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马明哲这80条商业思考,解释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能成为万亿营收企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马明哲这80条商业思考,解释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能成为万亿营收企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马明哲这80条商业思考,解释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能成为万亿营收企业

导语:本文总结了马明哲领导中国平安至今34年历程中的80条商业思考,包括创业维艰、战略升级、管理之道与人生成长等维度,以帮助读者更全面、直接地了解他的商业智慧。

田姗姗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提起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很多人第一直觉会想到华为、阿里巴巴与腾讯,但很少有人会提及中国平安。

但实际上,中国平安的商业成就丝毫不逊色于上述3家企业。2021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全年实现12876亿元的巨额营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6.18亿元。

为什么同样级别的商业成就,中国平安会经常被忽视呢?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平安的“中”字头,让人们误认为其是国资委下属的央企,并非是完全靠市场化竞争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平安的主业是保险、银行与证券等金融业务,公众更喜欢实体型企业,而对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排斥。

上述两种看法其实是对中国平安巨大的误解。

首先,中国平安的主业虽然是金融业务,但其起家的保险业务并非像传统国有银行那种低垂的果实,其早期是一个被很多人轻视的脏活累活。并且,保险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其他各个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协同价值,其本质上也是属于实体企业的范畴。

其次,中国平安并非是什么央企,而是从深圳蛇口的一家区域型产险企业发展而来,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体制的束缚。

在中国平安的发展过程中,其创始人马明哲居功至伟。是其敢为天下先,突破了体制的重重束缚,是其在领导中国平安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最终让中国平安一步步实现业务迭代进化。

第一次进化,是从一家位于深圳的地方型财产保险公司,升级为一家全国性的财产保险公司。

第二次进化,是从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升级为一家覆盖财险、人寿险与健康险的全国性综合保险企业。

第三次进化,是从一家保险企业,升级为一家涵盖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与融资租赁等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企业。

第四次进化,是在科技领域大力投入,逐渐形成“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全新战略布局。

上述每一次进化,都是开行业之先河,一开始并不被外界所理解。但马明哲都凭借着前瞻的战略洞察与超常的战略定力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最终造就了被华尔街投资人士赞誉为“孤品”的综合金融商业模式。

本文梳理了马明哲领导中国平安至今34年历程中的80条商业思考,包括创业维艰、战略升级、管理之道与人生成长等维度,这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中国平安能成为一家万亿营收,千亿净利润的企业。

关于创业维艰

1.我这辈子不想做别的事,只想把平安做好,让这个民族企业和国际公司一样好,甚至比它们还要好。

2.平安是改革的产物,不能成为改革的对象。

3.过往三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弹指一瞬,但平安伴随“春天的故事”的旋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扎根南海之滨深圳,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沃土,精心耕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竞争中求生存,创新中求发展。(2018年新年致辞,此时正值平安成立30周年)

4.平安永远不要去想守业,想守业的话,那就不是平安。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这个董事长开始谈守业了,就可以让我下课。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停地创业、永远不断地在克服困难中前进,永远勇敢地迎难而上。

5.遇难而退是狗熊,与难共存是必然,迎难而上是平安。

6.纵观中国企业发展,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可能90%的企业都消失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中,95%的企业都不见了,全世界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7.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崛起的背后,一定是以几家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平安必定是其中的核心企业之一。(1999年,马明哲在《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一书中写下了平安的奋斗目标)

8.好比一个人一开始挑80斤水,第一个目标是150斤,然后是两三百斤,最后才是千斤重担。大概在创业十年后,平安形成了“要做中国崛起过程中,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核心企业之一”的长期目标,并和国家富强、人民扬眉吐气关联在一起。

9.平安是蛇口的孩子,30年来,我们从未改变当年从蛇口出发时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在创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这句话是蛇口基因的集中体现,也是平安文化的精髓概括。在这样的鞭策下,平安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蛇口基因能保存多久,平安未来就能走多远。

