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个拍电影的电影叫什么,一个拍电影的电影网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个拍电影的电影叫什么,一个拍电影的电影网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个拍电影的电影叫什么,一个拍电影的电影网站

2005年,央视的《电影传奇》栏目邀请了南斯拉夫的老牌影星巴塔,制作了一期“经典回顾”的专题。

这位凭借《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经典影片为人熟知的演员,曾因饰演的“战神”瓦尔特,成为在中国最火的外国明星。

时过境迁,此时的巴塔已经年过70,白发苍苍的他感慨着往事,也抒发着对自己国家现状的忧虑。

果然在一年后,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原本继承南斯拉夫体系的“塞黑”彻底解体,成为永远的历史。

几十年里,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也都遭遇过类似的命运。

这些国家,虽然现在已不在了,但它们留下了许多享誉世界的经典电影,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今天,皮哥就与大家一起聊聊,那些来自苏联、南斯拉夫等消失国家的11部经典电影及幕后故事。

这些电影,有不少曾引进中国,风靡一时,成为了我们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下面,我们就先从苏联这个国家说起,看看这11部电影,各自还有那些至今令人难忘的“名场面”——

1、苏联

第一部:《列宁在1918》

可惜,男主角英年早逝,一段芭蕾舞戏,抓住了无数中国观众眼球

这部拍摄于1938年的电影,虽年代久远,但影响力至今仍未消散。

比如那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经典台词,正是出自本片。

影片以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为背景,讲述在列宁领导下,苏联人民战胜饥荒和敌对势力,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片中的列宁既有领袖风采,又不失幽默和可爱的烟火气,这一点其实对后来中国主旋律电影里如何塑造领袖人物,有很大的启发。

而饰演列宁的演员史楚金由于形神兼备的扮相,也被视为最贴近列宁本人的特型演员。

连列宁的夫人看到他在片中的表演后,都连连惊叹“太像了”,完全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不幸的是在拍完电影后没多久,史楚金因为劳累过度染上重病,两年后去世。

《列宁在1918》在50年代引进中国后,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反复播映,影响了几代观众。

特别是片中列宁在剧院看芭蕾表演,敌人准备暗中刺杀列宁的这场戏,直到今天仍被老一代观众津津乐道。

有意思的是,观众并不是被紧张的情节,而是被作为背景的芭蕾舞演员所吸引。

身着芭蕾舞裙的女演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很多观众都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大尺度”的场景,受到了很大的精神震撼。

以至于不少人后来多次去看这部电影,只为多看几眼不到两分钟的“芭蕾舞”。

第二部:《士兵之歌》

被评为苏联电影中的“异类”,看到最后“心痛”

1959年,电影《士兵之歌》入围戛纳电影节,也让导演丘赫莱依享誉国际。

母亲站在似乎没有尽头的小路上,等待战场上的儿子归来,却不知道儿子已经不在人世······

每次看到《士兵之歌》的开场,再配上舒缓而忧伤的伴奏,都让人感觉无比揪心。

作为导演丘赫莱依的代表作,《士兵之歌》在当时苏联的战争片里绝对是一部“异类”。

当时苏联的战争片,大多都是气势恢宏的大制作,讲究故事的史诗气质,以及战争场面的波澜壮阔。

而《士兵之歌》却反其道而行之,从一个普通士兵阿廖沙的角度展现他的所见所闻,战场反而成了故事的背景板。

心爱的姑娘,温柔的母亲,阿廖沙所期待的浪漫美好的未来,都在枪炮声里灰飞烟灭。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阿廖沙会和母亲平静地生活,会和心爱的女孩结婚,平淡而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惋惜,让观众对这个男孩的遭遇感到心痛,从而实现了影片“反对战争”的主题传达。

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反战意识,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

如今这部影片在评分网站仍保持着9.1的高分,去年北影节放映的时候也是座无虚席,可见影片在六十多年后仍能感染着当今的观众。

第三部:《伊万的童年》

苏联大师“最没信心”的作品,竟意外成就了中国《小兵张嘎》的拍摄

拍摄于1962年的《伊万的童年》,是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早年的一部作品。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塔可夫斯基正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觉得自己可能不是拍电影的那块料。

