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新媒体与旧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新媒体与旧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新媒体与旧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

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知沟理论、培养理论、框架理论、第三人效果、把关人、使用与满足这几个经典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属于传播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了,现在大家肯定都掌握了,但是如果题目问“xx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你会不会答呢?

图片来源于微博

这是一类经典的考查题型,今天为大家整理了8个经典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不说废话了,干货送上,考试中可直接使用。往下看!

阅读指南

➤把关人

➤沉默的螺旋

➤第三人效果

➤框架理论

➤培养理论

➤使用与满足

➤议程设置

➤知沟理论

1

把关人

➤相关真题

❶简答题:“新型新闻工作者不再决定公众需要知道什么——这是古典把关人的角色。他们应与受众和科技一同工作,从中理出头绪,并作用于他。”简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2022)

❷简答题:在新闻算法推荐运用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把关人这一概念?(复旦大学,2022)

❸简答题:网络媒体把关人应该注意的问题。(广州体育学院,2022)

1

理论概述

“把关”(Gatekeeping)理论首先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生态心理学》和《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把关人”指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他们往往控制了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够进入传播渠道。

1950年怀特将“把关理论”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把关”机制。他指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之后,麦克内利与巴斯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指出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有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把关人”既可以是个人(记者和编辑),也可以是媒介组织或其他利益集团、权力机构等。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随着 Web2.0时代的发展,传播中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演化为“共动”的关系。在“共动”的关系网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且同时扮演着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多重角色。这带来了全新的多向复合传播模式,把关人角色及其把关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被大大削弱,由此带来了信息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❶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权利分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守门人”的角色多由记者、编辑承担,只有这些少数的大众媒介内部人员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利,决定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大众媒介的外部人员基本无法参与信息的把关。

而在传播渠道充分畅通、传播权利充分泛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专业的传媒组织不再是传播话语权的垄断者,网络“把关人”呈现多元化态势,从 *** 到组织机构、媒体、商业机构和个人,人人都有传播的渠道和权利,“麦克风”不再为传统媒体所独有,媒体的把关力量大打折扣,把关权遭到分化。

❷把关标准个性化使新闻真实性降低。

在新媒体时代,个人用户是信息的重要把关人,而这些个人用户大多不具备专业的信息筛选、判断标准和能力,他们对信息的评判基于主观层面。在此基础上,其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增加了新闻真实性的不确定性。同时,部分个人用户对于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仍缺乏质疑意识,直接转发未核实的新闻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个体把关人,专业媒体和媒介组织所传播的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亦有所下降。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部分媒体为了争夺热点、揽取更多的用户流量,轻易地发布和评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导致虚假信息大量散布,影响社会秩序,致使专业媒体的权威和形象受损。

❸把关人多样化使信息接收难度加大。

在新媒体环境下,即使“传受合一”,但信息接收者仍以独立的个体为主。社交媒体把关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让进入社交平台的信息在类型、风格、价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程度不一,这使得传统媒体下简单有序的市场变得复杂起来,而这些直接影响了受众的选择。这样的信息市场虽然让受众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好的保证,但是受众的判断和筛选标准也因此受到干扰,其对于信息的选择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

2

沉默的螺旋

➤相关真题

1. 简答题:沉默的螺旋假说有哪三种命题构成,予以说明。(西北大学,2022)

2. 简答题: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意义。(中南大学,2022)

3. 论述题:结合实例,试论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中国海洋大学,2020)

4. 论述题: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是否依旧存在。(吉林大学,2018)

1

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后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理论命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❶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和附和。

❷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❸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沉默的螺旋在舆论观和效果观两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①舆论观:舆论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②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❶网络交流方式使少数派敢于表达

面对面和网络中的媒介传播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意见表达结果。在网络空间条件下,参与者觉得更舒服,比在面对面环境下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另外,面对面非常依赖于口语和周围的信息,如非语言动作和他人的态度;而网络空间具有文字表达和匿名性等特点,在此类空间上很难看到隐藏自己意见的状态。在感官上减少了对不平等和被孤立的恐惧,从而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基本上不会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当少数派面对占优势的多数派时,不仅不会避开自身所面对的现状,而是敢于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反抗网络上的多数派。

❷网络空间中的群体压力和规范依然存在

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空间中的交流者可能比面对面交流者更专注于发展社会关系,不仅如此,在群体规范方面,面对面交流与网络空间中的交流相比除了在时间上需要更多外,在许多方面二者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发展起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来,这种群体规范必然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与社会孤立恐惧感。

