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时代眼泪什么意思,时代的眼泪啊,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时代眼泪什么意思,时代的眼泪啊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时代眼泪什么意思,时代的眼泪啊  第1张

作者:布理思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12000字,大约需要30分钟。

熟悉又陌生的方生老师给大家讲有趣的历史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汪伪部队的故事。

1945年8月13日,日本投降前夕,南京伪军最精锐的警卫第三师师长钟健魂,率领所部3000余人起义,投奔新四军。

王牌军的起义,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日伪政权中心轰然爆炸。日伪当局丧魂失魄,满街张贴着“千两黄金捉拿钟健魂”的告示···

一、恶之花在南京绽放

1940年3月30日,前中国 *** 副总裁汪精卫在南京举行国民 *** 还都仪式,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宣告了南京国民 *** 的成立,这也是汪作为“国家元首”迈出的第一步。

汪精卫早年活动多以失败告终,自认为原因是没有自己的部队。在汪脱离抗战阵营,投向日本侵略者并组织傀儡政权之后,便试图仿照黄埔建军模式建立起一支自己可以控制的嫡系武装,作为政权的支柱。

苏浙皖三省绥靖军司令任援道

纵然依附或明面上为汪所用的武装力量实在不算少,例如原维新 *** 绥靖部部长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统率的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有近3万之众,陆海军齐备。但因其多为原先地方军阀部队或失意军官只身投敌,战斗力及忠心诚然是要打一番折扣的。

1939年,汪精卫在上海江湾设立了伪中央军官训练团,试图仿照黄埔建军模式建立嫡系部队,这也是汪伪警卫部队的奠基和开端。

所谓警卫部队就是汪政权的嫡系御林军,其发展历经了警卫旅、警卫师和警卫军三个阶段。汪伪政权对警卫部队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收编的伪军。

1940年3月,警卫旅成立,这是汪伪政权的第一支嫡系正规军,主要任务是负责汪伪政权各机关的警卫工作及首都南京的部分警备工作。

警卫旅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它不仅是汪伪正规陆军部队,同时也担当着“首都”警备护卫的职能。其编制除了3个步兵团(第1,第2,补充)外,还有担任警护任务的警卫大队及宪兵大队,战斗部队3294人,其余为担负警备卫护任务的警卫大队和宪兵大队,装备均强于汪伪政权其他军队。

1941年,警卫旅根据汪伪“第一次全国军事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国家军队之宏规,定成东亚共荣之伟业”的原则,扩编成警卫师。

汪精卫视察伪军

警卫师第1团改编自警卫旅第1团,官兵共计861人。第2团改编自警卫旅第2团,官兵共计937人。第3团改编自警卫旅补充团,官兵共计886人。特务团改编自警卫旅警卫大队,官兵共计377人。

因宪兵大队脱离,及士兵逃亡与哗变,汪伪警卫师官兵总计3446人,少于汪伪警卫旅的人数。汪伪警卫师共装备轻机枪129挺,重机枪40挺,每个士兵都有一支枪,武器配备平均制式化程度较高。

对比汪伪政权其余军队而言,这种装备相当不错,堪称精良。

1943年,太平洋战场陷入胶着,日军不得不抽出兵力应对在太平洋上进逼的美军,守备汪伪政权所谓“和平区域”的任务也需要逐步由汪伪 *** 的和平建国军来承担。

在这种情况下,汪伪 *** 将1942年提出的《警卫军整备要领》付诸实施,警卫师也理所当然的与伪卫士团、伪独立第十四旅等部队合并编成伪警卫军,下辖警卫1师,警卫2师,警卫3师。每师官兵5026人,共计18902人。

扩充的汪伪警卫军,其主要任务除担任汪精卫的个人护卫,负责南京的警备外,还要接替敌后日军防区,维持后方“治安”。

其第1师主要担负南京城区的警备,第3师负责南京郊区警备。第2师一度驻扎安徽,配合日军接收军米,维持当地“治安”。表面看来,日军似乎放松了对汪伪警卫军的控制,实则反而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掌控。

尤其是警卫第3师的官兵主要来自被俘的国民 *** 军人,日方对于这支“留存抗日意识”的军队充满戒心。

日本人不信任警卫第3师,警卫第3师官兵们也大多数都怀有强烈的反日情绪,对日本人的不满也在一天天滋长着,这种情绪终于在1944年5月28日爆发了。

二、黑暗中的一线光亮

1944年5月28日夜,驻防通济门外的汪伪警卫第3师特务连排长夏建华与部分士兵在夫子庙五芳斋饮酒用餐,餐毕回营。

其雇佣之人力车夫行至通济门时,不允许拉车出城(汪伪时期南京夜间宵禁,车夫出城后很难回城),夏建华等便借着酒意殴打车夫。

正在此时,驻防通济门的日本城门卫兵长高草木英夫出面干涉,掌掴了夏建华,同时命令部下一等兵高桥将夏建华推至卫兵所内关押。夏建华向日军解释,之所以殴打车夫,原因在于“车夫轻视军人”,日军卫兵遂将夏释放。

被释放后,夏建华认为受辱,心有不甘,回到师部后向师长陈孝强(1905-1955,别号义贵)报告称:“因事请假进城,回营时经过通济门,日本人不准我出城,还要打我耳光,特来报告师长请示。”陈孝强在睡梦中朦朦胧胧听见手下士兵被打,心头火起,说了一句。

“我平时怎样的教你?日本人打你,你就不敢打回他吗?”

