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武侠小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通俗文学门类,千百年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十世纪初,随着电影业的兴起,“武侠电影”也让活跃在纸上的那些经典的侠义形象有了影像化的途径;科技的进步,电视的普及,又让“武侠电视剧”成为广受华人观众欢迎的题材。
生于70、80年代的中国人,可以说完整经历了武侠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很少有人不受武侠剧影响。电视的普及化形象化,让武侠剧具有比之武侠小说的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在电视剧发展史中,第一部“武侠剧”产自何地,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这恐怕鲜为人知。
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探究。经过多方查证,最终也得出了结论;这一探究的过程,也是一段了解“武侠剧”初期发展历史的过程。
中国香港·探索和轰动:从TVB《乌龙剑客》到佳视《射雕》
在电视行业刚起步的那些年,华语电视剧的出品制作方也就寥寥几家,所以,我们可以先确定“首剧”出自哪几家电视台。这其中,包括台湾的“老三台”台视、中视、华视;香港的TVB、丽的(亚视)、佳视;新加坡的新传媒;还有中国内地的央视以及各地方电视台。
先从“港剧”说起。
中国大多数观众的武侠剧启蒙,应该是从“港剧”开始的。早在1980年,中国内地个别地方电视台就悄悄播出了香港亚洲电视台的前身“丽的电视”制作的79版《天蚕变》;1983年,广东电视台正式引进了亚视另一部武侠剧《大侠霍元甲》,并由广东台重新进行国语配音,随后在全国各地以及央视播出,引起巨大轰动;1984年底,由南京电视台牵头数家地方台,引进了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制作的83版《射雕英雄传》,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甚至触发了内地的“金庸热”。
1979丽的剧集《天蚕变》片头题字
1981亚视剧集《大侠霍元甲》过场画面
《霍元甲》在1983年《大众电视》中的宣传页
TVB1983版《射雕英雄传》片头题字
八十年代引进的系列港产武侠剧,已经算是武侠剧制作的“成熟产品”,而港产武侠剧的发轫,还要追溯到七十年代。开台于1957年的“丽的”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其电视连续剧的制作从1974年开始;1967年,第二家电视台TVB开播,开播剧为非自制的情景喜剧《太平山下》,并在次年投入制作长篇电视连续剧《梦断情天》,揭开TVB剧集制作序幕;佳艺电视台于1975年成立,同年出产自制剧集。
从三台开始制作连续剧的时间来看,TVB无疑起步最早。从1967年到1973年,他们除了制作民初剧之外,也制作时装剧、古装剧和儿童剧,其中不少取材于现代当小说话剧、历史传说和古典文学作品,比如《雷雨》、《西施》、《武则天》、《烟雨濛濛》等。
“武侠剧”则在1974年出现——当年8月5日,TVB开播30集的《乌龙剑客》,编导是著名电视制作人梁天(即梁立人),主演是黎永强和黄允财,郑少秋在其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然而,关于这部剧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所查到的公开资料,也仅限于此。不仅缺少视频,就连更多的剧照都无缘得见,故事简介也没有。郑少秋的这张剑客造型的剧照,显得弥足珍贵。
郑少秋在《乌龙剑客》中的造型
1975年,佳视开台,先推出了两部古装大戏《三国演义》《隋唐风云》;1976年4月,佳视开始播出《射雕英雄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由米雪饰演黄蓉,白彪饰演郭靖。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射雕》原著本就非常受香港读者欢迎,拍成电视剧后立马引发强烈关注,最终依靠着演员精彩的演绎、过硬的制作水准红透香江。
佳视76版《射雕》剧照,米雪和白彪。
米雪因饰演黄蓉一角而红遍香港。
从探索期的《乌龙剑客》到轰动全港的《射雕》,仅仅过了2年时间。无论从演员阵容、故事情节、影响力等诸多方面来看,《射雕》都应该算是港产武侠剧真正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确立了“港产武侠剧”应有的“江湖地位”,也树立了最初的行业标杆。