❸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并未消失

虽然网络空间仍然会对人造成同样的社会孤立感,但是在现实中,仍然能看到网络空间成为各种声音争论的地方,有时处于不利的一方仍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似乎网络上沉默的螺旋已经消失。但与现实中的中坚分子有所不同的是,在目前,互联网络的用户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具有较高学历的人群,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明显。这部分中坚分子成为新思潮和新思想的传入者,是舆论发生转折的关键因素。当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时,中坚分子的公开意见表达,往往成为“皇帝新衣”骗局的揭露者。

在新媒体环境中,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由于信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身边的信息越来越成为一体。作为传播通道之一的互联网只是我们信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沉默螺旋机制并不孤立地只在网络空间中存在,而是与我们现实中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

3

第三人效果

➤相关真题

1.简答题:简述第三人效果的内涵,以及产生第三人效果心理的原因(南开大学,2022)

2.论述题:购买生活必需品,自媒体过度解析从而引发的抢购风波,请用第三人效果理论分析。(重庆师范大学,2022)

1

理论概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于《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第三人效果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不仅从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信息来源的客观性、权威性会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强弱。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一方面为权威信息抵达受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有助于消除传播隔阂,因而起到了减弱第三人效果的作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❶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第三人效果”中影响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以及社会距离,而这三者随着新媒体的使用发生变革。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受到了限制,信息更容易被理解为宣传、劝服的目的,加之媒体在地域限制下覆盖率和直接到达率的影响,权威信息的影响力会被削弱,因此可能加剧“第三人效果”。而新媒体的使用为受众信赖的权威信息更快更直接地到达受众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有助于消除媒体与受众的隔阂,提高受众对权威信息的接触,此外新媒体给“他们”中间的知情者、权威信息解读者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权,有助于促进公众间的沟通交流,在官方意见之外形成更有亲和力的意见交流。

❷新媒体加强 *** 及传统媒体的反应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期,只有公众的行为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媒体所感知,而媒体感知到的信息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反应,这就给公众的过激行为发生留下了空间。新媒体时代随着 *** 、传统媒体纷纷借助于互联网乃至手机等移动新媒体,有机会了解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判断,因此他们不光能够及早介入、加快传播,更重要的是,官方信息的传播直达每个受众的手中,减少了传播噪音和信息变异,这种及时把握和有效反应能够让 *** 及媒体的信息传播更为有力。

❸新媒体为多元意见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第三人效果”的第二个阶段是导致受众忽视对“他们”误判的关键。因为,个体被暴露在集群行为和强大的社会舆论中,个体无法判断“他们”这么做的真实原因,也无法判断舆论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因此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置若罔闻,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它消减了地理距离,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因此质疑、否定意见得以存在,人们更容易在新的空间里看到意见相同者。只有给不同意见以空间,才能让观点在博弈中优胜劣汰。

新媒体的出现在“第三人效果”的不同阶段为消解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但在新媒体中依然广泛存在的“第三人效果”现象提醒我们,虽然技术为变革提供了可能,但是技术本身不一定意味着改变,这需要大众传媒及相关 *** 部门加强探索,促进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

4

框架理论

➤相关真题

1.名词解释:框架理论。(河南工业大学,2022)

2.简答题:简述框架理论及其效果。(中南大学,2022)

1

理论概述

框架理论出自于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大量信息。框架理论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式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经验;其二,人们往往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对新事物的认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框架理论开始运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因而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概念。媒介框架指媒介机构信息化处理的组织框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研究。新闻框架指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框架。对于大众传播而言,框架是一种意义建构互动,在社会新闻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共同互动的结果。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新闻框架出现了一定的消解,受众不再只接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多种信息源的出现使受众能了解到媒体报道背后的信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构成了新的新闻框架。

❶新闻框架的消解

新媒体上的受众非常分散,论坛、微博等变成了一类新兴的传播渠道,而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所设定的框架。另外,新媒体上众多信息源的出现,许多重要的信息可能传统媒体在报道时并没有提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消解了一部分传统新闻框架的力量,以往传统新闻媒体设定的框架变得模糊,传统媒体所想要凸显和隐藏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更加困难。

❷新闻框架消解的原因

第一,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偏好使用新媒体,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新媒体上的信息。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来寻求新的生存之道。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具有严谨性、公信力,新媒体在乎的是时效性与信息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新闻框架应当是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建立的。

第二,新媒体自身的特点。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其在新闻框架的构建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新媒体上的新闻可以24小时不间断更新,受众可以畅所欲言,及时反馈。其次,信息来源多元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掌握话语权的不再只有主流的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用户也变成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成为发布消息的渠道,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导权。