夏建华离开师部后与便另一排长陈同来商议带兵去找日本士兵“理论”。于是陈同来将特务连另外两名排长孙宝光、汪洵唤起,4名排长带领8名士兵(分别为:胡士正、杨华峰、王海洲、李有亭、曹振中、阎公庭、范文彬、李梦光)持枪前去通济门。

出门时,遇见特务连连长郭楗衡,郭未制止,还一同出发。行至通济门外九龙桥时,夏建华告知士兵其受辱之事,众人皆愤愤不平。

夏建华派了士兵杨华峰在城门警戒,另外两名士兵阎公庭与李梦光则负责监视汪伪宪兵与警察分所,其余众人一起冲向日本卫兵所,用枪将两名日本卫兵打伤后撤离。

由于两名日本卫兵在双方交火的过程中受伤,吞不下这口气的日军居然以优势兵力包围警卫第3师的师部,抓走了两名中国军官,师长陈孝强得到汪精卫支持,硬是前往日军军营将这两名被打到遍体鳞伤的中国军官给抢了回来。

1942年陈孝强在太行山时的留影

目睹到日本人对待“友邦”的残酷,再也没有任何一位警卫第3师的师兵相信所谓“中日亲善”的谎言。

虽然在日军的压力下,夏建华被判处死刑,但他被枪决之前说出的话却深深刻在警卫3师每个官兵的脑海里:

“我们五万万同胞都是和我夏建华一样的,你们杀不了的,最后胜利的还是我们中国人。”

警卫3师官兵们的仇日怒火日发不可压抑。最后在汪精卫的斡旋下,师长陈孝强被调往广东出任和平建国军第20师的师长以平息事端。

徐楚光(1909—1948),湖北省浠水县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 *** ,从事情报和策反工作20年,成功策动桂系军阀反蒋及汪伪 *** 警卫三师起义、创建湘鄂民主联军等

可命令一发布,时任汪伪中央军校上校教官的徐楚光却变得坐立不安起来。

原来徐楚光是一名 *** 地下党员,肩负着策反汪伪部队及搜集情报的重任潜伏于汪伪中央军校中。

当时,陈孝强家住中山东路二条巷蕉园6号,与徐楚光的好友洪侠是邻居。徐楚光同洪商议,计划打入警卫第3师工作。于是,洪侠在家宴请陈孝强,徐楚光作陪,三人吃饭喝酒,诗词唱和,徐、陈相识并成为朋友。

洪侠又极力推荐徐楚光,说动陈孝强拟任徐楚光为警卫三师参谋长。不料陈刚上任没多久,徐楚光想打入警卫第3师并通过陈孝强策反部队的计划就流产了,只好换个方向着力。

三、新任师长非同寻常

陈孝强被撤职后不久,汪伪暂编独立第14旅旅长钟健魂就前来补了陈孝强的遗缺。钟健魂是何许人也?汪伪为何遣他来收拾这个残局?这还得从他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身世说起。

钟健魂,1903年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张家村,本姓张,父亲因参加抗清斗争被杀,后被其父钟姓战友救走,由此改姓钟。

早年投效湘军学兵营,后辗转湘军粤军之间,历任中下级军官,1927年任武昌中央农讲所军事教员,在秋收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特务营(有无此编制待考)营长,部队被歼灭后只身逃脱,后因找不到组织,只好投奔在南京孤儿院工作的妻姐并到处找事做。

大革命时期的钟健魂,颇有清秀书生之感

1931年初,钟健魂找到江西省主席鲁涤平,派任江西南丰县县长。上任不到两个月,因匪乱仓促出走。1931年夏,又通过在上海做寓公的张发奎介绍到铁道部路警局当科员,并在路警局参加了反蒋的改组派。

1932年7月,遇到在上海铁路警察署任署长的马少屏,马介绍他任苏淞警务丙段警务长,后调任上海北站路警段段长。1936年秋又失业。1936 年冬找到与铁路警局有矛盾的京沪铁路管理局局长黄柏樵,黄派他到车务段当事务员。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他主动辞职,又失业了。

长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生活也是导致了他家庭破裂。1936年,钟健魂主动与其妻子贺澹江(字衡,辛亥革命元老黄兴为她的舅公)离婚,两个女儿也交由贺澹江抚养。

关于钟健魂的学历,尽管民国时期就有刊物称他为云南讲武堂出身,其女钟鸿(继父为著名教育家黎锦熙)的纪念文章也称他毕业于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二期步兵科。但经笔者考证,钟实际上并未入学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

不同的回忆文章也有称其毕业于黄埔军校二、三、四期,笔者同样也未查到相关资料,只能认为是钟健魂的记忆出了偏差。

言归正传,钟健魂辞去在铁路局的工作后,又在家中赋闲一年。想去回归组织,却求之不得;想加入国军,却又因为之前与国军兵戎相见而不敢投奔国统区。作为一名军人,自然是想指挥部队的。

再说在弱肉强食的汪伪 *** 里,怎能没有部队傍身做本钱?

