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河南曲剧金钱记下部(曲剧金钱记原唱全场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河南曲剧金钱记下部(曲剧金钱记原唱全场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河南曲剧金钱记下部(曲剧金钱记原唱全场戏)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唱好一段戏

戏友们好!我是个戏迷,自从爱上了戏曲,我的业余时间经常是听戏,唱戏。家乡河南是戏曲之乡,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道情等种类很多,都是那么美啊,让我爱的魂牵梦绕,如痴如醉。在家洗衣做饭,嘴里唱的不再是流行歌曲而是家乡的豫剧,曲剧或是越调。这几年学唱戏有很多心得体会给戏迷朋友们分享一下,喜欢的欢迎您转发和点评。

第一  选一段适合自己的戏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一样,学戏的时间长短不同,选戏段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尊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初学唱戏的朋友们要选择容易一点的小段子练习,慢慢在增加难度。怎样知道自己的嗓音适合那些唱段呢?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也是最不了解自己的。呵呵呵,是吗?我是这样觉的,有时我能看清楚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有时却不如别人看自己看的准。。所以你要认真的听一听自己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尖细,还是憨厚,适合唱那个行当,是老旦?是青衣?是老生?是武生?是花脸?然后要听听别人的意见,最后自己选好戏段。

第二      欣赏整部戏

选好段子后建议把这部戏全场看完。我们要了解这段戏是那个角色唱的,什么情况下唱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唱这段戏。

第三    听名家唱这段戏,向名家学唱这段戏。

1  记熟戏词,唱准旋律    唱准旋律很重要,如果你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唱准每一句,那么在人前你就不好意思唱,虽然你会唱很多段戏但你会觉的没有一段戏能拿的出手。因为听戏的戏迷们都是内行啊

2  调整好气息。我们业余戏迷们唱戏都会遇到气息运用的问题。我也是,有时侯气息不够用,换气的地方不对,都直接影响演唱的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在书上看到看到一段话启发了我。原话记不住了,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学舞蹈还是演唱都会讲到呼吸,最自然的呼吸就是最好的呼吸方法。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每个人都会呼吸,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不管说多长的句子都不会憋的慌,从来没有说话忘了换气,忘了呼吸,这就是道法自然。唱戏也一样,放松是最重要的,状态放松了,呼吸就自然了,你自然就会偷换气,深呼吸了。真的,我是深有体会。真正投入的演唱时根本就忘了呼吸换气的事情,也不会有气息不够用的现象。当然这是我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3    给自己的唱腔润色  唱的什么角色就要用不同的唱腔来表现人物。比如豫剧大祭桩选段黄桂英的一段戏: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很多戏迷会唱,但真正唱的好的不多。黄桂英是个未出门的闺女,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千里去见李郎表情义,是有担当的人,路遇李郎的母亲误会她,婆母还要打她,她又是委屈的,同时也有姑娘的羞涩,这样的复杂感情都要在唱腔中表达出来。要注意的事:声音要有少女的韵味,切忌出现老旦的后音。哭着唱时要慢慢放开,适当含蓄一点会更好的表现人物。很多戏迷唱这段戏唱腔放的太开了,把一个闺门旦演的像个老妇女一样就不美了。

第四    舞台表演

一段戏唱成熟后上台表演时要注意台风。站姿要挺拔,唱旦角要丁字步站好。眼睛要平视前方,不能东张西望。演唱时要放松,进入角色后,台步,眼神,手势自然就出来了。

好了,友友们,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吧。谢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点评,交流。谢谢大家,我是戏迷,微信号是无花果。

   

京剧的历史,介绍

京剧的历史与相关知识

sun 发表于 2006-3-12 16:26:00

一、京剧的历史

(一)京剧形成的前后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高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乾隆中叶以后,弋阳腔(又名京腔、高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方面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年)由著名演员魏长生从四川把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带进京来,因其表演活泼、细腻、唱词通俗、唱腔优美而一鸣惊人。秦腔红盛了几年之后,由于清 *** 的禁止,迫使魏长生远走扬州。

乾隆五十五年(1790),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由高朗亭率领三庆班来京。该剧的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四平调、高腔、吹腔、秦腔等。唱腔相当丰富更兼高朗亭善于博采众长,在北京演出时又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该剧表现力愈加丰富。此时徽班在北京曲剧界占了首位。随后又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来京,称之"四大徽班"。

道光八年(1828),流行于苏、淅、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米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谭志道等人先后携班来京。该剧主腔是西皮调,与徽剧的二黄通力协作,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二黄大联唱的局面,于是出现了皮黄戏。此时可以说京剧已具雏形。到了谭鑫培时期,有了京调的称谓。京调即是京剧的前身。

概括地说,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到嘉庆十五年(1810),徽班与其他戏班融汇贯通是京剧的孕育时期。从1810年至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楚腔来京,与徽班合作,形成皮黄戏(后称京腔)是京剧的形成时期。 1845年至1894年,是京剧从雏形到完美提高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演员。清代画家沈蓉甫,根据当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13位演员,绘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图。这13个人是张长胜、刘赶三、程长庚、时小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田、梅巧伶、余紫云、徐小香、杨鸣玉、朱莲芬、杨月楼。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各种角色,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