❸新闻框架在新媒体时代的重构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框架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构成,而新媒体的影响可能会要大于传统媒体。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及媒体自身定位的不同,其在新闻建构的过程中针对报道事件的特殊性均采用了不同的建构模式,建构出不同的报道形态。

同时,新媒体上较多的新闻源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一个新闻源的情况,媒体可以根据受众对话题的热议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报道方向。对受众而言,新闻框架消解最大的好处在于他们可以更广泛地接收信息,新闻的接收偏向“私人定制”。但是,新媒体所带来的广泛的来源使得信息变得庞杂,使受众难以区分消息的真伪,因此导致谣言的产生。

传统新闻框架在新媒体时代出现消解,出现有利的一面,但另一方,开放的信息源会导致信息量庞杂、真伪难辨等问题,没有了传统把关人的筛选,受众在直面大量信息时将极大地考验媒介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框架在消解的同时也面临着重构,只有结合双方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5

培养理论

➤相关真题

1. 简答题:简述培养理论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长沙理工大学,2022)

2. 材料题:当地时间10月12日,网飞公司(Netflix)宣布《鱿鱼游戏》成为其史上开播观看量最高的剧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月13日报道,Netflix宣布《鱿鱼游戏》成为其史上开播观看量最高的剧集。该剧自从9月17日上线以来,不到4个星期内的全球观看人次为111亿(统计看该剧超过2分钟的账号),超过此前冠军《布里奇顿》开播四周8200万观看量的数据,也是第一部开播观看量破亿的Netflix剧集。

报道称,自9月17日开播以来,该剧共登顶94个国家的“今日收视榜”。作为非英语剧集,《鱿鱼游戏》在美国连续21天领跑前十榜单尚属首次。Netflix分管亚太地区(除印度外)内容制作的副总裁表示,公司从2015年开始对韩投资,当时的目标是出品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韩国原创内容,《鱿鱼游戏》让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鱿鱼游戏全球爆火,但目前多个国家的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向家长们发出警告,让家长们监督自己的孩子,不要观看这部剧。他们担心学生们看了这部剧后,模仿剧中暴力血腥的“游戏”,从而滋生校园暴力。

英国、比利时等不少学校发信件警告家长不要让孩子看《鱿鱼游戏》。该剧含有头部中弹、摘取器官等大量血腥暴力画面。由于《鱿鱼游戏》人气极高,国外有学校特别增设了关于暴力和网络伤害的课程,教育低龄学生们观看不适龄剧目的危险性。

《鱿鱼游戏》由《熔炉》导演黄东赫执导,李政宰、朴海秀主演,在美国流媒体平台Netflix播出,该剧自播出后连续多日在Netflix多个地区收视率位居第,NetflixCEO萨兰多斯曾表示,《鱿鱼游戏》有望成为Netflix历届电视类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由于《鱿鱼游戏》中包含大量的血腥、暴力镜头,该电视剧在韩国被列为19禁(19岁以下禁止观看),在Netflix上,该剧仅供15岁以上观众观看。

请使用培养理论,对上述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湖南师范大学,2022)

3. 简答题:培养理论是不是已经不适合社交媒体时代了?(安徽大学,2020)

1

理论概述

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涵化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现实观和世界观产生强大影响力的理论。格伯纳提出培养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接触电视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把电视中所表现出的世界认为是真实的世界,从而模糊了媒体的象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界限。

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商业体制下电视对受众的影响。它认为,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熔炉”。与其他媒介相比,电视对受众影响更大,将重点放在电视的虚构性内容上,考察整个讯息系统中反复出现、稳定的内容模式的宏观影响。同时,该理论认为电视最大的效果不是使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是通过塑造人们关于现实的共同观念,而使他们保持稳定。

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其不可能支持所有的电视内容,忽视了受众对电视内容的能动性解读。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再单纯依赖于从电视中获取和感知信息,使得培养理论发生了变迁:从媒介层面来说,传播者多元化使得媒介培养效果降低;从受众层面来说,媒介塑造了受众的“价值观”。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培养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主导性理论之一,对电视使用和观众认知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的研究,然而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内容、形态和接收方式都发生了本质变化,使培养理论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新模式的突破使培养理论由单纯的媒介效果理论转变为综合视角的社会理论。

❶新媒体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传统线性模式

新的媒介形态改变了传统电视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观众随时随地都能观看电视或从其他新媒介渠道获取资讯。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了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整体性传播模式。同时,各种社会因素介入改变了传统培养理论中线性正相关关系,受众个体的认知结构、接收语境、组织制度性权力等都会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和认知。