10.30多年前,平安提出一年完成500万元的保费目标,这一目标仅是中国人保保费的几千分之一。很多老同事都是内地的干部,刚到深圳,无法解决住宿问题也毫不介怀,白天一起骑自行车跑业务,晚上回公司打保单,夜里就睡办公室地板。

11.平安保险是个新生儿,用什么来证明它的生命力呢?一是靠一颗对客户的真诚的心,二是靠每个人忘我的工作。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12.一停下步伐,就会失去冲劲和 *** ,失去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这样终有一天会被淘汰。社会在不断地变、市场在变、竞争者也在变,机遇和挑战每天都不会一样。

13.在队伍行进的路上有一座山或一条河挡住了去路,75%的人可能放弃;20%的人可能选择绕行,猴年马月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5%的人,会选择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不达目的誓不回头。

14.我的司龄是30岁,我的心态也只有30岁,30岁算是正当年,还可以和大家一起奋斗、继续努力。希望平安创立100年时的CEO会说,我们最早那个叫马明哲的CEO干得不错。

15.平安的成长,得益于国家富强,得益于社会繁荣,得益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正是我们30年前从蛇口出发时最原初的想法和憧憬,是中国平安立业的初心。面向未来30年,我们要更加铭记这个初心,更加懂得责任之重,更期待为民生改善尽绵薄之力。(2018年,马明哲写给平安人的2018年新年致辞,此时正值平安集团30周年)

16.我主要负责从0到1的创新,从1到N就交给团队去做。平安从无到有,从产险到寿险,到信托、证券,到陆金所、好医生、金融壹账通等30多家子公司,每一个新模式出来,想明白后就开始找团队,推一把、扶上马,然后我再开始下一个0到1。

17.平安不是一个赚钱机器,而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

18.推销的不仅仅是一个保险产品,更是一份对亲人的关爱和责任,一份对未来的保障和承诺。

19.平安姓社会,平安姓公,属于全体股东。管理层就是打工仔,不为某一单个股东服务,而是服务于全体股东。(当被问及平安公司是什么类型的公司,马明哲这么回答。平安是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股东多元化。平安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本公司没有控股股东,也没有实际控制人。)

20.越了解越后怕,美国的大公司主要靠管理,一切都计划得很周密,尤其是电脑技术水平,只要输入指令,要什么有什么,将来科技在企业中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大。(1993年,马明哲去美国考察两个月后的感受)

21.平安要建成百年老店,只有一条法则,那就是诚信。如果只有通过不诚信才能获得保费的话,这样的保费宁愿不要了。我们要业绩,更要道德操守,更要诚信。(2001年,平安遭遇“投连险退保”危机,如果部分客户退保的话,当时平安的损失将超过20亿元,而平安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到18亿元。马明哲选择了“如果客户要退保,马上安排退保”。)

22.客户要的更多是我们的诚信。投连事件,是平安寿险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给我们上了最深刻的一课,如果我们能永远记住,它也是我们最珍贵的一笔财富。(2001年,平安度过“投连险退保”危机后,马明哲发出的感慨)

23.在有生之年,积极致力于业务员品质的提升,改善整个队伍的职业形象,让平安的业务员队伍成为公众最可信赖的队伍,让这个行业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行业之一。(2001年,平安度过“投连险退保”危机后,马明哲发出的感慨)

24.小胜靠机遇,中胜靠人才,大胜靠平台,长胜靠生态。生态包含了平台、人才等。我们对“金融+生态”战略的探索,已经进入无人区、深水区,放眼世界,无先例可循。过去,我们有中国范围内的创新,现在我们有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并逐步取得了突破和阶段性成果。(2018年5月,马明哲在平安成立30年庆典上的讲话)

25.危机感是平安创新的持续动力和方向。

26.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着力点,要为实体经济和国家重要战略、重大建设引入“活水”,保驾护航。(2022年10月)