于是他找上了汪精卫身边的红人,时任汪伪 *** 参军处参军长唐蟒(1887-1968,字圭良)。

伪参军长唐蟒

尽管唐蟒把钟健魂吹嘘成“北伐时第四军七十七团的营长”,也只让钟健魂捞到了一个参军处少将参军。不过好歹算是“进了家门”,只要表现的好,未来升迁的机会还有很多嘛。

很快,钟健魂就被派去暂编独立第14旅任少将旅长。可正当他雄心勃勃踌躇满志想做出一番事业时,他的部队被直接撤销了 *** 。

原来暂编独立第14旅系由伪特工总部南京区治安科及附属外围武装整编而成,论亲疏远近也算是汪伪和平建国军嫡系,素质较好。于是暂编独立第14旅就和伪警卫师合并,成为警卫第2师了。

警卫第2师成立了,钟健魂可闷闷不乐了,毕竟自己刚爬到旅长就因为部队整编丢了官,这事摊谁头上都会令人不快。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1943年4月,钟健魂加入伪军事委员会军事考察团,跟随叶蓬、孙良诚、胡毓坤等巨奸出访日本,还觐见了日本天皇裕仁。

有了这段考察日本的经历,钟健魂在汪精卫的眼里(汪精卫评价钟健魂“颇有毅力”)成了推行警政,维护治安的优秀干才,很快得到了任用。

钟健魂拒绝了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抛来邀他出任第五区行政专员的橄榄枝,而是在1943年10月27日就任伪浙江省保安教导团少将团长(亦有民国报刊称钟是攀附汪精卫妻弟陈春圃上位,目前未见更多资料证实)。

伪警卫第3师师长时期的钟健魂-《钟健魂将军印象记》

过了不到一年,汪伪 *** 为了整肃通济门事件后的警卫第3师,也为了安抚日本“友邦”的情绪,钟健魂又在1944年8月4日走马上任警卫第3师少将师长。

在4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钟健魂,此时可谓春风得意。

四、暗箱操作万分谨慎

到任之后的钟健魂,不仅对官兵的文化,技战术加以严格训练;还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加强军民凝聚力,(重复前任陈孝强做过的)使该师的面貌一新。

这些举动,也被徐楚光埋伏下来的暗线看在眼里。这条暗线就是警卫第3师政训主任赵鸿学上校。赵原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部属,被李长江裹挟投敌,后为徐楚光吸收做情报搜集工作。

赵鸿学

从此,赵鸿学更加主动接近钟健魂,常以下棋为名进行交谈,而钟在与赵的接触交谈中对赵的思想倾向也有所觉察。

一次,两人下棋时钟问到赵在李长江部情况后,询及赵在政治训练班讲新四军好话被关进感化院的事。

赵说:“不是讲好话,是讲的真话。”

钟进而问:“你认识新四军里哪一个人?”

赵答道:“认识好多人,连陈毅也见过。”

钟又说:“既然你认识这些人,他们能不能同我来个互不侵犯?”

赵鸿学把与钟健魂交谈的内容向徐楚光作了反映,徐逐步了解了钟的思想,以及他对赵的信任感。为试探钟的诚意,徐楚光与根据地联系,安排新四军20余人途经句容县,钟下令驻句容县的部队:没有师部命令,不准发生战斗。

新四军人员顺利通过,彼此进一步达成默契。

1945年4月,钟健魂先后撤换了警卫三师下属3个团的团长,换上了自己能控制的人,赵鸿学也被委任驻江北 *** 的第九团团长。赵鸿学不仅掌握了兵权,又方便了和新四军军部的联系,这个职务对策反工作十分有利。

从此,徐楚光经常去 *** 与赵鸿学商量工作,并利用赵的职务之便,掩护新四军来往人员。

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钟健魂自己也萌生了起义的念头,他安排了三套起义班子:

第一套是派师副官处主任高建章与淮南敌工部副主任陈雨田联系。

1945年初,即派高建章将江南仓库中的一些武器、弹药、电台潜运至江北 *** 第9团的军需库里,连9团团长赵鸿学也不知道。高建章家就在 *** ,自家有船,其父是撑船的。因此,转移武器等极其秘密而又安全。

