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谢邀嗷,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可以补充一点写词/音乐制作视角的回答。 经过这些年亲自体验给各种不同风格的曲子填词,以及也欣赏、参考了很多不同地区不同语种的歌曲,我发现各个地区歌曲的旋律风格其实是会被其语言影响的,演唱的“口感”一定与咬字的方式有关,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单从这一点上讲,粤语和国语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我不是语言学家也不是很懂粤语,单从听感上来说,直观感觉粤语元音发音更短促,而且发音成单音节的字更多。以及粤语的韵脚规律跟国语也是不一样的,国语韵十三辙彼此在听感上很难混用,但粤语能混用韵的空间好像更大点(ps. 这一点未经严肃考证,只是听过作品的个人总结)。 这种差别直接影响的就是文字与不同风格、速度的曲子/旋律的适配度。好比就像:英文一个单词内部有轻重音,就会更适合需要唱转音的r&b、blues;日语的元音很少而且也是咬字感觉相近、发音短促,所以日文歌曲甚至不用怎么考虑押韵的问题,怎么写唱起来都是顺的。 虽然大多数人评价歌曲时,总是把词曲单拎开来,但我始终认为,一首歌词曲的相性才是影响听感的重点,所以不论文字内容本身的“文白程度”、“修辞手法”,首先留下印象的一定是合曲唱起来是否顺口。 从这个层面来讲,粤语似乎适配的旋律范围比国语更多,同样的一首曲子,这里举例周华健老师的《难念的经》,粤语版副歌虽然内容偏“文”,而且短音多速度快,但唱起来还是很顺很爽快,然而如果你用国语哪怕唱它的原词,也一定会觉得拗口。普通话发音是更偏“字正腔圆”的,这其实与很多曲子的相性都不好,轻易就会让人觉得听感很乱,唱得也很费力。 国语歌曲为了适应现代的各种经欧美影响的流行曲风,很多时候是靠歌手自己在咬字、唱腔上的技巧性发挥,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经典标签就是说周杰伦“咬字不清”,连他自己也聊过:自己不是不能像费玉清那样咬字很正地去唱歌,只是那样唱不适合很多流行歌。 这种限制是否会影响歌词的写作呢?我个人分析是有的。国语流行歌歌词很多倾向于偏白偏口语化的构句,可能就出于这样写更容易“顺口”,也就是说不论内容,起码先保证唱上去是舒服的。如果要同时追求贴曲、顺口、修辞性、信息量、或甚至逻辑性、记忆点,那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当然,能面面俱到的好国语词也不少,随便说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玫瑰》,服的都服吧。 综上,国语词贴曲有自身咬字语感带来的难度,但这绝对不是紧箍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主流音乐市场,独立音乐领域也在探索多样的曲风和“中文词”更大的发挥空间。 稍转角度,话又说回我已经业余写了快十年所以应该还能谈上两句的“古风”。在大多数听众的印象里,古风大部分都是流行曲风,不过从最早古风以“个人网络发布”为主的发行性质上,肯定算得上是国内的一类独立音乐了。而这块独立流派的特点是,从一开始,无论是翻填的选曲、还是原创的作曲,其实都是有意识地在找“更适合写复杂中文词”的曲子。 这就是我为啥上面提到评歌曲我不习惯仅仅就词说词、就曲说曲,因为在制作上,词曲分明是应该、或起码可以“双向奔赴”的。凭我有限的观察经验来讲,现在商业水准越高的音乐制作人,往往是受日韩、欧美的音乐影响比较多,这反而导致他们在创作旋律时,经常会忽略其与中文词咬字的“适配性”。我向来是非常支持融合风格的,不过对我来说旋律的有效融合是需要考虑语感习惯的,而不是单纯用中文去填英文歌旋律。 所以像古风这类以爱好者起底的音乐作品,肯定先不是去对标什么国际音乐市场标准,而是找最自然的能把词“唱好”的曲子——即使由于制作水平的限制,早期(或说甚至到现在)曲风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不过我觉得它就是一种很原生的在追求词曲相性以及题主所言的“韵味”的起点。对文字的敏度是我们从历史和民族性中带来的一个欣赏维度,所以在以曲唱制作为主导的现代音乐市场,能寻求一种“词曲双向奔赴”的突破,我觉得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文化特色的一件事。 以上是仅就语感合曲而谈的一点浅见,暂不聊不同地区文化意象对歌词的影响了——因为这个话题一聊又太多而且我会觉得有点偏题。总之,不同地区确实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意象、氛围、以及文思,常常运用在歌曲中。汉语系除了粤语和国语,朋友们也可以听听闽语歌,风味又是不同。 最后申明下,我并非专业业内人士,对于真正的唱片公司制作流程不甚了解,以上观点主要基于个人作为爱好者参与音乐制作的经验、和自己作为听众对音乐的认识,也许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也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