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天津一处宾馆中人来人往,服务员们更是探着脑袋,望向一个标间,窃窃私语道:“听说里面坐着的人是贺龙元帅,来咱这请客吃饭,可是要好好招待啊!”
然而,本应和谐美好的氛围,却被贺龙元帅的一声怒吼给打破:“是谁让你们这样安排这桌菜呢?”随即进去一名服务员,却又被吼了出来:“把你们经理喊来!”
贺龙
原来,贺龙元帅与时任 *** 事务司令员的杨勇先是在宾馆开会,而后见时间太晚,便打算吃个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却想不到,饭店竟然不管不顾地上了一大桌美味佳肴,还有一瓶价值不菲的茅台酒。
贺龙见状,罕见地发起了火,令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噤若寒蝉。
他为何会对这一桌子菜发火?事件的处理结果如何?过后旧事重演,他又是如何作为的呢?
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将才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中华民族生死危急时刻的青年志士们,这句话显得更加适用。而贺龙的发迹,无疑是贫寒子弟的典范。
贺龙
1896年3月22日,湖南桑植县的一户贫困农家诞生一个男婴,取名“贺文常”,后改为贺龙。他在家中排名第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家三代11口人,虽热闹,但也过得艰难。
那时,贺龙的父亲贺士道只有祖上流传下来三亩薄田,为了维持家中的开销,只能做裁缝获取额外开支。可是,贺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赚的钱杯水车薪,一家人紧巴巴地过日子。
贺龙
不过,再苦的生活,也没有磨灭贺龙的天性。因为自幼吃了上顿没下顿,连裤子都没有,所以经常光着 *** 到河里摸鱼虾,给家里改善伙食。
可以说,他在童年时期吃的苦头不计其数,即便后来过上好生活,也不得不“忆苦思甜”。
然而,也正是因为苦出身,让贺龙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天,他在树上上蹿下跳,敏捷的身手被路过的武行老板看见,对方不由得心生欢喜,于是找到贺父,提出要收贺龙为徒的想法。
贺龙
其实,贺士道也有与寻常父亲般“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无奈家中贫寒,无法让贺龙读书谋前程。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武行老板的建议。
“我家伢子是个能吃苦的孩子,望老板不用心软,务必要让他有所成就。”
贺士道狠心说出的这番话,奠定贺龙将来走上戎途的道路。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贺龙要想成才,哪能不经过千锤百炼!
贺龙
在武行苦练的日子中,贺龙几乎天不亮就起床练武,有时也会叫醒其他师兄弟,与之一同进步。他天资聪颖,对许多招式过目不忘,看一遍就能融会贯通。
可是,再突出的个人本事,在强权主义下,也只能偃旗息鼓。
一次,当地的一户地主嫁女,要贺士道裁制新衣,而贺龙也前去帮忙。辛苦几天后,父子俩终于完成了活计,但找到地主算账时,却被对方 *** 地羞辱。
贺龙
“你们在我们家白吃白喝这么久,做出这样不入流的衣服,还想要工钱,门儿都没有。快些走,不然不要怪我们不客气。”
贺龙了解父亲的裁缝手艺,也清楚地主克扣工钱的不怀好意,正打算上前理论,却被贺士道拉着离开地主家。路上,父亲对他说:“平头百姓只能在地主的牙缝中讨生活,记住这次教训,以后不跟他们来往。”
贺龙
父亲的妥协不是软弱,是实在无法与地主老财们相抗,不然如同“鸡蛋碰石头般”,只会折损自己。但贺龙却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因为他时常听人讲述古代侠客“惩恶扬善”的故事,也想要行侠仗义。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是练武之人,怎能怕这些仗势欺压穷人的人呢!”
