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四大内家拳
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成为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意拳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 *** 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后世尊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 李洛能所创建的形意拳,基本内容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三体式为形意拳独有的基本功和内功训练方式,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称。五行拳结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别为劈拳(金)、钻拳(水)、崩拳(木)、炮拳(火)和横拳(土);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 。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9年11月12日,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形意拳保护单位为深州形意拳协会。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之一,流传很广。八卦掌有五大流派,由河北省廊坊市文安人董海川创于清末。 据传是董海川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2008年6月7日,八卦掌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9年11月12日,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八卦掌保护单位为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通背拳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相传为清末时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创。祁家本以杆法见长,遇河南人马先生精于拳技,便以杆法换学拳技,后又遇赵先生擅刀法,遂刀杆互换,形成了祁门特有的“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祁家通背拳始成名于江湖。 通背拳,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背拳)保护单位名单。
四大外家拳八极拳
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该拳法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如今的"八极"一词用于武术,取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 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普遍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的风格。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2008年6月7日,八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咏春拳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建传统咏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获得咏春拳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洪拳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是南派拳术代表之一,与刘、李、蔡、莫合称广东五大名拳。 关于其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还有一种说法是清康熙年间由南少林俗家弟子洪熙官始创。 其中第一种说法广为接受。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 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5月,洪拳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戳脚
中国拳术之一。以腿脚功夫为主,相传起于宋代,盛于明清。脚以腿见长,主要腿法有踢、撩、飘、点、见端等。又十分强调手脚并用的技击方法,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在身法上要求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宾辅肩胯。出手由脊发,出脚从臀输,二者均借以腰隙肩胯,又常与地趟动作相配合。拳法有“八根”、“九枝”两派。“八根”多下盘腿法,“九枝”多上盘腿法。一步一腿,一步一脚,连环踢打,手脚并用。2014年11月11日,戳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代武术散打
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分为古传散手、现代散打。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散打不同于西洋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使用腿击、肘撞、膝顶的泰拳和不能用踢打,只能用掉、拌、擒方法的柔道等项目;由于散打设擂比试,又不同于西方国家有揽绳的自由搏击;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踢拳道、格斗术,以及法国的踢拳等。武术散打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或"历史形式"。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
中国跤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从秦末到汉景帝的半个世纪中,摔跤活动曾处于低潮。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摔跤活动又盛行起来。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摔跤技术强调轻便敏捷 ,名手辈出,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调露子的《角力记》。宋代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有摔跤组织角抵社。这一时期的摔跤比赛分三个回合。
大枪
在历史上,中国历代军队大概百分之30%以上都装备了大枪,主要动作为拦、拿、扎。它由上古矛戈发展演变而成,宋代以后品种繁多《隋书·经籍志》所载《马槊谱》就是介绍枪术的专着,宋代枪术更加精进和普及。明何良臣《陈记》、吴殳《手臂录》对枪术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各家流派作了介绍。枪术除单练之外,也可与其他武器对练,如大刀进枪、剑进枪、三节棍进枪等。在刀枪剑棍中挑选,根据它的特殊性,大枪是一项非常具有特殊性的体育运动,北美华人武术家郭肖波退休后办武术班,研究冷兵器,推广大枪竞赛。郭肖波在上海体育大学读书期间发表过关于传统武艺枪术竞技化的相关论文,前往加拿大后把大枪运动带到了海外,后来大枪运动先后在台湾和香港得到了更广的传播,国内洪志贤在上海举办公开课,对大枪运动系统化的演示,使传统武术走出自己的圈子。
2021CHMA全国冷兵器格斗大赛大枪组,枪头装有电子感应武道
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像水一样。你把水倒进杯中,它就成为杯子的形状;把水倒进茶壶,它就成为茶壶的形状。把它放在擂台中,它就成为综合格斗的技巧,把它放在街头中,它就成为街头的技巧。
综合格斗,是一种规则极为开放的竞技格斗运动,比赛使用分指拳套,既允许站立打击,亦可进行地面缠斗,为不同风格的格斗选手创造了统一的平台。
李小龙认为武道没有派别,没有名字,武道应该是永远不停成长的一个过程。只有当武道取消了人为的门派和种族的界限,才能真正呈现无限的新鲜和活力,而唯有全面的武技才能应付任何的情况。
矩阵防卫体系(MDS)
*** 了不同流派格斗体系和防卫体系的技术特点及优秀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和法律,根据警务案例、犯罪心理学、人体应急反应和人体打斗本能,摒弃了“就技术研究技术”的思维模式,一切以极简、实用为基本原则,以街斗打斗等复杂环境冲突为场景设置,创立了一个实用型防卫体系,并参考高等数学中“矩阵是拓扑空间里点到点的跃迁”的理论,建立了全新的防卫技术模型,并根据矩阵可用于解决多个领域难题的应用特性,形成了以精简实用的技术组合应对不同危机的特色,实现了“一个体系,全部防御”设计理念,因此命名为 “矩阵防卫体系”。
武术本质
1,建造一个顶级团队
制定战斗策略,随着对手比赛,团队,个人训练等数据,去研究各种情况。去适应,针对,制定训练。
2,面对对手去思考和战术执行
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熟练运用身体相应的技术:踢打摔拿。随机应变时刻调整自身技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格斗。
3,培养认知和意志力
通过一切方法开发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扩展自己的潜能和执行力。
4,提升生命能量
针对个人系统科学的体能和力量训练,通过饮食,书籍,灵感,音乐,炁,信仰来提升天赋上限。
5,制造高科技训练器材
使用科学技术提升训练效率,使用外骨骼,增加义肢等方法来突破人体结构的局限。
6,让更多人推动格斗运动的发展
通过影视媒体,商业赛事,国家推广,让更多领域的人才共同推动格斗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