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第一名:新疆拌面
拌面之于新疆人,就好像黄河之于华夏,那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一碗菜”一定要现炒,油重味厚;“一盘面”一定要过水,劲弹爽滑。通常,他们两会在一种炽热而嘈杂的氛围中一起被上桌,因为随便一家拌面馆子都不缺焦急等待食客,它象征着新疆人民对于生活的无限热情。
将菜倒在面上拌开,送进嘴里的一刻你会感觉到冬小麦香吸附着浓香四溢的油汁、痛快淋漓,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细品。(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加之天山雪水灌溉出的翻年冬小麦,糖分、韧性确实不一样,不做过多解释,这个得亲自试一试)要问拌面哪家好吃?托克逊,一个距离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以外县城的名字,早已为拌面这种食物做了首席代言。当然,小编觉得奇台的过油肉拌面、伊犁的碎肉拌面、盆盆拌面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二名:枫镇大肉面
2011年逛苏州,得益于导游的推荐第一次与枫镇大肉面相识。只记得他当时说酒店后面有一家老面馆,有一款时令面很不错,不是什么时候来苏州都吃得到的。经向度娘请教,此面号称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面,汤头以鸡鸭骨、黄鳝骨头、螺蛳、酒糟等原料吊制而成,因为酒糟的加入,所以具有很强的时令性,每年五月至十月之间供应。于是乎我决定一尝究竟。
苏锡菜精细、浓中带甜虽是早有耳闻,当枫镇大肉面端上桌时,作为一个北方人吃面人士,看到清白的汤底,本以为这碗面会索然无味。但当第一口汤喝下的瞬间,酒酿的清甜若隐若现,荤香浓郁而不油腻,回味绵长;面细而不软且均匀,功底绝对不输资深 *** 牛肉面师傅;枫镇大肉肉质细嫩、酥而不烂。一碗面尽,度娘说的我信了,彻底被这碗面征服。2014年,小编和爱人以买婚纱之名再游苏州,时隔三年,那碗面的味道和记忆中一样,如苏州园林般浑厚、和谐、舒朗,正所谓“咫尺之内造乾坤”
第三名:宝鸡擀面皮
与前两位相比,这道面确实少了几分霸气。但确被小编排进了前三位。记得2008年寒假返程,小编和女友随一众校友在宝鸡转车,因后续车次间隔较长,我们在车站附近找了一间擀面皮小作坊,一份2.5元,除了一碗面皮和一勺红油,什么佐料都没有,对,什么都没有。当面皮入口,我才顿悟一勺油泼辣子对于关中人意味着什么。吃完我又带了两份上火车,不过全让给小编的那个她吃了。毕业10年了,小编也曾多次到西安感受美食文化,确再没吃到过比宝鸡火车站2.5一份更好吃的擀面皮。
在那个每个月底都要算着饭卡里的钱过日子、放假买不着卧铺动辄要从西安站到嘉峪关的校园时代,那碗火红色的擀面皮像极了单纯、热烈、而又看似廉价的校园爱情。然而那个当初什么都不图,就图和你在一起的人 ,你没让她输吧?
