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山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详解(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山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详解(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山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详解(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

六、庙底沟彩陶罐

庙底沟彩陶罐顾名思义就是在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跨度非常长,大约有一千年时间。

彩陶罐于1989年山西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彩陶罐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高45.8厘米,口径35.5厘米,底径15.5厘米。为泥质红陶,器表磨光,器口阔大,底部向内收窄,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形状。器物上腹部用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为庙底沟文化典型彩陶纹饰。

庙底沟类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的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也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重要文化类型。庙底沟类型含有众多的花文化,被考古认为是花概念的源头。庙底沟类型存在的时间长达一千年,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七、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文物,距今两千多年,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这盏彩绘雁鱼铜灯是山西警方2018年追回的一件被盗文物,找到时它是一堆用塑料布包裹着的青铜零件,拼起来后正是雁鱼灯。

雁鱼铜灯长33厘米、宽17厘米、壁厚0.1厘米—0.2厘米。雁鱼铜灯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的形状,雁眼圆睁,颈部修长,体宽肥,身体两侧铸有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有一条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能调节灯光强度和照明方向。

圆形灯盘直壁浅腹,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盘、灯罩、雁首颈和鱼以及雁体组成了铜灯的四个主要部分(可拆卸),使用时相互套合,雁颈与雁体为子母口相连,灯罩连接着鱼身和灯盘,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汉代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燃料,点灯时会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随着油面上升的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到处弥漫,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当彩绘雁鱼铜灯被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雁腹盛有清水,烟会溶于水中,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科学巧妙的设计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环保意识。

在古代,鸿雁被认为是一种瑞禽,因为其秉持一夫一妻制的配偶关系,有忠贞不贰的品质,所以古人将雁用为聘问、婚嫁之礼,雁成为古人提亲时的必备之物。在我国一些地方,至今还有着出嫁女儿回娘家给父母送“大雁馍”的习俗。鱼则一直代表着富裕、繁衍,因此雁和鱼的搭配也有忠贞与生殖崇拜的含义,是爱情、婚礼的美好象征。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雁象征着秩序。据古书记载:“鸿雁属,大曰鸿,小曰雁,飞有行列也。”“衔鱼”则代表胜利,因此雁衔鱼又可以和分封、赏赐结合起来。

彩绘雁鱼铜灯是一件具有极高科技价值的艺术珍品,其实用性强,构思精巧别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八、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1965年在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发掘了一座北魏贵族的夫妇合葬墓,经考证墓主人名是司马金龙。司马金龙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而其中尤以木板漆画最负盛名。现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司马金龙,史书不见其单传。在史料中,仅载有其父司马楚之传,“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司马懿)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由此可知司马金龙家族本为东晋宗室后裔,后“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司马楚之开始了流亡历程。北魏太宗末年,司马楚之遣使请降,北奔附魏。入魏之后,屡立战功,南破刘宋,北伐蠕蠕,至和平五年去世,时年七十五,“高宗悼惜之,赠都督梁益秦宁四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贞王,陪葬金陵”。

据《魏书》记载,司马楚之生有三子,次子就是墓主人司马金龙,金龙是楚之入魏后尚河内公主所生,后袭爵。拜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为吏部尚书。太和八年薨。葬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城东石家寨。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

司马金龙墓出土时已经被盗,木版漆画原是墓室屏风的一部分,发现时零散地抛于墓的甬道及后室南部。考古工作者清理出较为完整的漆屏5块,每块各有破损,大小也不完全一样,大体是每块纵80厘米,横20厘米,厚2.5厘米,用榫卯结构拼接。每块漆屏的两面皆有绘画和题记,每面绘人物四层,每层都是单独的画面,还有榜题说明绘画内容。五块漆屏有三块在大同市博物馆,两块品相最好的在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的两块漆屏可以拼起来,正反两面各四层图画,共有八个故事画面。正面分别是:虞舜二妃、舜父瞽叟与象敖填井、舜后母烧廪。第一幅只有榜题无题记;第二幅周室三母,题记四行;第三幅鲁师春姜与春姜女,题记六行;第四幅班姬辞辇,题记四行。

背面:第一幅李善养孤、拜河内太守;第二幅李充奉亲时;第三幅素食赡宾;第四幅如履薄冰。只第一幅题记二行,其余三幅皆无题记。

漆画并不是一般的髹(xiū)漆,而是以木板和漆来作画,是一种古代的绘画方式,类似于壁画和纸绢画。司马金龙墓的漆屏以柏木做板材,先以织物贴敷做漆灰地,平整后髹朱漆做底色,然后再用称为“描漆”的技法绘画。具体而言,是用黑漆线描人物和器物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之内填色,最后画上人物五官、衣褶花纹等细节。红漆和黑漆坚实耐久,目前保存较好,但是其他色彩用油料调成,上面不罩漆,所以普遍容易脱落,尤其是人物面目用的是铅白打底,剥落后看不清楚,十分可惜。榜书题记用黑漆写在黄色颜料上,如果黄色颜料脱落,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所幸很多文字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可以辨认绘画内容。