二、京剧行当

每个剧种都根据剧中人物分出门类,即"行当"。京剧行当的发展亦是随着京剧的历史而发展的。京剧形成初期,由于受着多种戏曲的影响,行当划分较细,有"十门角色"之称,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后来遂步归属互相融化,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

(一)生行

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包括须生、红生、小生、武生等。

1 老生

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髯口",即胡子。由于性格和身份的不同,又分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扮演文人、皇帝、官僚等)、靠把老生(扮演武将)、衰派老生或称做工老生(扮演穷困潦倒或精神受 *** 者)。

2 红生

红生是勾红脸的须生。京剧中红生戏一般仅指关羽、赵匡胤的戏。最初京剧中关羽戏并不多,演起来与老生无大区别。但王鸿寿(三麻子)改革了对关羽的演法之后,使红生戏红极一时,他大力编排新戏,几乎把"三国"中的关羽情节全搬上了京剧舞台。

3 小生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有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究生(落魄文人)等。

4 武生

武生是戏中武打的角色,分墩子武生(穿厚底靴子者),亦叫长靠武生,撇子武生(穿薄底靴子者)亦叫短打武生。

(二)旦行

旦行亦叫占行,分青衣、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等。

1 青衣

青衣亦叫正旦,是贤妻良母一类的角色,以唱为主。

2 花衫

花衫亦叫花旦,以衣服花艳而不同于青衣。剧中人的身份比较复杂,可包括皇后、公主、女将、村姑、小贩等。一般地说,青衣扮演的人物年龄较大,而花衫扮演的则岁数较小。再细分还有闺门旦、玩笑旦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为少女,后者多为 *** 。还有一种不拘形迹的泼辣旦。

3 武旦、刀马旦

二者均以武功见长,分工已不明显。

4 老旦

老旦即剧中老年妇女,用本嗓演唱,与一般旦角所用的细嗓演唱不同。老旦虽用本嗓,又不同于老生,因为在旋律上较细腻,富于变化,仍能表现出女性的特征。

(三)净行

净亦叫花脸,分为几种:铜锤花脸,以唱为主;黑头花脸,亦以唱为主;架子花脸,以工架为主。剧中人的身份较复杂,有大将、绿林好汉、和尚等。还有武花脸和摔打花脸。武花脸以长靠为主,摔打花脸是下手。

(四)丑行

京剧中的丑行因为亦勾脸,但比较简单,又称三花脸。

1 文丑

文丑中又分方巾丑(文人、儒生)、苏丑(念苏州白者)、袍带丑(官丑、茶衣丑〔蓝布短衣〕)等。

2 武丑

衣,衣的种类特别多,分官衣、太监衣、宫衣、茶衣等,是京剧中主要的服装。还有一部分衣在武戏箱中。

第二箱亦叫二衣箱,主要是武戏用的男女服装,包括:靠,即铠甲,武将所穿,有硬靠和软靠之分。有背部插旗者为硬靠。

箭衣,是小领、大襟、紧腰、窄袖、袖口像马蹄者,有花、素、龙三种。

马褂:短上衣、对襟、开气、有花素之分。 白布腰裙、英雄衣等,亦在该箱。

第三箱是靴包箱。

第四箱是装盔头和髯口的箱子。

第五、六两箱,是装道具的,即砌末等零星物件。

这些箱都有专人管理,叫"箱上的",他们都懂戏。上场前负责给演员"扮"戏,下场后负责收回、整理、装箱,有条不紊。京剧中有"宁穿破、 *** 错"之说可见各箱物件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乱。

二)化妆造型

京剧的化妆独树一帜。生旦的面部虽不勾脸,但化妆也不简单。男女皆须吊眉,然后生角抹彩包网巾、甩发、带髯口;旦角拍粉、晕脂、画眉眼、包头、贴片子、带头饰等等。花脸则须特别化妆,有大花脸(净)、二花脸(副净)和三花脸(小花脸、丑)之分,最复杂的脸谱是大花脸。

脸谱流源,据说可追溯到北齐兰陵王的"代面"。后来舞台上出现假面。假面影响表演,逐渐改为勾脸。京剧中的脸谱是肤色、眉、眼、鼻、口各部分的夸张,突出骨骼、肌肉之纹理,从而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总之,净角勾脸是剧中人性格的代表。

京剧脸谱中常用的颜色有红(代表忠义)、粉(表示秉正、年迈)、紫(表示持重、稳练)、黑(表示刚毅、耿直)、白(表示狡诈、多谋)、黄(表示干练、凶狠)、蓝(表示勇猛、骄横)、绿(表示倔强、残暴)等等。从形式上分有"三块瓦"或"三块窝"脸(上额和两颊)。"花三块瓦"是在三块瓦的基础上增加些象征纹理的图案。老三块瓦是表示老年英雄的脸谱。"六分脸"是代表老年的脸谱,上额占十分之四,脸占十分之六而得名。"十字门脸"是从三块瓦的形式脱胎而来,以眼窝与通天鼻柱成十字形而得名。此外还有"喜鹊眼"脸、"蝴蝶"脸、"花碎皱"脸、"无双"脸、"象形"脸等等。