关于战略升级

27.不怕多花钱,只怕走错路。

28.为什么平安能够走到今天,和同业的差距逐渐拉开?因为我们总是有危机感,因为我们总是比同业看多几步,总是比同业提前走几步,否则我们肯定输在未来。

29.我如果只做今天平安要做的事,那平安就没有明天。只有做明天的事情,平安才有明天。

30.创造巨大差异的变革是有阻力、有成本的,但是必须创造这种差异化,正是主动追求巨大差异才成就了不一样的平安。

31.我国金融企业与西方的金融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后者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专业化经营,而我国金融企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专业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自身的管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还很有限,单个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如果缺乏有效控制,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系统性、全局性风险。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由于各行业特点不同,分业模式也会有所不同。(2001年,马明哲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回应关于分业经营的看法)

32.此次汇丰参股平安,在很多媒体眼里,平安已经大到足够使它们时刻保持关注了。大,当然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大背后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否则,我们会在大的恭维中迷失了方向,大而无当、大而不强,最终成为恐龙。这样的大企业不会是我们共同奋斗、赖以依存的家园。(2002年,汇丰入股平安,平安的资本实力更强,一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马明哲在内部备忘录中提醒高管们保持警惕)

33.站在岸上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这次(2008年)金融危机,呛水的都是会游泳的机构。呛水不怕,关键是呛水之后,我们能否提高游泳技术,掌握搏击风浪的能力。

34.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单靠一个产品的领先,最多维持几个月;靠一个系统的领先,最多维持一两年;实现整个平台系统领先,则对手就无法复制。

35.平台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延伸,平台致胜是比制度致胜更高的层次,平台是比制度更高的竞争利器。因为平台是全方位的优势 *** ,不仅包括制度方面,还有组织方面、业务方面。通过平台达到的领先,强调的是持续、全面的领先,不是一时一地或者某项业务的领先。(2008年,平安从矩阵式管理逐步向平台化演进)

36.要跳出金融做金融,不要将综合金融看得过于复杂。

37.综合金融就是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8.综合金融要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是拥有高度协同的文化,第二是建立庞大、高效的系统平台,第三是拥有强大的主业,第四是拥有合适的政策与监管环境。(2010年,平安开始向综合金融方向迈进)

39.发展综合金融主要是三大挑战:

最大的挑战和门槛是文化,发展综合金融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文化,剔除本位主义,拥有业务发展的整体观、大局观;

其次是有效的协同机制的挑战;

最后是对中后台进行集中、对数据进行集中的挑战,因为金融业务有很强的复杂性,保险、银行、证券等各类业务在数据标准、经营机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

40.综合金融和后援中心就好像“一个厨房,多个餐厅”,想吃不同菜系的人可以去不同的餐厅,后台的大厨房会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菜系。(2003年,平安开始建设张江后援中心,2006年建成了标准化、流程化、工厂化的金融运营后台)

41.“金融后台工厂化”的路子,别人都怕烦怕难,怕短期看不到成效,所以都不做。只有平安坚定不移地做了下来。

42.按照老观念、老方法,非要区分保险模式、银行模式、证券模式,毫无意义。……如果自己不改变、不转型、不革自己的命,很快就会被市场、竞争者革命。对这种市场形势,没有任何选择和退路。发展就是硬道理,面对变化,我们必须要调整心态,做到思想上积极,行动上主动。(2008年,马明哲谈及综合金融的改革)

43.世界上没有一个改革有万全之策,只是利大弊小的选择。我们只有把改革中会遇到的问题考虑得复杂一点,把改革中会面临的挑战考虑得深入一些,才能把相应的对策制定得更加充分和全面。(2017年,马明哲坚定不移地推动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战略)

44.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盈利,无法支撑快速增长的资本需求。银行的商业模式要向“零售业务加轻资产业”转型。对公业务也要转型,“打猎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

45.发展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创造两个价值:一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二是自身创造价值。国外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在网点发展上可能慢一些,但科技手段发展会很快,所以发展电子商务是整个金融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步骤。(2000年7月17日,平安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并推出了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

