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苏麻喇姑,历史十大传奇宫女之一,蒙古人,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前后。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远近皆知,因此被当时的贝勒府看中,成为了二女儿的贴身女侍。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1625年,13岁的苏麻喇姑跟随嫁给皇太极的孝庄来到了盛京,从此开启了她的传奇之路。
不扶自直
有句成语说得好,叫“不扶自直”,本身就聪慧的苏麻喇姑先是在贝勒府中开拓见识,文化修养也不断提升。史书记载,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满语以及汉语,甚至还写了一手非常漂亮的书法。
有了如此学识,她已经具备了成为帝师的潜力。
不过难得的是,苏麻喇姑不仅才学斐然,性格脾气也非常和善,加上和她亦主亦友的孝庄一直教她做人处事的道理,使得苏麻喇姑做事圆滑,宫中上下无不对他称赞。因此给幼年康熙启蒙的重任,孝庄就交给了她。
她虽然是一名宫女,但在宫中一直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幼年时的康熙皇帝,对这位启蒙女师更是毕恭毕敬。
当然,苏麻喇姑没有辜负孝庄对她的期望,《啸亭杂录》记载:
“仁皇帝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古人总说“起小看大三岁至老”,一个人一生会有怎样的成就,其实从孩童时期就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是说,孩童在幼年时的教育极其重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啸亭杂录》中记载的这段,是清朝初年京城天花蔓延最为严重的时候,此时的康熙虽然不足两岁,但为了活命就离开皇宫避难,而这一躲就是四五年的时间。
当时照顾康熙生活的有两位嬷嬷,而负责教育的就是苏麻喇姑,“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后来康熙回忆:
“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可以看出,苏麻喇姑这位启蒙老师非常合格,他教出了一位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帝王。因此康熙对她一直尊重,甚至后来还让所有的皇子称其为祖母。
无可挑剔
我们看历史上锋芒毕露的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一代战神韩信,力能举鼎的项羽等。苏麻喇姑如此耀眼,难道就不会惹得他人嫉妒而生出加害之心吗?
苏麻喇姑做人其实无可挑剔,她私底下和孝庄虽然姐妹相称,可她有自知之明,只要在人前她都是毕恭毕敬,小心伺候。
有一次孝庄招待一位客人,苏麻喇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茶盏,她马上跪地,随后自己掌掴三十下。孝庄看在眼中疼在心中,事后孝庄亲自为其上药,还说她怎么这么傻。
这就是苏麻喇姑,她绝对不会给别人任何借口和理由来诋毁自己。所以她一生陪伴孝庄60多年都很平安,即便是孝庄去世后,她也安然无恙生活了18年,期间还替康熙养育了一位皇子,直到公元1705年,她才以93岁的高龄去世。
当然了,苏麻喇姑虽然去世,但她的传奇故事非常多,也经久不衰地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她一生的两大怪癖,以及她活了93岁却为何一生未嫁,是不是和康熙有关?
两大怪癖
不得不说苏麻喇姑在生活的两个怪癖让人有些费解。首先她只在每年除夕的时候才会洗澡,史书记载:
“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
什么?一年不洗澡就算了,洗了之后还要把污秽肮脏的洗澡水全部喝下去。且不说这水有多脏了,整整一桶洗澡水要喝多少天才能喝得完?
这着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若不是被记录在史书之中,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相比于这个令人作呕的怪癖,另一个终身不吃药的怪癖还可以接受。是的没有错,她一生不论生病与否,一次药都没有吃过,哪怕是生死关头的重病,她也是眉头都不皱一下,坚决不吃一口药。
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两个怪癖很不可取,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可就是这样,苏麻喇姑却活了93岁,这找谁说理去?
除了以上两个怪癖,还有一生未嫁也让人非常好奇。
一生未嫁
前面就说过,很多史书都记载了苏麻喇姑的容貌,说不上绝世无双,但也算得上是倾国倾城,是一个难得的美人。按理说她想要嫁人,凭借她和孝庄的关系,除了皇帝之外,那可是想挑谁就挑谁。
可奇怪的是她却一生未嫁,因此人们就将她和康熙联系到了一起,这个观点主要来自影视剧《康熙王朝》,剧中的康熙爱上了自己的女师苏麻喇姑,为了不耽误皇帝她选择了终生不嫁。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这个说法是谬论,因为两个人相差将近40岁,加上前面说的两大怪癖,但凡脑袋清醒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选择,更何况是历史上著名的康熙皇帝。
有人说爱情是有无限可能的,年龄和习惯不是妨碍两人相爱的原因。
那么如果加上一个母亲的称号呢?前面说过,康熙命令皇子称呼苏麻喇姑为祖母,那么康熙和她的关系就如同母子,这一点早在康熙幼年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没有任何质疑。
所以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苏麻喇姑不嫁人和康熙都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太过于忠心,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主子。也正因如此,她的付出得到了皇族上下的尊重,连后世的史学家都将其称之为历史传奇女子。
小结思考
人们总是,人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苏麻喇姑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谦卑,什么是尊重。
所以她不仅是清王室的苏麻喇姑,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苏麻喇姑,她的精神温和且积极向上,值得所有人学习。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