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纵观中国4000多年的古代王朝,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1911年清朝的灭亡,华夏大地上出现十二个大统一的王朝,依次是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其中还夹杂了许许多多的过渡性政权,光皇帝就出过494位。每一次政权更迭,都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这背后推手的原动力,却极有可能是来自我们日常那普普通通的一口饭、一筷菜。
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吃过来的
中国人食物变迁的历史脉络现在总结起来一共经历的五大过程:第一阶段是茹毛饮血,即生熟混食,自然界一切可食之动植物都是人类的食物,所谓“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反映的就是这种生存状态,这个时期我们老祖宗燧人氏对火的掌握,对后世的我们来说可谓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来,让我们为老祖宗点个赞)。
此时一切可以吃喝的,都被食物的来源牢牢的控制住,由于生态环境和季节的因素,其食物来源很不稳定,说白了就是有什么吃什么,逮到什么吃什么。这个时候咱们的男性老祖英勇的站了出来,用狩猎回来的食物夺取了话语权---母系社会就此结束,真可谓是打脸打出一片天。
第二个阶段就是种百谷,猎百禽,即采集、渔、猎加农耕,这个时期其实是一个选择期,大家都没有过往的经验,先祖们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钻林子采野果的采野果、打渔的打渔、打猎的打猎、种庄稼的种庄稼,说到底就是想让肚子吃饱。回头来看这个时期积累的经验是多么重要啊,以至于决定了中华民族之后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第三个阶段便是五谷六畜,即农牧并举,随着经验的累积,这个时期已经到了最后的抉择期,在淘汰了众多落后的食物产生方式后农业与畜牧业最终站上了角逐的擂台,最终,农业胜出,我们也进入到了第四阶段,即农主牧辅,这也决定了中国势必会成为农业大国,这个时期粟、黍、菽、麦、稻逐渐占领了中国人的餐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丰登中的五谷,也因华夏大地南北大跨度的原因,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格局,所以南方人喜欢米饭,北方人喜欢面食真的是了老祖宗的传承;而畜牧业中,以马、牛、羊、猪、狗、鸡六中畜类为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六畜兴旺中的六畜。
现如今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科技的普及,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第五个阶段,即农牧并进,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与单产成倍增长,现在的我们食物多样性,吃饱已经不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更加注重的是健康和多元化。
民以食为天,你不让我吃饱我就翻了你的天
相较于我们的老祖宗,我们是幸福的,回望中国封建历史,从先秦时期开始的陈胜吴广起义、接下来的例如赤眉起义、黄巾起义、瓦岗起义、黄巢起义、方腊起义、红巾军起义、李自成起义以及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底层人民的一次次的反抗,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一个个封建王朝的覆灭:陈胜吴广起义,致使秦王朝灭亡;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动摇李唐王朝;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元朝统治结束;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直接打到北京,明朝灭亡等等。导致这些农民起义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逃不开的一点就是那些底层人民实在过不下去了,谁让我吃不饱我就要翻谁的天,这里的天虽说指的是上层统治阶级,但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还真的是靠天吃饭,据权威专家指出,全球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动力还是来自太阳的变化。经过数百年的观察,尤其是对太阳黑子活动的研究,人们发现,太阳活动不仅存在着11年、22年的活动周期,还存在80年、200年等更长的周期。太阳活动长时段的强弱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球表层气候的冷暖波动,比如我国明清小冰期的第一个寒冷阶段,实际上就对应着太阳黑子数一个长时间的衰减时期,即蒙德尔极小期(1645-1715),那时太阳黑子几乎消失。晚清第二个寒冷阶段,同样也对应着一个较小的太阳活动减弱期,即“道尔顿极小期”(1790-1820),1880年代中期以来,太阳黑子又从低谷开始不断增长,总体上处于不断增强的阶段,故全球气候又开始变暖了,大致从上一世纪90年代开始,太阳常量开始减少,21世纪以来,进一步加速,据美国科学家预测,太阳将从此进入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超级安静模式”,或许会进入冬眠状态。天好收成就好,收成好就能吃饱饭,吃饱饭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最朴素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愿望,所以,吃真的是大于天。
有钱好办事,有粮好养人
我们总嘲讽霓虹国的战国时代是村之间的互殴,这个嘲讽的由来是因为那是霓虹国的人口基数太低,如果真的像它们说的那样惊心动魄的话,那估计要让霓虹国人死绝多少次。那么咱们的人口情况呢?据统计,三国之时,中国的人口规模在数百万左右,春秋战国之时突破千万大关;汉代增至6000多万,宋代突破一个亿,明末约为1.6亿(或2亿),按人口史学者的估计,经过明末清初的大动荡,包括战争和饥荒,人口跌到9000万左右,然后到康熙十九年(1680)涨到1个亿左右,到1740年乾隆元年,中国总人口上升到2亿,此后连续突破3亿(1790年)、4亿(1830年)大关,至1850年,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前一年,已经高达4.5个亿,或者5个亿,所谓中华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差不多就是在嘉道时期形成的。这样一种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不能不给中国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破坏,每一次中国人口大幅度的增加,外来物种的引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完全统计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尤其是明代以来,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外来旱地农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掀起了中国的第二次农业革命,对中国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变迁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亏什么都不能亏了咱这张嘴
中国人爱吃,中国人也会吃,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以海产品做菜,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品。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因为川、鲁、粤、苏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后来形成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川、粤、苏、闽、浙、湘、徽、鲁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菜系的形成也折射出所在区域的在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及经济地位,比如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鲁菜如君临天下的帝王,那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政权大多建立于北方;湘菜就如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惟楚有材正是真实的写照;粤、闽菜宛若风流儒雅的公子,粤闽之地,钱粮富足;而苏、浙和徽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谁能想到,这日常最为简单不过的一口饭竟是推动社会进程的幕后推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我国的粮食供应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近年来粮食年年丰收,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节约粮食对于整个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关系咱们民族的兴衰成败,必须持之以恒地守住节约粮食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