尝到“甜头”的佳视乘胜追击继续拍金庸剧;TVB也不甘落后,在1976年6月推出同为金庸剧的《书剑恩仇录》,郑少秋在剧中分饰陈家洛、乾隆、福康安三角,风头一时无两,观众大呼过瘾。《书剑》的开播,也拉开了TVB武侠剧近40年辉煌的大幕。
丽的初时制作的连续剧以民国背景的名著改编为主,1974~1975年,《家春秋》、《金粉世家》、《子夜》相继被搬上电视屏幕;1976年,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历史剧《三国春秋》上映,同一年,带有武侠色彩的单元剧《十大刺客》开播——在TVB和佳视已基本靠武侠剧打开市场的局面下,丽的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1977年,丽的才真正开始全面制作武侠剧,从《小五义》到《七种武器》再到《三少爷的剑》,从古典公案小说到古龙名著,丽的“奋起直追”。接下来两年,随着佳视的倒闭,大部分人才进入丽的,促成了《天蚕变》《天龙诀》《怒剑鸣》《湖海争霸录》的问世,开启了一段属于丽的的“原创武侠剧时代”,那是后话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香港地区的第一部武侠连续剧,是出现在1974年8月的《乌龙剑客》。
中国内地·出道即巅峰:《武松》带来热度不减的争论
中国内地的电视事业发展起步不晚。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并在同年9月1日正式开播;在此期间的6月15日,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短短二十分钟,却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1978年,央视播出了电视剧《三家亲》,标志着“文革”之后,一度停滞的电视剧制作事业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时的电视剧以短剧、单本剧为主,基本为现实主义题材。
1980年,央视制作了内地第一部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该剧长达9集,于1981年春节期间播出。其故事惊险、情节曲折,娱乐性远比之前的电视单本剧要强,引起轰动。
《敌营十八年》片头题字
“春节播好剧”。时隔一年,当1982年的春节来临之时,央视安排播出的另一部电视连续剧,虽然当时只有短短3集,却引起了长久不衰的热议和争论;男主角更是“一夜成名”,播映十几天内就收到了数百封热情观众的来信……
《武松》片头题字
这部剧就是内地武侠剧的开山之作《武松》,由山东台摄制,祝延平主演。主创人员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制作出的这部由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部分情节改编的武侠剧,让内地的武侠剧自诞生起就达到了一个相当了不起的高度,可谓“出道即巅峰”!
祝延平饰演的武松出场。
仔细看《武松》的播出时间,不难推断这是一部“自力更生”的武侠剧集。拍摄时值1981年,港剧还未正式引进,“外地”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但他们精心编排动作,剧中的两位武术指导(那时还叫“武打设计”)一是邱方俭,一是于承惠,于承惠正是《少林寺》中大反派“王仁则”的扮演者,是一位勤于钻研,功底扎实的武术运动员。三集剧涉及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三段故事,一共有4场打斗,动作干净利落,场面险象环生,非常精彩。于承惠在其中也客串了“张团练”的角色。
醉打蒋门神
于承惠(左)在剧中饰演张团练
而主演祝延平为了拍好《武松》,着实下了大功夫。无论是施耐庵的原著《水浒》,还是王少堂的扬州评话《武松》,甚至是小人书,只要和武松相关的书籍资料他基本都仔细研究;他本人有京剧武生功底,但武侠剧的拍摄和京剧是两回事,有鉴于此,他拜师学习武术,并给自己立规矩——打斗时绝不能显露京剧武打的痕迹。所以,他的拍摄过程相当艰苦。
《大众电视》关于《武松》的宣传页
完整的《武松》一共8集,随后一年多时间,摄制组又陆续将另外5集拍摄完毕,并在1983年进行全集播出;而这部剧又属于山东台整个《水浒》系列剧的一部分,在几年之内,《鲁智深》、《李逵》、《宋江》也逐步完成,最终形成了一部40集的《水浒》。
1983年,在首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评选中,《武松》获得了遥遥领先的观众票选,成功获得“优秀连续剧”奖;祝延平也荣获“优秀男演员”奖(首届金鹰奖不设最佳电视剧和最佳男主角,按得票数算,《武松》以及祝延平亦可包揽两奖),这就是《武松》带来的影响力。
