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无限挑战历年歌谣祭(无限挑战歌谣祭嘉宾),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无限挑战历年歌谣祭(无限挑战歌谣祭嘉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江苏卫视音乐唱作真人秀《无限歌谣季》昨晚播出了第二期。岳云鹏、张绍刚、杨迪、伊一、周峻伟作为“歌谣研修生”,需要和薛之谦、李荣浩、毛不易、于文文、符龙飞搭档,创作出15首新歌曲,并举办三场演唱会。

先不谈节目内容,这个名字首先就带着浓浓的韩国味道,让人不想起《无限挑战》的歌谣祭系列都难。其实这个项目最早出现在浙江卫视17年的秋季招商会上,当时还叫做《无限音乐季》,也带着“无限”两个字。

原本的阵容,主持人包括谢娜、马东、杨迪、伊一,音乐人则有张艺兴、李健、庾澄庆、邓紫棋。最终节目转战江苏卫视,名字更加韩式,原定嘉宾也只剩下杨迪和伊一。从现在的阵容来看,《无限歌谣季》想要有原版的效果还真的挺难。

“歌谣祭”系列是《无限挑战》的经典

“歌谣祭”是MBC《无限挑战》的固定特辑,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以演出地点命名,至15年一共举办了五届。

歌谣祭系列最初只是PD突如其来的构想,源自歌手在江边演唱的形式。07年只请来尹日尚、安政勋两位音乐人对成员们进行粗略的指导。六位MC最终在江北路边桥下呈现了一场小规模的才艺表演,不过几十人围观,只有一期半90分钟的分量。

到了09年开始正式和音乐人组队合作,11年达到一个巅峰。GD、PSY、李笛等七组歌手和成员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唱会表演,《言之命至》、《哥要风流》、《只属于我的歌》等作品都广为传唱,真正打响了歌谣祭的品牌。

13、15年的规模逐渐扩大,观众人数也过万。17年遇上了MBC大 *** ,本该有的歌谣祭没能举行,18年《无挑》停播,让15年的岭东高速公路歌谣祭成为了最后一届。

15年7月MBC《蒙面歌王》正在热播,《无挑》借其形式把选人配对环节做成了两期“假面歌舞会”。MC们带着面具出场,还邀请了李笛、柳熙烈、尹钟信担任专家猜评团,歌手从头到脚武装依次登场演唱,还原了《蒙面歌王》的全套配置。

巧合的是,江苏卫视2015年引进MBC《蒙面歌王》于7月播出,后改名为《蒙面唱将猜猜》又播了两季。央视引进《无限挑战》版权的《了不起的挑战》,第二季更名《我们的挑战》后,也转移到了江苏卫视。

当时《我们的挑战》第七、八期,也借着《蒙面》的形式举办了一场“新春蒙面歌会”。除了薛之谦的搭档是欧阳娜娜,其他MC分别邀请了张信哲、朴树、戴佩妮、李玟、“阿凡达妹妹”一起合作,这样的嘉宾级别才更接近原版。

从播出的这两期来看,《无限歌谣季》配对的方式也是套用了《无挑》15年的歌谣祭。即便名字、环节、人设都高度雷同,最终的呈现效果还真不能相提并论。

照搬名字、环节,节目效果却大相径庭

《无挑》歌谣祭的整个流程并不复杂,MC和音乐人第一次见面、配对、开始音乐创作、中间检查、确定演出顺序、彩排、正式表演,是符合人际交往和音乐创作逻辑的过程。

从11年开始,歌谣祭已经有六期节目的分量,把这个特辑做成一季节目,从操作上来讲并不困难。《无限歌谣季》一季节目要举办三场演唱会,平均下来一轮只需要填满四期节目而已。

《无挑》的两期“假面歌舞会”都是80分钟的时长,第一期歌手表演,第二期MC演唱,完成配对,60分钟后进入音乐创作部分。《无限歌谣季》前两期各100分钟的节目里,则是这样的内容:

