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研究综述 文/解非
[内容摘要] 诗歌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灵性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形象。综观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呈现出三种形态:诗意综合性、文化地域性、风格个性化。少数民族诗人是当代诗歌界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的诗歌始终坚守着一种神性的自觉的虔诚的信念,恪守民族的品格,叩问时代的精神,其诗歌创作的精神气质、思想内蕴、审美旨趣、文化心理对于当代诗歌在某种程度上都起到了缓冲和存续的作用,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 民族智慧、民族的形象、民族诗人、诗意综合性、文化地域性、风格个性化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几千年过去了,许多诗篇还广为流传,同时,中国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广阔地域间共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歌表现自己民族的情感和历史,诗歌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灵性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形象,他们与汉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诗歌艺术。
诗歌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也凝聚了一个民族丰富质朴的思想感情,优秀诗作不可能建立在海市蜃楼上,它必定是建立在一个民族坚实的肩膀上,立足的基点就是其民族性和民族传统,同时,它也一定是我们的时代诞生的孩子。每一个少数民族诗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平等自由生存的理念,这种心态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才是人性的本真本源,才是诗歌灵魂的实质所在,可见,骨血是一个诗人的气韵,心灵是一个诗人的宇宙。一如华兹华斯说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呈现传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征,在追求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时候自动肩负起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认识到诗歌作品对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诗歌的形式让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具有很浓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结。可以说2010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 基本代表了最近几年少数民族诗歌的最高水平,这些诗歌紧扣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这些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一首首诗作,把探索的目光深入到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并从民族历史文化纵深中发掘创作的资源,创作思想多元化,对当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不言而喻,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自身繁衍及其民族血缘宗系的传承过程,同时还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正是文化的传承使得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这种传承、意识和情结表现在创作上,自然让其作品铭刻着民族印记、彪炳着民族性格、充溢着民族韵味、凸显着民族特色,每一个民族诗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情有独钟地对生养自己的民族热情赞美,并吸取本民族一脉相承的全部营养,创作出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而诗歌恰恰淋漓尽致的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命运、精神,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社会性,从一个诗人的“天地之心”到一个国度的“国民之魂”。一如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说的:“当代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诗人更是其中的杰出体现。诗歌代表了人类精神的高度和标志性的东西,在物质化的今天,它在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狄马加先生作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是极具说服力的,这个彝族优秀的儿子的一生都在为他自豪的母亲放声歌唱,确实,彝族是一个血脉相对单纯的民族,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2550年),试想能够在4500多年的历史演化过程里一脉相传,生存至今的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而且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从他的诗歌中不难看出这血浓于水的一脉深情,他诗作内容本身的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纵向和横向文化根系的深刻和准确的程度,以及本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抑或心理素质,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想象和研究的广域空间。
《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中第一首诗歌就是吉狄马加先生的《自画像》,他开篇就写到“我是这片土地上用彝文写下的历史/是一个剪不断脐带的女人的婴儿”。他为自己的一生定位,也为自己的永世定格,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像他自己回答的:“我不老的母亲/是土地上的歌手/一条深沉的河流”。他的诗歌意境开朗阔大,沉博精深,不屈不媚也代表了他全部诗作的审美特征。作为一个彝族的诗人他是多么的坚定与自豪,诗歌的主体出现了自我的独立性和个性话的宣言,一个彝族人的内心世界构成了一首诗歌的基本题材,诗歌中的自传性因素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他的诗歌这种强烈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白,以及理智安静中对出身往事的追忆,构成了创作的第一要素。
