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我们不能忘记 |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实现中国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我们不能忘记 |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实现中国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我们不能忘记 |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实现中国梦  第1张

100年筚路蓝缕,100年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 *** 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不断开创新的辉煌。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我们不能忘记, *** 人在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我们不能忘记, *** 人在枪林弹雨里改天换日;我们不能忘记, *** 人在国家建设中身先士卒;我们不能忘记, *** 人在荣誉利益前云淡风轻……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开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大众化·我们不能忘记》栏目,让更多人通过学习栏目内容,知党史、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核心。在中国 *** 的领导下,从愿景到现实,从起行到奔跑,从破茧而出到化蛹成蝶,中国站在科技突围破局的冲浪口,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发展,一路乘风破浪,以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开创了科技发展的崭新局面。从一路“跟跑”到领先超越,我国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我们的“国之重器”上天入海、探索秘境;我们的“超级工程”攻坚克难、刷新纪录;我们的“中国智慧”走出国门、惊叹世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相信我国的科技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加辉煌灿烂的成果,推动实现中国梦!

我们无法忘记

我们从未忘记

我们不能忘记

“两弹一星”

20世纪50年代,以 *** 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 *** 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把热血洒在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生物技术

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197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功提取出一种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我国水稻产量大幅提高。此后,东南亚、非洲、北美等地的许多国家,纷纷到中国学习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成功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造福了世界人民。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对诊断、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成功研制多种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并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多项生物技术已走在世界前沿。

载人航天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1986年,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被明确纳入“863计划”。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1999年11月20日凌晨,长征火箭托举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首次访问太空。“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时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我国首次载人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进行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被称为"国之重器",超级计算属于战略高技术领域,是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科技制高点,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999年,“神威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神威一号”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能模拟从基因排序到中长期气象预报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的实验结果,在国庆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神威一号”为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环境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取得了显著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神威一号”的成功研制和运行,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使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具备了研制、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

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 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级计算大会上,我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2017年6月19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显示,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包揽冠亚军。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已跃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当中。

量子通信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量子通信基于量子信息传输的高效和绝对安全性,在国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成为近几年来国际科研竞争中的焦点领域之一。

2008年,我国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3年10月,我国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墨子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性量子通信开辟了新道路。

载人深潜

深海探测,既是海洋资源勘探、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作为深海探测的重要一环,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海洋强国的建设。

2007年11月28日,经过中海工业增改装的"向阳红09船"成为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2012年6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破7000米深海,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验证等各项深海科考试验。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不但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也是世界首次同时有3人一次抵达地球最深的海沟。我国以“蛟龙”号为代表,开发了“深海勇士”“奋斗者”等一系列不同深度的载人和无人潜水器,这些深海载人潜水器,成为国家推进地球资源探索的重要保障,成为我国参与未来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力量。

火星探测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来源:北陆强军号

策划:刘毅、赵胜利、 *** 举、石珂嘉、袁思雨

更多​我们不能忘记 |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实现中国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