为节目名称和出演嘉宾介绍动机

借用《蒙面》形式,唱作人、研修生依次演唱,互相打分

研修生依次进入“取向狙击房”与唱作人交流

最终选择

作为“歌谣研修生”参加《无限歌谣季》的嘉宾,需要一些正当的理由。岳云鹏说一开始的愿望就是当歌星,周峻伟想实现梦想,每个人都能自圆其说。

节目组也给出了“歌谣”的概念,有强烈的时代感、能表达一代人心声、很多人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但由研修生给出定义,并没有太大说服力。至于“无限”这两个字,怕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节目借用《蒙面》的形式,却呈现出一个半成品。批量生产的面具,只能遮住歌手的正脸,身型动作都能表明身份。再加上薛之谦、李荣浩、毛不易的声音辨识度太高,一开口就知道面具后面是谁,使得“蒙面”没有意义。

而于文文和符龙飞由于知名度的限制,即便再努力猜,也给人一种查无此人的感觉。这也是《蒙面唱将猜猜猜》存在的问题,就像第二季的张韶涵、范玮琪没有猜的必要,模仿林俊杰的素人谁也猜不出来,最后只能自己揭面。

第二环节“取向狙击”,是新增的环节,名字也是够韩式。但每个研修生都能和唱作人交流,房间不限人数,打分环节决定的入场顺序又有什么意义?最终的选择环节,除了站立和跪地的文化差异,唱作人拒绝、爆灯,研修生反选的设置都跟《无挑》没有区别。

从双方见面到完成配对环节,《无限歌谣季》比《无挑》多花了一个小时。这种明显的“注水感”不仅是因为时长的增加,更在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漏洞。

半遮半掩的“蒙面”,出反效果的打分环节,鸡肋的“取向狙击”,这可能是模仿带来的副作用。不知道创作环节会有多少分量,第一场演唱会将在第几期上演,希望完成的原创歌曲能挽回一些颜面。

打分环节鸡肋,伊一成为节目效果的牺牲品

相比于原版,《无限歌谣季》多了一个打分环节。研修生和唱作人表演过后,分别为对方打出“好感指数”。

除了于文文得到了全场一致的高分,其他歌手都有一些低分,而打低分的人每次都有伊一。她给毛不易打了42分,给薛之谦打了10分,没有给李荣浩打分,给符龙飞打了0.5分。

当薛之谦询问伊一自己也弹了钢琴,为什么只有10分的时候,伊一说出了更让人震惊的一句话:你不弹钢琴就是零分。

虽然节目一再强调这个分数是好感指数,不是对音乐的评判,弹幕里依然都是对伊一的攻击。即便最后想借岳云鹏“发飙”来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伊一的行为也找补不回来了。

其实伊一这样做,完全是为节目效果服务,跟她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为了让低分出效果,节目组甚至连打分的规则都没有交代。到了第二期后半部分观众才明白,嘉宾只能选择特定的分数,每个分数只能选择一次。

节目需要在配对的环节用低分制造矛盾冲突,需要有人做出牺牲,这个担子就落在了伊一这个友台主持人身上。这个行为也为伊一后续的人物关系服务,比如第二期薛之谦不计前嫌给伊一打了60分,两人冰释前嫌。

去年在《漂亮的房子》里,伊一的人设就不讨喜,多次和吴彦祖发生冲突,这一次愿意接受这样的人设,也真是看得开。

其实《蒙面唱将》的沈南,也一直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每到输入名字的环节,沈南总要把猜评团往错误的方向带领,让歌手揭面失败。

综艺效果是节目需要的,也是难以把握的。为了一时的笑料,后续的流程、人物关系,即便是专业综艺人,也会因为一句话一个行为遭到观众的口诛笔伐。对于拿到招黑剧本的嘉宾,大家还是宽容一点。

《无限挑战》播了十三年,是一档可以拆成几百档来看的综艺,涉及文化、体育、政治领域,对韩国社会有着很大影响力。除了歌谣祭,历年的追击战,“介丑朋”、“介孤朋”,无限商社、六六歌系列等也都是经典。

在《无限歌谣季》之前,我们也看到过国内其他借鉴《无限挑战》的节目。电视从业者可以从国外优秀的节目中获取灵感,但这种由内到外的搬运,还真是挺尴尬的。

更多无限挑战历年歌谣祭(无限挑战歌谣祭嘉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