第四名: *** 牛肉面
*** 对于小编来说,是一个可以为吃一碗面而去一次的地方。对于这碗面,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只说一句: *** 当地的牛肉面和其他地方的 *** 牛肉面、 *** 拉面之类真的不是一回事儿,真心想追 *** 牛肉面的饕们,请到 *** 去。(喜欢台湾牛肉面的除外, *** 机场离市区挺远的,别瞎耽误功夫)
第五名:福建沙茶面
沙茶面源自华侨带回的东南亚菜系,沙茶酱和高汤熬制汤头,咸鲜微辣还有点甜。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炸酥研细制成的沙茶酱,微微有点颗粒感,让舌头隐约能感受到原本的食材。
小编和爱人去厦门拍婚纱与沙茶面结缘,两天之内吃了三碗。第一碗在鼓浪屿的一间民居内吃到,老板是个大爷,说话听不太懂,大致是自夸他的面好之类。一碗海鲜沙茶面下肚,准备起身走了,被大爷叫住,说汤头是他熬了好几个小时做出来的,执意让我把汤一并喝了…感觉还不错。走后一直回味,于是吃了第二碗。走前,在市内的小巷子吃了第三碗,在老板的强烈建议下,选了猪大肠沙茶面,很棒。为可爱的厦门人民点个赞。
第六名:阿拉善贺蘑羊肉面
姜文老师在电影《邪不压正》里说过“就是因为这点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而对小编而言,正是因为贺蘑,才爱吃这碗面。贺蘑亦称“紫丁香山菇”,产于天然次生的云杉林中,是以丝膜菌为主的纯天然野生菌种.其口感纯正,气味醇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因稀少,并不是每年能采到,贺蘑羊肉面因贺兰山紫蘑的加入而珍贵。偶然的机会小编在单位食堂有幸吃到,体会到一片蘑菇升华了一整碗面是什么感觉,于是乎连吃两碗,吃第二碗时感觉边际效用完全没有衰减。
第七名:重庆小面
前两年,因为孟爷爷的宣传火遍全国的一款面,差点成为面中的“黄焖鸡米饭”,小编就不做过多评价了。很泼辣干练的一款面,就像重庆辣妹子。
第八名:新疆三凉系列
小编所谓的三凉即:凉皮、黄面、高旦面,而且得是新疆产的。
先说说这凉皮,新疆凉皮其实种类很多,最出众的当数石河子凉皮。因为有比其他凉皮更为复杂的制作工艺,石河子凉皮薄而透明,却不失嚼劲,口味清爽。其另一个特点是汤汁丰富且清淡,可以一饮而尽,与延吉冷面、浑源凉粉异曲同工。 相比河套平原的“酿皮”、陕西的面皮、米皮较为厚重的味道,石河子凉皮就像雪水灌溉下的天山走廊,绝对清新脱俗。本地人就不说了,外地人去吃过的应该都懂吧。
再说这黄面,黄面在 *** 尔语称(赛热克阿希),是一种夏令风味小吃,因其出锅的面色发黄而得名。主要细分为 *** 尔族和 *** 两个制作流派,单就味道小编认为 *** 尔族流派更胜一筹。主要胜在浇注的汤汁上,到底汤汁里有什么秘密㊙️小编不得而知,只知道好的汤汁像喜之郎CC一样呈果冻状,这会让黄面的挂汁效果更好。黄面摊位上永远不会缺少烤肉炉子,就像迈寇身边不会缺少皮二爷。资深吃家黄面是必须配上几串烤肉的(在新疆羊肉串要叫烤肉),再来杯乌苏、格瓦斯之类,看着师傅翻动烤肉的样子,会让你忘了所有烦恼。
最后说这高旦面,这个小吃大致是90年代从甘肃流传进来,经过改良而成。小编推荐百花村高旦面,口感滑腻软糯,口味厚重,堪称凉面界的芝士蛋糕 。
第九名:遵义豆花面
其实小编这碗豆花面并不是在遵义吃到的,而是在贵阳的一个街边早点小摊,被这种别致的吃法所吸引。通红的猪肉、干海椒沾水,配着一小碗豆花解辣。那种辣的感觉像干柴烈火,和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的辣都不一样。回忆起来总让小编想到《无名之辈》里的胡广生
第十名:新疆炒米粉
严格意义上讲,米粉是米浆做的,虽不是面食但型似面食,非常好吃,所以占了一个面食名额,排在最后。
新疆米粉和贵州米粉本是同根,在小编记忆中早于90年代初期,贵州米粉以汤粉儿的形式流入乌鲁木齐,后因地区饮食习惯,逐步改良为干炒、酱拌风味,再后来又派生出经典、酱香两个流派,并一直风靡至今。特别是自90年代以后走读的乌鲁木齐小初高中学生,深受米粉的影响,它几乎覆盖了所有人少年、青年时代,它就是花季、雨季和年少轻狂的味道。偶尔回到乌鲁木齐,寻找属于那个年代的味道,确发现因为制粉工艺的变化,米粉少了一丝纯粹、多了一些工业的味道。当个上学的孩子真好。
当然老北京炸酱面、陕西biangbiang面、山西刀削面、内蒙中西部的焖面、河南烩面也是很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