吉狄马加先生的诗歌属于生养他的故土家园,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而放声歌唱,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成了精神的一个征兆,心灵的一个迹象。比如《彝人谈火》中这样的诗句:“当我们离开这个人世/你不会流露丝毫的悲伤/然而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你都会为我们的灵魂/穿上永恒的衣裳”。诗人对“火”的情感融入了独特的理解,的确充满了令人解颐、发人深省的思考,一是超验意义的终极诉求;一是经验意义的人间关怀,构成了他诗歌本质上的人性与神性的人文精神、以及理性与信仰的宗教精神。也可见,他宽广豪放的胸襟,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诙谐幽默的个性气质,形成了他诗歌所特有的直抒胸臆、质朴刚健、温和悲悯的抒情风格,他擅长于用质朴的语言简炼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笔力雄壮的发掘那些和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意象,独具匠心将它们再现出来形成一种气象浑厚的大境界。
如果从汉族主流诗歌文化视角来观察,少数民族诗人在民族叙事时特别擅长寻找自我阐述的可能性,以激越昂扬的赞礼姿态回应来自民族文化血脉深处天籁一般的回音,并凸现自我的身份意识与民族意识。那么,民族史诗就是最好的佐证,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居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几乎成为后人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比如: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以及中国各民族的史诗,每一部宏伟的民族史诗都成为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纪念碑。
阿尔丁夫•翼人先生和阿尔泰先生都擅长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而且是关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为严肃题材的叙事长诗,长诗在于篇幅之长,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如长江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犹如建造房屋,框架结构大,建筑物才能建得宏大。精神是大诗的灵魂。这种精神应是活的精神,是活在人们思想里的精神,是人类朝前进步的文化。站在人类历史学的高度把握人类进程的灵魂才是大诗的价值。一如劳里•航柯(Lauri Honko)的定义:“史诗是关于范例的宏大叙事,原本由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优于其他叙事,对于特定传统社区或集团的受众来说,史诗成为其认同表达的一个来源。”
阿尔丁夫•翼人先生的《神秘的光环》,故事多有神奇幻想的色彩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直接取材于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性,不仅让人们思考是什么在决定一个部落、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这首长诗其故事情节包含了丰富的传说和神话,吸收了民间叙事文学的营养,甚至还借鉴了抒 *** 彩浓郁的民歌的成就,锤炼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主题,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每一个诗句都透射着人性的光辉,全景式地反映了撒拉族的社会生活,这种反映又是十分具体可感,规模宏大、格调崇高,以及豪迈的英雄主义精神,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作品的立足点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发掘,对人情、人事、多层面、多角度的审美感悟,突破了生活的外在表象,深入到现实生命中。
他的诗句犹如一声来自古老民族深处的沉重叹息,唤醒了沉睡在民族历史记忆中倒影,用文字代天之言,天之高远尽人的视野里,天是生命的来源和展现希望之处,;用文字代地之言,地之深厚是人之生存的根本,这些影像缓缓地越过了时空后被当代时尚一次次的翻新,一个古老又崭新的撒拉族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矗立在我们面前了。而一个民族的形象何尝不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形象,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断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艺术性和兼容性,阿尔丁夫•翼人先生的诗歌是他真实的心理折射和精神展现,形成了一种风神摇曳、健朗豪迈的性格和品质,主观情意较浓,重视意境的创造,以审美创造为指归。
蒙古族诗人一直保持着蒙古史诗的传统,而蒙古史诗的典型样式就是诗歌体,由局内观察和局外观察这两个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这史诗所寄托的独特民族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理想,阿尔泰先生的作品,想象侧重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的纵的深入,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自己的思想一如“万斛泉流,不择地而出”。
他喜欢使用复合式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几个附属句,不仅把某一瞬间的内心体验,而且同时把环境、景色、体验发生于其中的情势统统纳入一个完整的句子,换句话说,似乎使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出来,这好比那绵绵悠长的蒙古长调,旋律优美,婉转流丽,悦耳动听,长句生动的形象和乐感为所叙事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阿尔泰先生的诗歌表现在内容的渊源与其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关系上,寻求自己诗歌的
呼声正是寻觅英雄诗人诞生的呼声,他丰富的阅历使他不惮以最大胆的方式打破传统诗歌创作,进行人性的描写,他对诗歌语言的持续把握能力,以及感情的敏锐和执着让诗歌具有空旷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美是在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与想象视野中产生的,诗人设置的艺术联想能让绿草随着春意而如约而至,自由灵活的拉近或拉远时间和空间的镜头,寄情感于言外。一如宗白华说的:“中国的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间的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诗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