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是考古出土,年代准确,所以可以为传世作品做时代的锚定。漆屏上的画面以列女图为主,也就是历代的贤德女子,如虞舜二妃、周室三母等。从其内容和形式来看,和传世的《女史箴图》(传东晋顾恺之绘,大英博物馆藏)及《列女仁智图》(东晋顾恺之绘,宋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极为相似。司马金龙漆屏和《女史箴图》上都有“班妃辞辇”的画面,《女史箴图》画的要比漆屏复杂精彩得多,但是两者构图是完全一样的,可见是时代相近而水平不同的作品。从绘画形式上看,这几幅作品也有相近的时代特征,比如,它们都是线描,女子的站立形象都采取背向后仰的挺立姿态等。

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继承了战国、汉代漆画传统的技法,设色富丽、边框装饰精巧。漆它的出土,不但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还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中的魏书发展的面貌,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八、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出土于1999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此墓是被该村一位村民在挖水渠时无意中发现的。经考证此墓为隋代夫妻合葬墓,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墓主人姓虞名弘,字莫潘,为鱼国人,是鱼国当时著名的外交家。他自十三岁起就开始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后出使北齐。他在北齐时,历任直突都督、射声校尉、游击将军、仪同大将军等职。在北周还曾任“检校萨宝府”,萨保府在当时是专门职掌来华外国人事务的机构。虞弘临终前为隋朝的仪同三司、封爵广兴县开国伯,59 岁时死于晋阳城。他是一位经历和身份均比较特殊且又受到皇帝宠信的官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我国古代三个朝代任职的外国人。

根据唐代《迪曲·州郡》中记载:“夔州(今理奉节县)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但是,虞弘时代的鱼国大概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2006年,专家对虞弘夫妇的骸骨做了DNA检测,推断他为西部欧亚大陆特有的族群,大概是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喀什一带的人。

虞弘墓石椁为汉白玉质,外观为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通体由椁顶、椁壁、椁座三部分构成。椁顶由三块汉白玉石组成,总长295、宽220、高51厘米。形制为歇山顶,三开间。

石椁下部是底座,底座先用前、后、左、右四块汉白玉石板组成框架,上架两根汉白玉石梁,梁上又铺六块汉白玉石板,组成底座面。底座下四周又各有两个石狮头座垫。

椁壁中部由九块汉白玉石板构成,每块又由上下两组图案组成。前壁雕刻彩绘,内壁素面,左右及后壁内壁浮雕彩绘,向外仅有墨色人物画,但大部分已模糊不清。

1、虞弘墓石椁前左侧壁:上图为出行图,图案雕绘共四人,一人牵马,两人随行,主人坐在枣红色高头大马上,猎狗、吉祥鸟伴随,整个画面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形象高鼻、深目、黑发,栩栩如生,下图雕绘一匹飞驰的有翼神马,马的后部变形为鱼身鱼尾。

2、左壁前部。上图为饮宴乐舞图,在有围栏的六角台上,三人并列,手舞足蹈,跳着当时中亚流行的胡腾舞,台下二人怀抱酒坛,一派节日欢乐的场面,下图为翼马与雄狮迎面搏斗的场面。

3、左壁后部。上图为骑驼射狮图,一卷发骑士拉弓射击,两头雄狮,张着血盆大口与骑士搏斗,骆驼、猎狗不甘示弱,助主人一臂之力,场面十分紧张激烈;下图为一大汉,坐在镶有花边的圆毯上,手握角形器,悠闲自得,开怀畅饮。

下图为一大汉,坐在镶有花边的圆毯上,手握角形器,悠闲自得,开怀畅饮。

4、后壁左侧。上图为人狮搏斗图,一长发骑士坐在单峰骆驼上,回首拉弓,两头狮子前后夹攻,画面紧张激烈,动感十足。下图为一只山羊在草地上狂奔的画面。

5、后壁中部。上图为一个宏大的饮宴乐舞场面,居中平台上,男女主人举杯对饮,侍从站立两旁。台下一胡人独舞旋转,彩带飞舞。两侧持琵琶、箜篌、束腰鼓等乐器的乐人伴奏,组成了一幅喜庆、欢乐、祥和的场面。

