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价值(北京中轴线是世界遗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价值(北京中轴线是世界遗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价值(北京中轴线是世界遗产)

1985年,北京丨摄影Yann Layma

原标题丨中轴线的文化本真 :天人协和理万邦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以及由“申遗”推进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积极进行着。

北京中轴线之所以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要让世界人民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和独特,更要由此引导世界人民的关注和保护。北京老城是中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北京老城的最大特色,是以城墙为标志,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呈“回”字形层层拱卫的平面结构和一条贯通京城南北的中轴线,犹如人的“脊梁”统领着全城,形成“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整体布局。这是一条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长度最长、最伟大的城市中轴线。正是它向世人宣示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天人协和理万邦。

源远流长的文化理念

明永乐初,朱棣决定将都城由南京迁至北平,并沿袭南京明宫的规制:象征封建帝王统治的前三大殿名奉天、华盖、谨身。“奉天”即是奉天之命行使皇帝的权力。明嘉靖年间改为皇极、中极、建极。清初重建三殿之后改称太和、中和、保和。“太”是大的极义。

明成祖朱棣

在天、地、人三者之间,阴阳交错、矛盾至极,又能融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之中。这就是最大的“和”,即“太和”。诚如《中庸》中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来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若能承天之大道,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我们的古人总是把天象的变化与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并认为天象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乃至国家的兴衰。这就产生了“天人感应”的神秘观念。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从对天穹的观测中还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天界是一个以帝星——北极星为中心,以“四象”(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五宫”(即东、西、南、北、中五宫)和“二十八宿”为主干构成的庞大体系。天帝所居的“紫微垣”,位居五宫中央,因此又称“中宫”。满天的星斗都环绕着帝星(北极星),犹如臣下面君,形成拱卫之势。

《中庸》载:“天道恒象,人事或遵。北极足以比圣,众星足以喻臣。紫宸(紫微宫)岂惟大邦是控,临朝御众而已。实将先天稽极,后极立经,然后为政同乎北极,来方类乎众星。”

孔子也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文苑英华》卷八《众星环北极赋》)“帝天之义,莫大于承天。”(《后汉书·祭祀志》)“天,至尊也。”“君,至尊也。”(《仪礼》)这也就是帝王都自诩是“受命于天”,代天君临万民的“天之元子”。

人们从天上找到了至尊的象征、本源的所在,自然也就昭示了尊与卑、本与末的关系,昭示人间的道德和永恒的秩序,从而也就形成了流传始终的政治原则。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观念原型,它制约并影响着政治和哲学观念,塑造着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文化特色,并仿照北辰独尊的格局,建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体制。

人君(封建帝王)与上天的这种“血缘关系”,大抵算得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根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天子”这个人间至高无上的称谓,正是在“君权神授”“天命血缘”这一文化“沃土”上诞生的。“人王乃天帝之替代”,这是我国古代神权统治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象天设都”,效法上天,建宫城于地之中心,也就成了封建帝都规划建设的基石,建筑设计思想的根源。

古都中轴线的演进

“轴”原本是指车轴,也指其它部件围绕某一根立柱(轴)转动;也有人把平面(或立面)分成互相对称的两部分。据北京古籍出版社老编辑赵洛先生回忆,在他数十年来所从事的有关古籍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还真没有见到过有人用“中轴线”这个词来叙事的……

经过查证,我们初步认为,就目前所掌握的有关书籍而言,“中轴线”这个词最早见之于清华大学原建筑系教授梁思成于1950年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撰写的“梁陈方案”——《关于中央人民 *** 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中:“北京城的有和秩序部署,有许多方面是过去政治制度所促成的。它特别强调皇城的中心性,将主要的建筑组群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

这就是说,“梁陈方案”是最早把“中轴线”这个词来阐述古都北京规划建设的。

梁思成

北京老城既然是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那么这条统领北京老城的中轴线,又是怎么来的呢?

考古发掘业已证明,在我国古代,“城”与“国”往往是合为一体的——一“城”即一“国”。

公元前21世纪,即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诞生。商初的都城——亳,建于今河南偃师。其城周长5330米,内有宫城,宫城正门与郭城南遥相呼应,成为统领全城的轴线。此乃迄今所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都城中轴线的实例。

商朝的都城曾数次迁徙,在最后的273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考古发掘得知,其宫室是陆续兴建的,并且是以单体建筑沿着与子午线大体一致的纵轴线,有主有从地组合成较大的建筑群的。抑或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宫室建筑常是采用前殿、后寝,并沿着南北向的中轴线呈对称布局的方法,在奴隶制的商朝后期就已经略见刍形了。

商朝宫殿复原图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周王城的营建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虽没有在文字中明确说“中轴线”,但从现存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城遗址如晋侯马、燕下都、赵邯郸等来看,实际上都已有了在中轴线上筑以宫室为主体的建筑群,左右两侧再布以象征国家政权的“左祖右社”和规划整齐的街道,与《周礼·考工记》所载大体相符。汉初所传的《周礼》中,还记述了周宫室的外部建有为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且设有五门(皋门、应门、路门、库门、雉门)和处理政务的三朝(大朝、外朝、内朝),即所谓的“五门三朝”制。

长安城是西汉的首府,是当时中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也是商周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城的东南西北各开三座门,每门有三个门洞,各宽9米。这与《周礼·考工记》所载的以车轨为标准来定道路的宽度基本相符。其间贯通全城南北的安门内的大街宽约50米,长5500米,中央还有宽20米的驰道,两侧开有排水沟。这是专门供皇帝出巡用的。