第二套班子就是赵鸿学的第9团。第三套班子是钟亲自培养的军事班,以李树春为首的二百余骨干。

三套班子均由钟健魂直接联系,彼此互不知情。

1945年7月,日伪败局已定,军政上层人事变动频繁,汪伪陆军部部长由鲍文樾(1892-1982,字志一)接替,内部纷传鲍将任命其弟鲍文霈接替钟健魂担任警卫第3师师长,大部分营团级军官也将调整,致使警卫3师人心浮动。

徐楚光与赵鸿学分析形势后认为,原定以警卫第3师组织地下军的计划必须改变。徐楚光随即带了第9团的一位营长惠宇农(1947年2月3日阵亡)赶往根据地,向新四军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部长刘贯一作了汇报。

7月17日,由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给予答复:必要时可以反正,将部队带进根据地。赖还写信转告驻 *** 一带的新四军第二师师长罗炳辉,要他们负责掩护接应警卫第3师的起义行动。

刘贯一还特地派军部工作人员蒋建忠(又名宗诚, *** 党员)作为特别交通员潜入 *** 县城,秘密接应和协助徐楚光的工作。

徐楚光返回后,即与赵联手策划起义。

五、奔向未来永放光芒

7月9日当天,驻防江北 *** 的赵鸿学突然接到钟健魂急电,要赵立即回南京面商要事。

当时徐楚光正在赵部,两人商议后当即同回南京,由赵鸿学先去见钟健魂,并相机促钟反正,如钟不干,则由赵单独带第九团在江北起义。

钟与赵见面后说:我这个师长可能要撤职了,已经请参谋次长祝晴川将命令暂扣,打算找周佛海(湖南老乡,钟在伪军中的靠山)再说说。

钟问赵有何看法,赵直言他们不会收回成命,并要求钟立即率部起义。钟虽有起义的愿望,但在对新四军不摸底的情况下,不敢轻易表态。

他向赵陈述部队行动中的困难作为试探,称部队调动,要有军委会命令,三师师部在南京,第七、八团驻防在江南,起义要过江,如被发现不仅走不掉,还要遭殃;第九团驻扎的 *** 县也有一个日本大队,城门由日本兵把守,团里还有一个日本顾问。

赵当即表示:现在只有快刀斩乱麻,不能再有任何犹豫,否则要贻误时机,如师座有难处,我带第九团单独起义。赵的坚决态度与钟的心愿正相契合。

因赵曾对钟说过“有个新四军在南京”,钟立即表示尽快请来面商具体事宜。

9日下午,赵鸿学陪同徐楚光到师部会晤钟健魂。双方开诚布公,钟透露了自己原是 *** 党员、红军营长,后在攻打湖南浏阳时失利被捕,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虽身在敌营,但回到党的怀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

徐楚光对钟明确表示:如能带兵起义,一是保证部队过去后不改编(指不编散);二是即使被敌人发现,部队带不过去,钟师长一人过去,我党我军也十分欢迎。钟听后立即表示同意起义。

随后,徐、赵与钟一起研究,认为日军不可能事先猜疑警卫第3师会投向新四军,故商定起义方案:

1.钟健魂以军委会名义下令,命第七、八两团渡江“扫荡”,到 *** 竹镇附近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2.赵鸿学、徐楚光带第九团在 *** 反正,到指定地点集结。

3.钟健魂率师直炮兵连、特务连、工兵连及通讯连渡江到指定地点集结,为迷惑敌人,机关人员一律不带。

4.各部行动时必须将武器弹药全部带走。

5.驻江南部队于8月11日晚开始行动,江北第九团12日凌晨行动,13日各部必须到达 *** 县竹镇镇附近集结地。

原定接替钟健魂接任警卫3师师长的鲍文霈-照片出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周年纪念专刊》

起义方案确定后,徐楚光要赵鸿学立即筹备一份礼品,亲自去见鲍文霈,表示竭诚拥护他出任警卫第三师师长,并于8月10日晚在南京中央饭店设宴招待军界友人,宴会直到深夜。

席间,赵还发出“定于13日晚在南京六华春饭店举行盛大宴会,庆祝鲍文霈任警卫第三师师长”的请柬,以迷惑各方。

散席后,徐、赵连夜赶回 *** 做起义准备工作。

起义前夕,徐楚光在 *** 城会见了政治交通蒋建忠,邀蒋参加了九团在 *** 城外船上召开的部署起义会议。

会后,蒋即赶回淮南根据地,通过淮南军分区的兵站,电话转报华中局情报部和新四军军部:汪伪警卫第三师于12日从长江过江,从我 *** 边区撒至根据地竹镇附近起义,望我军有关部队与地方武装勿生误会。

在南京,钟健魂一方面假借汪伪军委会名义下令驻江南的第七、八两团,8月13日到达 *** 竹镇附近集结进行“扫荡”;另一方面,于11日晚亲率师部4个直属连(步兵炮、工兵、特务、通讯),携带全部武器弹药,离开南京驻地抵达栖霞山江边,由副官处主任高建章提前从江北划子口带船接应过江,安全抵达 *** 县郊。