贺龙
听了贺龙说的话,贺士道清楚儿子志存高远并非池中之物,说:“等你再大些,便可出门闯荡谋生,天高任鸟飞,你会别有一方天地。”
父亲的鼓励,给贺龙增添许多反抗压迫命运的勇气。很快,他联合其他师兄弟一起组织“骡马队”,运输盐或其他物品,路上难免会遇到“地头蛇”的阻挠。
1916年初,贺龙一行人拉着满满的货物赶往四川、湖北。但是,经过一处叫芭茅溪的地方时,却被几名拿着土枪的人拦在城门口,还被要挟:“要想顺利通过,留下盐税钱,否则有命来,无命回。”
贺龙
原来,芭茅溪有名地霸叫“李肥猪”,为了谋取私利,与盐局勾结,私自拦路敲诈勒索,规定“100斤盐可买14块,要收取4块税钱”。他手底下的人,只要瞅准目标,非得“雁过拔毛”不可。
贺龙
不过,贺龙是个不想任人宰割的硬茬,被“李肥猪”强行签下欠条后,他带着伙伴们并未离开,而是隐藏在盐局附近,等待夜幕降临。他们一行人冲到李肥猪的住处,将欠条拿走。
当时,李肥猪的手下咋咋呼呼地要反抗,却被贺龙的菜刀砍倒在地。而李肥猪见状彻底没了白天的嚣张,躲进床底瑟瑟发抖,却也逃不过贺龙的制裁。
图源网络
最后,贺龙将盐局剥削而来的欠条、钱财与盐巴悉数平分给当地的百姓,洋洋洒洒地离去。此后,他的威名在江湖上传开,而他回到老家不久,也“两把菜刀”闹革命,组织起农民队伍。
随着革命队伍的逐渐壮大,贺龙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很快便加入到共产主义的阵营中,为无产阶级的未来而斗争。
贺龙
可是,我党是一支真正为国为民的队伍,并非如 *** 那样以权谋私,争名夺利。而这也注定着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充满坎坷与艰难。
革命斗争不忘秉持勤俭之风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这是 *** 部队初建时期设下的铁律,而贺龙则将其奉为一生坚持的原则。
贺龙
1929年,随着革命根据地的逐步建立,再加上没有可靠的物资供给,工农红军的所有物资基本都是缴获而来,也有一部分是自给自足,但依旧无法满足逐渐扩大的军队的日需。
这天,红三军有位小战士跟随部队巡防时,看到一棵石榴树挂满这红彤彤的石榴,忍不住伸手摘了一个,蹦蹦跳跳地回到营地。
这一幕恰巧被贺龙看见,急忙喊住,问:“小同志,你手里拿得是什么?”
贺龙
“石榴,从路边的一棵石榴树上摘的,军长,你要尝尝吗?”
“给钱了吗?”
贺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小同志愣在原地,战战兢兢地回答:“这……这应该是野树,我没看见老乡,没有付钱!”
贺龙
看着小战士面黄肌瘦的模样,贺龙不好再继续说下去,交代身边的警卫员,沿着石榴树的方向,将五贯铜钱塞给老乡。事后,他召开全军大会,再次重申军队的纪律。
“三大纪律不是空话,如果人人都拿一个石榴,我们军队就直接变成土匪窝了。以后谁要是再犯,不仅要加倍赔偿,而且按照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在贺龙看来,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随意索取的行为,势必会演变成铺张浪费的风气。由此可见,“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精神已经早早地深入他的内心。
贺龙
虽然贺龙对自己以及他人要求严格,但是,当看到战士们受苦受难,他依旧毫不犹豫地伸手帮助。
一次,贺龙所在的队伍遭受敌人的阻击,无奈转入湖北鹤峰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物资供给难以维持,战士们生存困难。这天,炊事员勉强找到指头大小的盐巴,专门给贺龙炒了一份带盐的辣椒。
贺龙
然而,他却直接将辣椒倒进战士们的清汤寡水的大锅里,说:“有盐同吃,无盐同淡!”
