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无糖和0蔗糖有什么区别,零糖和无糖有什么区别,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无糖和0蔗糖有什么区别,零糖和无糖有什么区别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无糖和0蔗糖有什么区别,零糖和无糖有什么区别

从科学的角度

有时候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猜测或说法,特别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大家就会一片哇然,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但随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不同角度的证据不断完善,旧的说法可能被支持巩固、被修改,甚至被推翻。

一个很出名的例子就是"吃鸡蛋导致胆固醇"。

1968年根据当时的科研证据认为饮食摄入太多胆固醇会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引起血胆固醇升高),因此美国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在每天300mg。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一只鸡蛋有150mg-230mg胆固醇,因此建议大家一周不超过3只鸡蛋。

这条建议沿用了差不多50年,直到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总结(2015-2020版)删除了每天不超过300mg胆固醇这一条建议,原因是总结过去十几年大量的人群研究和临床试验,发现物摄入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关系不大。

同时,指南建议并强调大家要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特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都比较高的红肉和全脂奶制品。

鸡蛋虽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但是它饱和脂肪含量低,还有丰富的胆碱,是大脑和神经的重要营养物质。美国心脏协会目前的建议是,每天一只鸡蛋(或者两只蛋白),是健康的饮食模式。[1]

发表在著名期刊,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显示,每天一只鸡蛋不仅不会提高心脏病风险,还能保护心脏,降低因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几率。[2]

从一周3只鸡蛋到一天一只鸡蛋的建议改变,这算是科学界的自我辟谣,还是不断自我反省和精进的进步呢?

我觉得,这种辟谣,特别是有大量证据验证辟谣,应该得到民众的支持,当然科学家和专业人士也有必要把故事和道理及时告诉我们老百姓,别让旧的、失效的知识,或者知识碎片耽误了咱们老百姓的健康。

从市场的角度

无可厚非,市场是逐利的,什么有利可图,什么就会被无限放大。有时候科学的声音真的特别渺小,不足以帮助大家辟谣。同时科学又是严谨的,有些说法的真实性没有经过验证,或者证据不可靠,专家们也的确不愿意斩钉截铁的给我们大众解释什么。

举个例子,益生菌是这几年研究特别火的东西。肠道住着几百亿的细菌,这些细菌影响着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从肠道到内分泌到神经大脑。每天都有新的研究发现细菌是如何影响健康和疾病的。

2020年美国胃肠病协会(AGA)最权威的益生菌临床指南分析了所有益生菌和胃肠道治疗相关研究,最后只建议这三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3]

成人和儿童抗生素治疗后预防艰难梭菌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和治疗结肠袋炎,这是一种比较罕见和严重的炎症性肠病

其他胃肠道疾病益生菌的治疗证据都严重不足,例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艰难梭菌感染。

AGA也不建议儿童急性胃肠道炎症使用益生菌。

以上观点和市场宣传益生菌可以治百病相差成千上万里!

从消费者的角度

面对海量的宣传和观点,消费者的确很难,就算是懂点医学、科学知识,有时候可能也很难鉴别。

我鉴别伪科学和健康谣言的经验是:

要拿出证据,不管是别人和我说的,还是文章写的,如果没有具体的研究证据,哪怕这个证据质量再低,如果拿不出证据或者数据,那很可能是谣言,或者还没有经过验证(科学家都不信,我们何必要当小白鼠)。要多问为什么,谣言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如果问多几个为什么,对方答不出来,那很可能是有问题的谣言。(自己不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要好好解释,有些谣言经不起逻辑的推敲,对方会使用激进的语言,或者连番炮轰地攻击,让你来不及思考,或者没有质疑的时间。如果你质疑,就会直接说你不懂。这种情况,一听就知道不靠谱。哪怕多大优惠也别信!

你还有什么鉴别谣言的方式呢?

参考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heart-health/eggs-might-help-your-heart-not-harm-it^https://www.health.harvard.edu/heart-health/eggs-might-help-your-heart-not-harm-it^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31291/

更多无糖和0蔗糖有什么区别,零糖和无糖有什么区别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