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哔哩哔哩贴吧 大团长(哔哩哔哩贴吧花小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哔哩哔哩贴吧 大团长(哔哩哔哩贴吧花小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哔哩哔哩贴吧 大团长(哔哩哔哩贴吧花小雕)

当年兔吧有一个帖子。准确的说是13年的最后一天开始更新的《回忆某某人在莫斯科的五年~亲历战火般的俄罗斯》。可以说是回忆录,回忆楼主20年前公派出国的发生的事,写的特别温馨和激荡。 这个帖子里面写的都是大佬啊。 据说那位楼主现在已经正厅了,里面的那个X老师现在已经正部以上了。还有田妹子她老婆,写这个帖子时已经是院士候选人,某985副校级领导,国家级学科带头人~~还有某婷,圆圆胡,公牛家的那位等等。。

后来楼主说要出书,来纪念那些岁月也不知道有没有出。出的话如果有人知道请@一下,好想看一看。

这是用百度快照显示的图片

网上一些残章

正文

2013年的最后一天,二十年前的今天,来自祖国各地的几个热血小青年,上午九点,首都国际机场,登上了北京--莫斯科的飞机。现在回头想想,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谨以此文,纪念那精彩难忘的青春岁月,祝几位兄弟一切安好,新年快乐。

先从飞机开始说吧,图-154,估计年轻的兔子都没见过这个飞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轰鸣”,他们几个在后舱靠窗,跟后来坐过的伊尔-76的噪音差不多,按现在的标准,军航还勉强忍受,民航的话肯定要空座赔钱了。而且,比较坑爹的是,这个飞机中间要停转两次,伊尔库茨克和叶卡捷琳堡,其中一次没几个人上下,主要是为了加油,那个年代国航没有足够多的大飞机。

给大家的福利:附该飞机资料-翼展 37米机

  机长 47米机

  高 11米

客舱长×宽×高 22米×3.5米×2米载

  客量:150-180人

  空重 553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00000千克

  巡航速度 950公里/小时  

  最大燃油航程 6600公里

一个老兔子领队,七个年轻的小兔子,学生们平均年龄十九岁,小公派留学生,四男三女。来自 *** 的王某斯最大,二十四岁,作者兔最小十七岁。

那是一个可以用公务护照的年代,有很多航空和通关优待,作者兔年龄不满十八岁,不能办公务护照,没办法只好把户口改大了一岁,多么宽松的年代,哈哈,现在改不回来了。

从作者兔开始吧,护照年龄十八周岁,实际年龄十七,身高178,体重75,小平头,幼圆字体的国字脸,肩宽腰细,蓝色加厚的牛仔服,墨绿色羽绒大衣,拉着能装里一个人的拉杆箱,背着最大号的军用背包,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奇怪的是,从北京到莫斯科一路,竟然没觉得冷,光记得全是激动,连恋家和跟爸妈眼泪汪汪话别都忘了。

因为是公派出国,出国前经历了多次考试、考核,各种政治教育和保密教育,大家能理解那个年代的中国,现在也有,只是范围小多了。

队伍最前面自然是领导

领队X老师三十七八岁年纪(身份敏感,抱歉只能XX了,如查雷同,算你聪明),五道口理工学院任教,得罪领导的老婆后,调入中科院XX所任所长,副的,河北人,微胖秃顶,一米七左右,总是一脸正气革命未成的样子,带着五四青年一样的眼镜,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主要是研究探矿的,话不多,有点口吃,这次跟我们一起去也是做访问学者。奇怪的是,我们全都大包小裹的,他只带了一个的手提包,和一兜子中华美食土特产,貌似换洗衣服都没有。此处有典故,注意后文。

因为我最小,爸妈跟领队老师没少客气,送了一些些富兰克林给领队,领队老师也颇有关照,嘱咐几个大哥大姐帮我拎东西,前后提携,我十分感动。在最关键的时刻,帮我了大忙。几年前,大家去看X老师,现在得称X书记,没想到他还是单身。估计组织上不知道他在俄罗斯的小情人和大宝贝。总之,这是一个好人,正直的人,希望您安安稳稳退休,我们陪你故你重游。

时间过了这么久,现在竟然记得进关时队伍的样子,写到这,不知不觉眼泪流下来,是怀念,是感动,是善感,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种眼泪。

