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福字和对联其实都是属于我们春节的视觉符号,
目前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烘托节日氛围和表达大家对新年的期盼!
关于“福”字
“福”是什么?《辞海》里说:福,即幸福,旧谓福运、福气。因此,“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重的分量。
吉时,人们常供奉福、禄、寿三星而将福星视为三星之首,表达了对幸福生活奇托着无限希望,
古人对“福”字的字形有着多种吉祥的解释:有的说〝福”是会意宇,甲骨文“福”字笔画形状是双手捧酒的模样,酒是粮食之余,在上古时期是贵重的饮料,既有粮充饥,又有酒消遣,即为有福;
有的则说“福〞的右边是“一口田”一个人有田有地,衣食不愁岂不是有福之人?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己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日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 字。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但有些福字却是倒的。这种有意把它倒贴的习俗,是为了讨人家说句“福到(倒)了”的吉利话,以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关于对联
对联也叫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桃符是春联的源头之一。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古人因神茶、郁垒威武凶煞能驱鬼辟邪,故以其作为桃符放置于大门两旁。的馗头描会成了青面獠牙、须发直竖、豹头环眼的形象,以狰狞的面目吓退恶鬼。
宋代以前门口悬挂的是桃符,桃符上写有辟邪祈福字样,一年更换一次。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在桃符上要表达的意愿越来越多,字也就越写越长,于是逐渐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吉祥联语。
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是第一幅名联的作者,他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开创了春联这一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符号的隐喻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茶”、“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其所指意义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 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豆下书写。此后春联普遍盛行,到清朝呈现多样化的形式。
现在一到过年的时候,卖春联和福字的遍及大街小巷,大家都祈求一个健康、平安、富贵。统一红红的色彩视觉也烘托了过年的喜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