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如果你要问谁是「一代棋圣」,十有八九,只会说一个人的名字:吴清源。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1
1914 年出生在福州的吴清源,应该说还算个望族之后。
吴清源的祖父吴维贞,当时在浙江省做到了道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官员)。从官场上退下来后,获得了盐的专卖权,生意做得很大。在当时的福州,「陈、林、沈、吴」号称四大家族。
吴清源的外祖父叫张元奇,也是做官的,一度做到御史大夫,后来被贬到浙江,随后又投靠了徐世昌,最后的官职是奉天省省长。
吴维贞和张元奇都是福建人,也是好友,于是双方就给儿女订了亲。
吴家儿子叫吴毅,张家女儿叫舒文,他们俩结婚的时候,证婚的是徐世昌(袁世凯的重要谋士,当过中华民国大总统)。
吴毅是吴维贞快 70 岁时才得到的儿子,在家中排行最小。当时中国的有钱人家,一般把长子和次子送到美国和英国留学,三子以下,送到日本留学。
去日本留学的吴毅别的没学到,却学到了一个将来影响自己儿子一生的东西——围棋。
2
吴毅有三个儿子,吴清源排行老三,本名吴泉,「清源」是字。
大概在吴清源 7 岁的时候,父亲开始让他接触围棋了。
吴毅本身的围棋水平一般,但因为从日本回来,所以受到过当时世界最强的日本围棋的熏陶。吴毅经常会邮购一些日本的围棋棋谱或围棋杂志,比如幕府时期棋圣秀策的棋谱等。
这些棋谱对吴清源早期棋力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之前父亲让他一直背的四书五经,吴清源觉得看棋谱和摆棋的日子要快乐得多。
没多久,吴清源的棋力就超过了两个哥哥。
1925 年,吴毅病逝,年仅 33 岁。吴毅去世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把一本练字的字帖给了老大(后来做了官),把一本小说给了老二(后来做了文学家),给吴清源的,是一盒围棋。
其实父亲在世的时候,吴清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搬到北京后,吴家虽然也从祖父的遗产中分到了一处四合院,但是由于吴毅收入一般,很难养活一家人,所以要靠变卖一些家产度日。
父亲去世后,吴清源家变得更加贫困。但当时,吴清源作为「围棋神童」,已经小有名气。当时有一位围棋高手叫顾水如,有意栽培吴清源,就把他带到了一个大官家做「棋客」。
这个大官,就是段祺瑞——时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段祺瑞一生酷爱围棋,在家中养了一批「棋客」陪自己下棋。他自称水平有「七段」,相当于日本的职业四段。
当 11 岁的吴清源被带到段祺瑞面前时,稚气未脱。一盘棋下来,「七段」的段祺瑞被 11 岁的吴清源轻松击败。
按照段祺瑞的习惯,是下完围棋后吃早饭的。输了那盘棋后,他就一个人走进里屋没有出来,连早饭都没吃。
不过,吴清源凭这一局,拿到了段祺瑞开给他每月的「对局费」:100 块大洋。
3
吴清源就这样成了段祺瑞府上的「棋客」。
据吴清源的回忆,段祺瑞很喜欢在对方的腹地打入,然后做活一小块,他把这样的方式叫作「在公园里搭小房子」。
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从各方面渗透中国,吴清源回忆,作为亲日的军阀,段祺瑞的态度却很明确:「搭建个小房子是可以的,但不能归为己有。」
不过,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很难有一个长盛不衰的势力。1926 年,段祺瑞失势,躲到天津当起了「寓公」。
他走倒不要紧,作为他的「棋客」,才 12 岁的吴清源一下子就失去了「对局费」的巨额经济来源。
无奈之下,吴清源只能去当时北京的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参加下棋比赛——那些有钱的人会提供各种奖品。吴清源成了那里的「霸主」,每次都会赢回很多东西,比如花瓶、砚台等。
渐渐在北京围棋圈声名鹊起的「小神童」吴清源,开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一位姓林的先生,开始带他去一家日本人开的围棋俱乐部下棋。