原作者吐曹:到各办公室转一转 到了年底 是大家相见最轻松的时候

有个新来的小伙在玩游戏 马上把电脑关了 今天 作者兔可以假装没看到

回到主题

临时学生头杜胖子

排在X老师后面的是杜胖子,比我们大点,二十一二吧,辽宁沈阳人,超大号鸭蛋圆的脸,林志颖郭富城年轻时候的中分发型,南湖三好街机电矿冶男子专修学院大三,学习中等偏下,爹是公共安全专家,正厅级部门二把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东北人都人高马大,这家伙188cm身高,90kg体重,绝对的彪形大汉,在俄罗斯人眼里身材也够魁梧,后来的中俄战役、中车战役,杜胖子都是主力。冷风嗖嗖的天气,他穿的是不太厚的黑风衣,手套帽子羽绒服都没有,到莫斯科还是我借给他了一套,紧巴巴的凑合穿到开春。

因为年纪大点,还善打官腔,跟老师处的也很好,出发前任学生临时负责人。老师不在时候他跑腿。

第三个是田妹子,北京人,苗条身材鸭蛋圆脸,大眼睛,长头发,还烫了卷卷,那个年代很奇葩。单亲家庭,妈妈是京师大学堂的老师,爸爸海军,早年因公牺牲了,按护照年龄算,我比她大几个月,所以叫了我几年哥,其实她比我大一岁。

此后顺序记不准了,随机吧~

第四个阮某娜,也是十七,比我大几天,后来跟我一个寝室住了半年,注意注意,这是个男生,不知道为啥家里给取了个女人名字,白白胖胖肉呼呼的浙江宁波人,跟我个头体重差不多,普通话很差,面相跟万梓良很像,家里还有个哥哥,几年后来做插座了,比较牛。

第五个胡妹子,山东人,X老师的亲戚,十八岁,最深的印象就是圆,圆脸蛋圆眼睛圆形嘴身材也很圆,比我们大点,温柔可爱款,话很少,后来被娜男狂追好久。

第六个 黄某婷,上海人,皮肤很白,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鲜红色的羽绒服,毛领子,很是显眼,带了很多个包,特别是一个带有红十字花的小皮箱,现在已经烂大街了SWISSGEAR,九十年代初可不是凡品,出国培训的时候,冷冰冰的几乎不跟我们来往,因为亲戚是上海父母官,高三被保送相辉堂学园,神秘人一个。

我前面紧跟着的人,看着年纪大,可靠点,一路没少帮我。就是第七个, *** 的王某斯,二号神秘人,棱角分明的脸型,个头不到一米七,壮实精干,眼睛放光,皮肤偏黑脸蛋上有血丝,此前培训和开会只来过一次,没啥印象,当天穿的很少,几乎不说话也不东张西望,很久之后我们才知道他是空军现役。

北京的经度是东经116,东八区,莫斯科是东经37-38左右,东三区,一路上折腾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莫斯科,已经是晚上了,看看手表还是北京时间,可眼前的一切,已经物非人非,没想到短短大半天,作者已经到了一个遥远的国家陌生的城市,一想到晚饭,印象还是每天晚自习那热气腾腾大包子。大家都没带多少吃的,下飞机时候已经很饿了,出关就看到了接我们的牌子,一男一女,男三十多岁,女二十六七,男的是大使馆教育处的章老师,女的是莫大的学生,也是我们的大师姐,他俩看到我们很热情,章老师跟X老师是同门,大师姐跟我唠了几句,反倒跟X老师欲言又止。

去北京机场的时候是丰田小面包,感觉还可以,出了莫斯科机场看到的是灰蓝色的俄式小面包车,只在前苏联的电影里见过,真是面包一样,圆墩墩的。记不得多久了,忽然眼前转亮,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Ломоносова,我们到了。

驾驶员是我们见的第一个毛子大叔,真想不到章老师和大师姐怎么忍受毛叔的体味,我们这些freshmen坐在第三排,已经要忍不住了。 这种车侧门很特别,在驾驶员那有个把手,拉动的时候侧门会自动打开。

安顿在莫大宿舍已经是半夜了,竟然没啥陌生感没啥想家的感觉,只是很好奇为什么洗簌间是两个水龙头,原来一个是热水一个是冷水,为什么房间里没有暖气片,原来墙体是热的,为什么钥匙孔是个圆洞,第二天领到钥匙才知道~