各种脸谱,配以适当的服装和道具,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美的造型。

(三)伴奏

京剧伴奏是全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1 武场

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

乐器有

单皮:是单面蒙皮的鼓,打鼓人称鼓佬,是整个场面指挥,快慢节奏全由他掌握。

大锣:根据音色、音调分为"三光(虎音锣)"、"二光(奉锣)"和"大光(苏锣)"。还有低音雄厚的大筛锣。

小锣:与大锣的音调对比极为鲜明。大、小锣交替打击可得出较强的节奏效果。小锣单打则有安闲、恬静之感。

铙钹:是夹在锣之间的乐器,与大小锣配合起来表现各种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大铙:音低沉,衬托大将的威风气度。

唐鼓:也叫堂鼓,两军交锋时使用,加强战斗气氛,也是军队和人马的象征。

其他还有声如沉雷的大鼓、表现欢乐的堂锣、齐钹、云锣、及特殊环境时用的木鱼、碰钟等等。 上述打击乐器的演奏程式,有一套锣鼓经,常用的固定打法约60多种,如急急风、四击头、冲头、丝边……以及配合唱腔板式的倒板头、哭头、反长锤等等。

2 文场

文场即"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 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唢呐、海笛:由于二者的音质和音色不同,唢呐一般用于伴唱,海笛一般用于乐曲。京剧中的鸡鸣、鸟叫、马嘶之声都用这二种乐器摹仿。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革,乐队中加进大阮、中阮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四)唱腔和念白

场面是为表演服务的,表演中的念白和唱腔就是音乐和语言的结晶。

1 唱腔

京剧中的唱占首要地位。过去的演员叫"唱戏的",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一般说来,西皮善于表现活泼、欢乐,而二黄则以表现悲哀咏叹为主。二种唱调都有许多板式,构成优美的唱腔。 西皮:在胡琴上,外弦基调是"3",内弦基调是"6"。有倒板、摇板、散板、慢板、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等。 二黄:胡琴的外弦基调是"2",内弦基调是"5"。除有上述西皮的各板式外,还有四平调等。 其他:除西皮、二黄外,还有高拨子、南梆子、唢呐腔、吹腔等等,用于规定的剧目之中。 京剧的唱词都有韵脚,句型长短不一,有三言、五言、七言、十言等等。京剧的唱词较为考究,经过长期的锤炼而固定下来。但也由于演员囿于规矩、恪守师训,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唱词也一脉相承沿袭下来,不敢改动。

2 念白

京剧中念白的地位亦相当重要。有人比喻念白的重要时说"千斤念白四两唱"。言下之意是念白比唱更难学难演,唱腔有乐器伴奏,而念白时则全凭演员自己的口舌之功。京剧中有许多精采念白的场面,如《十道本》的奏本,《四进士》公堂上的辩词,《法门寺》的读状等等。 京剧念白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口,掌握气口、节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切忌"一道汤"和"一边顺"。 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和方言白之分。京白说普通话,清脆悦耳,不可含糊不清。韵白一种是近格律吟颂,如引子、定场诗、下场对等;另一种是有身份人物的讲话。韵白中常带有湖广音和中州音,这是受徽、汉剧影响的痕迹。方言白在京剧舞台上常见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方话,如用得当,增加喜剧气氛。 京剧的语言是极精练的,有时几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和诗词警句的功能。

(五)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舞台

京剧的表演艺术和运用舞台空间的方式极为完美,这是汲取前辈们长期创造的结果。在有限的舞台上,可以表现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表现方法,受到外国艺术家们的赞许。

1 动作夸张源于生活

区区舞台,可表现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通过演员源于生活又提炼加工的动作,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如《打渔杀家》,舞台上一边是江河,一边是陆地,岸边柳荫之下,泊放着一只渔舟。这一环境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感觉到的。剧中人上船、下船、船头饮酒、划船行舟等,观众如临其境,其实舞台上什么也没有。通过演员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观众可领略到剧中人上楼、下楼、开门、进屋、上山、过河、行路、过涧、趟马、放鸡鸭、挖菜、刺绣、缝衣等等。有些动作经过艺术加工,虽然有悖于生活真实,如一人斩杀千军万马等,但观众并不觉得不合情理。

2 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武打

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可见武打在京剧舞台上的地位了。京剧中有许多剧目是属于武戏范畴的。 京剧中的武打有一定的套数和规程,如枪法中有小五套、小快枪、枪架子、对枪等;刀法有搬花、背花、勾刀、对刀、夺刀等。其他还有拳、棍、鞭、锤等特种兵器的表演法。 京剧中的武打既不是武术,也不是舞蹈,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在某些技巧上还有杂技的功夫。

四、京剧剧目

京剧剧目的数量是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而递增的。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时皮黄戏演出剧目有87个,到同治三年(1864)新增加130个,光绪二年(1876)增加8个,光绪六年(1880)增加1个,共226个。

这些剧目是从演出的戏单上抄来的,肯定不完全。有人做过京剧剧目的统计工作,能找到名字的剧目共有1700多个。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宣扬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如《 *** 滩》、《破洪州》、《挑滑车》、《战太平》、《文天祥》、《岳母刺字》等等。

