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作为一名心外科的研究生,每每目睹切开、分离、修剪后的血管,在2.5倍放大镜下,用细如发丝的缝线游龙走凤,吻合冠脉,当心脏成功复跳,那一刻生命的搏动让我震撼。”9月2日上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学典礼上,阜外医院2022级博士生李忠臣作为学生代表,讲述了医学在他眼里的魅力。
李忠诚说:“今日能以博士新生的身份在协和继续探索医学奥秘,我倍感荣幸。”
9月2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级新生正在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
李忠诚对于医学的好奇,杨力同感同身受。杨力同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级博士生,他以心内科为研究方向。谈到为何选择学医时,杨力同说,当时他纠结于数学和医学这两个专业,经过权衡,他觉得医学可以救死扶伤,在挑战自我的同时,还能更直接地使自己所学发挥价值。
杨力同的姐姐也是一名医学生。杨力同初中时,假期他姐姐拿回了可以观摩手术操作的光盘,他和姐姐一起看了这些手术操作。杨力同一边看,姐姐一边给他解释。一颗学医的种子当时就种在了杨力同心里。
除了一份好奇心,医学还是一门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学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杨力同曾经跟随导师出门诊,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患者。杨力同坦言,刚开始时确实觉得有些棘手,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遇到不好沟通的病人多花些时间基本都可以沟通好,实在不行,还有上级医生帮忙处理。
作为这些年轻医学生的“上级医生”,教师代表、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蒋海越在毕业典礼上勉励杨力同、李忠臣等2472名医学生:“生命科学的复杂不言而喻,它汇集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知识,相互交叉,相互影响。面对复杂的变量,医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不断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才能真正担负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艰巨使命。”
为了挑起“面向人民健康”的艰巨使命,杨力同日复一日地泡图书馆,熬了数不清的夜。当医学知识积累之后,面对亲戚朋友的求助、患者的病痛,杨力同终于有能力解决了。杨力同说,这种被别人需要的时候是他学医期间的高光时刻。
目前,我国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近年,协和医学院将医学的定义转变为:医学是为恢复、维护、增强人的健康而发展出的知识、技术、艺术、学术体系。
王辰院士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期间,从“人格、学格、体格”三方面受到锻造,培育出美好的人格、学格、体格,成就圆满事业人生。
2021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100周年,今年新入校的优秀年轻学子将站在协和新百年的起点上,和其他医学生共佑百姓健康。
责任编辑: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