七、八两团奉命抵达栖霞山长江边时,因行动目标过大,七团刚渡过一个营便引起日军怀疑,受到阻拦,其余部队未能过江。

12日凌晨,赵命令驻程家桥的第二营、驻八百桥的第三营,按规定时间到 *** 乡间指定地点 *** 。

随后,他带人强行拆除团部电台(因电台移动需有汪伪军事委员会命令),率第九团团部及第一营出 *** 城。驻团部日军顾问因患重感冒,当天到日军警备大队看病,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钟健魂率过江部队与第九团汇合后,即行北移向解放区开进。13日,在 *** *** 支队政委魏然接应下,起义部队到达 *** 城西钟家集。

汪伪警卫第3师的起义部队共有:师直属4个连、600余人,第七团一个营700余人,第九团一个整团、2000余人,总计3000余人。

携带的武器弹药有:各种炮34门(其中九二步兵炮9门、八五炮9门、七五炮16门),轻重机枪151挺(其中重机枪34挺、轻机枪117挺),步枪1100余支,掷弹筒117个,弹药10余万发,另有电台2部及其他军需物资。

*** 钟家集——伪第三师起义地

警卫第三师的绝大多数官兵事先并不知起义真相,一些顽固军官则怀疑不满,徐、钟、赵当机立断,采取了紧急措施。在钟家集一保长家的大院内,由钟健魂召集排以上军官开会,会场由师执法队和 *** 支队侦察队警卫,进门者交出随身带的枪支。

会上钟健魂宣讲形势,并宣布警卫第三师起义,参加新四军;徐楚光代表新四军对起义部队表示热烈欢迎,并阐明新四军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宣布不愿参加新四军的可发给路费回南京或返乡。

与此同时,赵鸿学 *** 部队,向全体官兵宣布弃暗投明。同时遣散了一批来自伪中央军校的下级军官,并宣布级军官,并宣布由各连一、四、七班的班长代理一、二、三排排长,一排排长代理连长,士兵都要服从新的连、排长命令。

*** 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委会获悉警卫第三师起义抵达解放区,立即派华中局城工部部长刘长胜等前来钟家集负责起义部队的接收工作。

延安《解放日报》报影

刘长胜代表华中局、新四军召开了警卫第3师全体反正人员的欢迎大会,向全体起义官兵致以热烈的欢迎和慰问,并宣讲国内外形势、解放区情况和对待起义人员的政策,并检阅了起义部队。

8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在头版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钟健魂率领汪伪警卫第三师3000余人起义的消息。

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警卫第3师起义后,当时驻淮南盱眙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即决定将该部改编为华中独立第1军。

由钟健魂任军长,调新四军政治部敌伪军工作部部长刘贯一任独1军政治委员,徐楚光任副政治委员兼参谋长、第2师政治委员,调汪大漠任独1军军政治部主任。

该军第1师师长暂缺,由赵鸿学任第2师师长,下辖由原第9团的3个营编组成1师1团,2师4团、5团。

华中独立第一军军长时期的钟健魂-出自《风雨半支莲》

原师直属分队与第7团的一个营分别编为军直特务营与特务团。同时并决定从新四军直属部队抽调一批政工人员(其中包括从华中建设大学调到敌工部的一批大学生)和少数行政后勤干部,由刘贯一率领前往 *** 竹镇,去该部工作。

起义之后,钟健魂和赵鸿学(后改名为赵维纲)都要求入党。当时,上级党组织根据钟健魂与赵鸿学的本人要求和一贯表现,批准钟健魂承办了重新参加中国 *** 的组织手续,党龄从1945年算起;并吸收赵鸿学为中国 *** 党员。

后又经批准,成立了由钟健魂、刘贯一、徐楚光、赵鸿学、汪大漠等人组织的“独1军军政委员会”,负责对独1军全盘工作的统一领导。

随后通过会议讨论,取得钟、赵的共识,及时建立了政治工作领导机关,确立了团设政治委员,连队设政治指导员的工作制度,并健全了司令部与后勤机关,以推进部队整顿工作的逐步展开。

1945年11月11日,该部在“独1军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正式移驻淮阴马头镇,开始整训。

当钟健魂带着部队到达新四军根据地时,大革命时期的一位老战友、新四军司令部参谋主任夏光,一见面就喊出了钟健魂1925年在黄埔军校参加“血花剧社”时取的名字:“钟血浪,是你!回来了,太好了!”二人热烈握手话离情,真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未斑。”钟血浪穿过滚滚血浪又回来了,他又恢复了自己大革命时的名字。

但人们说:“太血里糊啦了,去掉一撇吧!”从此,他就改名为钟皿浪。

1946年春节后不久,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华中独立第1军奉命编入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姬鹏飞),原军长钟健魂(已改名钟皿浪)任第7纵队副司令员。