(二)以反封建、废除旧礼教为主旨的京剧剧目有《秦香莲》、《穆柯寨》、《拾玉镯》、《思凡》、《秋江》、《英台抗婚》等等。

(三)歌颂纯真爱情的剧目有《柳荫记》、《人面桃花》、《西厢记》等等。

(四)歌颂起义造反,除暴安良的剧目,如《生辰纲》、《快活林》、《三打祝家庄》、《三岔口》、《通天犀》、《英杰烈》等等。

(五)反映历史题材的剧目,如《完璧归赵》、《将相和》、《失空斩》、《屠赵仇》等等。 (六)美丽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天河配》、《后羿嫦娥》等等。 京剧剧目如此繁多,水平不一,受封建社会影响,剧目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如卓别林所作的评价:"旧京剧是珠玉和泥沙混在一起的。"因而有些剧目不易分类,似是荒诞神怪戏,又可能是神话戏。有人说是"鬼"戏的,也有人说是具有反抗精神的进步戏……这类有争论的戏很多,如《红梅阁》、《探阴山》、《活捉三郎》、《四郎探母》等等。

五、京剧流派

一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演员出于不同的导师,自然传授和演出方法就各有不同,久之,凡是同行公认、观众赞许的就会形成流派。

(一)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

一种戏剧学习的人多,演出过程中,为了争取观众,会各自施展各自的绝招,久之,就会形成同一剧目的不同演法。各种不同的演法之中各有千秋,并存于舞台上,于是形成了流派。流派愈多,愈说明从事这项艺术的人才愈多,愈说明这项艺术的繁荣昌盛。

流派和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流派的形成有助于艺术的发展。以京剧的流派为例,生、旦、净、丑各行之中,有一行的流派形成,势必影响到其他行当,尽管行当不同,但通过同台演出就需要在艺术上融会贯通了。

一百多年的京剧历史,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言(菊朋)派,麒(麟童)派,杨(宝森)派等等。旦角中有梅(兰芳)派,程(砚秋)派,尚(小云)派,荀(慧生)派等等。净行中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等等。丑行中尽管流派的形成受条件限制而不太明显,但是文丑中的萧(长华)派,武丑中的叶(盛章)派亦是观众所公认的。

就流派来看,京剧艺术在历史上是相当瑰丽的。后来有人对流派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演员要有自己特色,不可一味效仿别人;或说不可囿于流派而妨碍艺术发展等等。这些看法不尽全面。

(二)继承流派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

一个演员必须先当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路子学,还要学得像,学成之后,再博采众长,进一步钻研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为艺术增添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同时这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和再提高的过程。艺术就是如此流传而丰富发展的,流派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提倡学习流派,决不是用流派束缚自己。实际上,任何一个流派传人其艺术真谛并不是老师模式的复制,而是再创造的结果。可见,继承流派正是为艺术的发展繁荣而奠定基础的。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这一流派的鼻祖当初的辛勤劳动。换句话说,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为京剧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近来的京昆幼儿汇演,不仅显示了京昆各种流派的传人大有人在,而且为京昆事业展示了光明的未来。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大戏迷,在今日颐和园内还保留一座中国最大的戏楼,该戏楼高21米,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金钱记剧情介绍

金钱记讲述了诗人韩翃与京兆尹王辅之女柳眉儿恋爱婚姻的故事。

京府尹王辅曾将御赐开元通宝金钱送给女儿柳眉儿悬佩。三月三日,柳眉儿奉父命前往九龙池,看杨家一捻江。此时诗人韩翃正与友人贺知章饮酒,听说九龙盛会,便逃席前往,与柳眉儿相遇,二人一见倾心。

柳眉儿将随身所佩金钱送给韩翃,韩翃趁醉追至王辅家的后花园。王辅退朝回家,见韩翃形迹可疑,便将他绑了起来。幸好贺知章来到,替韩翃通了姓名,王辅素闻其才,便请他在家做一个门馆先生,韩翃为了寻找机会接近柳眉儿,欣然答应。

一日,王辅置酒与韩翃同饮,在韩翃书中发现柳眉儿所佩金钱,盛怒之下欲治罪。贺知章前来替他求情,说皇帝赏识韩翃文才,要宣他入朝为官。

韩翃做了状元之后,王辅高结彩楼,要招他为婿。韩翃因两次受辱,坚拒不从。李白听贺知章说了此事,便向皇帝禀告。皇帝便命李白与贺知章从中做媒,让韩翃与柳眉儿二人成亲。

[img]

梦想长成了参天大树——记运城市蒲剧团团长贾菊兰

但凡喜欢看点蒲剧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个水袖耍得好、毛笔字写得溜的名演吧!她就是我省最年轻的梅花奖获得者贾菊兰。自三年前接任蒲剧界最高艺术院团——运城市蒲剧团团长以来,她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基础上,苦心谋划新发展,频出新招振士气:以戏推人,锺炼新人,为古老蒲剧艺术注入青春活力;结亲西安百年易俗社,与秦腔同行交流学习,促进蒲剧提升创新;拯救濒临失传的经典武戏、移植创作新戏,使演出剧目发生结构性变化;疫情期间,又推出大型网络戏曲剧目“空中蒲苑”,在满足戏迷戏瘾的同时,通过穿插扶贫助农、运城旅游宣传片、援鄂医疗队员讲述抗疫感人故事等环节承担戏曲人的社会担当;积极探索戏曲对接市场的商业运作方法,以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她的带领下,一个名家辈出、久负盛誉的地市级剧团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可以说,她就是蒲剧界的一棵参天大树。