荣获首届金鹰奖的祝延平登上《大众电视》封面
群众“喜闻乐见”,但“争论”不可避免。由于影响力太大,有人专门在杂志上撰文,表达了对于“武侠剧”的担忧,认为剧中的武打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把社会上的一些斗殴、抢劫案件增多归咎于《武松》的热播;有人从艺术角度出发,认为其“格调不高”,流于通俗……
这些批评,有附和者,也有反驳者。一时间,报刊杂志上打起了“笔仗”,热闹了好一段时间,群众充分参与到了《武松》的讨论中。
为此,祝延平本人甚至亲自撰文刊登在1982年第10期《大众电视》上,从“扶正压邪,为民除害,反抗阶级统治的斗争”角度出发,强调了《武松》的价值,阐述了其收获了预期的效果,并从收到的观众来信中举例——有观众正是看了《武松》之后增长的正义感,并见义勇为。
祝延平的文章
可惜,《武松》之后,内地的武侠剧制作在很长时间内都未有大的突破。像《康德第一保镖传奇》、《乙未豪客传奇》、《江湖恩仇录》、《多情剑客》等长篇连续剧虽影响力不错,但负面评价远多于正面效果;近十年时间里,只有邵英建版《三侠五义》风评颇佳。
邵英建版《三侠五义》片头题字
真正再一次树立内地武侠剧新里程碑的,还是山东电视台——94年的《白眉大侠》,96年的《甘十九妹》,成为内地武侠剧发展历程中两部承前启后的优秀作品。顺便提一句,两剧的制作班底,正是日后名声大噪的“山影集团”制作班底,大导演孔笙在两部剧中担纲摄像一职。
《白眉大侠》主演赵恒煊
《甘十九妹》主演杨露
最后再重新强调一下《武松》的播出日期——1982年春节期间。这是中国内地出产的第一部武侠连续剧。
新加坡·集萃港剧经验:《怒海萍踪》“打头炮”
谈到武侠剧,有个“外国”不得不提,那就是新加坡。华人占全国总人口73%的新加坡,在华语电视剧的制作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出品的本地时装剧如《调色板》、《人在旅途》曾在中国内地引发热捧;而诸如《绝代双雄》这样的历史剧,《莲花争霸》、《鹤啸九天》这样的武侠剧,《东游记》这样的神话剧,也被很多观众奉为经典。
《调色板》片头题字
《莲花争霸》片头题字
这些剧集的制作单位都是新加坡广播局,即改组后的“新视”以及“新传媒”。新加坡有系统的开始制作华语电视剧,也是从1980年“新广”成立后开始的。彼时,在港台的电视剧制作已经有着相当高水准的情况下,一批声名显赫的香港电视人“南下”,在需要人才的新广,一显身手。
前面提到的梁立人,来到新广担任戏剧处处长,他复制了其在TVB、丽的的经验,用“创作主导制作”;曾是“长城电影公司”著名左派演员、编导的江龙,来到新广担任制作经理并在后来升任戏剧处处长;曾在90年代执导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任贤齐版《神雕侠侣》的著名导演赖水清,也在那个时期的新广担任要职。所以,“初生”的新加坡电视连续剧经过草创期的本土摸索,立马展现出了很高的质量。
新加坡电视剧的奠基人梁立人先生
1984年2月6日,《雾锁南洋》开播。这部反应新加坡华人祖辈南下谋生打拼的历史剧,不仅引发了新加坡国内观众的强烈共鸣,被引进到中国两岸三地后,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这部戏,监制是赖水清,编导是江龙,策划是梁立人,故事是江龙+梁立人。一整套香港班底。
《雾锁南洋》片头题字
历史、武侠向来是香港电视人所擅长的题材,所以在完成鸿篇巨制《雾锁南洋》的拍摄之后,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武侠剧。新加坡的武侠剧的“头炮”《怒海萍踪》,就是在这群“外来和尚”的主创下于1984年11月30日上映的——这部剧结合了新加坡的实际,讲述“戊戌变法”之后,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逃亡南洋,受到当地侠客保护的故事。
《怒海萍踪》片头题字
在《怒海萍踪》11位导演中,除了兼任监制的蔡萱以及胡艺发,其余9人都来自香港,包括江龙、陈宇超、马家骏、马玉辉、曾皓文、陈志成、何发明、胡学文、雷家培;编剧/编审赵志坚,也是香港人。这基本上就是一部“新”产“港式武侠剧”。
剧集推出,在大部分人为之叫好、赞誉纷至沓来的同时,围绕“康有为”这一历史人物也引发了争议和讨论——毕竟真实的康有为在逃亡过程中仅在新加坡逗留几天,发生那么多故事似与史实不符;另外剧中对他的刻画基本以“维新义士”的正面形象为主,但康有为的历史评价相当复杂,剧中有美化之嫌。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武侠剧,在新加坡播毕后,就打入了中国台湾、美国旧金山的华人市场;而新广编审黄钰贤在看望饰演“杨飘萍”的主角吴岱融时,更带来了她在广州旅游时的见闻——“《怒海萍踪》的录像带相当受广州市民欢迎”(据1986年4月18日《联合晚报》)。
