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要咩啊阿妺?」老板兰姐在糖水店内忙碌着,热情地招呼街坊食客。甘露甜品在1983年于土瓜湾开业,香港正值经济起飞,土瓜湾百花齐放,附近全是工厂区,糖水店生意兴隆。当时的香港还很流行「金劳」(劳力士手表),因此甘露甜品的名字除了寓意糖水甘甜,又谐音「金劳」和「襟捞」(能够做很长久)。甘露甜品真的很「襟捞」,不知不觉就在土瓜湾走过三十九个年头,「很 *** 我走了进来(土瓜湾)。」兰姐感恩。
七十年代偷渡来港 兰姐用三年时间储钱开店 为开店日做两份工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十几岁的兰姐跟着大队从中山偷渡来港:「一来到香港我即刻喊,眼泪不停流,在大陆想像的香港不是这样的。来到这里原来没有地方住,要睡帆布床,乡下是很穷但至少有床瞓。但是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我做小贩时亲戚给我五十元一天,以前在乡下只有三十元人民币一个月,现在不错吧有千五蚊一个月,那就很快适应了!都是生活逼迫出来的。」兰姐忆述:「『妹』时妈妈种菜,两毫子一斤、五分钱一扎,到某某街市卖。这样踎在地上卖菜,我很喜欢的。」兰姐自言自己不能受气:「我不喜欢打工,车衫也不会!」,因此兰姐来港后便顺理成章跟亲戚做小贩,推车卖鱼蛋烧卖。「香港各方面也不错,起码有冷气!刚来香港的时候风扇也不认识,笑死人!」兰姐坦言:「觉得是辛苦,但通过自己的勤劳会得到每一样需要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只要勤劳肯做就会得到。」
兰姐最初在观塘裕民坊旁边的斜路摆档,附近有很多铁皮屋,那时的观塘很热闹。最难忘是走鬼!」做小贩「走鬼」失败是家常便饭,被捉到并不是一件大事,那时的罚款是百多元,兰姐直言:「没有办法,当交租!那个环境真的很辛苦。」兰姐为自己定下了三年的期限:「三年后能够储够钱做自己的生意都很幸运!」话虽如此,但兰姐做生意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她的第一份小生意是在元朗卖粥:「做小贩我做六、七小时,一日也有千多元生意,只是五毫子一串(小食)。入到元朗找了一家店卖粥,三个人两点钟起来煲粥,只有二百多元的生意。做了几个月我又走出来了,不做了。」
「那时好 *** (很幸运),看报纸看到这里要人顶手。」甘露甜品原址是一间凉茶店,叫金龙凉茶,兰姐用二万八千元接手了店舖,开始卖糖水。「有没有牌我们不知,有地方就做,怎知道要有牌!帮办(市 *** 人员)说我们没有牌,凉茶牌不能卖糖水,照样罚款,无牌经营!」后来一定要申请牌照, *** 让兰姐申请甚么牌,她便顺着申请了:「这些是乱撞、是不知道的,所以是好 *** !」兰姐回忆。「开舖那一刻很深刻,因为那时真的穷到要拿戒指去当,真的没有钱。」开店的头半年兰姐还要一天打两份工,处理好糖水舖的工作便赶去做小贩:「我试过别人送货来,我用五毫子找数被人闹,但我没有钱嘛!」
兰姐先是跟弟弟一起营运甘露甜品,后来弟弟成家立室,就变成兰姐和兰姐的先生一起经营。当年兰姐一直想找一个同样是做饮食的伴侣,有一次兰姐带亲戚到红磡富都酒楼见工,饮茶时吃到很好吃的擂沙汤圆,兰姐心想:是谁造的呢?后来这位亲戚在酒楼工作,碰巧认识了这位做擂沙汤圆的京点师博,还把他说到天上有地下无:「他很靚仔、很好的!」从相亲到交往,兰姐一直隐瞒了自己开店的事实,当时的男友一直以为兰姐是在工厂「车衫」的工厂妹,直到拍了拖半年,对方才知道兰姐是糖水店老板的事实。「 我知道他造擂沙汤丸、芝麻馅的,所以我也很欣赏很喜欢他⋯⋯做的东西,他也不样衰(丑)啦!」兰姐笑说。二人恋爱一年左右便结了婚:「总之很感恩,可以在这里做了几十年,照顾到细路哥(小朋友),因为我有五个孩子。」
用心出品糖水小食 食客从屯门远道而来 兰姐儿子:保持这个现状直到下世纪吧
「麦米粥、喳咋,我每天的至爱!因为麦米粥有高纤维,喳咋也是!」兰姐很自豪自己的食物出品:「食完帮衬过也要有朋友做!做饮食要做得好,别人才记得你。别人觉得好吃才会再帮衬!」甘露甜品坚持自己炒芝麻、自己磨芝麻糊,云吞水饺也是自己亲手包好,鯪鱼肉是买纯正鯪鱼肉回来自己打滑,鱼滑没有味精味。小食上的沙嗲酱是兰姐在做小贩时留下来的秘方,入面主要有姜、葱、蒜。做小贩时做酱要在观塘的球场做,先要剥几斤蒜头,要剥上几天,然后打碎它们,再在公厕驳水喉,用火水炉煮,再搬回九龙城的家,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把酱料托上4楼。现在糖水店有自己厨房,兰姐感慨:「比较以前,辛甚么苦呢?以前做小贩热到死,现在有冷气叹,所以那怕现在要做到多晚,我都不觉得辛苦。」
3年前,兰姐的先生身体不适,未能继续工作,于是便问子女有没有人要接手,没有人做便不再做下去了。儿子阿Sam当时的工作比较弹性,所以便来舖头帮忙:「这间舖养了我们五兄弟姊妹很久,始终这间店也算是一个品牌,便回来帮忙吧!最值得保留是这是养大我的地方,是回忆来的。」阿Sam从小在店内长大,最深刻的画面停留在香港最繁盛的时期:「外面放了三四张枱,坐爆了,很多人。时代转了之后就再没有这个光景。」以前的甘露甜品只卖甜品,不卖小食,倒是旁边有一间小店专卖烧卖鱼蛋,Sam小时候常常光顾。1997年,附近的工厂都北上发展,糖水舖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小食店亦结业了,阿Sam便叫兰姐卖烧卖鱼蛋帮补生意,顺便自己可以在此吃免费鱼蛋。
「总之感恩!街坊于假都会来捧场,这里的街坊很好的。」开店三十多年,有些客人以前带着儿子来吃糖水,儿子现在长大了,娶了老婆生了儿女,三代人一起再来,有些搬走了也特意回来光顾。「很开心!是街坊情,真的是无价的。」兰姐感激:「老实说,我在这里,真的全部所有我都喜欢,包括街坊和客人。我现在当是一种享受,我现在这个年纪,真的是用享受的心态过每一天。」一位客人吃完糖水还点了五碗外卖,离开的时候跟兰姐道别:「兰姐我帮衬不到你了,我下星期移民走了,去英国。」他说自己住在屯门,但特意驾车过来:「好食嘛!」
「我一定坚持我不会改的,我几十年来都是卖这些,只有一定要做好、一定要足料,千万不要退步,便人人都会记住你。」兰姐坚持卖这些传统小食和甜品,儿子阿Sam亦和应:「尽可能保持这个现状直到下世纪吧!」从以前卖五分钱一扎的「农家菜」,到现在有自己的小店卖二十元一碗糖水,兰姐常把「 *** 」和「感恩」挂在嘴边:「我好钟意做这间舖。」
撰文、摄影:Suki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