这棵耀眼的参天大树是怎样长成的呢?笔者通过掌握许多翔实可靠的资料,逐渐理清了其中的原委:

                              梦想无法遏止

贾菊兰,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太郝村的一个普通农户。父亲喜欢拉二胡,母亲爱唱戏,受爹娘的熏陶,她从小就对蒲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常常盼望着蒲剧团到村里唱大戏。

每次村里演戏时,卖油糕、糖葫芦、瓜子等小吃的商贩就会在观众中叫卖。当别的孩子眼巴巴地缠着大人买零食时,瘦弱的小菊兰却安静地盯着戏台上的幕布。

看到女演员们化着漂亮的妆,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上场时,水袖一甩,碎步一迈,扇子一舞,手绢一抖,然后紧跟着响起悦耳动人的唱腔,她心里的那个美自是不必言说,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起来。曲终人散,剧团到别的村子唱戏了,小菊兰的心也跟着走了。蒲剧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她梦想看有一天也能当一名神奇的蒲剧演员,而且要学成好把式、名把式。

对此,老实巴交的父母强烈反对:“农村姑娘别不务正业,踏踏实实学好功课,考上中专、大学才是正路;再说学戏可苦哩,练不会,师傅会很厉害的……”但这些话不仅没有让她打消学戏的念头,反而让她心志更坚。

一年春节期间,二哥从县城看热闹回来,对她提到戏校招生的事。她听后特别兴奋,就把枕巾套在手上当水袖,然后爬到可以视作舞台的窗台上唱呀扭呀跳呀,逗得大家乐成一团。兴尽,她跳下窗台,讨好地靠在妈妈的胳膊上,撒娇地请求妈妈:“我想学唱戏,你和爸爸就送我上戏校吧!”可无论她咋说,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遭这份罪的妈妈就是不答应。小菊兰立时就像抽疯一样,猛地站起来,冲着妈妈叫嚷起来:“你让我唱,我也得唱;不让我唱,我也得唱。”妈妈愣了一下,迅即怒声撂给她一句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话:“我说不准唱,就是不准唱!”

央求无果,小菊兰感到特别委曲,于是含泪躺倒,一夜无眠。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拿起压岁钱,独自跑上公路搭车。碰巧,在车上遇到了小学老师曹仙梅,听她讲了缘由后,曹老师改变行程,把她送到县文化馆,交给稷山戏校的任秀枝老师。据贾菊兰回忆,当时如果没有曹老师引路,她一个没有出过多少门的农村女孩,面对生疏偌大的县城,恐怕都会走丢的,更不用说会找到戏校的任老师。

任老师那时留着短发,态度非常和蔼,一听到她的来意,就极其亲切地说道:“孩子,你先给老师唱一段,让老师看看你嗓子怎么样。”小菊兰听后立刻脱掉外边的棉衣,给头上搭了个头布,模仿着曾经看到过的演员动作演唱了一段《送女》。任老师听后,当即表态:“唱得不错,你被录取了。”小菊兰一时喜悲交加,竟放声哭泣起来。当得知是其父母不同意,她是从家中偷跑过来时,任老师随即给她出主意:“你回家给你父母说,一是你是块唱戏的料,必须上戏校;二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学费全免,光带口粮就行。”

任老师一席话让她顿时阴雨转晴,自信满满。当她回家把这些话说给父母时,他们仍然不肯同意。她就以绝食、不说话等方式相抗争,最终迫使父母答应了她上戏校的请求。

                          幸遇三位恩师栽培

第一位恩师就是赏识她的天分并帮她圆了上戏校愿望的稷山戏校任金枝老师。任老师教学非常严格认真,一边教她练功,一边给她排戏,其间她学会了《拾玉镯》、《杀狗劝妻》、《王宝钏别窑》等戏。令她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教她《拾玉镯》中孙玉姣喂鸡一段时,扔完鸡食下意识拍围裙上的脏东西,米皮不小心飞到眼眶里,眼睛需要快速地眨巴几下,她就是来不了,所以每次走到这里时,老师就特别生气,让她一遍遍重来,直引得旁边的小伙伴偷着乐。等到其他同学都下课吃饭了,而她也练得头晕目眩、满头大汗、腹中饥饿时,老师还是让她继续练习。当时她心里特别怨恨老师:你怎么能这么狠心折磨我呢?多年后的今天,她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说道,在我反反复复都学不会这个动作时,老师心里其实也特别着急、倍受煎熬。这种折磨应该叫吃偏饭,对此,我十分感激。得益于任老师的严厉教导,当时年仅十一二岁、对于表演刻画人物完全没有概念的她,硬是凭着对老师所教授东西的死记,通过一个不落的完整动作的呈现,取得了很多次不错的上台演出效果。提到第一次上舞台演出,她至今还充满着幸福的回味:化好漂亮的妆容、穿上五彩的戏服、戴上精美的头饰,在台上一亮相、一开口便感觉到无限美好……