原独1军所属部队,除军直炮连先编入55团,属第4营,不久即编进纵队直属队外,其余各团步兵连则编成7个连队,分别与第7纵队第55团的1、2、3营合编。

赵鸿学任第55团团长。原独1军的团长罗基柱、惠宇农、卢森分别任命为该团的1、2、3营营长。原新四军军部派往独1军工作的同志,除部分干部由华中军区另作安排外,亦随同部队去第7纵队分配工作。

经动员教育后,独1军的许多干部、战士因将加入华野主力行列引以为荣,为即将和新四军老同志们团结战斗在一起感到兴高采烈。

部队于1946年2月底从淮阴码头镇出发,3月初胜利到达苏中海安地区,即第7纵队55团驻地附近。

当时,纵队部与55团早已作好了迎接独1军部队到来的准备工作。纵队派出了茅琛等人在曲塘附近预先安排了宿营地,动员群众打扫庭院,布置了舒适的住宅环境,粮食给养,一概齐备。

在部队即将抵达的前一天,他们在时堰接待了独1军先头派出的由乔英等组成的设营队。

双方进一步交流情况,更完善了宿营的安排,并及时组织人员,于第二天前往接引队伍表示欢迎。这一切,首先给了远道前来会合的独1军的同志像“回到了老家"一样的亲切感。

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第55团是一支传承有序的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其1营前身是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第3纵队。

抗战初期,改编为新四军3支队6团2营,后沿革为江抗2路2支队、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2营、新四军1师1旅1团2营、泰州独立团第1营等。

1944年4月,以泰州独立团1营、苏中3分区特务营等部为基础组建苏中军区特务3团(即原“泰州独立团”)。1945年11月编入华中野战军7纵为第55团。

而华中独立第 1军的官兵们编入55团后,也乐于把自己溶化到这个充满革命友谊的大家庭中去,在解放战争中斗志顽强,技术良好,有敌无我。他们从切身体验中,心甘情愿为人民解放事业流血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仅就我们所知的事实,介绍数例如下:

1.新港战斗,炮连首先立功

1946年4月,国军攻占新港。苏中军区特务团奉命协同兄弟部队执行反击,第55团第4营的炮连奉命参战。该炮连即是原华中独立第1军军直炮兵连,有日本十一年式曲射炮4门,骡马20匹,干部战士共120人。

连长乔英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实战,个个情绪激昂,格外感到光荣与自豪。出发前,团首长鼓励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既为老部队争光,也是要为独1军争光……我们进入阵地作好一切准备后,我及时发出‘榴弹瞬发信管三发急速射、放的口令。一阵轰鸣巨响,声似闷雷,弹无虚发,每发直射敌阵,放出异彩火光,只见敌工事飞溅倒塌并起大火。我们又借用敌人的‘照明’使用单炮、延期信管,进行破坏射击。这不断地准确效力射,赢得了一线步兵同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拂晓前,听到远处马达声,我用望远镜搜索,发现敌后(即江边)有一汽船烟囱,我立即组织一排火力延伸,进行急速射击,终于迫使敌船仓惶逃窜。守敌拟乘船逃窜不成,即在公路上向靖江方向突围,在突围途中被打援部队所歼灭。这是我们炮连在合编之后最先作为原独1军部队的代表首次参战并首次立功,从而实现了‘为老部队,为独1军争光’的愿望。战斗中表现好的同志很多,印象较深的有:高广森、田素成、毕丞宇、谢正林、王立学等。战后不久即纳入第7纵队特务营序列”。

2.如南战斗,“程咬金三斧头”战术

1946年7月15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命令第55团从张甸地区于16日中午前后赶到如皋,抢在国军前占领如皋城,否则以军法论处。

7月18日拂晓前,全团投入战斗,由芦家坝一线沿如皋至南通的公路从正面向刘庄的敌人(整编第49师)攻击前进,第1第2营沿农村小道向刘庄敌人作包围迂回运动。拂晓,第3营首先与刘庄敌人接火。第3营使出一手“程咬金三斧头”战术(即猛打猛冲猛攻)。

该营立即集中全营的日式掷弹筒和九六式重机枪,向国军猛扫猛轰,把对方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国军凭环形工事仓促抵抗,用报话机拼命喊叫,说我军的炮手全是‘日本鬼子’。

像第55团具有如此精良的日式武器装备,在当时是很稀罕的,加上国军一直轻视 *** 部队的武器装备,所以才有上述错觉。

整编49师的一个军官被俘后“诉苦” :“王铁汉师长在南通中学向我们训话,说新四军的兵一支步枪,三颗子弹,两颗不响;四颗手榴弹都是土造的,一炸两半,没有杀伤力,一听到我们美式机枪一叫就跑得远远的了。现在为党国立功的机会到了,到如皋城,我向每位长官敬酒三杯,祝贺你们胜利。我们没有想到被你们机枪小炮打得昏头昏脑,当了俘虏。”