❷“培养”过程变得多样性、易变性和延续性

在早期培养理论的线性模式中,受众是同质性的整体,媒介对受众的认知影响被看作是启发式的“一蹴而就”。然而,新媒体有别于传统电视的最突出特征就在于受众由传播对象成为传播主体,受众的认知心理本身就会影响“培养”过程,新媒体环境中的“培养”是具有社会情境和时间延续性的,其认知模式是动态的、持续的,各因素在其中相互交织作用。

❸“培养”效果分化甚至弱化

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媒介内容存在多种认知的可能,受众的批判性分化了传统“培养”效果,早期培养理论的研究者提出“主流化”概念用以解释媒介的作用使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受众个体区分被消解,整个社会的认知向媒介塑造的主流价值观靠拢。但媒体新技术却造成这种效果的分化,特别是当受众采用批判模式进行认知时,还可能造成效果的弱化。

尽管新技术带来了多种可能,但培养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仍然存在,理论出现了明显的模式转变,其效果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再是线性的、单向的、整体的,而是动态的、多元的、分化的。

6

使用与满足理论

➤相关真题

1.名词解释:使用与满足。(贵州大学,2022)

2.论述题:比较使用与满足和符号化/符号解读的差异。(华南理工大学,2022)

1

理论概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最早见于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书中。该理论将受众看作有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基于一定的需求选择和使用媒介,使需求得到满足。卡茨将这个过程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麦圭尔等学者指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考量的不是“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

对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其实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研究人员分别对人们使用广播、印刷媒介和电视的动机进行总结,发现人们采用大众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的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建立的基本假设是:❶人们接触媒体是有动机的,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驱动。❷人是理性的,清楚且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能意识到媒介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求。❸媒体并不能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它们必须与其他需求满足方式竞争。❹人是主动的。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介平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受众在接收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同时,加强了对新媒体平台本身的使用,让受众新的需求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寻求到了新的 “满足”。新媒体时代的“满足”不仅在传统媒体满足形态的基础上延伸了满足的范围和程度,还开创了新的“满足”类型。

❶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获取新闻,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发布信息,自主地表达个人的声音,生成 UGC(即用户生成内容)。受众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受众自我表达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在微信、QQ 等较为私密的空间中,受众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是受众在新媒体上表达自我的一个部分。而在微博等相对公开的新媒体上,受众除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外,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转发的时候加上自己的观点或一两句简短的评价,这是受众“使用”新媒体达到自我表达的“满足”。

使用新媒体满足受众自我实现的需求。新媒体时代,媒体由于自身的特性给受众提供了更多机会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他们在媒体中获得更多的认同和理解,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新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麦克风”,受众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在新媒体上,受众通过信息和观点的传播,在媒体上进行个人塑造,达到更好的自我实现。

❷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以满足受众参政议政的需求。

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发表观点和参政议政的需求,他们可以在新媒体上发表评论,在论坛上发帖、回帖,通过这些新媒体的方式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形成合意,并在网上形成一个公共的舆论空间,成为一个公共领域。受众可以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发表意见和观点,满足其参政议政的需求。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都开设了“两微一端”,受众可以通过在 *** 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参政议政的需求得到“满足”。

❸使用新媒体本身使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得到延伸。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与传统媒体上相比有了延伸和扩展。受众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不仅“看”娱乐,而且还自主地“参与”娱乐以及互动以 “满足”自身的娱乐需求。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可以“看”娱乐,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受众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娱乐的参与,特别是在弹幕出现之后,受众参与娱乐的需求得到最大的 “满足”。受众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浏览弹幕,并与其他的网友进行实时的交流。新媒体为受众娱乐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除了弹幕之外,微视频、直播等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受众的娱乐和互动参与的需求。

7

议程设置理论

➤相关真题

1.简答题:评述议程设置理论及其发展。(北大汇丰商学院财经新闻,2022)

2.论述题:议程设置理论经历了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社交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困境。你能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吗?(北京师范大学,2022)

3.简答题:简述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嬗变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2022)

4.论述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媒体平台信息轰炸群众,新媒体的交互性、多元性与互动性等特点让议程设置显得没那么容易,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使用?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福建师范大学,2022)

1

理论概述

“议程设置”,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沃特·李普曼的《舆论学》,由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理论着眼于受众的认知层面,考察的是大众传媒在一段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中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转折,从整体历程来看,是有限效果论向适度效果论、短期研究向长期研究的转折;从受众层面来看,是传统心理学向认知心理学的转折;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是从开拓性研究向计划性研究的转折。但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议程设置”理论的初衷是通过大众传媒发布的“议题”来影响受众的关注点,左右受众议论事物的先后顺序。这其中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时效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与限制。而新媒体的应用却颠覆了这一界线,某种程度上解构了它的相关定论和预想。