贺龙不以职位高低而谋取利益,深入军中每个人的内心。而后,在工农红军的长征途中,青稞面与野草等可使用的物资都被消耗殆尽,战士们有气无力,只剩下一口气,他忍痛杀掉战马,将肉分给众人食用。
“人对马亲,马对人亲;我们爱马,马也爱我们。可是战士们与马不能兼得啊!”
贺龙
贺龙流着泪说出这番话,令警卫员与士兵们感动不已。除了严格整军与爱护战士们,他还会教育那些执拗的国军士兵战俘,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
“我在国军队伍中吃香喝辣,为何要来这里受苦受罪?”
“你们的这种理念导致你们最终的失败。 *** 的队伍就是要吃苦,只要我们把天下的苦都吃尽了,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贺龙与家人
贺龙的这番言论,直接被宣传部的同志们改写成思想教育手册,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他透彻的革命理念与原则,还有在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在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
贺龙
值得一提的是,朱德元帅虽为十大元帅之首,但贺龙元帅却获得“001”号元帅令。一是因为他是我党打响武装反抗革命的第一人,二是他在 *** 队伍中以及毛主席的心中占据无人能比拟的重要位置。
贺龙
无论是怎样崇高的评价,贺龙都实至名归。不过,虽然众多名利与职衔加身,他却始终没有忘记最初对“勤俭节约”的坚持。
以身作则,整肃不良风气
1964年,是 *** 队伍中改革的关键一年,因为一位叫郭德福的山东战士发明创造的教学法,被 *** 采纳并应用,在获得中央的批示后,向全军进行推广,并召开“大比武”的军事活动。
时任国防部工委会主任的贺龙元帅,接到 *** 的邀请一同主持“大比武”的相关事由。那段时间,他既帮助周总理处理相关国家事务,又跑到各个军区考察军队面貌。
杨勇
这天,贺龙来到天津后,与老战友杨勇难得重逢,准备小聚一下。但是,当地的军队司令认为他连日操劳,嘱咐酒店好好招待,却想不到贺龙看到满汉全席和一瓶茅台酒后,当场发火,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贺龙
“酒宴准备的太丰盛了,不符合军队的纪律。这次算我请客,所有开销要一分不差地找我秘书结账,大家能吃多少算多少,吃不完打包,一口也不要浪费。”
杨勇与其他领导连忙点头,经理也附和。过后几天,贺龙专门打电话给酒店经理,说:“那天的饭钱,你找我秘书清账了吗?”
“没顾得上……”
贺龙
贺龙听见后直接交代秘书亲自过去,而对酒店经理也重申了纪律:“以后无论是我,还是其他的军队领导,一律按照三菜一汤的标准,不允许铺张浪费。不然我再见到,直接 *** ,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贺龙
然而,过后不久,贺龙与周总理再次来到那家酒店吃饭,却发现饭菜依旧丰富多样。他气得喊来经理,进行批评教育,但对方却委屈地说:“首长,您的意见,我们下次一定改正。只是您为国操劳,到了我们这儿,必须要让您满意啊!”
贺龙与周总理
这个经理开门迎客,怎能不懂得斡旋的技巧。但是,贺龙却直接发怒,吼道:“不要叫首长,叫我脚长。我们来天津是工作,不是搞吃喝的。”而周总理也表情严肃地说:“立刻换菜,三菜一汤!”
经理只好安排服务员重新上菜,却发现贺龙竟然真的离席,还留下一句话:“我去与战士们一同吃饭,心里痛快些。”
贺龙
其实,当时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境中度过,仍处于困难阶段。所以贺龙才会尤为谨慎地以身作则,担心奢靡浪费之风兴风作浪。再加上从苦日子中走过,他也尤为心疼那些一大桌子菜却被剩下浪费。
贺龙
贺龙在酒店发火的事迹,迅速在军中传扬开来,毛主席得知后,要让全军以他为榜样:坚守军队纪律,杜绝奢靡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