1946年9月,第7纵队将下属的第55团,第59团,第63团抽出组建第31旅,团 *** 改为91,92,93。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在参加苏中战役之后,为掩护主力北撤,奉命返回苏中敌后,坚持斗争,并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

第31旅与友军部队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连续粉碎了国军的多次“清剿”“扫荡”,收复了大片失地,扭转了战场态势。11月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李堡、富安等据点,打乱了 *** 军在沿江地区的防御体系。

1948年3月,第11纵队转隶苏北兵团建制。6月下旬参加涟水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攻克涟水城,消灭国军3000余人。12月参加淮海战役,奉命穿越陇海路对黄百韬兵团实施迁回包围。黄兵团主力被围困于碾庄圩地区反复争夺,战况空前激烈,双方均有重大伤亡。

杜聿明被俘

1949年1月,在华东野战军聚歼杜聿明部的作战中,参加南集团的第11纵队在坚决阻击了国军多次突围企图后,全线出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阵,为歼灭杜聿明部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 *** 的命令,第1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 *** 第29军(军长胡炳云),隶属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第31旅第91团也改为第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第253团(团长徐博)。

5月,挟渡江之余威,第85师第253团暂时划归第87师指挥。27日,上海解放,渡江战役胜利结束。第29军奉命转入福建,剑指金门。

七、万籁俱寂飞鸟投林

整个10兵团上下都洋溢着一种胜利的喜悦——不过,这也为他们接下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1949年9月15日,粟裕致电军委、华东局,报告了漳厦金的敌情和 *** 的战役部署:

(二)我决心与部署

3.二十八军....得手后派一加强师(四个团)乘船至泉州湾登陆……特命攻歼金门、小金门之敌。

当时的金门岛(包括小金门等外岛)驻有第22兵团(司令李良荣)部约2.5万人。

而在10兵团上报军委和华东军区的《10兵团漳厦战役部署简报》中赫然出现这样一行字:“二十二兵团部驻金门……总约九千人。”

更令人费解的是,10兵团在得知第12兵团(司令胡琏)已经登陆后依然决意发动登陆。

金门战役经过图

据第28军副军长萧锋回忆:

“刘主任(刘培善,时任10兵团政治部主任)回答说:‘据侦察,胡琏兵团在大小金门各登陆一个团,是今天下午才上岛的,什么工事也没有筑,情况没有大的变化。兵团已经研究过了,我们要抢在胡琏兵团之前占领金门,今晚攻击金门的决心不要改变,按预定方案打吧!’”

如果10兵团可以重视已被确定的情报,重新审慎规划登陆金门的战斗,接下来的悲剧可能就不会上演。可惜历史不能重演,战机稍纵即逝。10兵团依然决定以9个团的兵力登陆金门(其中3个团为第一梯队)。

1949年10月24日23时,85师第253团与82师第244团,84师251团作为登陆的第一梯队,分乘200余艘船只,航向金门。

相比第244团和第251团的稍显混乱,第253团打得更有章法。25日2时10分到30分该团登陆,迅速击败了一线防御的国军,并占领北山村和南山村。

第253团登陆区和其他两个团有所不同:第244、251团登陆地段大多为适合登陆的泥质海滩,前伸平缓的丘陵地,便于展开行动,但第253团登陆的古宁头北岸海滩延伸处为3米高的断崖。

第253团占领古宁头半岛后,遂按预定方案,留第3营守古宁头巩固岸滩阵地,其他2个营急速向金门县城方向挺进,一路势如破竹:3时10分夺取林厝,4时30分攻占埔头和132高地,此时距登陆仅2小时。

在第一梯队中,第253团虽然是最后登陆的,但推进的最快,打的最远,体现了部队强悍的战斗力。第253团控制的林厝阵地,后来也成了3个团的最后的落脚点。

金门县民设立李光前将军庙以资纪念

在25-26日的战斗中,第253团虽然一度进逼到金门县城北部的132高地,但被国军优势兵力击退,只得后撤至林厝阵地,并在炮火反击中将带领部队突击的国军第14师(师长罗锡畴)第42团代团长李光前中校炸死。

26日15时,第253团指挥所最后一次向28军前指报告:

“我身边还有二十几个人,敌人四面攻击,情况紧急!四面攻击,情况紧急!”