❶议题多样化打破了“议程设置”中正面为主、回避负面信息传播的趋势

“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早期也是置于传统媒介中而言的,即通过媒介“守门人”严格掌控好正负面信息源,制造更多正面议题传递给受众,来影响受众的判断。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传播的议题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传播内容产生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非官方和草根特性,打破了以往新闻传播机构掌控新闻源的单一性和专业化。换言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议题内容更加宽泛,这意味着“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❷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影响“议程设置”预期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掌握着强大的话语权,他们往往发布一个议题,通过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等方式深入受众心里,其实际传播效果与预期不会有太大偏差,“议程设置”目的也就达到了。而新媒体的便捷和快速传播等特点,使任何一个受众只要手持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转发、评论相关议题,这使得议题的走势变得难以控制,有可能和传播者预期的传播效果一致,也有可能发生偏离。例如,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亲历者、目击者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发布议题,播报现场状况,内容可能不客观、不具体,但因其现场性、独家性、快速性等特征也深刻影响着其他受众。

❸传统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中受到的冲击是有限的

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始人麦库姆斯认为,传统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的冲击仍是有限的。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因为缺少“把关人”的把关,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失实,误导受众,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传统媒介必须介入新媒体传播,对新媒体中流传的不良信息进行监督和引导。微博、微信、贴吧里经常出现的“删帖”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传统模式下议程流动呈现单向性,而新媒体时代,议程流动呈现多向性。新媒体借助自身优势形成公众自己的议程,通过公众的大量分享、转发、评论等可能被传统媒体所关注,进而转化为显著议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议程设置”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我们应用较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议程设置”理论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运作,以求两者的互动融合能使新闻传媒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

8

知沟理论

➤相关真题

1. 论述题:知沟理论。(中南大学,2022)

2. 论述题:新媒体、新技术的红利是否能消弭传播学知沟理论中提到的知识鸿沟?(陕西师范大学,2020)

3. 论述题:数字化时代知沟理论是否还成立?(广西大学,2018)

1

理论概述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识沟假说”,他们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❶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❷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❸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❹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❺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1974年,卡茨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信息沟”理论。他认为,新传播技术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交通量的信息接触量的增大,但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知沟理论假设的前提是媒体提供的内容有利于使用者知识的提高。应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使用者的知识提高的确效果明显,假设的前提也大致成立,并得到了验证。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背景下,理论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

❶信息过剩与“错误信息”泛滥

新媒体时代,信息以爆炸的形式产生,远远超过受众的真正需求。根据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信息是以资本控制的商品形式出现的,与其他商品一样,总会有资源错配的情况发生,从而产生大量的“过剩信息”。美国传播学者丹·席勒观察到“错误信息”的大量存在,他认为这些信息不仅无益于人类知识的增长,反而会伤害我们的认知能力,消耗我们的精力,严重削弱了人类的真正需求。

❷“把关人”的消失

传统的“把关人”随着传统媒体的式微而逐渐退出,对于自媒体而言,则基本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其传播的标准千差万别,各种利益、喜好、价值观掺杂其中,传播格局也异常复杂,大量的“错误信息”在其中畅通无阻。在社交媒体的场域中,“把关人”和新闻的“消费者”是合二为一的,所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信息,如何“把关”完全是由自己的兴致决定的。这一变化对人们获得知识的影响将会越发明显,在不经“把关人”过滤的信息海洋之中,人们将越来越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❸媒介依赖加剧

尽管在传统媒体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过多使用媒体即“媒介依赖”的担忧,但是随着新媒体移动端的出现,人类与媒体实现了无限结合,其依赖的可能被无限放大。在新媒体的使用中,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最为突出。社交媒体依赖会给使用者带来众多问题,其中包括焦虑、精神无法集中,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新媒体环境中,“知沟”的形成变得更为复杂,处于从媒体使用中既受益又受损的矛盾状态中:人们通过接触使用新媒介,吸收政治、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的确会同传统媒体时期一样仍旧促进知识的增长;可如果考虑新媒体的负面特征,接触使用媒体同时又会伤害人的认知能力和妨碍知识的增长。

9

总结

关于“xx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或者是否适用”这类题型的作答,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理论本身,主要还是考查对理论的理解运用。对理论的核心内涵及适用范围要理解透彻,不能止步于记住理论本身。答题时再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联系起来,其实也没有很难对不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找几篇理论相关的文献来看,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福利Time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No!师姐为你整理这八个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往下看!

(上下滑动查看)

同学需要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这篇日志,带截图私聊师姐~即可领取

「8个经典理论的嬗变」啦!!

更多新媒体与旧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