在内地杂志《大众电视》1985年第10期的中插画页上,我们也看到了《怒海萍踪》剧集的宣传页(上图)。尽管该剧在中国内地多数地区匆匆播毕后就没有重播(有的地区甚至播一半就被“腰斩”),但因其题材的新颖,以及大家对初入中国市场的新加坡剧有着好奇心,《怒海萍踪》还是给不少内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住这个时间,1984年11月30日,新加坡第一部武侠剧《怒海萍踪》上映的日子。相对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新加坡武侠剧的起步真的算“比较晚”了,不过集萃了港剧经验的“大成”,慢工出细活,新加坡的武侠剧反而精品不断,令人难以忘怀。
中国台湾·首剧在此:三台激烈竞争和“钱来也”的长红
将中国台湾的武侠剧放到最后来说,是有必要的。本文探究的目的——历史上第一部武侠电视连续剧,可以确定诞生在台湾。
相对于港产武侠剧而言,台湾武侠剧在中国内地的受欢迎程度略有不及,但在八、九十年代,通过录像带引进而来的台湾武侠剧仍有广泛受众。其特点是“言情+武侠”两手抓,突出侠客风范的同时更擅长刻画儿女情长的感情故事。八十年代,著名电视人周游制作的84版《神雕侠侣》、《飞燕惊龙》、《金剑雕翎》等剧集,让很多内地观众念念不忘;九十年代,另一位女性制作人杨佩佩,携手关展博、陈丽华、赖水清、李惠民等知名编剧、导演制作了一系列台湾金庸剧,虽然“毁誉参半”,但着实吸引眼球。
中视《飞燕惊龙》片头题字,该片由周游制作
台视94版《倚天屠龙记》片头题字,该片由杨佩佩制作
论“武风”之盛,台湾更甚于香港。 *** 当局入台初期,对出版业加以钳制,尤其对武侠小说予以禁止。随后政策放宽,五十年代中后期本土武侠小说创作兴起,读者如饥似渴阅读欲,激发了一大批台湾小说家,创作了汗牛充栋的武侠小说,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知名小说家有古龙、诸葛青云、卧龙生、上官鼎、司马翎等,不知名的更是数不胜数。学者林保淳、叶洪生合著有《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资料详尽,蔚为大观。
《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封面
民众对于武侠小说的热衷,为台湾的武侠剧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我们再来看一下台湾电视业的创立情况。1962年4月28日,“台湾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即“台视”)成立,这是台湾第一家官办性质的商业电视台;1968年9月3日,“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视”)在“中国广播公司”的基础上成立;1971年10月31日,“中华电视台”(即“华视”)在“教育电视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开播。
不得不说,台湾老三台早期剧集拍摄之多大大超过我的预料;但早期剧集的资料之少更是让我头脑发懵。
下面我们来好好捋一捋。
台视开台最早,也最早开始制作电视剧,不过他们60年代的电视剧都是单剧,早期更是以直播为主,非常粗糙。1962年10月19日,台湾第一部电视剧《重回怀抱》播出,对白为闽南语;1963年3月16日,第一部古装剧《郑成功》播出。
直到1970年7月5日,台视才推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风萧萧》。《风萧萧》是属于“国语电视小说”,这类剧集是用故事影片的表现手法来照搬小说内容,编剧不再继续创作。台视的“电视小说”一连拍了15部,一直拍到了1971年12月31日,共496集。其中,有一部是《大刀王五》——它于1971年9月8日开播,由宫辅基制作,吴桓、邵珮瑜、孙嘉林、李慧慧、金石、向君主演。
“大刀王五”的故事是不少观众所熟悉的,作为清末武术名家,他的事迹被香港、内地多次搬上银幕,1985年,于连起就曾执导武侠电影《大刀王五》,相信很多人有印象。虽然台视这版《大刀王五》,如今难寻视频,但不难推断这是一部武侠连续剧。
《大刀王五》在台湾早期杂志上的报道
但从时间来看,《大刀王五》不一定是出现最早的台视武侠连续剧。笔者用“不一定”一词,主要是因为台视早期剧集资料缺失严重,暂时无力判断剧集的类别——台视曾于1971年7月21日开始播出一部闽南语连续剧,由田文仲、司马玉娇、陈明利等人主演,名字叫做《江湖儿女》。片名相当“武侠”,实际内容怎样?
