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世界著名现代小说,世界闻名的小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世界著名现代小说,世界闻名的小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世界著名现代小说,世界闻名的小说

说到底,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已。一串的选择,随机的,或是精心的,叠加起来,构成了被我们称作的生活。

——罗欣顿·米斯特里《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中写到“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也许很多人的答案和荷尔德林紧跟其后的两个字一样,是的,因为我们都认为人的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才会一直苦苦地去追寻,让人生如同断不了电的发条一样,一直工作,这样的人生当然是辛劳的,但是当我看完罗欣顿·米斯特里的长篇小说《大地之上》我的答案不再那么肯定,因为有时候在民生凋敝,时局动荡的大社会背景下,人是不能选择的,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而言。

现在提到印度,你会想到什么,是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宝莱坞电影,还是除了咖喱还是咖喱的料理,又或者是趣味儿英语发音,又或者是种姓制度?你能想象约100万人居住在面积240公顷的贫民区里,房屋拥挤,卫生状况恶劣,贫民区仅仅只有1%的住户拥有自家的厕所,在印度最大的金融中心孟买,在林立的高大厦下面,却有数不清的贫民窟穿插其中,这还是20世纪的情况,如果时间回到1975年,那时候的印度又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呢?

《大地之上》时间背景是在1975年前后,那时候印度陷入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之中,在紧急状态期间,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剥夺,强制绝育运动以及暴力拆毁贫民窟,小说中以四位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印度数十年的风云变幻,让我们看到在那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苦乐悲欢以及他们坚韧的生命力。

《大地之上》出版三十年,二度被译成中文发行,该书入围了布克奖短名单、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并斩获加拿大吉勒奖、英联邦作家奖最佳图书奖等文学奖项,堪称印度版的《活着》,曾被《每日电讯报》评选的“十大亚洲小说”中本书位列第二位,仅次于《红楼梦》。

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有拒绝再嫁、谋求自立的寡妇迪娜,一对出身于贱民阶层,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逃生的裁缝伯侄伊什瓦与翁普拉卡什以及出生于商人家庭、有点腼腆的青年学生以及寡妇的新房客马内克,因缘际会,这四个独自背负苦难的人走在了一起,开始在这间小屋开始新生活。

当我们以为四个苦难的人物也许会相互理解,但并不是,虽然他们都遇到各自的苦难,但是他们各自代表的冲突却是不一样的,比如迪娜,她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就被宗教与传统束缚的透不过气,她在上学的时候就被传统的哥哥努斯万要求不允许与同学走太近、不允许剪短头发等,在印度好像女性不管在家族中、还是社会中都低人一等,但是迪娜一直试图摆脱这种传统,不管是与丈夫结婚,还是丈夫离世后回到公寓靠自己生存,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去思考宗教和传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引导人们有信仰更团结生活得更好,还是作为一种枷锁,桎梏人的发展。

伊什瓦与小翁是一对低种姓伯侄,他们则代表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有三千多年历史,这个制度把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伊什瓦与小翁的家族是恰马尔,是所谓的贱民还不属于这四个等级之列,像裁缝这种工种对于他们来说是跨越工种,是不被允许的,他们一家人为了能生活好一点一直在努力,结果却给整个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两个人以为换了一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当每一次看到一点光明的时候,却立马被拖入深渊,所以当他们第一次在迪娜家工作遇到吃午饭的时候,伊什瓦说:“晚上吃一顿就足够了,再多吃,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食物”,到后面才知道他们并不是说多爱工作,只是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保障不了。

而故事中的马内克呢,让人感到唏嘘不已,身为富裕经商家庭的唯一子嗣,他没有过多的生存压力,但是他对“守旧”与“固化”的思想是有抵抗的,也觉得这个时代不公,在迪娜的公寓,他努力与小翁成为朋友,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但是结局呢,他终身一跃,在铁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四个人物的故事独立成章,却又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被紧密地联系起来,罗欣顿·米斯特里用心刻画了每一个人物,让我们通过这四个人物的命运去穿透表象,了解到当时印度小人物的生活重相,也同时留给我们无数的思考,对生活、对命运、对社会、对时局。

#阅读的温度##文学##印度#

更多世界著名现代小说,世界闻名的小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