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名胜古迹的历史与文化,你浏览过哪些名胜古迹呢写一写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名胜古迹的历史与文化,你浏览过哪些名胜古迹呢写一写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名胜古迹的历史与文化,你浏览过哪些名胜古迹呢写一写吧

楼观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朝圣之地,也是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伴随着朝代更迭和古代战乱,香火鼎盛的楼观台也经历了几度萧条与繁荣,破坏与翻修,这其间唯一始终不变的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永恒的道,它每年吸引着数以亿万计的人们,对这神秘的“道”虔诚地进行顶礼膜拜。

《道德经》与楼观台

说起楼观台,得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爱好天文,便在楼观台结草为楼,夜观天象,楼观台便由此产生。

尹喜调任函谷关令后,见有紫气从东而来,果然老子退隐入秦,驾青牛薄板车到关,尹喜迎入官舍,北面而师事之。遂请老子入故居楼观,于终南高岗筑台授经,著《道德经》五千言,传于尹喜,且传道授法,尹喜行其旨。

明清时期《周至县志》

一天,函谷关令尹喜在终南山观看天象时,忽然看到一股紫气从东边而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将会从此经过,于是守候在此。不久之后,老子在战乱中辞去官职,身披五彩云衣,骑着青牛途径函谷关。于是老子便与尹喜相识,尹喜请老子讲经著书,老子就在这个南依秦岭、北瞰渭水的楼观台著写了流芳百世的《道德经》。现在我们常说的“紫气东来”也是源自于此。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开创性地建立了完整的中国哲学体系。对世界学术、宗教、政治和文学艺术影响很大,在哲学、思想、宗教和艺术的领域超过了孔子学说。

可以说,《道德经》成就了楼观台,使楼观台成了鼎鼎有名的道教圣地。

老子与吾老洞

依据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而推定:老子入关时至少90余岁,在楼观台定居生活了约70年,逝世后葬于楼观台吾老洞。

正因如此,楼观台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冠以“仙都”、“洞天之冠”的美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

“就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老子墓。老子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为陵,陵山海拔730米,顶有天然石洞名为吾老洞,高2.18米,宽1.40米,深不可测。”

据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记》碑载:

“洞内有石函,葬老子头盖骨。”

吾老洞位处西楼观台,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口一副对联相传为老子撰写,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洞宽8尺,高丈余,深不可测。

现在洞内供奉着的是用名贵的阴沉木雕刻的老子像,阴沉木千年不腐万年不化的特性与老子文化的永续传承异曲同工。

吾老洞内供奉的阴沉木老子像

“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阴沉木又称乌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民谚。阴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被列为“珍宝”的范畴,由于其数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楼观台作为老子文化的发祥地和道教祖庭圣地,每年吸引着信士游客前去膜拜观赏,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这一天,海内外多达10余万的信众云集于此。吾老洞内的千年阴沉木老子像,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到一个新高度,感神迹,通天地,庇佑众生。

更多名胜古迹的历史与文化,你浏览过哪些名胜古迹呢写一写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