很可惜,在没有相关介绍的情况下,这暂时只是个问号。
同一年,还有一部叫做《侠骨柔情》的闽南语连续剧,台视提供的历年剧集列表中没有具体几月几号播出的时间,看片名也似武侠剧,词条无介绍。先记着这个剧名,下面会提到。
台视自1970年开始连番拍摄连续剧,是受了“友台”中视的 *** 。中视在1969年11月3日推出了长篇连续剧《晶晶》,拉开了台湾电视连续剧的制作大幕,横扫荧屏;随后,他们再接再厉,一口气制作了多部国语连续剧巨制。
1970年12月21日,中视开播《长白山上》,这部剧集反应了民国初年东北地区的家族恩怨以及长白山盗匪逸事,最终各方势力一齐投入到抗战救国中的故事。这部戏其实具备了“武侠剧”的要素,在当时相当受欢迎,不过据多年致力于武侠小说研究的台大文学博士、台湾师大教授林保淳向笔者介绍,尽管他很喜欢此剧,但这部戏“尚不能归到武侠剧类别,而是类似于间谍剧”。
《长白山上》剧照、连环画
中视在长剧制作中的“咄咄逼人”,倒逼台视痛下决心去应对,开始制作连续剧。五花八门的剧集制作出来,自然少不了言情、武侠等剧种,所以就有了《大刀王五》、《江湖儿女》等剧集。
到了1971年底,台湾的“电视大战”更热闹了,因为华视开台了。1971年11月1日,华视开台大戏就是古装剧《大将军郭子仪》;与此同时,华视四线并举,同一天另外三部剧集齐上阵,这就包括了闽南语武侠剧《燕双飞》。
凤飞飞(左)在《燕双飞》中饰演林上燕
华视从开台之初,就把“武侠剧”搬上了台面;这部《燕双飞》也确实值得好好说一说,因为这是“帽子歌后”凤飞飞所出演的第一部戏——她先以“林茜”的艺名出道在各酒店驻唱,其后出演《燕双飞》中“柳上燕”一角并演唱主题曲。在制作人张宗荣的建议下,她将艺名改为“凤飞飞”,随后走上坦荡星途,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一代歌迷成长。可以说,没有《燕双飞》这部戏,也就没有“凤飞飞”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作为凤飞飞父亲前同事的张宗荣,堪称台湾“武侠剧教父”。早年他是将武侠小说搬上广播中用闽南语“说书”的台湾第一名嘴,汇聚广泛受众;后来自己制作闽南语武侠剧,且自己担任男主角,收视率也一路高涨。在2013年的一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宗荣对于自己拍武侠剧的描述:
“那是第一部武侠电视剧,第一次运用弹簧床等武术特技,我的第一个角色就是‘钱来也’……”
张宗荣说了两个关键词:1,第一部武侠剧;2,钱来也。
“钱来也”是角色名,而不是剧名。但这个角色名,却是台湾众多观众心中永恒的经典。林保淳教授提供了一篇他所撰写的纪念文章供笔者参考,基本可见当初的“钱来也”的轰动:
前幾天看電視新聞報導的時候,一個熟悉的名字躍進我的耳裡――張宗榮、錢來也。剎那間,六O年代初高中生時期的回憶,就紛紛然的浮現在腦海中。
還記得那個鮮明的畫面:相貌英挺、裝扮斯文的他,豁然把摺扇一開,「錢來也」三個斗大的字,就翰墨淋漓的赫然見於眼前;耳側還猶然響起那首琅琅上口的主題歌:
錢來也,免歡喜;錢去也,免傷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錢無錢由在天。……
张宗荣第一次出演“钱来也”的剧集,正是之前提到的《侠骨柔情》。张宗荣“第一剧”的说法,与1971年的开播时间,恰好能够相印证。也就是说,《侠骨柔情》的播出时间应该早于《大刀王五》和《江湖儿女》,不仅是台视第一部武侠连续剧,也是台湾第一部武侠连续剧,更是历史上第一部武侠连续剧。