下图表现的则是人狮格斗场面。两头狮子分别将两人头部咬入口中,两人将宝剑刺穿狮子的腹部,整个画面惊心动魄,十分惨烈。

6、背面右侧。上图为骑象搏斗图,骑士头戴花冠,手持宝剑,猎狗紧随其后。三头狮子将其团团围攻,进行着一场殊死搏斗;下图却雕绘着一只鸽子,似寓意人类向往和平生活的一面。

7、右壁后部。上图为行旅饮食图,主人骑一高头大马,随从持物前后侍奉,为途中小憩的一个场面;下图为一只山羊漫不经心行走在草丛中的画面。

8、右壁前部。上图为休闲图,主人手持敞口高足杯,打坐在束腰座上,仆人单腿下跪手端果盘在前伺候,乐人怀抱琵琶在一旁演奏助兴,反映出主人高贵富有的悠闲生活画面。下图为一只奔跑的山羊。

9、前壁右侧。上图为出行图,主人头戴日月冠,身穿红色圆领长袍半背衫,下着白色紧腿长裤和软靴,气宇轩昂,坐在马背上,侍从手举华盖、持物随其左右,显示了主人一派高贵典雅、尊贵无比的生活场景,下图为牛狮搏斗图。

石椁除椁顶外,椁壁、椁座均有浮雕,并施以彩绘和描金。浮雕彩绘内容由五十多个单体图像组合而成,内容丰富多彩。图中人物形象均为高鼻、深目、黑发、浓须。图案中的系带鸟、鱼尾翼马和葡萄叶蔓纹饰,胡腾舞和袄教拜火祭坛,充满了异国风情而且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浓烈的中亚民族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气息。

虞弘墓是中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同类的墓葬,全国仅发现三处,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石椁的中国建筑构造和浮雕绘画的外来内容,与出土的虞弘墓志内容十分吻合,它们相互印证了墓主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经历。虞弘墓石椁的浮雕彩绘,不但是世界顶级艺术珍品,而且已成为反映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集中的实物图像资料,也是国际学术界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点素材。

十、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晋侯夫人组玉佩,也称为玉组佩,属西周时期的玉器,1992年出土于山西临汾曲沃县曲村M63墓。M63的墓主人目前认为是晋穆侯的次夫人,在西周晚期时下葬,距今2800余年。

组玉佩,也称大佩或杂佩,它是将玉珩、玉璜、玉琚、玉瑀、玉冲牙等不同形状玉件用彩线加玉珠穿组,合成一串,系挂腰间和颈项的一种大件玉佩饰。佩戴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能显示出不同人的等级、身份,身份越高,组玉佩越复杂越长,反之,则相对简单短小。

追溯组玉佩源流变迁的过程,上溯可以从周代开始。周代玉器的发展推陈出新,充满时代特色。儒家学派主张用玉的质感和本质表仁,用玉的缜密表智,用玉的质地、透明度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等物理性能,代表人的义、礼、乐、忠。周人是很重视玉德的,并用玉的质地等赋予儒家学说的仁、义、礼、乐、忠。

《礼记·玉藻》中有这样的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这话的大意是,玉之间相互撞击发出来的声音是非常好听的。但是如果走得太慢,玉佩就会没有声音。走得太快,发出来的声音就会杂乱无章。只有把步伐控制在一定速度,才会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因此,佩玉不仅能起到节行退止,注重自身仪表和风范的作用,还可以规避一些潜在的危险。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就是用来约束人行走仪态的。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复原长度约158厘米。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以5件大小不等的玉璜为主体,最大璜长15.8厘米。

整体大致有三列,中间有璜19件,珩3件,左右两列各有璜13件,冲牙1件。主体的5件玉璜都由红色的玛瑙管和绿松石串联起来,并且基本呈左右对称排列。两边和中间主体玉璜连接也为玛瑙管和绿松石珠,下面排列的玉璜、玉珩等没有东西串联,当时应该是用别的方式连接,因时代久远,已经看不到痕迹了。在玉璜之间,还间有玉管11个。

整个玉组佩中玉璜数达45件之多,这些璜有半环状、扇形、蚕形,有的还雕琢出鱼尾式的曲棱和凸齿,璜和珩多为两面装饰,雕琢姿态各异,头部变体,有身尾相迭的双龙纹、双首鸟纹、人龙合体纹等,

组佩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下端的2件玉蚕形璜,其中一只制作很是精美,一头有一钻孔,另一头有钻痕,但没有钻通。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所有的纹饰多用双勾技法,用西周典型的细阴线和一面坡粗阴线相结合的粗细阴线双勾法为主来刻画,线条婉转流畅、刚柔相济。连接玛瑙和绿松石的穿孔大多为正背穿孔,少数为侧背穿孔。它的做工极尽巧思,华丽无比,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2013年8月19日,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更多山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详解(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