为了测试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塔可夫斯基拍了这部战争题材的黑白电影。

出乎他意料的是,影片竟然在国际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还一举拿下了 *** 电影节的金狮奖。

听起来有些凡尔赛,但这部电影确实给了塔可夫斯基很大信心,也让国际影坛多了一位大师级的导演。

和《士兵之歌》相似,这部电影也是关于战争对于一个普通孩子的伤害。

母亲和姐姐在战争中接连被害,伊万幼小的心灵逐渐被仇恨占据,最后也死在了战场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问世,也直接导致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得知《伊万的童年》获奖的消息后,国内有关部门的领导坐不住了:咱不能光看着,也得拍一部优秀的儿童战争电影!

就这样,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北影厂的导演崔嵬,崔嵬联合另一位导演欧阳红樱,拍出了《小兵张嘎》这部经典之作。

可以看到,两部电影虽然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展现战争,但立意不同。

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创作来源于自己童年时对战争的恐惧,他亲眼目睹过战争中家破人亡的场面。

所以他在电影里着重表现战争的恐怖,对少不经事的孩子的身心伤害。

而《小兵张嘎》是展现战争中普通人的英雄精神,顽劣的嘎子在战争中收获成长,是对英雄先烈的歌颂。

拍完本片后,塔可夫斯基又导演了《镜子》《乡愁》等享誉世界的经典,成为无数电影导演崇拜和模仿的对象。

可惜的是,70年代的老塔在国内遭受各种排斥和迫害,无奈他只能移居海外,最终于1986年在瑞典去世。

第四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为找女主角,导演费尽脑汁,不久前,导演和妻子因“新冠疫情”前后离世

上世纪80年代,《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引进国内后火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影片还在央视电影频道不断重播。

简单来讲,影片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女性的奋斗史”。

年轻的女工卡捷琳娜由于身份卑微,在怀孕之后又被所爱之人抛弃。

但卡捷琳娜坚持生下了女儿,之后又在朋友们的支持下辞去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工厂的厂长。

事业成功的卡捷琳娜,在人到中年时再次收获爱情,几经坎坷最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时隔40多年,卡捷琳娜那句“人生,从40岁开始”的台词,放到现在已经是妥妥的独立女性宣言,可见本片在思想上的超前性。

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正处于低迷的苏联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鲜为人知的是,饰演卡捷琳娜的女演员薇拉·阿莲托娃,正是本片导演弗拉基米尔·门绍夫的妻子。

当初,门绍夫为了女主角的人选找了不少女演员试镜,但最后不是导演没看中就是对方拒绝出演。

无奈之下,门绍夫找来妻子阿莲托娃饰演这一角色,没想到夫妻的第一次合作就大获成功,也让阿莲托娃成为苏联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影片在苏联上映后引发轰动,连续放映长达数月,最终创下了9000万人的观影纪录。

不幸的是,去年导演门绍夫因为感染新冠去世,今年年初阿莲托娃也因新冠去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自此成为一个永远的回忆。

第五部:《办公室的故事》

你说 *** 巴巴的!不,您湿乎乎的······纳瓦谢里采夫同志

说起这部电影,不得不提到本片高超的译制水准。

本片是喜剧大师梁赞诺夫的经典作品,讲述了女上司与男下属在啼笑皆非的矛盾冲突中,修成正果的爱情故事。

在皮哥看来,喜剧片其实是译制片里最难配音的。

要借助配音抖出外国电影中的“包袱”,把中国的观众逗笑,并不是件易事。

但两位配音演员用强大的声音塑造能力,让观众只是听声音,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苏联喜剧风。

小职员纳瓦谢里采夫是“小绵羊”,低眉顺眼唯唯诺诺;女上司柳德米拉是“冷血动物”,为人严苛难以亲近。

借助声音的诠释,男女主角之间唇枪舌剑的喜剧效果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片中最经典的台词,出自柳德米拉质问纳瓦谢里采夫的片段。

“你说 *** 巴巴的!”

