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2022造梦季高能来袭
别眨眼!
“不管我们在北京还是深圳,不管我们人在哪里,我们奋斗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在基因科技的赛道上从跟跑,变成并跑,再到领跑,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情怀所在。”近日,党的二十大代表、生物科学家杜玉涛在“深网课·听党代表讲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网上公开课中,讲述了自己与基因科技的故事。
说到“基因”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浮现在脑海中的也许是高中生物课本里的只言片语,也有可能是一片空白。
基因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遗传因子。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基因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一个“省流”式的定义:俗话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基因最好的诠释。
曾经研发国内首批“手工克隆猪”的生物科学家杜玉涛出生于医生家庭,大学被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录取。被保送研究生时,她走近了与基因研究有相通之处的分子流行病学,随后到丹麦奥胡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杜玉涛一直围绕着基因转,按她的话说,“命运有时候有点鬼使神差。”
从“杜小猪”的故事讲起
杜玉涛在丹麦读博时,因为学术能力强,获得了一个参与手工克隆技术科研课题的机会。在此之前,她从未接触过克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接受挑战。”杜玉涛从零开始学习胚胎发育学,克服理论知识的语言关,遇到技术难题就泡在实验室里寻找突破口。
两年的勤学苦研后,2006年6月,杜玉涛和团队终于迎来了世界首只手工克隆猪宝宝,开创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杜玉涛也成为这项专利的获得者之一。
2006年,杜玉涛(中)和团队见证手工克隆猪的诞生。2007年,博士毕业的杜玉涛梦想着把她在国外的科研成果——“手工克隆”技术“复制”到深圳,为医疗健康领域提供研究模型。
从实验室设计、设备购买、饲养基地选择等整个流程都由杜玉涛带领完成,“连实验都要从头开始,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由于实验的特殊性,杜玉涛和团队的研究工作都要在晚上进行。当时,屠宰场废弃母猪的新鲜卵巢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材料。“因为深圳的屠宰场都是半夜开工,我们也只能半夜去屠宰场。记得第一次半夜带着一个组员去屠宰场采集母猪卵巢时,她当场就被吓哭了。”
不到一年,国内首批8只手工克隆猪宝宝在深圳顺利诞生,8头克隆猪的窝产仔数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把手工克隆技术引入中国第一人”“生物科学家”“美女博士”……杜玉涛身上有着许多标签,但她最喜欢“杜小猪”这个称号,亲切的称呼里藏着她在手工克隆猪领域闯出的一番天地。
摘下基因科技的“高冷面具”
杜玉涛与“基因”早已结缘。1999年,还在河北上大学的杜玉涛和另外6名同学参加实习,他们参与的正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部分的研究。她走进实验室后,发现其中一面白墙上贴着一句话:“人类基因组计划1%,为了祖国的荣誉”。
这几个在A4纸上打印的大字深深震撼了杜玉涛,那一刻,她在心底里暗下决心,“要留下来。”
1999年,实验室里的标语。此后,研发国内首批“手工克隆猪”、成功实施世界上首例手工克隆转基因绵羊项目、研发大规模测序的植入前筛查等前沿技术……杜玉涛对自己选择的科研方向热爱到底,但如何将基因科技研究的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让她找到了自己另一个重要的使命。
2018年,杜玉涛带领团队在河南新乡联合当地 *** 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在当地的卫生所里,杜玉涛看着村民拿起自取样操作流程展板研究,互相讨论,咨询专家,“感觉科研一下就落地了”。
杜玉涛(中)带领团队在河南新乡联合当地 *** 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在此之前,村民们要专门花一天的时间到县里或者市里的医院排队,时间和流程成本高,很多村民没有这个条件做相关筛查项目。
有了基因科技的加持,杜玉涛带领团队将筛查项目带进村里,把耗材送到村民身边,让当地群众来体验宫颈癌筛查,做好疾病防控。“村民们告诉我,他们不仅愿意做筛查,还让身边的姐妹朋友都一起参与。”
对很多人来说,基因科技似乎总是戴着一副“高冷面具”,神秘且陌生。对杜玉涛来说,“把科技和健康送到老百姓身边,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她追求的。
深圳人的DNA“动了”
只要有时间,杜玉涛就会去运动,她最喜欢的项目是长跑,也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为的是保证身体健康,也让大脑保持活跃。
随时随地保持活力和动力、不断挑战自我,这样的心态也让杜玉涛与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相契合。“深圳是一座非常有朝气的城市,一方面年轻人多,另一个方面这里非常有生命力。”杜玉涛表示,深圳对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的大力支持,吸引着越来越多科学家来深创业。
杜玉涛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杜玉涛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她亲身参与和亲眼见证了基因科技在我国的飞跃发展,不仅实现了科技的领先,更用普惠的技术造福了千万老百姓,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杜玉涛感慨道:“科技的春天一直都在。”
12月2日,杜玉涛在准备录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网上公开课。“深圳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包容的城市,它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包括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和回应。”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成员之一,同时也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杜玉涛希望能发挥自己所在行业的优势以及深圳的优势,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引领和带动技术创新,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让基因科技更好地造福人民。”这是杜玉涛作为一名生物科学家的信念和目标,这也是她的“基因”。
“我相信,在科学、在技术、在人才、在产业上,深圳以及基因科技都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
(部分图片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出品人 |丁时照
总策划 |王跃军
总统筹 |唐亚明
总监制 |蓝岸
监制 |陈建中
执行统筹 |甘霖 刘思敏
产品监制 |徐雅乔 林嘉嘉
栏目主编 |赵偲容
采写 |陈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