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走过风雨和沧桑,淌过远古和现代,脚踩五尺道,一目三千年,这里就是“川滇门户”——盐津豆沙关。近日,区融媒体中心《荟生活》节目组来到闵行对口支援地云南昭通盐津县,向大家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的故事,从这张图片开始讲起。
让我们跟随盐津县豆沙关镇文化站侯老师的脚步,一起游览著名的“五尺道风景区”。
从五尺道风景区门口,沿着石壁旁的道路往前走,在逼仄的古道上幻想一段不曾亲历的岁月。侯老师介绍说:“古时,这是中原之外的世界,石门关上便战争不往、纷扰不至,石门里的世界,人们耕种忙,赶集碌,等待马帮踏过五尺古道。”
五尺道贯穿豆沙古镇,是古时由川入滇、由滇赴川的重要通道,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为止全国五尺道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的古驿道。根据资料记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因古道宽仅五尺,故被称为“五尺道”。此路打开了中原与古滇的交往之路。
石道上布满深深浅浅的坑印。侯老师在坑印旁,生动地讲述了马蹄印记的故事。“从深深浅浅的马蹄印中,仿佛可以看到万马千军,从这里经过的场景,商贾往来,马帮行走,驼 *** 、吆喝声、马蹄声,时不时还有惨叫声,在峡谷中回荡。”
五尺道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古时集镇融合了当地居民与外来商旅,古道上时有马帮经过,集镇里常居南北客,一时间商贾往来、热闹非凡。
“时间越过千年,而今的五尺道作为交通的作用已然消失。这个见证了历史,承载了岁月的古道终于功成身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似乎在向来访者讲述这一段段刻进年轮里的故事。”侯老师介绍道。
“一目三千年,五路过雄关”。快到石门关时,侯老师让帆哥站在这里转身看看背后,问能否在同一画面看清楚五条交通要道?帆哥数来数去只有四条,“别忘了咱们脚下的这条五尺道”,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站在关河畔,可以看见古今五道并行的画面,秦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和水麻高速公路五条道路并驾齐驱,从豆沙古镇延伸至远方。于是,这里便形成了极为罕见的‘五道并行’景象。”
继续走,石门关迎面而来。
石门关是隋代古城堡,起初用于军事防御。因自然形势修筑的古城堡在50年代被意外毁坏,后被仿原状修复。现在城堡的门额上可见的“石门关”三字,为云南著名书法家楚图南所书,字体古朴雄浑、苍劲有力,颇有大将之风。
在没有来到豆沙关古镇时,所有人员对于“僰人悬棺”充满了好奇,问的最多的就是“在这悬崖峭壁上,僰人是如何把棺木放置于此?”
对于悬棺之谜,当地人的传说是“僰人会飞,打牙婚配、受治于诸葛亮,将祖坟从平地移葬悬崖峭壁”等等,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
僰人现在已消失于历史的舞台,留下了无人能解的奥秘,这些文化古迹,尤显弥足珍贵。僰人悬棺见证了僰人这个民族从兴盛到消亡的过程,和邻近的崖画一起讲述着这个民族古老的故事。
豆沙古镇,是一个包容的古镇,自古便是这样。古镇的时光是悠闲的,店铺里的人随意地做着生意,悠然地喝着茶,有的卖水果,有的卖小吃,有的闲来无事,只是开着门看电视,一幅怡然自居的光景。
你或许去过很多有名的古镇,它们被浓厚的商业气息包围,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裹挟,但豆沙古镇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优雅而散淡,不惹尘埃,或许会带给我们不期而遇的惊喜和充满诗意的心情。
古镇小吃店星罗棋布,熙攘的人群从古镇这头走到那头,欢呼声、笑语声透过稀薄的空气传到很远。尤其傍晚十分,古镇会更加热闹。
逛了一圈,帆哥在一家豆花店门口停下脚步。这家店的豆花,鲜嫩可口,豆香四溢,看帆哥那迫不及待的眼神,估计又要吃得肚子圆鼓了。导演问他是什么味道时,帆哥说:“有一种美食叫乡愁,这份豆花吃到了小时候那纯正的豆香味。”
豆沙关古镇的小吃种类丰富,味道纯正,但当地最热销的还是石门三粑:猪儿粑、黄粑、桐子叶粑。这不,帆哥听说“老马店”餐馆的老板娘正在制作石门三耙,好学的帆哥打算去拜师学艺。
制作粑粑看似复杂,其实和包饺子和包子一个原理,简单理解就是把馅料放到和好的糯米粉皮里,捏出一个长条状。对于北方长大的帆哥来说,制作这样的美食还是可以轻松拿捏的。
糯米粉团在帆哥手掌中灵活转动,瞧着这细致的手艺,制作出来的粑粑一定不会差,帆哥这一套娴熟的制作手法,还得到了老板娘的称赞。
从严谨的角度来说,这三粑其实不只是豆沙关的特产,其他各乡(镇)都有,做法也差不多。大概是因为豆沙关自身的文化底蕴加上旅游产业的发展,石门三粑才被逐渐叫响,成为地方小吃的名片。
入夜后的古镇燃起灯笼,点点灯火,温暖而安逸,仿佛回到了历史上的古滇王国。
如今,勤劳善良的古镇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风、古韵、古道热肠,这一切,都在表达着厚重历史与人文情怀。
记者:刘帆
实习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