“不,您湿乎乎的······”

一方已经愤怒到无语,而另一方又假装无辜,两位配音演员对角色精准的情绪拿捏,促成了这段经典。

以至于后来一提起男主角,就知道原来是那个“湿乎乎的”纳瓦谢里采夫同志!

第六部:《两个人的车站》

男女主角,小木屋重逢,没有一句台词,却令人泪如雨下

这部影片同样出自梁赞诺夫之手,1986年由长春电影厂引入国内后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译制片之一。

和《办公室的故事》相似,《两个人的车站》仍是两个中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仍是看不顺眼的欢喜冤家,只不过是把身份换成了即将入狱的犯人和餐厅服务员。

因为错过火车,男主角普拉东在火车站的餐厅与服务员薇拉相遇,两人因为薇拉的服务不周结下梁子,之后在种种纠葛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不得不说梁赞诺夫导演的功力之高,硬是把这样一个庸俗老套的爱情故事讲得如此细腻动人。

首先是梁赞诺夫电影一贯出彩的台词,从针锋相对到暗生情愫,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基本都是借助生动的台词来展开的。

此外影片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做足了功课,比如两人在小木屋重逢的那场戏,一句台词也没有却让人潸然泪下。

两人见面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愣在原地。

普拉东紧接着被食物呛到大声咳嗽,薇拉回过神来赶紧过去给他拍打背部。

举手投足间的细节表现,足以胜过甜蜜的万语千言。

不做作,不矫情,不脱离现实,国产喜剧片真的可以从梁赞诺夫的电影里取取经。

第七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喀秋莎还站在俊俏的岸上吗?这部电影曾启蒙了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

影片当年在国内上映时感动无数观众,特别是那首动人的《喀秋莎》至今还在传唱。

和当时的很多人一样,本片导演罗斯托茨基也参与过二战,片中的不少战斗场景其实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故事一开始,五个女兵在军营里嬉闹玩耍,沐浴在阳光中的她们充满了青春浪漫的气息。

但开始有多美好,到后面就有多残忍。

随着女兵们踏上战场,她们开始陷入到你死我活的战斗里,一个个在战争中死去。

比如回去送信的丽萨误入沼泽,一点点被沼泽吞噬却无人知晓的时候,让人感觉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

多年后,陆川也在他的电影《可可西里》中使用了同样的手法,让人感受着无可奈何的残酷和悲凉。

据导演所说,本片真实的人物原型本来是五个牺牲的男兵,但他在电影里却都换成了清一色的女兵。

在他看来,女孩的单纯美好更能反衬出战争的残忍黑暗,让观众更能体会到那种被战争伤害的切身之痛。

2015年,俄罗斯又翻拍了这部战争经典,但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难以企及前作,国内引进后票房也不到1000万。

2、南斯拉夫

第八部:《桥》

老朋友再见吧……1992年“波黑战争”,导演走了

1977年引入国内的《桥》,可以说是所有60后的集体记忆。

其中那首用口琴伴奏的《啊!朋友再见!》,更是在影片上映后在大街小巷传唱,至今仍广为流传。

整部电影主要围绕着“护桥”和“炸桥”展开:以少校“老虎”为首的游击队必须在七天内炸毁大桥,阻止德军会和,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多年过去,片中的很多情节仍历历在目,特别是游击队员班比诺的死,每次看都让人心碎。

班比诺奋力想逃离敌人的追击,一次又一次挣扎着爬起来,最后仍被敌人射杀在泥坑里。

这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临死前眼神里的绝望和恐惧,让人久久难以忘记。

据说,本片的导演克尔瓦瓦茨因为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在手法上借鉴了不少类型片讲故事的方法,让整个故事更加曲折动人。

除此之外,导演还拍摄了大量这类游击队电影,比如同样深受中国观众喜欢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也是出于克尔瓦瓦茨之手。

谁也想不到,这位在南斯拉夫享誉无数的导演,会死于1992年的波黑战争。

当时他在炮火中被围困在城中三个月,最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不及时,猝然离世。

第九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瓦尔特保卫了萨拉热窝,但终究保卫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在中国最火的两部电影,一部是《桥》,另一部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虽然《萨拉热窝》拍摄时间比《桥》要晚,但早在1974年就引入了国内。