46.(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放市场之后,国内的公司需要加快走向国际化,国外的公司也要完成本土化。平安的国际化战略在1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平安使用了国际一流的咨询公司,全方位与国外同业合作,建立一个可以容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文化,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事实也证明我们是成功的。我们虽然付了一点过桥费,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2001年3月24日,马明哲通过PA18网站在线回答员工问题)

47.金融行业不需要实物交易,更适合应用互联网渠道。如果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更快,互联网就赢了;如果传统行业能够更快地应用互联网科技,传统行业就赢了。未来,我们的重要战略是用现代互联网科技来引领综合金融发展。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各有优势,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上,互联网企业更加创新、年轻化。双方可以在产品、营销渠道上进行合作。

48.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60%以上的现金、信用卡会消失,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由互联网企业代替,大型金融机构的前台向“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90%以上的个人金融业务在线上服务。(2013年11月,马明哲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场互联网保险论坛上做出的预测,此时他和马云、马化腾共同成立了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

49.“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一个从右到左,一个从左到右,逻辑上两者是相反的。“金融互联网”首先是从金融业进入,然后到服务,再到行业和市场;而“互联网金融”是从体验和服务开始,到行业和市场,再到金融。(2014年1月,马明哲在平安互联网金融战略发布会上谈及他对互联网的思考)

50.现代科技的确发展迅猛,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客户的消费习惯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在革新,但寿险产品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无法完全取代寿险营销员。(2017年,马明哲在平安人寿2017年高峰会的讲话)

51.数据化经营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先知、先决、先行。未来任何竞争的成败都取决于数据化的能力,平安的目标就是“全面数据化经营”。

52.竞争是正常的,任何行业都存在竞争,竞争才能促进行业发展。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卓越企业相互不甘落后地竞争,才有今天互联网的蓬勃发展。(2013年11月,马明哲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场互联网保险论坛上的讲话)

53.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一旦我们的战略、方向确定,对于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应该听取,但也不能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改变我们的战略。所以,我们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其他人要说就让他们去说吧。

54.平安的能力是我们创造的,更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赋予的,参与“智慧城市”是平安把这种能力回馈社会的方式,即便开始不一定赚钱,但我们别无选择,舍我其谁!

55.投入100亿元帮助贫困农村地区,实现根本性脱贫。(2018年,平安计划投入100亿元启动“三村建设工程”,到2022年10月,已经累计投入近500亿元资金帮扶乡村产业发展)

56.过去我们的保险是冷冰冰的服务,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现代新金融、新医疗保险模式。平安希望能够在传统的保险领域升级,提供一种新的保险服务。

57.金融是现在时,医疗是未来时,是平安下一个10年的大布局。(2021年2月4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20年年报,马明哲在年报致辞中提及未来的战略)

58.我时常坐在办公室都感到诚惶诚恐、提心吊胆,担心一不留神就落后于人,不知不觉就被数字化时代所淘汰。数字化时代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赢家通吃......未来,全面数字化必将成为平安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与“领头雁”。(2021年,马明哲在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署名文章谈“数字化”)

关于管理之道

59.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系统上。

60.企业是树,文化是根。

61.事实证明,即使是一流的产品和项目,如果不能执行到位,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执行,不如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

62.1997年之前,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流程还能勉强适应业务;1997年后,和公司业务迅猛发展劲头相比,管理能力逐渐显得脆弱起来。

63.你们争来争去,但谁有过做世界一流企业的经验?我们通过麦肯锡直接学习世界最先进的东西,就等于走捷径。(1996年,马明哲聘请麦肯锡为平安做改革方案,遭到内部反对)

64.价值最大化原则是平安人为人处世的桥梁,是平安经营管理的行动纲领。凡是有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事情,就是对的,就是我们努力追求的。(1999年,马明哲谈平安的企业文化)