在任老师那里接受了一年戏剧启蒙教育、打下一些基本功之后,1989年她顺利地进入了水平更高的新绛戏校,从此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二位恩师——被誉为“蒲剧四小名旦”之一的筱兰香老师(本名田郁文)。其时,田老师虽然已经七十岁了,但扮相做功如花绑子、腰功、翻身、卧鱼、抢背等程式和技巧依然精准过硬,显得仪态端庄、优美大方。有一回他示范卧鱼动作,坐在台子上盘着腿往下下背,整个背部都着了地,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深感震惊。

田老师教学生练功很有方法,要求也极严。比如跑圆场时,刚开始大家还行,不久就出现前后摇晃、上下乱跳的状况,这时老师就会边做示范,边叮嘱大家要跑稳。为此,他让同学们训练时膝盖要夹着笤帚,头上顶一碗水,而且做到平平地跑,笤帚不准掉,水不能洒,直到大家精疲力尽时,才让休息。有时在太阳底下练,有时在月光下练,这些既磨练了大家的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又使大家练下了过硬的功底。

田老师做功不仅娴熟,而且动作生活化,极具舞台美,尤其是搓麻、担子功、纳鞋底等,非常漂亮。在教学生纳鞋底的时候,要求线绳不能抽得过长,而且抽过来的线绳应该在手腕上缠两匝,再抵住鞋底用劲拽两下,这样才能纳紧。同学们在掌握动作技巧的同时,也被田老师认真观察生活、注重细节打磨、富于艺术创造的精神深深感染。

《藏舟》里有个动作,贾菊兰刚开始怎么也学不会、做不好,田老师就一遍遍地示范教导,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停下来。在教水袖功时,田老师结合自己一辈子的舞台实践,要求大家在风地里、在麦场里练,直到把水袖练到不怕风的程度。所以现在贾菊兰在表演水袖时,无论什么风都不怕,这也为她的夺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唱腔方面,田老师要求字正腔圆,咬字清楚,而作为稷山人的贾菊兰开口音和闭口音不分,常常红黄难辨,唱娘为拧,而且当时自己也感觉不出来。有一次,当她又把“娘”唱为“拧”时,田老师生气地在她胳膊上拧了一下,并教训道:“你记住,这样叫‘拧’,叫你妈才叫’娘’!”这一拧一训,让小菊兰顿吋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很多。此后,她又通过儿童识字卡片的拼音字母等方式不断自觉矫正自己的发音,终于通过了唱腔中的咬字关。

田老师的悉心教诲不仅使贾菊兰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还学到了他的很多代表戏,如《送女》、《藏舟》、《花田错》、《赠剑》、《表花》、《白玉楼》等,为她以后获取更多的演出机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田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经常告诫他们,要唱好戏,先做好人,要有坚强努力、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做德艺双馨的演员……他每次上场演出前,不仅脸、手要抹白,连脖子也不马虎;还要系好袖口领口,以使全身保持必要的紧张专注状态,用他的话讲就是“在演出时要有牙掉往肚子里咽”的精神……令贾菊兰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乡下演《打神告庙》时,有观众对她的出色表现感到满意,就往舞台上扔了二十元钱的红包。田老师发现后,就对她说:“菊兰啊,你永远都要记住,无论你将来的成绩有多么大,都是大家共同努力、辛苦付出的结果,而不只是你一个人的成绩。今天,咱们就把这二十块钱买成糖果,分给大家一起吃吧。”当她和大家分享了这些糖果后,心里真是无比的喜悦。这件事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在她的低调谦和、不耍大牌、大好人缘或许正来源于此。

与“蒲剧皇后”武俊英的师生情缘,始于贾菊兰的偷偷学艺。那时正是“俊英腔”流行的时候,武老师被返聘到新绛蒲剧团,每当她演出时,贾菊兰就专注地站在侧幕旁边偷偷跟着学——因为觉得人家是获得梅花奖的大演员,就不敢当面请教——就这样学会了武老师不少戏。菊兰看戏很细,也善于琢磨,比如她从《苏三起解》中看到武老师扮演的苏三出监时一个眨巴的眼神,悟出监狱光线太暗,以致于走出牢门后一时接受不了强光的 *** ;看到崇公道给苏三卸去刑伽后,做了一个非常轻松的动作,从而想到刑伽是何其沉重啊!所以,后来剧团里要演武老师的戏,基本上安排的都是贾菊兰。

新绛建团五十周年时,运城地区蒲剧团领导一行人前来祝贺。当发现贾菊兰是个苗子,有潜力可挖后,武俊英就想办法把她调从新绛蒲剧团调到了地区蒲剧团里。那一年是1998年,从此,二人就结下了朝夕相处的师生情缘,贾菊兰有事无事就向武老师讨教,把武老师所有唱腔都学会了,武老师对这个勤奋灵性的徒弟自是爱惜无比。有一次,她语重心长地对贾菊兰说道:“要想唱好戏,必须先要说好。”贾菊兰默默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自此养成每天早上拿着报纸用晋通话大声朗诵的习惯。为了进一步帮助菊兰克服乡音问题、提高咬字水准,武老师还教给她一段简明易记的绕口令,让她时常练习练习:

