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刘全奎
现在人们一说过年,就不由自主地哼唱歌曲《难忘今宵》,三十八年来,这首歌已经成为现在人们过年必唱的歌曲之一。其实人们也都记得,有一首展现春节欢乐、祥和、热烈气氛的乐曲,它创作的时间更早,展现春节情景场面更广,更让老百姓喜欢,每当那欢快喜庆的乐曲一奏响,人们就知道这“年”到了,这首乐曲就是李焕之的《春节序曲》。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自1943年延安开展新秧歌运动后,“春节”就成了延安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相互见面同歌共舞的节日,也成了延安党政军民相互问候,共同鼓舞革命斗志的时节。《春节组曲》就是李焕之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而创作的。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的序曲。这部作品创作完成于1955年至1956年间,它展现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图景。
李焕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他原籍是福建省晋江人,1936年春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师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春节组曲》就是那个年代他亲身体验而留下的创作种子,后来又仔细研磨创作的艺术精品。现在,每年春节晚会一开场,我们听到的那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音乐就是《春节序曲》,它一奏起立刻就把我们带入节日的欢乐中。
李焕之少年时
这部乐曲的特点是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的场面。乐曲把西洋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国民族音乐中,这是一种精美的构思。
今年是李焕之先生诞辰103周年。生前,李焕之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六十年作曲生涯》中曾记录着他创作《春节组曲》的过程,还有他创作这部作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李焕之将这部作品创作定稿后,又仔细推敲修改了两稿。1954年他就把这首《春节序曲》交给了中央歌舞团的管弦乐队试奏,排练中大家都认为这部作品不错。可是过了两年,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听了这部作品后提出了修改意见,李焕之虚心接受了马思聪的意见。也在这一年,苏联音乐家阿拉波夫到中央音乐学院举办讲习班,李焕之也参加了这个讲习班。这个讲习班有个要求,凡是进讲习班学习的学员都要交一份作品,李焕之就把《春节序曲》这部作品交上去了,苏联老师看了这部作品后很惊喜,赞不绝口,他建议李焕之在作品中加入一些西洋音乐的元素,他接受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经过几次修改后作品更加完美了。
李焕之在谈到他的艺术创作生涯时,一再强调在延安鲁艺学习时冼星海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他感谢冼星海引导他走上了音乐创造这条路。李焕之后来还时常想起他参加冼星海亲自指挥《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公演的情景。那是1939年5月6日,为了欢迎邓宝珊将军到延安参访,延安人民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礼堂举办《黄河大合唱》公开演出,招待邓将军的到延安来。为了这场重要演出,冼星海亲自指挥排练鲁艺合唱团和乐队,乐队中担任打击乐的就是李焕之。在排练中李焕之的大号瑞士搪瓷茶缸也被洗星海一眼相中,把它编入乐队的打击乐中,冼星海让李焕之把大家吃饭用的勺子收集起来,放进大茶缸中,当演出需要的时候,李焕之就使劲摇晃儿大茶缸发出像呼啸奔腾的浪涛吼声,烘托出万马奔驰之势,效果非常好。
参加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首场演出后,使李焕之更加喜爱民族音乐了,他制定了计划,经常到民间和人民群众中去采风,收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间音乐,汲取其中的丰富营养,用于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中。
在延安期间,李焕之不仅参与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解放后,他还为《国歌》重新配器,便之更加完美。我们现在演唱和演奏的《国歌》就是李焕之重新配器创作的。
现在人们一说到李焕之,就会想起那熟悉的旋律《春节序曲》,其实人们几十年来还一直唱到李焕之创作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社会主义好》,这首热情歌颂社会主义,彰显华夏儿女拼搏奋斗雄心的红色歌曲,一经演唱,很快就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歌唱起来,成为许多60后,70后最深刻的记忆。
如今的人们不仅广泛传唱着李焕之创作的《社会主义好》,每到春节、重大节日或庆典,他创作的《春节序曲》成为此刻必须演奏的曲目。可以这样说,全国人民每年的春节都在《春节序曲》的优美旋律中度过,没有《春节序曲》人们真不知道什么叫“年”了。他《春节序曲》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对春节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