老式俄罗斯的钥匙

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入校十多天后,我们这群小留学生受邀参加了俄罗斯教育部、中国教育交流代表团、中国驻俄大使馆教育处、莫大留学生处联合举办的友好交流活动,老三篇的领导讲话,大家听得一脸茫然,只有黄某婷,她听得很认真,傍晚时候我们才知道中方代表团的主要领导之一是上海的父母官,也就是黄某婷的亲戚,晚饭后大一堆人跑到我们宿舍来慰问准确的说是来参观,我们又不是小动物,按个问我们多大了哪里来准备读啥专业爹妈干啥的~很多年后,大家都在遗憾,当时没和领导单独合个影,而俄方的政治嗅觉还是很灵敏的,相当超规格的接待了这位上海来的领导~

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我们教育处章老师、领队X老师第二次给我们开会时候的话。

  为什么呢?

  因为田妹和婷女不到三天就打算回国了。

  用她们的话说,食堂的饭菜,忍无可忍,毛子的超市,忍无可忍~

俄罗斯正处于叶利钦十月政变后的军管期,莫斯科人心动荡,经济凋敝,物资匮乏,谣言四起,暴徒流窜,莫斯科大学、友谊大学连续发生留学生伤亡案件,我们这些不满二十岁的孩子,除了害怕,真的开始想家了~

第一堂课

  X老师还是没有出现,一直是大师姐陪伴。

一路小松树林走过来,冷空气很纯净,脚下的雪咯吱咯吱作响,莫斯科的鸽子很多,不知道为什么都在雪地里打着滚,难道是在洗脸。还有几个人在遛狗,大都是体型健硕的牧羊犬或雪橇狗,棕色,黄白花色居多。不停有人把雪团扔出去,撒开绳的狗飞奔向落点,结果在雪地里找半天,一脸茫然失落的回来,换来的是大家许久的笑声,主人换个木棍扔出去再陪狗玩一会。早八点,我们准时到了教室,竟然还记得房间号是210,十几个座位,淡蓝色墙壁,暗红色的地板,在这个教室我们将度过半年的预科生活。

  随后进来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老师

穿了一个跟婷女一样鲜红色的长衣,嫩黄色的丝巾,灰蓝色毛茸茸的帽子,大眼睛戴了一个很夸张的花框大眼镜,皮包的款式记不准了,一个印象是“闪闪发光”。瘦瘦高高,一七五左右,皮肤白白,金色卷发,完全不是我们已有的桶粗腰卡门臀胡子脸的毛婶形象,典型的西欧人,稍宽的下颚看起来更像日耳曼人。

  这一点,作者猜对了。

后来熟悉了知道,Анна(安娜)老师的确是德裔,父母是二战时被俘的德国航空专家,战败后父母弟弟她被俘至苏联,尽管是被俘,但她父母获得很高的待遇,在莫斯科航大任教至退休。Анна小时候随父母(援华专家)来过中国多次,在北京生活数年至中苏关系恶化撤回,能讲很流利的普通话。东欧剧变后,父母和弟弟一家人回到德国定居,是汉堡还是慕尼黑作者忘了,西门子在哪就是哪。

Анна还精通日语和朝语,一直做莫大国际交流部东方学生工作。据说年轻时她曾有过一个中国男朋友,后因政治原因黯然分手,一直单身。教我们这群小留学生是她主动申请的,学期结束她也将离开莫斯科回德国跟家人团聚。

因为我们多少有些俄语基础,课上Анна基本不讲汉语,遇到我们实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她也尽量用英语解释,用她的话说就是“暂时忘了母语,把自己当婴儿,从头学起”,此言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的课堂很轻松,提问也不用起立回答,每堂课,Анна都会带我们模拟几个生活情境,比如去跳蚤市场东西,她和我们七个人抽签分四组,两人交替扮商人和顾客,询价问货、比对挑选、付款找零,可惜的是俄罗斯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不然肯定更加热闹。

情景对话每天都有,购物,逛街,旅游,乘车,吃饭,所有能想到的都演过了。

当大家苦于合计还能有啥主题的时候,Анна给我们一个提议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冲击,也间接促成了很多好事儿。

一般的情景对话都是前一天布置下来吗,第二天上午课练对话,下午课练笔功。这天下午第一堂课Анна给我们临时布置了对话练习,主题是情侣约会,对于我们这些情窦初开、情感空白、情意绵绵又没有家长约束的小青年们,的确很有诱惑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热乎乎的。

