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从1958年组建团队,到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再到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我国仅用了13年时间就走完了美苏至少要用30年才能走完的核潜艇研发之路,这对于经验全无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不论是从读过的史书、还是看过的红色革命电影《长津湖》中,都能了解到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已经拥有轰炸机及装甲坦克等先进装备,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这样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即使无数的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万里长城”,但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直到如今,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只有6个!),这不仅代表中国科技迈向了新的征程,更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军事力量的强大。而在这荣誉的后面,有这样一个人,他隐姓埋名,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下,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了铸国之重器,三十载春夏秋冬,青丝变白发。
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黄旭华。
也许有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谁。
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 ,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研究核潜艇得去海上,因为机密和危险,必须远离人烟。他和其他几位同志常年生活在荒岛上,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而比环境更艰难的是,核潜艇的研发举步维艰,难到所有人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
从此,他与父母联系的唯一方法,就只有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后来,父亲因为脑梗到北京看病,可父母和兄弟姐妹,除了一个145号信箱外,完全没有黄旭华其他任何联系方式。等半年后他收到信时,父亲已经去世多日……
2014年,已经87岁高龄的黄旭华,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现场,黄老动情地说:“若干年之后,我的工作可以公开了,我会在父亲的坟前告诉他,爸爸,我来看你了,我相信你也像妈妈一样地谅解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黄旭华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老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却拥有无穷的力量。正是有像黄老这样的奉献者,在祖国贫弱的年代用自己的坚挺的脊梁,给予了整个民族以力量!
向黄旭华及所有为祖国默默奉献的大国脊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