围棋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当时全世界的围棋中心在日本。把吴清源引荐入段祺瑞府上的顾水如,在当时的中国已经算是一流高手(他有日本留学的经历),但当时他和一个叫喜多文子的日本女职业五段下过一盘棋,受让二子,还是输了。
事实上,当时的乱世中国,如果有一个中国棋手能赢日本的职业棋手一盘棋,哪怕对方只是初段,那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日本围棋的五段选手,可以横扫全中国。
结果有一次,在那个日本人的围棋俱乐部,12 岁的吴清源得到了一个和一位日本职业初段棋手下棋的机会——吴清源最后以 6 目的优势取胜。
整个俱乐部都轰动了。
濑越宪作。如果说山崎有民给吴清源打开了一扇门,那么濑越宪作就改变了吴清源的一生那一局棋,旁观人中有一个叫山崎有民的人。看完吴清源下棋,他就给在日本的著名围棋七段、日本棋院的联合创建者濑越宪作先生写了封信:
「中国有一个天才少年!」
吴清源确实在继续着自己的「天才表演」:1926 年,日本的职业棋手岩本薰四段到中国访问,吴清源和岩本薰下了两盘受让三子的棋,都赢了,输了一盘受让两子的棋(岩本薰我们后面还会提到,作为职业高手,他后来下出「核爆之局」)。
这个成绩惊动了日本的围棋界人士,于是,「让吴清源赴日留学」这件事,就开始被运作了起来。
吴清源当时被日本人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一起运作吴清源出国的人士中,有犬养毅(后来的日本首相)、望月圭介(担任过日本的邮政首相和内相)、著名的大仓财阀第二代掌门人大仓喜七郎。
1928 年,14 岁的吴清源的棋力已经达到了让日本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当时的另一个日本天才棋手桥本宇太郎四段(后来成了本因坊[1],「核爆之局」的另一位弈对局者),代表日本棋院来给吴清源下最后的测试棋,两盘让吴清源执黑先行,吴清源一盘胜 6 目,一盘胜 4 目。
濑越宪作当时看了吴清源的棋局,给出了一个评价:「他是秀策再世。」(秀策,被日本人认为是江户时代最伟大的棋圣。)
4
1928 年 10 月,14 岁的吴清源终于赴日本留学。
他的老师是濑越宪作,而在财政上支持他的人,是大仓喜七郎。大仓喜七郎给吴清源每月的生活费是 200 日元——当时,一个刚毕业的日本大学生,月薪是 40 日元。
但是,大仓喜七郎的资助有一个期限:三年。三年之后,吴清源必须参加日本的「大手合」(段位赛)。
换句话说,三年之后,吴清源如果没有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不起,你爱干吗干吗去吧。
1928 年,在日本棋院大门口迎接吴清源的日本棋手,中间那个孩子就是吴清源14 岁的吴清源初到日本,本因坊秀哉(右)就和他下了一盘指导棋吴清源没有让大仓喜七郎失望。
他初到日本,就受让二子赢了当时日本围棋界的大人物——号称「不败名人」的本因坊秀哉。要知道,当时日本很多职业八段的棋手受让两子和秀哉下,也是要输的。
1929 年,吴清源被日本棋院授予了「职业三段」的头衔,但因为身体虚弱,休养了一年,到 1930 年才开始参加「大手合」。
18 岁时的吴清源在春季赛上,吴清源 7 胜 1 败,秋季赛 8 战全胜,由此轻松升为四段。
那一年,吴清源才 16 岁。
在 1930 年一整年,16 岁的吴清源在日本棋界下出了 31 胜 6 败 2 和的成绩。1931 年,他下出了 35 胜 5 败 1 和的成绩。1932 年,他更是下出了 44 胜 5 败 1 和的成绩。至此,他的胜率接近 90%。
马上就要成年的吴清源,准备开始横扫日本围棋界了。
5
吴清源的成名之旅,是从与本因坊秀哉的对局开始的。
1933 年,读卖新闻社主办了一场由五段以上棋手参加的日本围棋锦标赛,吴清源一举夺冠,获得了向本因坊秀哉挑战的机会——就是五年前,还要让吴清源两子的那位「不败名人」。
在那场受人关注的挑战赛中,吴清源下出了惊世骇俗的「三三·星·天元」的全新开局,举座皆惊,也让秀哉完全陷入了长考。
那场比赛,从 1933 年 10 月 16 日开始,下到 1934 年 1 月 29 日才结束,整整下了三个半月。为什么?