                            粉红墙上画凤凰,

                            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粉凤凰,

                            红粉凤凰花凤凰。

武老师还亲自给她排了《窦娥冤》、《打金枝》《玉婵泪》等戏,使她自身的艺术素养又得到了很大的跃升。

                      锤炼成为剧团佼佼者

在新绛蒲剧团时,由于人少,贾菊兰几乎什么行当都得演,而且很多时候每天都要演练两场。为此,她常常是早上五六点钟起来,把要演的戏从头到尾过一遍;下午休息间隙,对着镜子审视五观怎么化妆、表演能更美、更符合剧情,同时把学过的戏再温习一遍。这样坚持下来,不仅会演的戏越来越多,而且老百姓反映也不错,堪称新绛团的台柱子。

到了市团后,贾菊兰感觉压力特别大,因为这里不仅有好几个梅花奖演员、很多实力雄厚的一线演员,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也都是运城艺校毕业的尖子生。再加上感觉从县团走出来的自己在唱念做打上都不规范,有点野,甚里连演丫鬟、跑龙套都比不上人家,竟生出很多自卑来。想到要在市团站住脚,她就暗下决心,从最基本的跑龙套做起,向他们学习,看这些老师怎么化妆、怎么演戏。她第一次出现在市团的舞台上,是给王艺华老师配周仁哭坟的龙套,面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观众,她不由得全身紧张发抖,同时又感到特别兴奋。就这样慢慢学习、积累,终于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出演了《打神告庙》中两折戏,大概四十分钟,其间,观众席中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程小亭老师觉得不错,其他老师反映还行。在随后吃饭时,剧团的一个大哥哥端着碗,兴冲冲地走过来对她说:“菊兰,你今天可是下了颗恐龙蛋!”受到极大鼓励的贾菊兰,一下子对自己在市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为了能争取演到演好更多的戏,她见好就学,又学到了吉有芳的《挂画》、朱秀英的《教子》、景雪变的《火焰驹》等名家名段。看曲剧电视剧《陈三两》时受到启发,觉得可以把书法融入到蒲剧里边,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于是她从1999年就开始练起毛笔字来。起初写得不像样子,但她是那种越受打击越能激励自己的人,经常把字帖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练,每天都要练八九小时。在赵玉汉、程小亭等老师的指点下,不仅越写越好,而且逐步掌握了在演出时正书、反书、双手写字的绝活。

由于勤奋好学、苦心追求,从2000年起她就在这个大团里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般崭露头角,先是获得地区调演表演金牌奖,接着是山西省第八届戏剧杏花奖、《走进大戏台》总擂主、中国戏剧红梅金奖,此后一路开挂,连年获奖,还代表市团、代表蒲剧、代表运城市、代表山西省到外省、到中央台甚至到国外进行演出。

                    二十余载苦寒终摘梅

在新绛戏校,为节省开销,小菊兰经常花五毛钱买一把青辣椒,蘸点盐就馒头吃。练习基本功时,需要不断练习踢腿、下腰、拿顶、翻跟斗等,辛苦乏味,但菊兰不敢松懈,别人练3个钟头,她就练6个钟头,从不懈怠。为练好甩水袖,她穿着妈妈用三天时间亲手缝制的一件戏装,靠在楼梯上练,在大风中练,在角落里练,从而练就了过硬的水袖功。

为了很好地掌握毛笔运笔等技巧,练成自己表演的“一招鲜”,菊兰不惜花费,起初就选用好宣纸当做练笔用纸,一天练字要达到8小时以上,下乡演出时,她也时常背着笔墨纸砚。一有工夫,她就拿出字帖练习,常常练习到深夜。用双手写不同的字,尤其是一些不常写的字,时常让菊兰感到情绪几乎要崩溃,但她硬是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到写好为止。怎样用左手反着写出俊秀的正字来?菊兰苦苦思索后,找来一面大镜子放在身后,从背后的镜子中修正字的形体。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常常习练起来忘了睡觉,耽搁吃饭,一顿饭多次热是常有的事。每次要书写新的内容,她都要多次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为止。有一次,当把几个字习练得像模像样的,自己感到满意了,准备睡觉时,一看窗外,已经天大亮了。多少年来,她只知道习练用过的废宣纸一捆一捆地往外扔,废白布一条条地被卷了起来,却从不去算到底花费了多少钱。经过10年千百次地辛勤苦练,终成书法绝活。

在完成剧团安排她演的《打神告庙》、《狸猫换太子》等剧目时,她还主动“捡戏”,把《火焰驹》中的旦角演了个遍,提升自己对各种角色的把握能力。为了练好唱功,她还远赴太原,特别拜从小接受蒲剧薰陶的山西歌舞剧院的民歌歌唱家陕军老师为师,进行声乐训练。此后,唱功大进,唱高音不再是脸憋得通红、脖子上青筋高高凸起、喉腔里只能发出尖尖的一绺声,取而代之的是神态自然、气息通畅、高音大小驾驭自如。

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她还完成中专、大专的学业,养成了读书看报、勤于动笔、善于思考等习惯。这对她理解戏词、分析人物性格、拿捏艺术角色、摘取梅花奖等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梅花奖,起初她觉得“太高了,像摘星星,不敢想”,后来在和几位梅花奖得主的朝夕相处中,得到了无以数计的教益和许许多多的热情鼓励后,这才萌生了摘梅之想。终于机会来了,2012年由她主演的《青丝恨》列入夺梅计划。