扬声器里夹杂着枪炮声,突然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报话机停止了工作。

战至27日,三个团已经支离破碎,阵地上也归于沉寂。金门战役最终以 *** 惨败,损失9086人告终。

10月31日,第29军直属侦察营,警卫营一部,第85师直属连一部,与第253团留守部合并,重建第253团。

253团团长徐博在战斗后藏匿在太武山中,以晚上偷来的地瓜为食,坚持百余天后被俘,后下落不明。团参谋长王剑秋被俘后失踪,推测遇害。

团政委陈利华后改名陈开中,虚报年龄考入陆军军官学校第24期就读,于国安局工作官至上校,1969年之后透过原同乡同受俘旧部陈瑞粦赴港设法与大陆取得联系,1981年受告发后遭判死刑,1981年11月11日枪决。

1981年11月11日,陈开中被枪决

1952年5月,85师改为福建军区水兵1师,1954年12月又改为 *** 第一个海军陆战师,1957年调上海警备区,改为警备2师,1970年改为守备2师,1985年撤消 *** 。

而所属253团(时为水兵1团)在1956年12月与水兵3团合编为守备27旅。后部队几经变动,原水兵第1团团部和第2营,后改为 *** 海防第13师第51团;原水兵第1团第1营改为 *** 海防第13师第50团第1营(红军营),原水兵第1团第3营改为厦门警备区船运大队。

2017年,海防第13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3旅,延续至今。

今日的 *** 王牌部队中竟然还有一丝汪伪部队的血脉,这大概也是一滴时代的眼泪吧。

以下是本文中主要人物的概况:

钟健魂百岁时留影-出自《风雨半支莲》

钟健魂(1903.12-2005.08.08):解放战争初期仍任第7纵队副司令, 1947年夏到华中党校学习,后历任济南防空司令,杭州、上海铁路局副局长。1955年由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北京铁道学院副院长,直至1965年离休。

赵鸿学(1918-1990.5.31):赵鸿学离开55团后,任华野第11纵队第33旅副参谋长,中国人民 *** 第10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兼作战科长。1952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工兵主任。1954年转业后任江苏省粮食厅副厅长、粮食学校革委会主任等职,为粮食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文革”中蒙受冤屈,但他以党的事业为重,终于积劳成疾。

徐楚光(1909.01.16-1948.10.09):在完成这次任务后,徐楚光任第三工作委员会主任。后策反军统少将站长周镐;密赴湖南、湖北、河南一带组建地下军,自任政委。事泄,在南京被杀。

汪大漠(1916.05-1994.07.21):中国人民 *** 解放上海后,汪大漠参加了接管整编 *** 海军的五人领导小组,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人之一。1955年任大校。1966年春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政治部副主任(副部长级)。1983年12月离休。

刘贯一(1908-1991.11.08):建国后,历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 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副省长。

参考资料:

《太行山戰傷被俘至敵人投降之回憶》,国史馆典藏号:008-010702-00008-001

《汪兆銘電傅式說據鍾健魂稱有命其擔任教育團團長或保安副司令之意確否盼覆》,国史馆典藏号:118-010100-0021-047

《汪兆銘電郝鵬舉查鍾健魂不願就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請另舉賢能》,国史馆典藏号:118-010100-0021-050

《国军警卫第三师》,《同袍》1944年[第2卷第2/3期,64-66页]

铁厂:《警卫第三师师长钟健魂将军印象记》,《同袍》1944年[第2卷第2/3期,63页]

浦璋:《伪军投入共军,钟健魂的善变》,《国际新闻画报》,1946年第50期

吴明:《回忆在独一军的工作》,老兵话当年(第一辑)

智仁勇:《怀念汪大漠主任》,老兵话当年(第九辑)

林谷,智仁勇:《难忘的历史 深切的怀念——纪念华中独立第一军部队与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合编60周年》,老兵话当年(第十辑)

叶铭:《“通济门事件”中的日军与汪伪》,《同舟共进》,2017年第9期

叶铭:《武装的傀儡:汪伪政权警卫部队之管窥》,《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2期

《拱衛寧偽首都之精銳偽警衛第三師反正 渤海我殲滅偽第六軍兩團俘偽副軍長等》解放日报1945-08-15,第1版

《申报》

指令:国民 *** 指令:第八百六十八号(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令行政院: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院字第一三二四号呈一件:为补送浙江省保安敎导团少将团长钟健魂履历,请鉴核备案由,《国民 *** 公报》第583期

指令:國民 *** 指令:第四〇號(三十四年一月二十日) :令行政院:三十四年一月十七日院字第二九五九號呈一件:為准軍事員會函為補送警衛第三師上校政訓主任趙鴻學等四员詳歷表一案,轉呈鑒核備查由,《国民 *** 公报》第749期

《京沪沪杭甬铁路职员录》,民23年

刘熙明:《伪军:强权竞逐下的卒子(1937-1945)》,台北:稻香出版社,民91年

王洪光:《绝战:金门—古宁头决战 血战到底》香港:全球防务出版公司,2013年

张腾霄主编:《中国 *** 干部教育研究资料资料丛书 第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 政治部编研室:《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组织发展实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武昌农讲所纪念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人物传略》,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

钟鸿:《寻美·寻乐·寻情》,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

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8月15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钟鸿:《风雨半支莲》,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

陈予欢:《云南讲武堂将帅录》,广州:广州出版社,2011年

陈相灵等:《开国雄兵 第三野战军的16个军》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年

王平:《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徐楚光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

李根源:《云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师生名录》自印本

更多时代眼泪什么意思,时代的眼泪啊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