民族历史的叙述是建构民族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环,晓雪先生的诗歌始终都承担着对白族历史的叙述,他的诗歌走向民族的心灵深处而传出的声音也一定是独特的,《插秧女》《洱海》《采花节》等都蕴含着一个民族诗人对生命、人生、大地的热爱,以及带有自己民族集体行为的苦难意味的抒情,其民族形象主要是通过文字来表现的,家园意识体现出真正的诗歌精神历来是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与生俱来的血脉情缘自然会时时提示诗人们自己来自何处。
诗人爱透过物象,看到了一个超感性的宇宙,表现为声、色、香、味的相通相感,娜夜女士的诗歌常常把我们的想象引向无限的天地,她独具匠心,擅于运用了“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的创作手法,从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悟出不平凡的哲理,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传统的束缚脱颖而出的意味,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温柔宁静的抒情形态中有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心,她的诗歌意象大多与诗人生活的地域的自然景物有关。诗人在诗歌的审美创造过程中以意象的特有方式去把握一切审美对象,使这些审美对象具有人的情思、人的欲念、人的欢乐、人的忧伤……,充分体现了一个诗人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力量。一如爱伦•坡说的:“诗人组合一切感官的感觉,不是为了反映对象,而是象征地使之变形,从而显出美的极致。”
精神家园是民族母体内孕育并闪烁的光环,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望依然还带有一定的对灵魂深人的质询自省,其他几位获奖诗人,由于篇幅有限我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诗歌也都是一种从民族最深的根基中长出来的果实,这个果实就是民族意识孕育的历史的关怀、哲学的思考、心灵的反省、传统的精神……,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现象,灵感的产生与获得来自于生活积累和外物触发,灵感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显意识到无意识、再由无意识到显意识的过程,这些以人文和科学的态度去构建的诗歌才显现出了诗歌本质应有的光芒。
综观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虽说各有千秋,但也大致呈现出三种形态:诗意综合性、文化地域性、风格个性化。这些少数民族诗人是当代诗歌界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的诗歌始终坚守着一种神性的自觉的虔诚的信念,恪守民族的品格,叩问时代的精神,其诗歌创作的精神气质、思想内蕴、审美旨趣、文化心理对于当代诗歌在某种程度上都起到了缓冲和存续的作用。其实,很多少数民族诗人首先也是主流诗人,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带有普遍性、富于想象力的观察、思考和呈现尤为显示出建设性的意义。但是,他们的自我表述往往难以迎合一些诗评家的诗学品位,这也是一种真实客观的现象,而他们的诗作作为异于主导、主流文化的客观存在正昭示了一种新的创造力的所在,以及一种灵活性表达空间的开拓。
一个诗人有神性之爱作为幸福的追求,其人性之爱才有了存在的意义,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极限,以及充满变数的广袤无垠的大地,都给了诗人关注平凡意象,关注人民生活,关注社会变革提供了前提,他们的诗歌中对于民主思想的表达几乎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自己的民族的满腔深情,赞美每一个平凡的人民,描绘祥和平静的美好生活,歌颂原始的生命意志,认为它是一种永恒的力量,个体生命的毁灭总是伴随着生命整体的再生,抒写现实生活的简单幸福,从平凡的事物——波澜壮阔的民族史——头上三尺有神灵等一系列意象的描摹,完全呈现出诗人桀骜不驯的野马一样的睿智思绪。民族诗歌承担的是对民族生活的展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珍惜自己独特的民族母语的表达方式,保留那些特有的语言习惯,做一个本民族的代言人,使自己的作品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沿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给这个时代留下自己民族的优秀作品。
目前,在中国诗歌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某一位少数民族诗人创作出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时,我们很少或者没有意识到这应该是一个民族的收获,应该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整体高度,这个获奖的诗人理应代表他身后的那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在有一些少数民族诗人在取得一两次成功后,不但没有认真思考和认识到民族文化和民族身份在这成功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反而忽视了抑或消失了自己诗作中的民族性,远离了自己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其民族身份仅仅成了一个符号的标记,一个民族诗人不去倾听来自那些自己民族内心的声音,他就是刻意地去斩断自己文化的根脉,其作品的生命力会是怎样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不能不让民族诗人自己去警醒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汉族和 *** 共同使用汉语,其余54个民族群体则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各个民族群体的自身文化传统最为持久的部分,仅仅从现存语言的来源看,便可以清楚地知道,中国国内各传统民族群体的文化渊源十分广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种历史事实。从这一点来看这十位民族诗人的语言表达上各自彰显了自己的功底,有的诗人能够用本民族的语言方式具体表现了一个诗人与这个大千世界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之间的高度契合,用一个诗人特有的敏锐洞察的眼光审视感受着宇宙万物间传出来的某种神秘的人文信息;而有的诗人却没有抓住这把民族之神赐予的金钥匙,我在此也不能不表达一下我的惋惜和遗憾,以及深切的祝愿。