而且正好四男四女。尴尬的是谁跟Анна一组,后来她选的是浙江的娜男(此前有朋友我问后来跟他哥哥后来做插座了,是不是哥俩当了小受,哈哈,好奇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公牛插座阮氏)。Анна和娜男组成了,作者心里乐半天,因为作者一直在盯着北京的田妹子,杜胖子还在犹豫,空军的王某斯淡定超然的样子没什么反映,但我看得清楚,他分明轻轻松了口气。

田妹子,说话声不大,总是未言先笑,左侧脸上有个小酒窝,煞是好看,我们几个人她学习第二好,第一的是圆圆的山东胡妹子(学霸一枚,到期细表),不知不觉作者很喜欢在上课时跟她分一组,或者嫉妒的盯着跟她一组的男生。田妹子165的身高,身材苗条,准确的说是婀娜姿美,对于伪十八岁的男生来说,已经懂得胸是个好看的地方,大一点总比小一点好,婷女那种飞机场就算了,怎么看身前背后都不分反正面。作者妈妈是老师她妈妈也是,她喜欢摄影作者也是,她不喜欢面包涂牛油作者也是,她不喜欢俄罗斯紫色的钢笔水我也是,此前提到过,作者带了一瓶鸵鸟牌蓝黑钢笔水,后来找个机会送给她,俩人分着用了很久,空瓶子留了好几年。写写就跑题了,此情至深。

 如果你认识这种钢笔水,证明你已经三十多了~

Анна看我们又兴奋又紧张的样子,先做了表率,她扮演男的娜男扮演女的。我们都在局促怎么开口怎么进入情境的时候,Анна拿一张花花的杂志彩页,几下就折了一个花,握在手里走向娜男。这让我们几个男生惊叹不已,原来处对象是这么回事儿,从那天起我们记住了要送女朋友花。俄罗斯电影里男主角拎着一袋子水果到了女友家附近,哪怕是路边折一枝野花,也会很正式的见面奉上。辽宁的杜胖子跟山东的圆圆胡妹子一组,一对纯纯真真,空军王某斯跟上海婷女一组,一对绵里藏针,总的来说搭配得当,如愿所归。

Анна和娜男的对话很快完事了,作者一点印象都没有,现在回想起来,估计是太紧张了。我们第二对到讲台前,天天都有的情景对话早都很习惯了,可作者激动地手心直冒汗,一开口就说了个汉语“你好,我是~”,大家都乐开花了,田妹子满脸通红。此前想了一大堆话,一下全忘了,绊绊磕磕说完了,说的啥都不知道,田妹子对答的全是Да(读大)、хорошо(读哈拉少),就是是的,好的。等回到座位我心还砰砰跳,不敢看她,估计大家都看出点意思来了

科普一个毛子的写字习惯, *** 数字7,他们手写的时候 习惯加一横。

X老师归来和他的毛师妹,在我们开学半个月后吧,晚饭在食堂忍受了酸黄瓜拌菜、辣腌沙丁鱼、面包涂黄油,哎~每到吃饭时候就想家,我和田妹子都是把黄油刮掉再吃,自己带了树莓果酱涂上去。饭饭后大家一起回寝室,电梯门刚开,铺面而来的菜香充满了整个走廊,细细闻着,是热油葱花味道,还带着一丝十三香的混合香气,对于大吃帝国的人,这是一种最直接的诱惑,什么西餐不西餐的,遥望中餐,天壤之别。走廊尽头是我们的公共小厨房,除了偶有人饿急眼了去盐水煮通心粉,再加点番茄酱,再从来没用过。数一数,七个人加大师姐,一个不少,是谁在厨房?大家都跑去看,原来是X老师回来了,带着围裙,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颠大勺呢,旁边站着一个眼神惊奇的年轻的毛妹,二十五六岁吧,两人亲亲热热在厨房,多么暧昧的气息。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毛妹,个子不高,棕色头发,在冬天能看到大圆领口露出五分之二的春光,对于相对封建的中国男青年,刚入毛国的我们要流鼻血了。

