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如何看待杨坤ddiss《惊雷》?
我也关注了这个热议话题。杨坤和周杰伦都是知名音乐人,也都担任过中国好声音的评委,周杰伦发了新歌,网友在杨坤的直播间问了看法,杨坤随口说的几句话没想到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我感觉杨坤只是随口之言,却被网友故意引申为杨坤有贬低周杰伦的意思。再者,我觉得杨坤说的没问题,如果杨坤大夸特夸周杰伦,大家会说杨坤拍周杰伦马屁。杨坤如果说不好,大家又会说杨坤看不起周杰伦。怎么回答都会被网友带偏。
杨坤随口一说,估计周杰伦也不会当回事。可偏偏就是当事人觉得没事,无关紧要的网友觉得大有文章可言。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杨坤直接在网络diss惊雷“什么东西”,激烈暴躁的语言表达是欠妥的,但在客观角度看,两者孰对孰错,现在也不能妄下定论,《惊雷》原作者也也回复说:存在即合理,也是有道理的,不然也不会那个火爆,但这个也需要实事的检验才能给出答案。
《惊雷》因为顺口有节奏,在抖音迅速传播火爆,并引起网友的大量翻唱,拥有一大批支持者,一时间内成为网络爆曲。
火归火,但冷静看它,就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喊麦,旋律简单,歌词也没有多大意义,且喊麦这种形式在此前也是备受众议,当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对大众来说亲切有活力,朗朗上口的喊麦形式的歌曲迅速流行,直到2018年的“下架”,给各大MC泼了一盆冷水,喊麦歌曲流传度和创作度就大大降低了,后来随着各种短视频的兴起,喊麦文化又开始流行起来,并被大众认为是酷,有个性的代表。
为什么有人说《惊雷》不能算是歌?
从古至今音乐三大要素:旋律、节奏、和声
惊雷,伴奏非常简单,现在只要是个合成器或者编曲软件,里面都能找到loop,loop是什么?就是里面给你制作好的一段可以无限循环的节奏,你不需要任何音乐基础,直接就可以使用那些loop,那些音乐底子差但是也会制作伴奏的人,基本就是这样把伴奏搞出来的,这种功能本来是为了造福编曲人,让编曲人方便一些,可是有很多野路子看上了这个功能,虽然是loop,但是实际上效果也就是类似于自动伴奏的那种。
为什么惊雷这一类喊麦作品,他们的伴奏几乎都是动次哒次动次哒哒次,因为他们不会使用更多的音乐知识在伴奏中加入真正的音乐元素。
惊雷,也就万年动次打次的节奏了,旋律跟和声完全不沾边,我在2012年左右那段时间倒是经常听到周边放喊麦的“歌曲”,但我以为只是那两年流行那种东西,没想到好几年以后依然没长进,真的,就按照有的人说它是歌曲好了,就算是歌曲,从2012年到现在也没见那些所谓的“MC音乐制作人”在“作曲和编曲”上有什么进步,我盲听惊雷还以为就是2012年那两年的老“歌曲”,每一句话无时无刻不充满快十年前的味道。
怎么看待杨坤diss《惊雷》,惊雷作者回应这件事?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音乐无对错,音乐不像体育有衡量标准,比如跳高,不管你嘴上怎么说,你跳不过去就是跳不过去,就算输。而音乐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你说好听,我说不好听,音乐是感性的,体育是硬性的。
所以真无法评判是杨坤对,还是惊雷的作者对,
反正各有支持者。但我今天所表述的想法绝不会偏向哪一边,因为这个根本没有结果,毛主席曾经讲过,百花齐放,邓爷爷也讲过,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我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下吧,首先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会有二端的存在,无非就是高和低,什么是高,曲高和寡。什么是低,下里巴人。
越是好的东西其实越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这个世界上有超级富人,资产阶级,小康阶级,平民阶层,甚至无产阶级,每个阶级所需要的东西和追求的事物都不一样。你拿平民阶层和资产阶级的人去比,无法定论在同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