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作为当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特质,负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高效能的塑造个体灵魂、整合群体价值心理的优势,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创作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诗歌作品,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积累的一种范本,把中国当代诗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但是,当我们把很多当代少数民族诗歌投放到整个当代诗歌的大的语境之下,便不难发现:相对于主流诗歌而言,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各少数民族诗歌受民族文化传统、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状态之中,还没有形成一种真正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文学新理念,更没有形成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整体上的强势。
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没有民族性的诗歌世界性的诗歌就是一个虚幻的子虚乌有的世界性,在我们的国家少数民族诗歌自古以来都是诗歌王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诗歌发展史而言少数民族诗歌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很高的美学品位和诗学价值。其诗歌成就在英雄叙事诗(英雄史诗)方面最大,这些长诗反映了自身民族的现实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宏篇巨制,结构庞大,气势磅礴,往往跨越了时空界限在民间长期流传,成为这一民族的百科全书或形象化的历史。史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升华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这对诗学研究、美学研究、人类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都极有学术价值。参考文献:
[1]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4 [2]黄铁池、杨国华《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文本阐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3]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11
[4]王保林、谢韵梅、吴立德《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6 [5]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2 [6]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民族出版社、2005.4 [7]缪家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3 [8]邓敏文《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乔默《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韩作荣《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作家出版社、2010 解非简介:
黑龙江省兴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首倡者暨核心诗人、诗评家、理论家,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学会理事长;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作品研究学会理事长。作品散见与国内外报刊杂志,及入选各种国内诗歌作品选,参编主编诗歌作品选二部,出版诗歌、评论著作六部。现为《女子智灵性诗歌》主编、《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丛书》主编;《当代女作家迟子建经品鉴赏丛书》主编。
纪实一:“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2010年在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揭晓并颁奖,此次评奖活动历时一年,组织者从中国当代民族诗人创作群体中选择了十位,代表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属于九个民族,即:吉狄马加(彝族)、晓雪(白族)、阿尔丁夫•翼人(撒拉族)、舒洁(蒙古族)、木斧( *** )、阿尔泰(蒙古族)、列美平措(藏族)、南永前(朝鲜族)、娜夜(满族)、何小竹( *** )十位诗人获此殊荣。
阿尔丁夫·翼人、吉狄马加、晓雪
纪实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获奖诗人诗歌集《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主编:韩作荣)。老诗人屠岸欣然为该书作序,在序言中他写道,自古至今,少数民族作家、诗人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与汉族作家共同谱写着光辉的中华文学史。他认为,当今中国新诗界出现“双轨”现象:一方面,老中青三代诗人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有些人走入诗歌误区,号召颠覆崇高,颠覆英雄,颠覆传统,颠覆语言。作为当代新诗诗人队伍中一支生力军,许多少数民族诗人 *** 诗的堕落,坚守真善美的底线,在弘扬本民族特色的同时,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以至于全人类,他们身上同样寄托着中国新诗的希望。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则用“黄金少数”来形容这些获奖诗人和他们的创作,他认为,少数民族对于汉语的贡献并未得到充分的意识,这种贡献至今不曾停止,当诗人们在我们的文化中备遭质疑和嘲笑时,这些诗人们依然保持着“诗歌的荣誉”,庄重地体认自己的使命:记忆,想象,咏唱,传承。纪实三:“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授奖词:
一、吉狄马加:吉狄马加的诗歌里奔涌着犹如人类信仰般鲜红的血液,他倾注在诗歌中的永恒的大爱与仁慈悲怜的情怀依托这个背景。在绝对纯粹的领地,他的精神的俯瞰超越了故乡、种族、时间与地理的疆界,他因而成为当代中国具有世界性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如誓言般的诗歌,让我们相信:诗歌,是一个诗人生命核心不可替代的部分,源于这里的人性不泯的光辉呈现在他的诗歌里,具有阳光一样温暖的特质。由于吉狄马加对中国及世界诗歌独特的贡献,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二、晓雪:在持续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晓雪在中国西南发出的诗歌声音,深沉而诚挚。他的诗歌清新深情,对所经历的生活岁月充满讴歌与赤子对母亲一样的赞美;他的诗歌里弥漫着浓郁的地域与民族风情,这样的歌吟具有水墨画的质地与溪水的灵秀,同时具有对光阴的穿透力。这是诗人留在诗歌中最真实、最珍贵的怀念。由于晓雪不可忽视的诗歌成就,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三、阿尔丁夫•翼人:阿尔丁夫•翼人的诗歌富有信仰的灵魂,如血脉一样尊贵,他以三十年对诗歌的坚守与勤奋创作承袭了伟大的撒拉尔民族的精神气质。