东汉洛阳城和曹魏的邺城(安阳东,漳水之阳)都继承了战国时的传统。建康城(今南京)建在长江的东南岸,北接玄武湖,东北依偎在钟山之阳。公元317年东晋奠都于此。实际上是就着三国时代吴国建业的旧址,一直是中国南方各朝的都城所在。

建康城周长8900米,南北长,东西略窄,南面设三门,东、西、北各开二门。宫城在城的北部略偏东,正中的太极殿即是朝会的正殿。其前有大道向南延伸至朱雀门,进而跨过秦淮河直抵南部,从而形成了以宫城为中心的南北轴线。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建设,总结了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城的经验,将太极宫(皇帝听政、居住的所在)和皇城置于全城的北端,并以承天门、朱雀门与全城的正南门——明德门所形成的宽约150米的中央大道(朱雀大道)即是统领全城的中轴线。而后,再以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将全城划为108个里坊。其中心部分的布局,则依据左右对称的原则,并附会《周礼》的三朝制度,即以宫城的正南门(承天门)为大朝,太极殿、两仪殿为日朝和常朝,沿轴线建门、殿等。整座城建于龙首原高地,恢宏壮丽,而地形上的居高临下,又使王宫更显出“皇权至上”的磅礴气势,政治主题突出鲜明,也使整座长安城的建筑更显得高低错落有致。

公元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都开封即东京,城呈不规则的矩形,南北较长,东西略短。由内到外有三套城垣和护城河。这三套城垣、护城河是逐渐扩大,相继建成的,而这种层层拱卫王城的整体布局形式则为后世所效仿。自大内正南门——宣德门,过周桥直奔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外城正南门——南薰门。这条宽300米的御道即是统领全城的中轴线。

公元12世纪,源自东北白山黑水的女真族政权——金,占领了辽南京城之后,在天德五年(1153年)正式迁都南京。其后在将其东南西三面外扩之后建成了金中都城。

整座中都城的规划建设,完全是依据北宋汴梁(开封)的制度,将辽南京城扩建而成的。一条南起外廓城正南门——丰宜门,北上经龙津桥进皇城南门宣阳门、千步廊,进宫城南门应天门、大安门、仁政殿,出拱宸门,直通城北端的通玄门。我们从金中都城的复原图上,可清楚地看到,其整体布局在贯通金中都城南北的中轴线两侧并不对称,但仍是遵循“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原则进行部署的。

元至元元年(126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称“汗”,即元世祖。元代初年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附近),但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原燕京(今广安门内外一带)的地位也日趋上升。特别是元世祖忽必烈胸怀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雄才大略,南迁都城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并于元至元三年(1266年)派其心腹谋臣刘秉忠来燕京相地。后决定放弃中都旧城,在东北以原金代离宫——大宁宫(琼华岛)为中心兴建新都——元大都。

当时,遵循元世祖的旨意,把琼华岛周围的天然水域(白莲潭)全部揽入城内,以其出水口的最远端(今万宁桥)为基点,形成南北延伸的规划建设基准线,即后来从元大都城南大门——丽正门到北端的中心阁的轴线,并把大内(宫城)等重大建筑建于其上。再在这条轴线的北端往西129米处(今旧鼓楼大街南口)即元大都城的几何中心点(中心台)往北直抵北城墙,上建以钟、鼓(齐政楼)二楼,形成北半城的中轴线。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夺取政权之后,决定迁都北平。其间拆毁了元故宫,却继承了元代建设宫城的中轴线,建设了明北京城。在拆毁元朝后宫主殿延春阁的基础上堆起了万岁山(今景山),在轴线的北端建起了钟、鼓二楼。明嘉靖年间增扩外城,不仅使北京城形成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呈“凸”字形的城郭外形,也使纵贯南北的城市中轴线从丽正门南延到了永定门。从而形成了南起永定门,北抵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并为清代所继承。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为何要“申遗”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肇始于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日渐受到世界各国 *** 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我国的“申遗”工作,是在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申遗第一人”侯仁之先生的竭力推动下,1985年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后开始的。

现在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总数已达56项,居世界第一。

那么,北京中轴线又为什么要“申遗”?

图源网络

这是因为呈“凸”字形的北京城,就是以故宫为中心,以城墙为标志呈层层拱卫,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而贯通全城的便是一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它为依据的。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伟大的城市中轴线。

从实践上说,北京中轴线是全城规划建设的基本线。北京城以此为基准,形成了“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城市格局。因之,有人又形象地把它说成是“城市脊梁”。

从政治上讲,北京中轴线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集中体现,是百官朝觐、百姓朝拱的通天之路;在新中国,则是“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集中体现。

从文化上讲,北京中轴线是“北宸崇拜,象天设都”的载体,上有天帝、有紫微垣;下有天子、有紫禁城。

从建筑艺术上说,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都城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代都城最后的结晶。

太和殿内悬挂着一块清乾隆帝御笔的“建极绥猷”匾,语出十三经《尚书》所记“建用皇极”“克绥厥献惟后”: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建极”即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安邦的方略;“绥”是安抚、顺应;“猷”为道、法则。“建极绥猷”是说,作为君王,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依据中正安和的法则治理国家。而“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协颂平章”的楹联更进一步说明:君王若能树立起博大的胸怀、高尚的道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天的中心,为天下人所拥戴,四海才能共披圣德的光明,为万邦所共仰。

它向世人表明,太和殿即是取象于天,犹如北辰,体现的是天帝“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作者丨朱祖希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8月刊】

更多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价值(北京中轴线是世界遗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