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位于上清寺转盘附近的中山四路,应该是渝中区唯一一条不依赖任何商圈扶持,而仅凭着其自身魅力在游客中扬名的街道。
作为重庆拓城时代所修建的第一条等级公路(1928年)中的一段,中山四路的长度虽然只有800余米,但作为记录着陪都历史的大道,中山四路上密布诸如桂园、周公馆、张骧公馆与戴公馆等抗战名人遗址。
再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成为游人追捧的景点,也是合情合理。
但作为一个长久以来都对“网红景点”不屑一顾的人,我一直没有去过中山四路——当然,这一方面也要怪我自己方向感太差,有几次我想沿着山城步道走去中山四路,却在半途迷路,来到了张家花园垃圾收集点。
但就在最近,我趁着城内游客稀少,去到了中山四路——亲自去看过才知道,中山四路的美丽,的确是名不虚传。
街道上的建筑是统一的拱廊拱窗、青砖青瓦,一面是古味十足的街区,一面是砖墙与绿荫,走在街道上,游人会感到自己被包裹在一层静谧的气氛中。
这条街道一反重庆的“常态”,显得格外地精致讲究,有游客先去了“鱼龙混杂”的解放碑,再来到中山四路,他们对渝中这条“最美街道”的评价是:
“非常不重庆,但直辖市的气息很浓厚,甚至有点像上海。”
中山四路上公馆遍布,这些建筑都源自民国,再加上街道上的楼宇有着上海弄堂常见的石库门建筑的影子,这也难怪,游客要在中山四路上感受到上海的气息了。
但除开蕴藏着历史的公馆(这些建筑依照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不论是墙面、屋顶还是地面,无论是墙外的到勒脚还是屋内的壁炉,都保留着原有的元素),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地,中山四路的街道并非是“历史形成”的街道,这些设计并非是“还原”三四十年代的建筑,而是通过城市规划,成功地再造了一个抗战时代。
中山四路的改造是从2008年开始的。
在这之前,中山四路的车行路面仅有12米宽,整条街道呈线形弯曲,街道两侧是低层及多层的建筑。虽然空间尺度很好,但整条街上危房与文物杂糅,再加上沿街商铺门面破旧,各种临时摊位占用车道,头顶电缆杂乱,总是给人一种脏兮兮的感觉。
在2008年所开始的城市改造中,周公馆门前的雕像得到了修缮,围绕着铜像搭建了环形花坛。
各种建筑立面得到了改造,在外侧加盖了拱顶外廊;除此之外,街道上商铺的装潢风格也得到了统一;街道两侧也栽下了重庆的市树黄桷树;还建造了路口的“绿坡”。
还有资料表示,中山四路还是重庆第一条拆除电杆、将电网改造到地下的区域。
经过这么一番改造,在2010年,中山四路就被万余重庆网友评选成为了“重庆10条最美街道”,并在2018年被评为“最资格街角”。
知名重庆建筑学家何智亚如此评价中山四路:
“是我市恢复历史街区的成功案例。”
“现在修复的中山四路,既沿袭了历史,又有现代感——也就是说,恢复与传承其“神韵”,而不是追求一种形似。这让城市的历史风貌、历史文脉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描述重庆旅游的半壁江山——洪崖洞。
洪崖洞虽是人造景观,但它也承袭了重庆传统的吊脚楼建筑文化,但不知道为什么,一说起中山四路,重庆人都赞不绝口;但一提起洪崖洞,重庆人就显得有些轻蔑(“不就是悬崖上的现代建筑吗?”)。
话说回来,我相信我一定不是重庆市内最后一个去中山四路的人,假如还有人没有去过,那就找个时间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