张宗荣和他的书法作品
林保淳教授结合自己的记忆也说道:“台湾的武侠剧最早的确实是讲闽南语……我自己印象中正式的武侠连续剧,最早是华视拍的《紫竹剑》,当年我上高一,由张宗荣和司马玉娇主演;张宗荣是广播界出身,善讲武侠剧,后来制播‘钱来也’,轰动一时。”
不过,张宗荣一开始是在台视“开工”的,为何后来在华视制作了《燕双飞》?为何林保淳教授结合自己深刻的“钱来也”记忆,又说印象最早的是《紫竹剑》?不应该“钱来也”在前吗?
这里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依然是那篇2013年的报道,张宗荣提及武侠剧红了没多久就受到台湾当局严厉的管制,“不能打得太残忍,血喷出来也不可以,打太久也不可以,打斗招式都要管,就算剧情需要也不能出现墓碑。”眼看着收视率被当年最红的布袋戏打败,华视副总经理萧政之邀他将“钱来也”带到华视,并承诺为他“挡驾”文化管制。
于是,“钱来也”的故事,在1972年9月4日华视开播的《侠士行》中,得以继续。最终,“钱来也”拍了200多集,收视长红。
武侠剧在70年代初带给观众的轰动,让台湾“老三台”随后投入重金制作武侠剧,像70年代中期出现了《保镖》这样的名剧;但早期的拍摄毕竟条件有限,台湾武侠剧进步缓慢。
直到1982年,港剧《楚留香》冲进台湾市场,台湾观众对比之下才发现“天外有天”——按照廖信忠在《我们台湾这些年》里的说法:
“以早期台湾的武打剧来说,拍摄非常粗糙……好不容易要到武打 *** 了,出手前废话10来分钟,真正交手仅3秒钟……所以《楚留香》一播出,大家简直被那精美的制作、流畅的剧情所征服。”
79版《楚留香》过场题字
乘着《楚留香》的东风,港剧大举进入台湾市场,台湾艺人感觉生计受到威胁,在街头 *** 。最终,台湾当局也实行了“地方保护”,对港剧颁布了禁令;只是观众的口味,此时再也回不到以前了。所以,台湾的武侠剧制作单位一是充分汲取港剧的制作经验,二是广邀港星来做主演,整个八十年代反而成了台湾武侠剧进步飞快、佳作频出的“红利”期,我们内地观众所喜欢的台湾老武侠剧,多是这段时期出品。
综上所述,中国台湾1971年的《侠骨柔情》,中国香港1974年的《乌龙剑客》,中国内地1982年的《武松》,新加坡1984年的《怒海萍踪》,分别是各地区最早的武侠电视连续剧;中国台湾是制作武侠连续剧最早的地区,首剧讲述了风流倜傥、武功卓绝、亦正亦邪的书生“钱来也”的故事,且跨电视台、跨年度制作播映。
看完本文之后,各位应该大致了解,武侠电视连续剧初创时的那段历史了吧。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台湾电视发展史》,陈飞宝、张敦财著,海风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香港广播电视发展史》,张振东、李春武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中国电视剧史教程》,吴保和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
《大众电视》杂志;
《宝岛名嘴张宗荣忆台湾文娱流行史》,青年导报,2013年5月20日;
林保淳教授对本文亦有帮助,在此致谢!
本文由“戏说当年”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