X老师要给我们一个惊喜,一下午做了十几个菜,炖了两只鸡,烤了一大托盘孜然牛肉。尽管刚刚吃完晚饭,但我们不约而同立刻就饿了,食指大动想直接拿盘子往嘴里倒。杜胖子和王某斯主动去买酒,我和娜男在活动室摆桌椅,女生们一道菜一道菜往上端,纤纤玉手指尖上的汤汁显示她们已经动手开抓了。不用看日记,我还能数出来当天的菜品:清蒸鲫鱼、可乐鸡翅、土豆炖鸡块、香辣呛拌白菜、几种香肠的冷拼、白萝卜胡萝卜炖牛肉、鱼香肉丝(缺豆豉酱)、洋葱炒鸡蛋、拔丝地瓜、孜然烤牛肉、它似蜜( *** 菜)、大米饭(籼米)。菜摆好了,酒打开了,大家都溜回寝室一趟,有豆腐乳,有腊八蒜,有盐焗腰果,有葡萄干,一样一样挤在菜间,这些在当时的莫斯科是绝对买不到的,都是万里带来的珍品,看到这些,有的女生流眼泪了。

在我们到莫斯科半个月后,大家第一次团坐在一起,第一次每个人都倒上了酒,第一次吃到这么多中餐好菜,一句干杯,十分壮烈~干了~那一晚大家都喝多了,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喝酒第一次酒醉,还好没发生啥第一次,娜男跟作者住一个房间,杜胖子和王某斯,田妹子和圆圆胡妹子,黄某婷自己住。X老师本来也是自己,毛师妹明目张胆的跟他住在了一起,此后些晚毛妹子惊天动地的声音让我们很是佩服X老师好体力。二十年前国人还是老封建的,他俩的生活让我们愤恨不已,圆圆胡鄙夷的说X老师太不像话了,哪有老师的样子,我们都附议同感,其实男生们更多是羡慕嫉妒恨。

对这个准毛嫂,我们了解很少,只知道来自伏尔加格勒,在京师大学堂留学认识的X老师,他俩相差十多岁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X老师到莫大做访问学者是有目的的。后来我们去伏尔加格勒,才深深震撼,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名字背后是多么震惊的历史,这个英雄的城市以前叫做“斯大林格勒”。

今天有某球时报的记者来访,问了些很疼很痒的问题~

要问的问题新年前已经发给作者了

  但作者还是有几句话过激了,估计也上不了版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由该红贵所写。与本人立场无关!请各位看官和有关部门注意)

  作者只写CCAV不让播的几句,不吐不快,其他的大家等刊吧。

1、现在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 权力掣肘教育发展, *** 权威参与学术争鸣。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是地方财政出钱办教育,但有些地方 *** 支持学校乱收费并上缴地方财政,被举报后打击教育处理校长,义务教育法何在?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学术治教、教授治校,但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压着教授们,你看年纪一大把的白头发教授们都在干什么,年年忙着讨好领导,赔笑脸换经费,还哪有心思搞科研,教授权何在?06年某211高校,因为主管领导一句话,”运动冒汗了还穿什么衣服,热了就脱,别整那没用的“,砍掉了两种透气纤维的课题,08年杜邦化学推出了一模一样的透气纤维,如今的透气面料运动装已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65%,如今中国大部分高端透气面料只能高价进口。

2、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您怎么看?

部分大学生四年大学就做了四件事儿“挂科、游戏、打工、 *** ”,经常做这四件事中三样以上的,毕业就是失业是必然的,不可惜不可怜。11年10月份到樱花大学检查,晚饭后路过男寝进去溜达一下,看了三个寝室,一共十几个男生,有一个在门外跟对象打电话,其他全部在玩游戏。你还敢说是华中地区最好的大学,而且不是之一。当时住的珞珈山酒店,周六的房价比平时高了100元,服务员告诉我们原因是周末学生多,花爹妈的钱不心疼是不是。

  3、中国大学的如何提升国际排名?

这个问题最简单,国外的排名你信么?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的数据,至于你信不信,我是不全信。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排名,不用中国人排,由亚洲人来排就可以了,印度就算了,个人比较看好日本的几个调研机构。记住一点,除了法德的个别公立大学,大多数外国大学都是以营利为第一或唯一目的的。上海交大的排名方法也引用于西方国家,不是汉奸但肯定是买办。没有排名,怎么高价收学费怎么招揽各国高端人才。

  4、对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您有什么展望?

  展望没啥说的,跟着党的口径辞令就可以了~

不要用国外盈利式的教育看中国,中国教育还是福利阶段,你说大学学费高,你可以比较一下国外大学的学费大约是当地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补注解:当年的哭泣妹子如今已经是院士候选人,某985副校级领导,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国家对当年那些热血小青年早就挥手一笑了,毕竟大多数人初衷是好的~

更多哔哩哔哩贴吧 大团长(哔哩哔哩贴吧花小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