65.平安的人才梯队很强,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很好的梯队,不是靠某一个人。

66.只有我们业务同仁收入增加了,主任、经理收入增加了,才能证明业务品质、技能产能确实提高了,说明客户更加接受平安,不但接受平安的寿险,还接受了平安其他丰富的产品和服务。(2014年,马明哲建议将提升业务员收入列为寿险“一号工程”)

67.平安管理层中60%来自海外,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的同事在一起愉快工作、精诚协作,有成就感,有包容的文化,才有良好的团队合作。

68.我们是看准方向在哪里,再设计好精确的图纸,然后铺好路再走过去。但互联网公司是先不管东西南北,有任何灵感,都靠撞墙把路给撞出来。传统金融公司往往会考虑多看几眼,等有感觉了,再向前走,虽然可能会比互联网公司慢一点,但我们一直努力让自己快点适应新的环境、文化和形势。(2014年,平安积极向科技与互联网型的金融集团转型,马明哲谈及传统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差异)

69.没有什么秘方,有的话也就是启用优秀人才,平安有很多年薪上千万的管理者。(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问马明哲:“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如此回答)

70.许多人认为董事长是领导董事会的,其实董事长就是一票,只不过我额外增加了一个召集、组织董事会召开的权力,根据股东和业务的要求,把议案提出来。董事会是集体决策。董事长是推选出来的,不是谁指定的。

71.一家公司如果和具体的个人牢牢绑死,长期而言,一定不是好公司。平安要成为“百年老店”,永续经营,就不能依赖于某个人的品牌和作用,而要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我的责任是不断完善和加强平安的团队、文化、制度,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72.平安经营和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我的工作在于,努力创造一种机制,交出一个谁都能带着向前走的平安。无论我个人何时退出,平安都会像一艘有自驱力的航空母舰,勇往直前。未来,我希望我能变为观众。

73.(我)什么时候退休,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股东认不认同。比如今天的股东大会进行了投票选举,如果大家不选自己,自己就不合适继续在公司任职了,这个决定权在于股东。

第二,对自己来讲,是否退休,取决于是否可以继续为公司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

第三,是否退休,还取决于平安集团是否有更优秀的管理团队。未来平安集团要让更优秀的人登上这个舞台,平安现在管理团队是很强大的,基本上都是50岁左右,各方面能力都很强。

关于人生成长

74.成功绝不是某个人的成功,只有积极地帮助同事、下属成功,帮助他人成功,你才能成功。

75.昨天的马明哲绝对领导不了今天的平安。

76.袁老(袁庚)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有三点:第一,他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学习能力令人佩服,他永远追求而不满足,即使已经有很高成就,也不故步自封;第二,他胸怀宽广,能听取不同意见,对新人、新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包容;第三,在平安遇到挫折时,他无私地站出来支持平安,保护平安的新机制、新道路。

77.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要犯错。许多人的共同心理是怕犯错误,有的人甚至幻想一辈子不犯一点错误,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不怕犯错,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又能保持良好心态,这才能完全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

78.人生就是如此,顺境逆境共存,只有在逆境中的成长才更扎实。关键要保持积极心态,永不言败。艰难困苦都是暂时的,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把苦难当作锻炼意志、磨炼品格的好事。现在多吃苦不是坏事。

79.教育好一个贫困的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1993年,在马明哲的倡议下,平安成立了希望工程救助小组,开启了公益之路)

80.有些人浅尝即止,小富即安,注定成不了大器;唯有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保持节奏,调整步幅,起跑、中途跑、加速跑、冲刺,各个阶段都不出现大的失误,才能成功冲线。

*参考资料

《无止之境:中国平安的成长之路》,秦朔,陈天翔,2020年

《“ *** 士”马明哲》,正和岛,2020年

《马明哲和他的八万亿金融帝国,一个“瞭望者”的故事》,财报网,2020年

更多马明哲这80条商业思考,解释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能成为万亿营收企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