在他诗歌庞大的心灵气象里,我们能够感知他的赤诚与深厚的精神依托。他由此成为青藏高原上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阿尔丁夫•翼人的诗歌,是对生命信仰的提炼与锻造,他的诗歌形如预言,属于久远。由于阿尔丁夫•翼人重要的诗歌成就,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五、木斧: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诗人木斧笔耕不辍,他以火一样的 *** 与水一样的哲思,回溯并展望生命的历程。他的诗歌,是对过去的、正在经历的年代的形象记录,是一个诗人的心灵史实。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六、阿尔泰:阿尔泰始终坚持用母语写作,他的诗歌中独特的蒙古高原景观,就如他所深情歌咏的醒来的语言。作为歌者,阿尔泰的诗歌,是他呈给故乡高原最精美的献词。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七、列美平措:列美平措的诗歌富有铁质与柔情,他诗歌的眷恋与倾诉,含蓄蕴藉。在他的一系列诗歌里,他以心血凝成的果实供奉圣地,虔诚而执着。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八、南永前:南永前的诗歌语境平实,饱含对自然生灵深切的感悟与热爱,流淌其间的同情和呼唤,源自诗人善良敏感的心地,感人至深。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九、娜夜:娜夜的诗歌随处可见女性细微的体悟,她的诗歌空间柔软美丽,辉映着温暖。在她诗歌平静的语流下,暗含持久的恳求。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十、何小竹:何小竹的诗歌风格独特,对生命的另一种解读,贯穿着不同的视角与发现。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是真实的生命纪实。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纪实四: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简介:
一、吉狄马加: 当代著名诗人,彝族。1961年生,四川凉山人,大学学历。现任 *** 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代表作有《鹰翅和太阳》等。2006年获俄罗斯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章及证书,同年因诗《“睡”的 *** 》获保加利亚作家协会颁发的诗歌奖。诗作被译成英、法、德、日、西等多国文字出版。
二、晓雪:
当代著名诗人,白族。1935年生于云南大理,原名杨文翰。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2003年获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晓雪诗选》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意大利第二十二届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长诗《大黑天神》获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三、阿尔丁夫•翼人:
当代著名诗人,撒拉族。大学学历,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曾获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奖、青海省人民 *** 第四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代表作《蜃景:题在历史的悬崖上》、《沉船》等。2010年应伊朗国家文化部邀请,参加德黑兰首届国际诗歌节,受到内贾德总统接见。
四、舒乙
当代著名诗人,蒙古族。蒙古黄金家族成员。1958年9月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毕业于 *** 大连陆军学院、上海复旦大学首届作家班。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诗歌编辑。现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代表作有诗歌选集《心灵的故园》、随笔集《大地的心》、《舒洁诗歌集》(6卷)等。
五、木斧:
当代著名诗人, *** 。原名杨莆。四川成都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历任共青团广汉县委书记、四川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醉心的微笑》、《美的旋律》等多部。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荣誉证书”获得者。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四十年代诗选》等一百八十种选本。
六、阿尔泰:
当代著名诗人,蒙古族。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内蒙古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飞马》、《阿尔泰诗选》等九部诗集。三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1987年、1991年内蒙古文学创作一等奖,《阿尔泰新诗选》1999年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199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七、列美平措:
当代著名诗人,藏族。四川康定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历任四川省甘孜州贡嘎山杂志社编辑、社长、主编,甘孜州青年联合会常委,甘孜州政协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八、南永前:
当代著名诗人,朝鲜族。吉林辉南人。 *** 党员。1987年毕业于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1993年获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著有《南永前诗选集》等,诗歌《祖母》、《相思集》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其作品共获各种文学奖34项。曾获英国剑桥和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荣誉成就奖章4枚。
九、娜夜:
当代著名诗人,女,满族。生于辽宁兴城。在西北长大。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著有诗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等。《娜夜诗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 *** 。在某报社工作。
十、何小竹:
当代著名诗人,苗族。1963年生于重庆彭水县。1980年曾参与“第三代”先锋诗歌运动,为“非非”诗派成员。代表作有诗集《梦见苹果和鱼的安》等。现居成都,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