同样是以二战为背景,本片以瓦尔特领导的地下组织与德国纳粹的党卫军之间的对抗,将观众带入那个惊心动魄的战争时代。

谍战、追杀、枪战,间谍与反间谍的悬念与双方激烈的战斗,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传奇色彩。

在电影拍摄一度陷入停滞的70年代,这样一部大制作的外国电影,对于国内观众有着非同凡响的吸引力。

影片上映后立马火爆全国各地,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着这部电影,孩子们也都争相模仿电影里的人物和情节。

特别是瓦尔特这个英雄人物,神出鬼没身手非凡,再加上英俊潇洒的形象,成为无数观众崇拜的偶像。

在影片引进后不久,饰演瓦尔特的演员巴塔被邀请到中国访问,所到之处都挤满电影的粉丝,都狂热地呼喊着“瓦尔特” 的名字。

后来巴塔在采访时说,自己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远高于在自己国家,相比起来自己更像一个“中国明星”。

如今南斯拉夫早已解体成为历史,“瓦尔特”巴塔也在2016年因病离世。

就像一位影迷说的:瓦尔特保卫了萨拉热窝,但终究保卫不了南斯拉夫。

第十部:《地下》

一部至今都难以逾越的“史诗神作”

在所有艺术电影的影迷眼里,《地下》是一部难以逾越的“史诗神作”。

说它是史诗,是因为这部电影通过三个小人物,讲述了南斯拉夫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前不久央视热播的《人世间》正是属于此类;

说它是神作,是因为故事里充满了各种超现实的“魔幻感”:大街上飞奔的动物、会飞的新娘、死后和妻子在水中重逢,听起来就特别疯狂。

在皮哥看来,整部电影就像一场热闹的马戏团表演,在荒腔走板的狂欢之中,影射的是南斯拉夫的历史和现实。

本片的导演库斯图里卡早年是演员出身,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他还跑过龙套出演一名游击队员。

之后他就转入导演行当,并以《流浪者之歌》《爸爸去出差》等片在世界打响名声,而《地下》正是他导演生涯的巅峰。

拍这部电影时,南斯拉夫正在内战的混乱中,整个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

正是在这种“国之将亡”的哀叹声中,库斯图里卡导演把自己的愤怒、悲伤都放到了电影里,用一种戏谑的态度批判战争,反思历史。

眼睁睁看着热爱的祖国灭亡,库斯图里卡在《地下》中的狂欢,其实是隐藏眼泪和绝望的假象罢了。

时至今日,南斯拉夫早已从地图上消失,再来看这部电影就更能感觉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3、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一部:《雏菊》

被官方列入黑名单的电影,世界上最难懂的电影之一

拍摄于1966年的《雏菊》也是一部相当前卫的电影。

得益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电影的创作环境比较宽松,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捷克新浪潮运动。

而这部由女导演希蒂洛娃拍摄的影片,正是新浪潮的一部代表作品。

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听起来特别怪诞甚至无厘头:两个叫玛丽的女孩,一直在不断搞破坏:大闹宴会,暴饮暴食,砸烂一切,只是为了寻找快乐。

到后来,两个女孩甚至拿着剪刀剪碎对方的身体,只剩下两颗头颅在空中飘动,荒诞中又有几分恐怖。

直到影片最后,遭受战争的城市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似乎让人明白,这部电影似乎在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而两个女孩的一切行为,只是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这种痛苦。

但由于形式过于大胆荒诞,影片不仅没得到大众的认可,还被列入官方的黑名单。

就在影片上映的第二天,官方就以“浪费食物罪”将本片禁映。

时至今日,本片早已解禁,但它的遭遇也让人不得不思考,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大众审美之间,怎样才能做到平衡?

以上盘点的这些影片,都曾在不同时期产生过很大反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观众。

几十年过去,希望这些经典的老电影不会被埋没,继续在新的时代发挥着它们的价值!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更多一个拍电影的电影叫什么,一个拍电影的电影网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