为了塑造全新的敫桂英,带给观众更多的艺术享受,告庙打神时的动作难度加大,从过去的上桌改为上香炉。为了表现出轻盈优美的感觉,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近一米高的香炉上练习挂翻子等高难度动作。一天,正飞身上炉,左腿却怎么也跨不上去,伴随着膝盖处”嘣”的一声,她就倒在了排练现场。经检查,被确诊“半月板破裂”,医生要求她必须治疗、静养,否则可能再也上不了舞台,走路也会受影响。导演心情沉重地劝她休息,说以后还有机会。

忍着剧烈的疼痛躺在床上,贾菊兰思绪翻滚、心潮难平:难道就这么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吗?“《青丝恨》排练这么久,太不容易了,我不能放弃!”贾菊兰咬着牙要求继续排练。每天,同事、爱人背着她从北五楼的家中到南四楼的排练厅上上下下,导演讲戏时,她在旁边说词、演唱。验收演出时,她请医生打了封闭针,照常进行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2012年11月25日,贾菊兰赴京手术,取出破碎的骨头,开始静养恢复,术后100天,又在杭州娴熟地完成表演。等待梅花奖评比结果的过程满怀期待又痛苦难熬,“分分秒秒,像等待‘判决’结果一样,心里揪得紧紧的。”

2013年5月20日,她终于站在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上,成为山西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

                        名就感恩依奋蹄

获取众多演员穷其终生都无法企及的戏剧界最高奖项的贾菊兰满怀感恩地说:“自己只是一个呈现者,这个荣誉包含着太多人的付出!非常感谢关心爱护、鼓励支持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老师、领导、同事、家人及广大戏迷们!没有他们的厚爱,就不可能有自己今天的成绩!以后能做的就是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多的汗水提高自己,更好的成绩回报大家。”

在谈到家人时,贾萄兰几次哽咽落泪,她说,在家里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就是个完完全全的索取者,为了支持她追求艺术,家里人上上下下都在无怨无悔地付出……对家人的亏欠实在太多了,以后要好好努力,把做得不到的地方尽量弥补回来。在这里,笔者不由得想插上一句:自古家庭事业难以周全,或许有这份心,家人就足够欣慰了;每个人的成就背后,真真切切蕴藏着家人不知多少的付出啊!

摘梅归来的贾菊兰在团里依旧忙碌,又先后担当了《冯玉锁》、《初定中原》、《枣儿谣》等几出新剧、大剧的女主角,她更细致地剖析人物性格、雕琢人物形象,使得冯玉锁的妻子、孝庄太后、枣香等戏剧角色深深走进了观众心里。其中,《枣儿谣》还被拍成蒲剧同名电影,并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二等奖,为蒲剧艺术的传播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谈到做演员的感受,她说,演员站在舞台上就是个享受的过程,这么多年来她在不同人物的塑造中也算经历了许多许多的人生;每次演出都会有遗憾,但每一次的遗憾都是下一次完美的动力,这可能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她一直信奉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身段、唱腔等,没有像疯子一样的执着追求,就不可能达到极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如今担任着运城市蒲剧团团长的贾菊兰,正踌躇满志、意气昂扬地带领着的她的艺术团队创造着一个个新的业绩……

命运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份辛劳一份收获,贾菊兰最初的那个看起来有点缥缈的梦想,现在已切切实实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她的人生奋斗历程,对于我们许多心怀梦想的人无疑是一份珍责的镜鉴、一个巨大的鼓舞。

祝福贾菊兰,祝福运城市蒲剧团,祝福蒲剧,祝福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

曲剧演员张晓凤简介?

张晓凤,女,国家一级演员, *** 党员,1944年7月出生, 原籍河北省成安县人。1958年进许昌市曲剧团工作,师从李全录、张新芳。1976年为省剧协理事,1981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许昌市政协委员,2000年退休。退休前担任曲剧团团长、党支部副书记。

张晓凤自幼学戏,十四岁就登台演出,曾拜“曲剧皇后”张新芳为师,在唱腔上得到了张新芳老师的亲传,演唱技巧得到很大提高。1961年演出古装戏《陈三两》饰演陈三两,赢得了全省观众的好评,在曲剧界是个比较有影响的演员,她的名字在许昌家喻户晓。张晓凤在继承张新芳老师的唱腔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主攻青衣,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亮丽,唱腔细腻委婉,从艺四十多年间演出了大量的古装戏、现代戏,代表剧目有《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春江月》(饰柳明月)、《陈三两》(饰陈三两)、《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洛阳令》(饰湖阳公主)、《清风亭》(饰胡氏)、《双金钱》(饰李凤英)、《白玉楼讨饭》(饰王宝钏)、《杜丽娘》(饰杜丽娘)、《春草闯堂》(饰春草)、《李豁子离婚》(饰金二姐)、《江姐》(饰江姐)、《杜鹃山》(饰柯香)、《一笔贷款》(饰秀英)、《无名草》(饰罗娴)等。其中《泪洒相思地》、《春江月》、《洛阳令》、《买牛》、《无名草》等多部剧目被中央电台、电视台、省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社录音、录像并制作光盘。

更多河南曲剧金钱记下部(曲剧金钱记原唱全场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