苦上。
苏炳添创造奇迹,我们更应该明白这奇迹背后沉甸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